罂:兰兰:塑墨垡盔兰塾堕.2: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彭定光摘要: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里凸显出来。可是,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部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却趋于淡化,速使大学生难以担负起历史的重任。对于部分大学生重才而轻德的现象。高等教育应该承担一定社会责任,这种社会责任就在于强化大学生的社套责任感。关键词:高等教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德才兼备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610(2003)03—0041—04Sacimo山iv啦恤S嘲鼹ofAk由似:The曲p。narKe0f£lle钳l辨d蛐cialsocialIt!嘲pom呦ofto0Duegest州I蜘临r鹳poIIsibilityin吕皿e∞Ⅱege耐IlcI蜘bl】jgllereducadon1heKgh盯e由】ca6∞宕y栅shm蹦出曲醇hend地池萨咖d盯曲’8眦鸵0f8晒日l瑙p0凼bi№,.任何社会的教育或者教化都是为了塑造其所需要的人6yn锄sh0Ldd,t0i8血出ng叫t.蜘r删jdIIg矗11日Idf叩tI】廿nsh0I】ld日出elleavylligb甜cIe8p0嘴ibiH母.Tllec州nem州,be砖耳吲hkfbrtll。pkmmerlonofv血llg幽HtyabavemdjtyaIn0|lgson业duden协.re叩m删珥is乩鲫di“g叫illnow讪驴∞cie哼.But,due协vadoLlsfac岫,小e靶n鸵0fK斜word8:Ilighered啪幽;∞Ⅱege8tllde工血;∞r嘲0f鞠cid地吕p讲画biH可;haviIlgbotllm剃ty“出ty党、民族、国家乃至全世界)的社会责任感与个人的社会责任感,而社会群体的社会责任感最终只有转化为个人的社会责任感才能现实地发挥其作用。个人的社会责任感是个人对自己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的自我意识,即“自我意才。我国力倡素质教育也是为了这一目的。我国高等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型人才,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教会大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人有着多方面的要求,而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其中的首要方面。可是,由于各识是道德和道义责任的必要前提”;…同时,它也是一种自律意识.是个人对自己所提出的要求与对自身行为的约柬。这意味着个人的社会责任感是其人格素质的内容,反映个人的社会化和人格完善化的程度。这就是说,一个人担当种因素的影响,有些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表现出谈化的倾向,这与社会生活要求人们承担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背道而驰。因此,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一个紧迫而又重大的课题。社会责任的状况与他的人格素质有着一种内在的、正向的关系。他越是自愿地担当社会责任,其人格素质就越好;他越是积极地担当各种社会责任,其人格素质就越健全。虢们由此可以发现一个衡量个人人格完善化的尺度,即“责任从完成某种社会要求或道德要求的角度说明人格。”口】一、社会责任感在当今社会的凸显社会责任感是指社会群体或者个人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为了建立美好社会而承担相应责任、履行各种义务的自律意识和人格素质。就其内容而言,社会责任感的实质内容随社会历史条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在原始社会,由于每个人凭其体力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力相当小,社会责任感是以社会整体利益和人类的未来命运为目的指向的,它在以往社会里是被人们一定程度地予以强调的,而在当今社会里则其地位更为重要、其作用更显突出。首先,就政治来看,当今社套是民主政治社套。它虽所有人的这种破坏力的总和也不会引起自然环境的恶化,因而,人对自然环境的责任意识就不如当代人这么强烈。就其主体而言,它可以分为:社会群体(企业、社区、政收稿日期:a003—0I一2l然不再有专制社会那种最高统治者“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郯”的可能,但它却不是一个所有政治问题都可以作者简介:彭定光(1963一).男,湖南双蜂人.湖南师范大学伦理学研究所教授,哲学博士.主要从事伦理学基础理论、政治伦理学和德育理论研究。长沙,410∞l。万方数据 12。鎏盔兰生茎垒耋g璧箜堇茎迎刃而解的社会,它甚至还潜藏着以往政治社会所投有的新的棘手的问题。现代民主社会是一个由个体性原则支配的社会。在此原则之下,所有不同的个人,各种不同的利益群体,都可以通过合法的途径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要求,都有权享有自己应享的权利、实现自己的利益。这些意志和利益往往是相互区别的特殊意志和特殊利益,在此情形下,作为反映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的社会整体利益又如何确立起来?又如何被强调?更如何予以实现?虽然现代民主社会似乎有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即有了“多数原则”,但它在西方社会里已经沦落为“多数人的暴政”,多数人的利益和意志因此而被肯定、得到实现,而少数人的利益和意志则被否定、难以得到实现。于是,少数人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可能会不顾社会规范体系,铤而走险,甚至用暴力手段、恐怖行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那么,民主社会应该如何考虑少数人的意志和利益,并承担起补偿他们所付出的代价和牺牲的责任呢?其次,就经济来看,当今社会是市场经济社会。市场经济社会是追求年q益最大化的社会,这本来是无可厚非的。可是,市场可能会变成无限罪恶的漩涡,湮灭崇高的灵魂,彰显邪恶的人性。