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卷第2期 气象研究与应用 Vo1.35 No.2 2014年6月 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Jun.2014 文章编号:1673—8411(2014)02—0027—06 湖南两次流域性致洪暴雨异同点分析 许 霖,姚 蓉,陈 斗 (湖南省气象局,湖南长沙410118) 摘 要:利用常规气象资料、水情资料及灾情资料,对发生地点、季节及影响系统相似的2010年7月8—14日和2012 年7月I1-19日两次湖南省持续性大范围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两次暴雨过程均具有持续时间 长、暴雨频繁且集中、累计雨量大、洪涝严重等特点;(2)东北冷涡加强、副高东退南落,冷、暖空气在湖南交汇。导致连 续性暴雨发生;(3)“10.7”暴雨过程冷、暖气流势力相当,雨带呈东西向,稳定少动,致灾性强。而“12.7”暴雨过程冷空气 势力较强,雨带呈移动性,虽然致灾范围广,但灾情较前者轻。 关键词:暴雨;洪涝;灾害成因;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P458.1 ̄21.1 文献标识码:A Comparison analysis on two contiguous and torrential rains appealed Hunan in midsummer Xu Lin,Yao Rong,Chen Dou (Hunan Province Meteorological Service,Changsha 4101 18,China) Abstract:Based on meteorological data,hydrologic data and disaster,two wide range of rainstorm process (July 8-14,2010 and July 1 1-19,2012) were analyzed from the torrential rains characteristics,cause of formation,and flood characteristics and circulation background.The results show that:(1)there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ng duration,frequent rainstorm,large accumulative rainflla and serious floods in both of two rainstorm processes.(2)With the cold vortex strengthen,subtropical high go south.Intersection of cold and warm air in Hunan easily leads to continuity rainstorm.(3)In the”10.7”rainstorm process,the rain belt was stabilized in the east-west because the cold and wanll air evenly matched.In the”12.7”rainstorm process.the rain belt was characterized by stable because of the strong cold air.Although it's a wide range of hazards,the disaster was lighter than former. Keyword:rainstorm;flood;causes of disasters;comparative analysis 1 引言 暴雨是湖南的主要灾害性天气,7月上中旬西 太洋副热带高压处于季节性北跳阶段,湖南多连晴 高温天气.然而当东北冷涡加强携带冷空气南压,造 成副高减弱东撤或南落时,易发生湖南盛夏暴雨过 10%激增至66.7%,40年代以前,平均4.5年才发生 一次洪涝.而在1949年以后近50年内。1.16年就发 生一次。