——以贵州清水河省级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为例
(15、基于社会公平的城乡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的体系化建构与规划策略)
祝家顺 毛政 舒康 周安然
【摘要】:经济开发区是城市相对独立的产业集聚区,由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执行经开区管理和营运工作。贵州传统经济开发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和建设落后,“职住分离”等现象明显。本文将经开区公共服务四类并研究形成三级配套体系,其中第一级为生活配套设施、文化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交通设施,第二级包括住房设施、商业服务设施、体育健身设施、普通教育设施、综合医院、社区医院、社区便民服务机构等12项,第三级包括公租房、商品房(普通住宅用地)、小学、幼儿园等13项。各项配套设施建设规模和空间布局以现场调研为基础,参考《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GB50442-2008)及《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版)进行。
【关键词】:经济开发区 公共服务设施 配套体系
引言: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是按照“产业集群、人才聚集、服务升级”为一体的发展思路设立的,由地方政府专门规划的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集聚区,一般分为国家级、省级及市级经济开发区。在经开区内多成立管理委员会执行经开区管理和营运工作。
贵州处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洼地,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经开区是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经开区在逐步纳入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其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落后,暴露出了诸如职住分离等问题,本文基于此研究经济开发区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1经开区公共服务设施需求概述
贵州传统经开区“职住分离”现象明显,其内部仅仅配套建设职工倒班宿舍、公寓或集中连片建设公租房、廉租房等,称为职工生活区。生活区内缺乏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商业服务设施、文化体育设施等,这就导致了经开区职工与城市“职住分离”,也与产城互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相去甚远。本文正是基于此以贵州清水河省级经济开发区为例探讨经开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体系。
经过现场调研及相关理论研究,经开区公共服务设施需求主要包括在生活配套设施、文化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交通设施四类。
1.1生活配套设施
生活配套设置主要包括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住房设施,社区级的公共休闲娱乐、健身
设施,购物、餐饮、娱乐、金融等商业服务设施。
1.2文化教育设施
文化教育设施主要包括职工子女文化教育设施和职工教育培训设施。职工之女文化教育设施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等,职能教育培训设施包括职业技术教育基地(学校)、大中专教育结构(教学点)及更高等级的教育培训机构及组织。
1.3医疗卫生设施
医疗卫生设施主要包括社区医院、社区职工体检中心及便民医院(医务室)。
1.4交通设施
交通设施包括两个方面的需求,一方面是生活区与产业园区之间的便捷的公共交通设施,包括公共交通停车设施、符合经开区出行的公共汽车、与经开区产业空间布局及职工出行规律一致的公交停靠点;另一方面是与主城区之间的便捷的快速公交设施。
2经开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的体系建构
2.1 经开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经开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的主要因素有产业规划、经开区空间布局和人口规模三个要素。经开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需求是以产业规划、空间布局及人口规模为依据的,不同的产业类型及发展阶段将创造不同的就业岗位,并影响经开区劳动参与率、就业系数等,最终影响经开区总人口规模,不同的人口规模又直接影响经开区生活服务设施、文化教育设施及医疗卫生设施规模。不同的空间布局对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规模也不尽相同,尤其是公共交通需求不同。本文以已确定的产业规划及经开区总体规划为依据进行配套设施体系研究,并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版)的要求进行规模测算及空间布局。
2.1经开区公共服务配套体系建构
经开区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分三级,第一级包括生活配套设施、文化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及交通设施四类;第二级包括住房设施及商业服务设施、普通教育设施、职业教育设施、综合医院、社区医院、社区便民医疗服务机构、步行空间系统、自行车交通空间系统、普 图1 经开区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图
通公共交通系统及快速公共交通系统;第三级包括公租房、倒班宿舍或者职工公寓、商 品
房、综合商业、社区商业、幼儿园、小学、中学、大中专教育机构及职业教育机构等。
公租房及倒班宿舍(公寓)是为了便于蓝领职工租住而特别设立的,尤其是经开区规划建设初期,大量农民或者异地民工进入经开区需要廉租房及倒班宿舍。倒班宿舍及部分公寓可以结合大型工业企业项目就进配套建设。商品房是贯彻执行产城互动的发展策略,适合于经开区职工全家生活居住的居住区,并配套建设社区级商业、普通中小学、幼儿园及公共交通系统等形成适于长期生活居住的综合性社区。
随着经开区生活居住区规模的不断扩大,可以建设综合性医院、职业培训机构及大中专教育机构以更进一步完善经开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体系。
经开区作为城市相对独立的产业集聚区多单独规划和建设,因此需要规划快速公共交通系统以便经开区与主城区之间联系。普通公共交通及自行车交通是经开区内部生活居住区及工业园区之间联系的主要交通方式,也是经开区绿色低碳交通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步行交通是经开区生活区主要交通方式之一。
3贵州清水河省级经开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体系研究
3.1贵州清水河省级经开区概况
贵州清水河省级经济开发区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清水河镇,规划区总规划面积22.15平方千米,建设用地面积13.04平方千米,其中产业用地(含工业用地及仓储物流用地)面积9.41平方千米。规划人口规模为5.5万人。规划主导产业为煤电产业、煤电—建材产业、煤化工产业、煤电钢一体化产业和商贸物流产业,规划至2030年经开区工业总产值
