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地震区:
本地震区是我国最大的一个地震区,也是地震活动最强烈、大地震频繁发生的地区,居全国之首。涉及到青海、西藏、新疆、甘肃、宁夏、四川、云南全部或部分地区。
华北地震区:
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江苏、安徽、辽宁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区。在五个地震区中,它的地震强度和频度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位居全国第二。由于首都圈位于这个地区内,加之它位于我国人口稠密、大城市集中、政治和经济、文化、交通都很发达的地区,地震灾害的威胁严重。
新疆地震区:
由于新疆地震区总的来说,人烟稀少、经济欠发达。尽管强烈地震较多,也较频繁,但多数地震发生在山区,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与我国东部几条地震带相比,要小许多。
台湾地震区:
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亚欧大陆板块和菲律宾板块的交界处,东部地区地震频发,因多发生在外海,造成的灾害相对较少。西部地震虽不如东部地震频繁,但因其震源较浅,且多发生在陆地,加之人口稠密,破坏性大。
华南地震区:
这里历史上曾发生过1604年福建泉州8.0级地震和1605年广东琼山7.5级地震。但从那时起到现在的300多年间,无显著破坏性地震发生。西部地震频度高,东部地震影响大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邓乃恭研究员:自北向南沿贺兰山、六盘山、秦岭、大凉山一线划过:“这是南北地震带,它把我国分成了东西两部分,西部地区的地震在频度和烈度上都远远高于东部地区。地震‘偏爱’'西部,往往西部发生5、6场地震,东部才发生1场地震。原因就是我国的‘邻居’印度板块太‘热情’,不断北移,把西部地区挤得太厉害了。
中国历年大地震
1556年中国陕西华县8级地震,死亡人数高达83万人。
1668年7月25日晚8时左右,山东郯城大地震震级为8.5级郯城大地震。
1920年12月16日20时5分53秒,中国宁夏海原县发生震级为8.5级的强烈地震,死亡24万人。
1927年5月23日6时32分47秒,中国甘肃古浪发生震级为8级的强烈地震。死亡4万余
人。
1932年12月25日10时4分27秒,中国甘肃昌马堡发生震级为7.6级的大地震,死亡7万人。
1950年8月15日22时9分34秒,中国西藏察隅县发生震级为8.6级的强烈地震。
1966年3月8日5时29分14秒,河北省邢台专区隆尧县发生震级为6.8级的大地震。
1966年3月22日16时19分46秒,河北省邢台专区宁晋县发生震级为7.2级的大地震,共死亡8064人,伤38000人,经济损失10亿元。
1970年1月5日1时0分34秒,中国云南省通海县发生震级为7.7级的大地震。死亡15621人,伤残32431人。
1975年2月4日19时36分6秒,中国辽宁省海城县发生震级为7.3级的大地震。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4点2秒,中国河北省唐山市发生震级为7.8级的大地震。死亡24.2万人,重伤16万人。
1988年11月6日21时3分、21时16分,中国云南省澜沧、耿马发生震级为7.6级(澜沧)、7.2级(耿马)的两次大地震。相距120公里的两次地震,时间仅相隔13分钟,两座县城被夷为平地,伤4105人,死亡743人,经济损失25.11亿元。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31.0°N,103.4°E),发生震级为8.0级地震,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公里。截至7月4日12时,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遇难:69195人遇难,374159人受伤,失踪18624人。紧急转移安置1500.6341万人,累计受灾人数4561.2765万人。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这是玉树有记录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地震灾害,涉及玉树州6个县19个乡镇。此次地震造成2698人遇难、270人失踪。
陕西省历史地震简表
陕西省历史地震活跃,从公元前780年以来,全省境内发生了数百次有感地震,其中4¾级以上地震56次,5.0-5.9级地震36次,6级以上强震有9次。1487-1568年地震活动水平较高,最大地震是1556年华县8¼级地震。1900年以来地震活动水平相对较弱,共发生4¾级以上地震11次,其中5级以上8次,最大是2008年5月27日宁强5.7级地震。1970年以来记录到4级以上地震16次,其中3次5级以上地震全部为汶川8.0级地震的余震,其它地区发生的最大地震是1998年1月5日泾阳4.8级地震。周边地震对陕西影响较大,特别是1920年宁夏海原8级地震、1976年四川松潘2次7.2级地震、2008年四川汶川8.0级地震和2017年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等。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发震时刻 年.月.