特别是9O年代以后,几乎年年发生[ ,山洪 灾害已成为湖南省发生最频繁的自然灾害之一。 近年来对于暴雨发生、发展和维持机制的研究 已较为深入广泛.并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成果_2圳, 苏贵睦等[6]对2009年7月1-6日广西致洪暴雨过 程。由于湖南省特殊的地理位置、地质条件和气候因 素,暴雨易形成山洪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大、财产 损失重。进入20世纪,湖南洪涝灾害出现频率从 收稿日期:2013—10—11 程进行分析。阐述了暴雨的触发机制;黄菊梅等 使 用天气学诊断方法.剖析了2010年7月8~15日湖 基金项目:湖南省气象局重点科研 ̄(201203)《暴雨中尺度天气系统监测与分析技术研究》;中国气象局预报员专 ̄(2013年典型梅雨锋影响 大暴雨过程分析)(CMAYBY2014一O44);国家财政部/科技部公益类行业专项(GYHY201306016) 作者简介:许霖(1983一),女,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决策气象服务和气象灾害研究.E—mail:railin@126.corn 28 气象研究与应用 35卷 南西部和北部强降雨过程的降水特征、天气背景、对 流暴雨中尺度系统演变特征及其成因:陈惠等 通 过水文和气象资料,分折了福建省主要流域的暴雨 特征。但是上述文献都是从天气学原理和统计的角 度针对当地暴雨过程的分析,对于致洪暴雨特征对 比及造成灾害分析较少。本文选取2010年7月8— 14日和2012年7月1l一19日发生在湘中以北的两 次致洪暴雨过程,从暴雨特征及成因、洪水特征、地 图2 2012年7月11日08时一19目08时全省暴雨 以上站数逐El演变图(单位:个) 质条件、环流背景及灾害差异成因等方面进行了对 比分析,旨在为暴雨山洪地质灾害防御提供有益经 验和决策依据。 (3)累计雨量大,降雨强度强。“10.7”暴雨天气 过程中华容、安乡、岳阳、临湘、沅陵、桃源、常德、汉 寿、安化9县(市)7月8日08时一14日08时累计 2暴雨过程概况及特征 2.1 两次暴雨过程相似点 2010年7月8—14日和2012年7月l1—19日. 雨量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岳阳临湘日降水量 209.7mm刷新当地最大日降水历史记录:“12.7”暴 雨天气过程中张家界、株洲、凤凰等20县(市)累计 降水量超过200mm,吉首、怀化、临澧、石门4县 湖南省发生了两次持续性、大范围暴雨天气过程.两 次暴雨过程都具有以下特点: (市)累计降水量超过300ram,怀化日降水量达 211.5ram。 (1)持续时间长。“10.7”暴雨天气过程7月8日 从湘西北、湘东北开始,至14日08时,暴雨天气过 程基本结束,暴雨天气持续6天;“l2.7”暴雨天气过 程从7月11 Et下午开始,持续到7月中旬末,历时 超过一周。 (2)暴雨频繁,区域集中。两次暴雨过程强降水 都主要集中在湘中及以北地区。2010年7月8日08 时-14日08时,共出现29站次暴雨,9站次大暴 雨,1个站次特大暴雨;2012年7月】1日08时一19 日08时,共出现56站次暴雨,24站次大暴雨.1站 次特大暴雨(表1)。 据湖南省中小尺度天气监测站网资料统计。 2010年7月8日08时一14日08时,湘西北、湘北共 2.2两次暴雨过程不同点 从表1中可以看出,“12.7”暴雨过程影响范围 更广、强度更大,出现50mm、lOOmm和200turn以上 降雨的气象台站分别是2010年暴雨过程的2.5、 2.9、2倍,暴雨覆盖面积也比2010年多112.5%、 88.4%、17.6%;而“1O.7”过程强降雨局地性更强.临 湘7月8日08时~9日08时日雨量达209.7ram.刷 新当地日降水量最高纪录:吉首l 1日08时~12日 08时日雨量为I85.3mm,位居7月最大降水量历史 第二高位,仅次于1996年7月14日的2l1.6rnm 沅 陵7月11日08时~l3日08时累计雨量为273mm. 创历史新高。 表1 强降雨影响台站、面积对比 有860站次出现暴雨或以上的强降水,其中暴雨600 站次,大暴雨226站次,特大暴雨34站次(图1);2012 年7月11日08时一19日08时,湘中及以北共有 2259站次出现暴雨或以上的强降水,其中暴雨1592 站次,大暴雨628站次,特大暴雨39站次(图2)。 