有的人或者单位为了追逐最大化的利益,短斤少两,以次充好,坑蒙拐骗,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甚至以伤害他人健康或者生命为代价;他们不择手段,扰乱市场秩序,进行不正当的竞争,藐视法律,践踏道德;他们肆意掠夺有限的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将一个百孔千疮的地球交给子孙后代。要遏制这种邪恶的人性,人们就必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在为自己谋利的同时考虑他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在追求跟前利益的同时追求人类的长远利益。只有这样,市场才能有序,市场经济才是给人类带来福利、促进社会发展的经济。最后,就精神文明来看,当今社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问题。就其中韵科学技术来看,科学技术进步提高了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界的能力,使人从自然界的束缚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了出来,获得了有利于人的个性发展的充裕时间和用于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的物质财富。可是,科学技术在给人类带来极大福利的同时,也给人类造成了蒙受巨大灾难的可能性,使人们的破坏力大为增强。这些灾难表现在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破坏上,就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耗费自然资源的能力不断提高,当今占全球人口1/4的先进国家消耗了3/4的全球自然资源,而占全球人口3/4的其他国家则只消耗了1/4的全球自然资源,而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则会使自然资源的消耗更快更多,一旦非再生性的自然资源耗尽,人类的利益就难以实现;同时,科学技术进步所导致的对环境的污染,引起了生态环境的恶化.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土地沙漠化过程加快。它们表现在对社会的破坏上,就是不同民族国家利用科学技术成就所制造的对人类生存更具威慑性、更具杀伤力的尖端武器,使人们处于尖端武器的恐怖之中,使社会历史随时都有终止的可能。它们表现在对人自身的万 方数据破坏上,一是“人是目的雨不是手段”的观念因科学技术进步(如对人的克隆)而受到冲击;二是人们企图对人进化的自然过程进行人为的干预,即试图使人的基因优化,这种在现在的人们看来是最优的基因在今后是不是真正的最优基因,这种优化是祸还是福?所有类似的灾难不都是可以通过限制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来避免的,而必须依赖人们的社会责任感的强化来预防。就其中的道德来看,伴随商品经济而来的是道德的世俗化。这种世俗化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可是,它所包含的平庸化、媚俗化则使人们亵渎理想、远离崇高,使人类的精神家园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一旦人们的精神世界被功利因素、世俗因素所充塞,由它所支配的那个世界就会处于霍布斯所说的“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这就要求我们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来对待道德的世俗化,对待精神世界的改变。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的原因如前所述,当今社会要求人们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然而,本应肩负历史重任的部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却明显淡化,主要表现在重个人轻社会,重个人需要轻社会需要,重功利轻道义,重物质需要的满足轻精神境界的升华,重索取轻奉献。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社会原因。这是部分大学生淡化甚至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外在原因。这些外在原因之一是社会的多元化。当今社会已经由原来的同质社会变成了异质的多元社会。多元社会是一个经济成分多元化、社会生活领域独立化、社会组织多样化、利益关系多样化、分配形式多样化、人的个性独立化的社会。这种状况使各个组织和每个人都关注于自己利益的实现,社会整体的背景变得越来越不清晰,社会整体利益变得越来越难以确定,人们因此也越来越难以对自身生活于其中的社会产生认同。“缺乏认同或许反映出一个原子论的观点,人民完全以工具化的方式看待社会”,b1于是,人们也就不愿意承担社会责任。社会原因之二是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建立是一种合乎社会发展规律的理性选择。作为一种客观事实,它在价值意义上存在着多种可能,有着其积极的效应和消极的蚊应。它由于是一种强调个体利益、凸显个体利益之间相互区别的经济,容易使人们产生这样三种观念:第一是个体本位观念。这种观念是根本不同于社会本位观念的,它使每个个体(包括每个人与其他具有独立形态的组织)关注于自身,把自己从实际存在的各种关系中独立出来,以自己的利益为自身行为的成败标准和出发点。第二是为己观念。它认为各个个体都是一个独立的存在者,独自地生存,也自主地把握自己的前途命运,如果自己在市场竞争中失败,就意味着自己被市场无情地淘汰,因此,每个个体都只为自己考虑,而很少关心或者不顾他人利益和牡会整体利益,不愿意承担社会责任。第三是金钱万能观念。在这三种观念的影响下,社会上出现了某些消极腐败现象,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抬高物价,垄断市场,进行不正当竞争,偷税漏税,权钱交易,转嫁灾难,甚至组织卖淫,只要哪种形式使金钱来得轻松,那内在原因之三是惯性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些大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即从小学到中学)学习的直接目的是为了上大学,而不是通过上大学来确定自己所要承担的专门职责,虽然他们表面上是根据社会需要来自愿地选择其所学专业,但实际上是根据哪种专业有更丰厚的经济收人来予以选择的。更丰厚收人的想法是潜藏于上大学的目的之中的,真可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种手段就会被人们优先地使用。这些观念和消极腐败现象的存在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会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社会原因之三是西方错误思想观念的影响。