图2 贵州清水河经济开发区土地利用规划图 图3 贵州清水河经济开发区功能结构规划图
将达到800-1000亿元。规划结合经开区自然环境、产业规划形成“一心、多组团”的
空间结构。一心是指在清水河城镇区配套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形成综合服务中心;多组团包括煤电钢一体化产业组团、煤电产业组团、煤化工产业组团、煤电—建材产业组团、综合产业组团、南部综合服务组团、北部综合服务组团。经开区主要的公共服务设施主要集中布局在南、北两个综合服务组团。北部综合服务组团以服务经开区为主导,南部综合服务组团需兼顾清水河镇城镇化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
3.2贵州清水河省级经开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体系研究
经开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体系按照总体规划及产业规划确定的人口规模和空间布局进行设置,并以现场调研为基础,参考《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GB50442-2008)及《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版)进行规模测算及空间布局。
根据测算经开区生活配套设施中住宅用地(商品房)需求为90公顷,公租房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倒班宿舍(公寓)建筑面积175000平方米,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需求为16.5公顷,体育健身设施用地需求是3.3-3.5公顷;文化教育设施中幼儿园用地需求是2.48公顷,小学用地需求是5.4公顷,中学用地需求是3.24公顷;医疗卫生设施中社区医院用地需求是1500平方米,综合医院用地是1.1公顷,社区便民医疗服务机构6所,公共交通设施中公交车站46个,公交首末站/枢纽站用地需求6000平方米,自行车停车场5400平方米。清水经济开发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体系统计表见附表1。
清水河经济开发区产业配套指标体系表 公共服务配套设施 一级 二级 三级 配建规模 空间布局 人口规模 配套要求 (商品房)住宅用地 90公顷 南、北部综合服务组团 3.0万人 按照社区要求规划建设,人均建设用地面积30㎡ 住房套型达到一居室标准,宜集中建设且距各公租房建筑面积 住房设施建设设施 15000平方米 南、北部综合服务组团 0.75万人 企业或园区在15分钟步行或公交范围内。人均公租房建筑面积20㎡ 住房套型可有2人间或4人间两种,宜分散布倒班宿舍(公寓)建筑面积 175000平方米 南、北部综合服务组团,大型企业可结合职工宿舍适当配建倒班宿舍 1.75万人 局且距各园区或企业在15分钟步行或公交范围内,也可结合大型企业职工公寓建设。人均建筑面积10㎡ 商业服务设施 生活配套设施 综合商业用地 ≥16.5公顷 社区级商业用地 南、北部综合服务组团 —— 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不小于3平方米。社区商业服务半径为500-800米。 南、北部综合服务组团 —— 室内文体活动中心用地 1公顷 结合中、小学校室内活动场地建设 —— 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不小于0.6-1.0平方米。结室外活动场用地 体育健身设施 社区级(含园区级)文体活动中心用地 3.3-5.5公顷 2.0公顷 结合中、小学体育场建设 —— 合社区中心休闲娱乐设施及绿地建设,服务半径500-1000m 0.5公顷 南、北部综合服务组团 —— 绿地面积 ≥55公顷 南、北部综合服务组团 —— 人均绿地面积不小于10㎡ 生均建设用地面积15平方米。按服务半径在幼儿园用地 2.48公顷 北部综合服务组团一所、南部综合服务组团两所 1650人 500m及经开区人口规模应设幼儿园3所,2~6岁的人口比例为3% 文化教育设施 教育设施 小学用地 5.4公顷 南、北部综合服务组团各一所 1980人 生均建设用地面积25平方米。24班制小学2所,6~12岁的人口比例为3.6% 生均建设用地面积30平方米。24班制中学一所,13~15岁的人口比例为1.8% 兴义市中心城区已集中建设,经开区不在设置 床均建设用地100平方米。1-1.5万人设置15床社区医院4所,服务半径在1000m以内 中学用地 职业教育机构 医疗卫生设施 3.24公顷 —— 南部综合服务组团 —— 990人 —— 社区医院用地 1500平方米 北部综合服务组团2所,南部综合服务组团2所 5.5万人 清水河经济开发区产业配套指标体系表 公共服务配套设施 一级 二级 社区便民医疗机构 三级 配建规模 空间布局 人口规模 配套要求 社区便民医疗机构6所,服务半径在300-500m以内 床均建设用地面积110平方米。结合清水河镇卫生院及妇幼保健院设置100床综合医院 —— 南、北部综合服务组团 5.5万人 综合医院用地 1.1公顷 南部综合服务组团 5.5万人 南、北综合服务组团沿途间距为500-800m设置停公交车站(个) 46 靠站及出租车停靠点,工业园区结合工业项目布局设置 公共交通设施 公交首末站/枢纽站用地 6000平方米 南、北综合服务团开通至兴义市中心城区快速公交线路 —— 公交服务半径以500m计算,服务面积不得小于城镇用地面积的50% —— 按照10标台/万人标准设置,配建两座中型站。按照3000平方米/站标准建设 按照户均0.3辆自行车配建,共配建0.45万个停车位。停车位面积1.2平方米/辆 自行车/停车场用地 5400平方米 结合社区规划建设,工业企业需按照要求配建 —— 附表1 清水河经济开发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指标统计表
4结语
经开区作为城市相对独立的产业集聚区,“职住分离”的现象越来越被重视,“产城
融合”的城乡规划战略跃然纸上,越来越被大家接受。本文基于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研究经开区公共服务配套体系研究,一方面需要规划能够切实实施才能真正达到“产城融合”的目的,另一方面也需要在规划实施中结合产业规划和空间布局的调整适时更新和调整。
2014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发《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开展县(市)城乡总体
规划暨“三规合一”试点的通知》,经开区作为城市的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发展的集聚区,应该按照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的要求,引导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经开区延伸,进一步完善经开区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参考文献
[1] 冯建,贲勇等.开发区产业配套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013.贵州清水河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2013-2030年)[R]. [3] 陈弋.2009.开发区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研究[D].浙江:浙江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4] 张艳.2008.国家级开发区的实践与转型——政府政策视角[D].上海:同济大学博士论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