2.3洪水特征 湖南省水系众多,湘、资、沅、澧干流长度分别为 844km、713krn、1022km、388km,还有大小支流及分 支流5340条。因湖南地势东、南、西三面高,北面低。 水流沿着山谷汇入四水,从南向北流注入洞庭湖。湖 以上站数逐Et演变图(单位:个) 南的河流属雨源河流,一遇暴雨,水位陡涨陡落。 2期 许霖,姚蓉,李巧嫒等:湖南盛夏两次连续性致洪暴雨过程对比分析 29 2010年和2012年7月的两次暴雨过程均造成四水 部分控制站水位超警(表2、3),主要具有以下几个 特征: 水位变幅接近9米;在沅水流域.“l2.7”过程中桃源 站、常德站洪峰水位和洪峰流量均高于“1O.7”过程, 出现自2007年以来最大洪水:沅水支流辰水陶伊站 17日出现30年一遇的洪水。在洞庭湖区,“10.7”过 程黄盖湖湖区共29个堤垸超警戒水位.堤长 1132.64kin。7月16 13 7时10分黄盖湖超保证水位 0.65m,超历史最高水位0.Olm。“12.7”过程中受四水 (1)多流域超警戒水位。“l0.7”过程降雨主要集 中在澧水、沅水和洞庭湖区,平均降雨量分别为 244mm、133mm、168mm,澧水、沅水、洞庭湖区主要 控制站超警戒水位;“12.7”过程中湘、资、沅、澧四水 和洞庭湖区均出现强降雨,平均降雨量分别为 108mm、170mm、18lmm、183ram和114mm.湘水部 分支流、资水干流下游、沅水上游部分支流、中下游 来水和长江三峡水库泄洪影响.截至7月18 13洞庭 湖区水位全面上涨,各主要控制站水位均高于历年 同期均值。 (3)湘中以北多个县市达到洪涝标准。“10.7”暴 雨过程共造成龙山、安乡、桃源、常德4县(市)达轻 度洪涝标准(10天累计降水量为200~250mm);张家 全线和洞庭湖发生超警戒水位洪水;“l2.7”过程中 澧水流域虽然暴雨频繁,但并未出现超警情况,这是 因为,至7月10 13,澧水来水仅64亿立米,与历年 同期相比偏少25.9%。再加上上旬湘西北各大中型 界、慈利、吉首3县(市)达中度洪涝标准(10天累计 降水量为251—300ram);桑植、永顺、沅陵、华容、临 湘、岳阳6县(市)达重度洪涝标准(10天累计降水 量≥301mm)。“12.7”暴雨过程共造成张家界、常德、 泸溪等6县(市)达到轻度洪涝标准,宁乡、凤凰、冷 水江等10县(市)达到中度洪涝标准,吉首、怀化、临 澧、石门4县(市)达到重度洪涝标准。 水库通过满负荷发电消落了库水位,腾出了调蓄库 容。 (2)洪水量大、水位高、洪峰较陡。在澧水流域, “l0.7”过程中石门站11日超警戒水位1.1l米。洪峰 水位是自2003年以来最高洪水位.排在1980年设 站以来第八位。津市超警戒水位1.1O米,10—12日 表2“10.7”暴雨过程超警戒水位部分控制站水情 高原东部不断有短波槽沿副高北界东移;9 13西南 3环流背景对比分析 3.1“10.7”暴雨过程 低空急流逐渐形成并加强,850hPa南风加大到12- 18m・s~.10 13 700hPa形成急流,10—11 13,850hPa 急流达本次过程最强时段,为18—22m・s一,急流核位 2010年7月8一l4日,中高纬环流经向度较大, 东北冷涡维持时间较长。导致副高主体较常年同期 于湘中,中低层高原东部有低涡生成,并沿切变线东 移:地面静止锋在湘中以北摆动,冷暖气流在湖南交 偏南,副高北界位于湘中以南,湖南处于副高边缘, 气象研究与应用 35卷 汇.850hPa低涡切变及地面静止锋附近,不断有强 降水云团发展东移,导致湘中以北出现了大范围持 西南气流明显加强,为暴雨发生提供了充沛的水汽 条件。 两次过程不同点在于“10.7”暴雨过程副高比 “12.7”暴雨过程更强,阻挡了地面冷空气在湘中以 续性暴雨过程。15日副高与华北高压合并,中低层 低涡东移,地面冷空气减弱变性,降水过程结束。 3.2“l2.7”暴雨过程 北静止、摆动。同时500hPa高空低槽经向度较小;而 “12.7”暴雨过程冷空气势力更强,自北向南影响湖 南。此外,500hPa高空低槽经向度较大,低涡形成和 东移更为频繁。 导致“10.7”暴雨过程过程在湘中以北持续时间 长,而“l2.7”暴雨过程影响范围更广,强雨带移动特 点更明显。 2012年7月13—18日.巴尔喀什湖北部和内蒙 古东北部的低压槽东移加深,并携带冷空气影响江 南。