就西方近代以来的主流思想而言,它是一种个人本位主义。它将个人与社会对立起来,否定存在着超出个人利益之外的社会整体利益,因而也就不承认人应该承担对他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责任。如存在主义认为,个人是被抛到人世间来的,他如陷于蜘蛛网上的苍蝇,孤立无援,坐而待毙,人世间被描绘成没有互助、段有相互责任的恐怖世界。存在主义等西方错误思想观念涌人中国以后,很快在中国找到了生存的土壤,部分大学生将其奉为至宝,坚信它,奉行它。第二个方面是大学生自身原因。这是部分大学生淡化乃至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内在原因。这些内在原因之一是认识的片面。大学生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因而,他们对社活本身是错综复杂的,是正义与邪恶、光明面与阴暗面、利益一致与利益对立的统一体,当今社会更凸显了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区别,更由于他们往往是从对社会现象的感性认识出发来理解社会的,因而,他们的认识往往被自己所关注的社会现象所局限与牵制,以为真实的社会就是每个人只为自己打算的社会,看不到人与人之间及人与社会之间的互相依存、互相依赖、互相承担责任,把握不住社会生活的主流和发展的趋势。内在原因之二是观念的偏颇。随着市场经济而来的是人们的自主意识明显增强,个性独立意识得到提倡,功利意识和权利意识得到强调。这意味着人们已将关注的目光聚焦于自己身上。这种情形也表现在大学生身上。有些大学生认为自己是有别于他人的、其命运完全由自己主宰的孤立存在,这种认识使他们的观念出现了偏颇。他们认为,自己上大学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报救祖国;而是为了自己,为了能够得到一份稳定轻松且收人丰厚的工作;是为了充分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而不是为他人和社会作贡献,因而认为大公无私的提法已经过时;是为了求得现实的世俗幸福,从而将金钱的多少与幸福的程度等同起来,而不是为了追求崇高的理想,为了实现人类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虽然他们有时也无情地批判现实社会,似乎很关心社会,但他们对现实的不满并不是为了完善社会,不是为了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社会,而是为了简单地否定这个社会,或者说,是因为觉得自己的利益难以充分实现而否定这一社会,至于否定这一社会是否有现实的可能性,他们是不予考虑的,对于与此相联的责任,他们也是不愿意承担的。万 方数据中自有颜如玉”。二是他们在上大学之前已经习惯于从父母那里索取财富,从老师那里索取知识,只享受权利而没有履行义务。进人大学以后,他们认为自己是出钱读书的,因而有权决定自己是否上课、是否遵守各种纪律,有权选择自己所喜爱的教师(有大学生轰走非专业课教师的现象),有权要求修改教学计划,而从未考虑自己还应该履行遵守纪律、聆听教师传授知识等义务。三、高等教育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强化教育具有多方面的价值,但它“首先是用来实现某一社会目的的~个社会手段,社会需要借助这一手段保证自身的生存。”“1这就是说,教育也应该承担一定社会责任。教育的这种社会责任是由教育主体对作为教育客体的学生的塑造、培养来完成的。这就是弗洛姆所说的:“教育的社会功能是使个人具备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起到应起的作用的资格,也就是说,把他的个人个性塑造得极为接近社会个性,使他的欲望符合他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需要。”Ⅱ1在有些大学生重才而轻德、其社会责任感淡化因而难以担负历史重任的今天,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社会责任就在于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因为,就大学生是否具有德与才而言,无德无才是废品,有德无才是半成品,无德有才是危险品,有德有才是正品。首先,高等教育要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就应该帮助大学生正确地认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对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可以有多种理解,大体有两类,一类是将个人与社会对立起来的观点.另一类是将个人与杜会统一起来的理解。对立论的观点是根本错误的观点,它亦有两种,第一种是否定个人利益、抹煞独立的个性、将某一社会群体利益强调到无以复加的地步的群体本位论,这种群体本位论是在前资本主义社会里存在着的。第二种是个人本位论,它认为“社会是一种虚构的团体,由被认作其成员的个人所组成。那么社会利益……就是组成社会之所有单个成员的利益之总和。”【61这种观点在自由主义那里表现锝较为典型,他们“认为人类社会由于个体而产生,而不是个体由于社会而产生”,【7H‘社会是由各自有其自身利益的个人组成的,然而这些人不得不走到一起,共同制定公共生活准则。……在他们的阐述中都是个人第一、社会第二”。【81这种观点在存在主义那里则表现为极端的情形,萨特的“他人就是地狱”的观点意味着在存在主义者心目中个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全面对立。这种个体本位论观点正会总是有着某种认识,抱有某种态度。但是,由于社会生竺笙盔兰生垫金蚕堡量塑堡茎是有些大学生淡化其社会责任感的理论依据。其实,个人与社会之间是一种既有区别又相联系的关系,是一种共生共存、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个人离不开社会。“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1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另一方面,社会又离不开个人,没有个人,社会就不能存在,就此而言,“社会本身.即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本身”。u”如果大学生正确地理解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就有利于其社会责任感的发生。其次,高等教育要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就应该坚持正确的道德价值导向。“每个社会都设法建立一个意义系统,人们通过它们来显示自己与世界的联系。