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析曲靖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

来源:画鸵萌宠网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年第5期 产业开发 浅析曲靖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 单庆绕 ,符泉 ,周红芬 ,赵云宪 (1.曲靖市农业局,云南曲靖655000; 2.宣威市东山镇兽医站,云南宣威摘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成利用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 素,带动农户发展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是构建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主体,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在 分析曲靖市2013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 655408) 四是龙头企业科技研发、创新能力比较薄弱。龙头企业农产品 的加工深度还不够,产品比较单一,受条件制约,我市不少龙头企 业目前的经营形式仍以粗加工为主。 五是龙头企业产业链条延伸不够仍然是农业效益提升的“短 农业龙头企业相应发展措施。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措施;浅析 近年来,曲靖市农业企业发展呈现出速度快、势头强,龙头企 业生产、效益稳定增长,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综合竞争力日益 提高的特点。一批具有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和商品生产基地正逐 步建立,涌现了许多农业产业化典型。现将全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 业发展运行情况分析如下: 1 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现状 截止2O13年底,全市农业产业化组织总数达473个,其中龙 头企业带动型376个,中介组织带动型86个,专业市场2个,其它9 个。在龙头企业中,规模以上龙头企业(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 的l17个,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企业达20个。各类产业化组织固定 资产达81.32亿元,其中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总额76.75亿元。龙头企 业、中介组织销售收入分别为102.74亿元和10.2亿元,专业市场完 成交易额l5.7亿元。龙头企业净利润8.72亿元,上缴税金1.96亿 元。全市各类产业化组织带动农作物种植面积12.33万hm。,牲畜养 殖135万头,禽类养殖594万只。水产养殖面积1万hm2,产业化组织 带动农户109万户(不含重复带动),同比增11.22%。全市共有从 事休闲农业经营的企业及个体437个,实现营业收入7.2亿元,接待 旅客264万人次。 2存在问题 . 在看到我市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必须清醒认识到, 我市产业化经营总体水平还不高,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龙头企业整体实力不强。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一定 成绩,但,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龙头企业偏少,现有农业产业化 龙头企业整体实力不强,规模以上龙头企业数量偏少,全市仅有 ll7家,占全市龙头企业的31%。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产品附加值不 高,一些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产业链条较短,如蔬菜、食用菌、家 禽等精深加工水平不高,有的还处于初级加工或原料直销阶段。在 376家龙头企业中,销售收入在亿元以上的企业20个,仅占5.31%。 二是龙头企业融资渠道有限,信贷资金有限。社会融资不足仍 然是龙头企业投入的“瓶颈”,工商资本、外商资本、民间资本、 金融资本等社会资本流入农业不够。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农业产 业化龙头企业从事农副产品加工,需要一次性收购原料生产,且很 多企业现已到了急需固定资产以扩大生产规模的关键点上。而很多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需要庞大的流动资金却无相应的固定资产作抵 押,因此形成了企业想贷、银行想放却难以成贷的尴尬局面。 三是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不紧密。公司(合作社)+基地+ 农户的经营模式还处于比较松散的、不太规范的状态,对基地的技 术指导服务没有跟上,企业、基地、农户三者间的利益联结比较脆 弱,合同及订单履约率低,没有形成有效的经济利益共同体。龙头 企业自建基地少,原料采购随意性大,产品质量无保障,对农户反 哺作用有限。 腿”。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小、弱、散,产业链 条短,辐射带动能力不强的局面,亟待创新家庭、集体、合作、企 业等经营主体共同发展破局。 3对策措施 从全市龙头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 要坚持以绿色生态为方向,以农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现代农业庄 园为突破口,构建基地支撑、园区引领、龙头带动、市场拉动的昆 曲绿色经济示范带产业体系。 3.1 加大培育龙头企业行业排头兵的力度,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 实施龙头企业跨越发展计划,把发展龙头企业与培育区域主导 产业结合起来,定点培植、重点引进、强强联合,打造一批自主创 新能力强、加工水平高、带动力强的大型龙头企业。 3.2加大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力度 一是搭建企业融资平台,开展企业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 贷款试点工作。二是加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商业性金融、合作 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的战略合作,建立以县、区为重点的中小企业 信用担保体系和信贷风险补偿机制,积极为龙头企业的生产经营提 供担保和保险支持,努力为龙头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担保和保险支 持,努力探索贷款抵押新措施;三是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 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鼓励金融部门创新金融产品、创新服 务方式。 3.3加大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力度 通过大规模土地治理项目,发挥合作经济组织作用,搞好土地 流转示范工作,引导农民和龙头企业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其具 体措施为:一是本着“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妥善处理龙 头企业、生产基地和农户问的利益分配关系;二是按照市场经济法 则,采用合同、订单、契约、入股联营等手段,协调各利益主体的 经济行为。 3.4加大品牌培育和优势产业集群培育的力度 帮助农业产业化企业提升品牌影响力,积极组织企业申报无 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鼓励企业争创国家、省级驰名 商标、著名商标,争创国家、省级名牌产品、出口名牌产品;同时 争创农产品原产地保护国家地理标志,做大做强做响 “生态品牌”、 “原产地品牌”等特色品牌;注重抓好特色产品的加工,形成具有我 市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加速企业集群向产业集群的发展。 3.5加大力度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 坚持“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创新家庭、集体、合 作、企业经营,引导扶持各类农业产业协会和专业协会发展,大力 发展龙头企业联结农民合作社、带动农户的组织模式,与农户建立 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围绕区域主导产业、特色产品、区域主导产 业以及各个特色产业基地、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逐步建立起各 类专业性产业经营主体;同时规范运行与管理,努力提高农民的组 织化程度,增加农业生产者的经营收入。 ・l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