副热带高压l3开始减弱东撤南落,湖南处于副 高边缘:中低空西南急流位于江南,13—14日, 850hPa急流加强到16m.s~。重庆附近有低涡形成, 70o、850hPa切变线在湘中以北重叠,导致强雨带在 湘北形成后移至湘中。15日切变线南压南推至湘中 偏南一带。强降水有所南压,16—18日700、850hPa 切变线北抬至湘中偏北地区且稳定少动,且伴有低 涡沿切变线东移,强降水中心位于湘中及偏北地区; 4灾情及其特点对比分析 4.1灾情 两次暴雨过程都给湖南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灾情 (表4)。“10.7”暴雨天气过程共造成全省7个市(州) 42个县(市、区)539个乡镇506.8万人受灾,紧急转 暴雨过程期间,地面冷空气势力较强,自北向南影响 湖南。19日中低层切变减弱消失,中低层低涡已移 出湖南。地面冷空气东移人海,降水逐渐减弱,暴雨 过程结束。 3.3两次过程环流背景异同 两次暴雨过程均发生在盛夏湖南处于副高控制 少雨季节,由于高层大气环流调整,东北冷涡加强, 移人口28.9万人,因灾死亡17人,其中14人因山 体滑坡造成房屋倒塌致死。直接经济损失6o。2亿 元。按照气象灾害评估分级处置标准,评估为特大 型气象灾害。 “12.7”暴雨天气过程共造成11个市(州)65个县 随着东北冷涡向南深入.引起副高撤退,冷暖气流在 湖南交汇,导致大范围持续暴雨过程;此外,中低层 (市、区)712个乡镇229.9万人受灾,转移人VI 4.2万 人,倒塌房屋3921间。直接经济总损失16.76亿元。 表4两次暴雨过程灾情比较 4.2两次致洪暴雨灾害成因 791.8mm,比历年同期偏多27.1%,土壤含水量大。 2012年1月1日08时一7月11日08时和4 两次灾害都具有灾害范围广、流域性洪水和城 镇内渍严重等特点。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12.7” 暴雨过程虽然降水范围更大、过程降水更强,但灾情 却没有“l0.7”暴雨过程严重,原因有以下几点: 月1日08时~7月11日08时,全省累计平均降雨 分别为937.6ram、636.7mm,与历年同期基本持平。 特别是2012年7月上旬全省平均降水量仅1.0mm。 较历史同期偏少98.0%,全省土壤墒情平均含水率 减少至17%,湘中及其以南局部地区土壤含水量在 60毫米以下。全省干旱迅速发展,有43县(市)出现 (1)前期气候背景特点。前期降雨量对山洪地质 灾害的发生与否影响很大.前期降雨较多会造成土 体预先饱和,更容易致灾。“l0.7”暴雨过程开始前降 雨明显偏多,1月1日08时一7月8日08时.全省 气象干旱,其中怀化、娄底、湘潭等18县(市)达中度 等级,祁阳、武冈、新邵等5县(市)达重度等级(图 3) 累计平均降雨1011.2mm,比历年同期偏多13.6%。 尤其进入汛期后,先后出现l7次暴雨天气过程,4 月1日08时一7月8日08时,全省累计平均降雨 102 气象研究与应用 35卷 [4]杨少杰,等.雷电损害风险评估的方法与实践[J].中国 电子商情,2003。385:8-17. [5]阳宏声,林为东,杨召绪,等.浅谈雷灾调查鉴定方法 [9]朱明,潘杰丽,李会玲.一次雷击事故成因分析及其预 防措施[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7,32(4):67—68. [10]韩建海,常晓丽.山区风力发电机组防雷技术探讨.气 象研究与应用,2013,34(3):86—87. [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2,33(2):l18—121. [6]黄欣怡李良陈妙君,等罔『趣沟CDMA基站雷灾调查分 析与整改方案[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3,34(S1): 171—172. [I1]林海滨.完善建筑物内部防雷装置设计的实践经验[J]. 气象研究与应用,20o7,28(3):56—58. [12]黄文高 防雷工程施工监督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J]. 气象研究与应用.2011,32(1):88—89. [7]李传龙,高皴,蒙小亮.