叭“1可是,在当今中国这样一个多元社会里.由于经济成分、利益主体、利益关系等的多样化,人们(包括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社会的意义系统处于一片混乱之中,人们在精神上困惑、迷惘,其精神家园面临着被摧毁的危险。这种情况决定了“改变精神价值观念是使现代社会摆脱危机的唯一出路。”-121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始终如一地坚持以集体主义道德为核心的道德价值导向,以便引导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使他们能够处理好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之间、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同时,高等教育对于禁止什么、提倡什么要有明确的态度,对于社会上出现的消极腐败现象应当予以揭露和反对,让每个大学生都明白反对消极腐败现象是自己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再次,高等教育要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就应试使大学生懂得承担社会责任是其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由之路。有些大学生之所以淡化甚至缺乏社会责任感,就是因为他们把自我价值的实现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实现对立起来,认为如果追求社会整体利益,其个人价值的实现就必定会受到影响。其实,个人价值的实现是离不开社会整体利益的发展的。设有社会整体利益的发展,即没有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没有生产关系的完善,没有精神文明的进步.就不可能有个人价值的实现。可以这样说,社会整体利益的内容如何,个人利益的内容也就如何;社会整体利益发展到何种程度,个人价值也就实现到何种程度。这就意昧着。社会整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源”,个人利益是社会整体利益的“流”。个人价值要实现,唯一的途径在于推动社会整体利益的发展,在于每个人主动地承担起社会责任。因为“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I”大学生如果懂得了这一道理,就会自愿地形成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万 方数据最后,高等教育要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就应谊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无及其强弱与高校教师有着正向的关系,如果教师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率先垂范。就会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教师否定和推卸自己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则会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的素质并不都是很高的.有的教师在强调知识的学习、才能的培养对大学生多么有利时却不肯定知识和才能对社会进步的作用;有的教师则公然宣扬大学生只要能管好自己就可以了、不要妄想去改造社会。针对如此令人堪忧的现状,高校首先应该着眼于教师素质的提高,使他们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因为“教师是社会的代理人,是文化传递的关键环节。而且,创造一种社会的、道德的存在,也是他的使命。通过教师,社会创造出想象中的人。眦“1只有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教师才可能培养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学生来。口参考文献[1][2]科恩.自我论[M]佟景韩等译三联书店,1986:28.憎.[3]汪晖,陈燕谷文化与公共性[M].三联书店,19孵:216[4][14]涂尔干.道德教育[M】.陈光金等译.上海人民出版杜,20D1:拍7,467[5]埃里希·弗罗姆.对自由的恐惧[M]许台平.朱士群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嚼:邱[6]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c]上侮:商务印书馆1987:212.[7]乔治·赫伯特·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M].霍桂恒译华夏出版社,l盼9:253[8]麦金太尔.道性之后[M].龚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蛳5:315[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杜.1972:87[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北京:人民出版杜.1980:226[11]丹尼尔·帆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昵9:1昕.[12]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孙恺祥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176[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昕2:82(责任编辑庞青山)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彭定光
湖南师范大学伦理学研究所现代大学教育
MODERN UNIVERSITY EDUCATION2003(3)33次
1.科恩.佟景韩 自我论 19862.汪晖.陈燕谷 文化与公共性 19983.涂尔干.陈光金 道德教育 2001
4.埃里希·弗罗姆.许合平.朱士群 对自由的恐惧 19885.周辅成 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 1987