日 震中位置 纬度(°) 经度(°) 107.8 108.8 108.9 109.0 106.5 109.4 109.7 108.9 108.9 109.3 107.6 108.2 震级 ≥7 5½ 5½ 5¾ ≥6 6½ 6 4¾ 4¾ 4¾ 4¾ 5 震中 烈度 ≥Ⅸ Ⅶ Ⅶ Ⅶ - Ⅷ Ⅶ-Ⅷ Ⅵ Ⅵ Ⅵ Ⅵ Ⅵ 地 名 岐山 咸阳东北 西安 蓝田西北 陇县、甘肃天水间 安康 潼关西 西安 西安 蓝田附近 岐山 周至郝村 公元前780.-.- 34.5 公元前280.-.- 34.4 公元前91.10.10 34.3 公元前35.07.09 34.3 600.12.16 788.03.12 793.05.31 835.04.15 836.02.29 879.03.- 880.02.- 1161-1189 34.5 32.5 34.5 34.3 34.3 34.2 34.5 34.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1307.-.- 1448.10.09 1487.08.19 1501.01.29 1506.03.29 1556.02.02 1558.12.01 1568.01.- 1568.04.11 1568.04.22 1568.04.23 1568.05.25 1569.-.- 1569.-.- 1591.-.- 1599.-.- 1607.10.02 1624.10.- 1635.10.26 1636.-.- 1636.-.- 1648.04.01 34.5 38.3 34.4 34.8 35.3 34.5 34.5 34.2 34.4 33.1 33.1 34.4 34.6 32.7 36.6 35.6 34.3 33.2 33.2 33.1 36.8 34.5 107.6 109.7 108.9 110.1 110.1 109.7 109.7 109.3 109.2 107.0 107.0 109.0 110.3 109.0 110.0 109.2 108.9 107.5 107.5 107.0 108.8 108.4 5 5½ 6¼ 7 5½ 8¼ 5½ 5½ 5½ 5 5 6¾ 5 5 5 4¾ 5 5½ 5½ 5½ 5 4¾ Ⅵ Ⅶ Ⅷ Ⅸ Ⅶ Ⅺ Ⅶ Ⅶ Ⅶ Ⅵ Ⅵ Ⅸ Ⅵ Ⅵ Ⅵ Ⅵ Ⅵ Ⅶ Ⅶ Ⅶ Ⅵ - 岐山 榆林 临潼、咸阳一带 朝邑 合阳 华县 华县 蓝田 临潼 汉中 汉中 西安东北 潼关 安康 延长 黄陵 西安 洋县 洋县 汉中 志丹 泾阳西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1654.07.22 1655.03.18 1681.-.- 1704.09.28 1708.10.25 1765.08.16 1789.11.07 1823.08.- 1868.07.21 1880.07.17 1882.04.25 1908.-.- 1921.10.07 1923.10.- 1927.-.- 1959.08.11 1959.09.28 1967.08.20 1998.01.05 2008.05.27 2008.07.24 2009.09.19 34.5 34.8 35.8 34.9 33.8 34.5 34.6 32.7 32.8 34.8 35.4 33.5 36.0 37.1 33.3 35.5 33.0 32.9 34.42 32.8 32.8 32.8 107.0 108.1 109.4 107.0 108.4 108.2 110.3 107.9 109.7 108.1 109.3 106.0 110.1 109.2 106.2 110.6 109.3 106.7 108.95 105.6 105.6 105.6 5½ 5¼ 5 6 4¾ 5 5 5½ 5½ 5 4¾ 5½ 5 5½ 4¾ 5.4 5 4.8 4.8 5.7 5.6 5.1 - - Ⅵ Ⅷ - - Ⅵ Ⅶ - Ⅵ - Ⅶ Ⅵ Ⅶ Ⅵ Ⅵ+ - Ⅵ Ⅵ+ - Ⅷ Ⅴ 宝鸡 凤翔东北一带 洛川 陇县 周至、宁陕一带 西安、凤翔间 潼关 镇巴 白河、旬阳间 永寿 黄陵一带 略阳北 宜川 安塞 略阳 韩城附近 旬阳一带 南郑西南 泾阳 宁强 宁强 宁强 陕西省及周边地区分别地处三个地震区,西部属于青藏高原地震区、北部属于华北地震区、南部属于华南地震区,历史上这一地区发生多次强震,均对陕西造成严重影响。陕西中等地震较为频繁,平均每年会发生1-2次3-4级或者有感地震,造成一定社会影响。
陕西地区≥4¾级以上地震分布图(公元前780年-公元2017年
陕西地区≥3级以上地震分布图(1970年-2017年)
陕西省各地区地震活动水平差异明显,关中地区是地震主体活动区,发生过8次6级以上地震,其中7级以上3次,分别是公元前780年岐山≥7级地震、公元1501年朝邑7级地震和1556年华县8¼级地震;陕南地区地震活动水平较弱,记载的6级以上地震仅1次,即788年安康6½级;陕北地区地震活动最弱,没有6级以上地震记载,5级地震发生6次,最大地震是1448年榆林5½级地震和1923年安塞5½级地震。20世纪以来,陕西地区地震活动的总体水平不高,最大地震是2008年5月27日宁强5.7级地震。
1970年-2017年陕西省境内共发生地震5198次,其中小于1.0级3274次,1.0-1.9级1544次,2.0-2.9级317次,3.0-3.9级48次,4.0-4.9级12次,5.0-5.9
级3次,最大是2008年5月27日宁强5.7级地震。以上地震中,包含2008年四川汶川8.0级地震后发生在陕西宁强的余震1714次(小于1.0级1149次,1.0-1.9级418次,2.0-2.9级115次,3.0-3.9级24次,4.0-4.9级5次,5.0-5.9级3次)。除汶川地震余震外,陕西省境内记录到的最大地震为1998年1月5日泾阳4.8级地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