万宁市区雷暴特征初步分析与 雷电防护[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1,32(1):104— 107. [13]林伟华,梁美婵.高层建筑物的防雷接地和屏蔽探讨 [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1,32(4):80—86. [14]邓秀斌,庄涣斌,谢汉全.高层建筑分体式空调室外机 的雷电防护[J].气象研究与应用,20o8,29(2): 71. [8]李远辉,李建勇.江门雷电活动特征及其对防雷减灾的 意义[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0,3l(S2):l88— 19o. ・●…・●…・●…・●…・●…・●…・●…・●…・●…・●…oil…・●…・●…・●…・●…・●…・●…・●…・●…・●…-●…・●…・●…・●…・●…-●…・●…・●…・●…・●…・●…・●…・●…-0…・●…・●…・●…・●…・●…・●…・●…-●…・●…・●…・●…・●・ (上接第31页) 受灾严重等特点.但是“12.7”暴雨过程影响范围更 广、强度更大.同时,强降雨区呈现在湘中及以北地 区略有摆动的特点;而“1O.7”暴雨过程局地性更强, 强降雨区稳定少动,多个县市累计降水量创历史同 期新高。两次暴雨均造成湖南多流域水位超警,洪水 参考文献: [1]方至.湖南洪涝灾害成因及治理对策[J].湖南农业大学 学报,1999,25(2):151—153. [2]黄小玉,陈媛,顾松山,等.湖南地区暴雨的分类及回 波特征分析[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6,29(5): 635—641. 量大、水位高、洪峰较陡,湘中以北多个县市达到洪 涝标准。 [3]蔡建初,梁广沃.2009年7月4—6日北海地区暴雨过程 初步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0,31(2):l6— 17. (2)两次暴雨过程均发生在盛夏湖南处于副高 控制少雨季节。随着副高撤退.冷暖气流在湖南交 [4]薛苍生,金菊良,丁峰,等.淮河流域安徽省2007年的 暴雨洪水特性分析[J].灾害学,2009,24(1):86— 91. 汇,导致大范围连续暴雨过程。但“l0.7”暴雨过程中 副高更强盛,低涡形成和东移更为频繁,导致“10.7” 暴雨过程因此在湘中以北持续时间长.而“12.7”暴 [5]韩珏靖,陈飞,沈建.江苏盛夏两次局地特大暴雨过程 对比分析[J].气象科学,2011,31(S):110一l19. [6]苏贵睦,陈向东,陆洪波,等.2009年7月初广西致洪 暴雨过程综合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0,31 (1):35—38. 雨过程冷空气势力更强,造成影响范围更广。 (3)“12.7”暴雨过程虽然过程降水更强、降水持 续时间更长、受灾范围更大,但灾情却没有“10.7”暴 雨过程严重,与多种因素有关。“10.7”暴雨过程开始 [7]黄菊梅,覃鸿,袁泉,等.2010年夏季湖南一次持续性 暴雨过程分析[J].成都信息]_程学院学报,201】,26 (4)l 1671-1742. 前降雨明显偏多,造成土体预先饱和,更容易致灾; “10.7”暴雨过程强降雨一直集中在湘中以北,强降 雨的局地性、突发性强,并且此次受灾最为严重的湘 [8]陈惠,陈家金,李文,等.福建省主要流域的暴雨洪涝 特征[J].自然灾害学报,2006,15(6):276—280. 西自治州地区属于地质灾害多发区.从而容易导致 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的发生;另外,准确及时的预报 [9]方琼,段中满.湖南省地形地貌与地质灾害分布关系分 析[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3(2):83—88. [1O]李中平,毕宏伟,张明波.我国山洪灾害高易发降雨区 预警信息,使得“12.7”过程中水库及时腾库迎洪,人 员也得到及时的转移安置.但由于“10.7”过程中大 暴雨出现在夜间。突发山洪地质灾害.导致人员伤 亡 分布研究[J].人民长江.2008,39(17):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