6.乔治·赫伯特·米德.霍桂恒 心灵、自我与社会 19997.麦金太尔.龚群 道性之后 19958.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9729.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198010.丹尼尔·帆尔.赵一凡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198911.弗洛姆.孙恺祥 健全的社会 199412.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972
1.朱晨静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分析[期刊论文]-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1)2.杨笑卉.韩雪峰 高校党组织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途径[期刊论文]-商情 2009(21)
3.杨鑫.姜浩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从角色与责任的关系角度展开[期刊论文]-科教文汇 2009(16)4.杨玲 浅谈中西方大学生责任教育[期刊论文]-陕西教育(高教) 2009(4)5.张涵.孙婷婷.杜天骄.周伟 449名大学生责任感调查[期刊论文]-中国校医 2009(2)
6.韩呼生 责任与创新:高等教育的灵魂——当今国际视野下我国大学公民教育的思考[期刊论文]-中国高教研究2008(11)
7.冯磊.徐丽丽 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对策选择[期刊论文]-科技信息(学术版) 2008(26)8.孙婷婷.张涵.杜天骄.郭淑英 责任感研究现状及其对教育的启示[期刊论文]-中国科技信息 2008(24)9.潘亮 社会主义荣辱观视野下,地方高师院校大学生德育教育的若干思考[期刊论文]-科技信息 2008(30)10.孙秀玲 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与重塑的理性思考[期刊论文]-甘肃社会科学 2008(5)
11.曾天德 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大学生健康人格范式及其教育[期刊论文]-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8(4)12.党贵平 大学生责任教育需要专门化课程探究[期刊论文]-黑河学刊 2008(3)13.谢伟华 社会责任感与大学生成材[期刊论文]-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7(34)
14.刘明学.孙伟霞.高顺利 大学生公共道德危机及教育对策[期刊论文]-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5)15.于浩华 新形势下当代青年人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期刊论文]-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4)16.刘庆东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与构建[期刊论文]-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7(5)
17.毕宪顺 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期刊论文]-煤炭高等教育 2007(4)18.李萍 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期刊论文]-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1)19.金培玲 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理性思考[期刊论文]-文教资料 2007(6)
20.赵兴奎.张大均 论大学生社会责任心研究现状[期刊论文]-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1)21.李建忠.刘小梅.刘斌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困境与对策[期刊论文]-兰州学刊 2007(4)22.张廷君 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重建及对策分析[期刊论文]-职业技术(下半月) 2006(12)
23.曾汉君.马文峰.林新宏.陈均标 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构建[期刊论文]-医学教育探索2006(1)
24.赵兴奎.张大均 大学生社会责任心研究现状[期刊论文]-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6(10)
25.张梅姿.胡俊文 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期刊论文]-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26.周婕.王晓冬 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环境中的功能初探[期刊论文]-前沿 2005(5)
27.钟丽萍.赵观石 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弱化原因探析[期刊论文]-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1)28.刘莹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理性思考[期刊论文]-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1)29.张昌勋 浅析当代青年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期刊论文]-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5(1)30.李旭荣 高校机械制图教学中渗透的人文精神思考[期刊论文]-陕西教育(高教) 2010(1)31.李萍 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学位论文]硕士 2005
32.曾天德 论人格发展的整合系统及其建构[期刊论文]-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4)33.戴淑君 影响高校德育实效的伦理分析[期刊论文]-当代旅游(学术版) 2010(2)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xddxjy200303011.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