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共享经济协作与新可持续增长

来源:画鸵萌宠网
⑧一 刿 共享经济协作与新可持续增长 摘要:文章基于共享经济协同发展与新可持续经济增长模式视角,分析了共享经济对可持续经济增长的潜 在重要贡献。研究提出从共享经济基本原理出发分析共享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作用机理。此外,研究以 微观个体在生产、消费、金融等部门的共享协作实践为依据,以企业的协作理念与共享行为为对象,分析共享协 作对可持续发展的支撑模式。研究表明基于扩散效应和倍增效应,共享经济对可持续发展有显著推动作用,企 业与地方可以在目标、管理、技术、路径等方面不断改进,以形成新型可持续增长模式,进而产生积极的经济、社 会和环境效应。 关键词:协同管理;共享经济;可持续发展 基金项目: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基金项目“我国分享经济的商业模式与消费增长问题研究”(2017)。 收稿日期:2018—05—07 作者简介:赵星,成都理工大学规划学院讲师;董晓松,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副教授。(四川成 都,610072) 中图分类号:FI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79(2018)03—0054—04 一、引言 循环利用等之间的矛盾。同时,近年来关于共享经济 的一些经济分析,主要集中在这种新经济现象的自身 目前,以提升资源使用效率为核心的传统可持续 经济增长模式的局限性显而易见(Friedman,2015)。 国际组织、学术界和企业界均在寻找经济增长和区域 发展的全新解决方案。共享经济的特性为创造性的 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思路。 特点和商业模式等问题上。本文以共享经济特性为切 入点,以其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为核心,以动态商业能 力提升为工具,阐释新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问题。 二、共享经济的本质内涵与理论基础 共享经济(又名合作消费,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是一种经济活动,以革命性的方式影响 传统产业以及传统互联网企业的结构(Francom, 2016)。共享经济原则上是在共享人力物力的基础上 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方法。共享经济也被许多其他 共享经济(Sharing Economic)是以社交化情景为 基础的协同经济形式,通过闲置资源和冗余信息的有 效配比,以较低的成本进行点对点的使用权交换,有 去中心化、社交化、信任感、使用权等特 I ̄(Nica& Potcovaru,2015)。与无偿贡献人力资源的众包式社 会化协作不同,共享经济供给利用率低的资源的前提 的名字所知,尽管它们的使用比较有限:点对点经济; 是必须有回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Uber 和滴滴打车等汽车共享服务,Airbnb ̄途家等民宿共 享服务,甚至有优客工场、创客之家等创业领域的共 网状经济;合作经济;协同消费。共享经济和传统经 济的主要区别在于共享经济是建立在“可以使用某 物”的基础上,而不是“拥有某物”。共享经济的~个 基本特征是,人们通过偶尔的合作来满足他们的~些 需求,而不是与那些定期出售他们的产品和服务的独 立公司进行互动。其基本假设是,在许多情况下(虽 然不是全部),人们对使用或获取产品或服务感兴趣, 享服务。共享经济是一个新兴的趋势,正在悄然改变 消费行为,提升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传统的经济可持续增长研究多强调人口数量增 长与资源有限性、气候变化与环境污染、能源消耗与 圈JOURNAL OF THE CHENGDU MUNICIPAL PARTY COLLEGE OF C.P.C 而不一定拥有这些产品或服务。在B2B与B2C市场 要存在于协作金融,对等住宿,对等运输,按需家政服 务和按需专业服务五大业务领域中(Belk,2014)。共 中,从汽车后座、空余卧室或特殊技能,到厂房、办公 区、生产能力等,共享资产和技能是共享经济商业模 式存在的基本原理。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的存在 使得高效的P2P(点对点)服务成为可能,这也是共享 经济在近期蓬勃发展的技术革新基石。共享经济有 三种主要基本特征: 享经济在五大领域中创造了多种典型的资源整合模 式,这些模式不但颠覆了传统行业的运营基础,而且 将进一步创造集约式商业业态。 三、共享经济与个体协同 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ITI ̄D CT)以及智能手机的 大规模应用,使得今天的世界成为一个“地球村”,然 而全球的每个公民并没有高度同质化,而是越来越体 现出各个层面的协同影响力。个体共享协同是指个 体间不论其地理位置在何地,由于信息和通信技术允 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即时通信,人们可以协同进行大 量的经济和社会活动,从而可以极大地发挥规模效 应。从经济学的角度,我们可以从几乎所有部门的经 济活动观察到个体多极化。 从生产部门来看,个体共享协同是指生产过程中 (1)共享经济是一种特殊的在线平台经济。首先 是技术革新性。大多数共享平台通过门户网站或移 动应用程序设立,但不同于直接买卖产品的销售网 站,共享平台并不是产品或服务的直接供应商。其次 是功能过渡性。共享平台与传统在线交易平台的区 别不在于交易功能的差异,而在于对每次交易的控制 程度。共享平台的控制力介于一个纯粹的被动在线 留言板和纯粹的直接在线供货商之间。最后是边际 效应递增性。符合网络经济的边际效应递增规律,共 享经济平台也将出现大网吃小网的市场竞争格局。 (2)共享平台服务于对等市场,具备020产品特 征。共享平台允许非正式、小规模的在线交易。共享 众多的个体通过互联网相互链接来共同完成一个项 目或任务。从金融部门来看,个体多极化是指项目或 创新通过互联网的共享平台筹资和投资。从消费部门 来看,个体共享协同是指集体采购,即需求方一起订购 更多数量的商品或服务,因此可以获得更低廉的价 格。从技术创新部门来看,个体共享协同表现为个体 的在线评价和社区讨论等新型社交网络平台技术显 平台迎合点对点(个体到个体)的对等交易,而不是企 业对消费者的交易,允许个体出让未被充分利用的个 体资产而获益,或者可以时间灵活的以自由职业者的 身份出让个体技能而获益。 (3)共享的理念要由协作的方式来实践。首先, 著影响影响购买决策。此外,还有新兴的产销链接部 门,生产一消费的连接是指消费者参与从产品的设计 到生产等一系列生产环节,其中以3D:J: ̄-EN等为代表。 协作消费是共享经济的消费侧解读。协作消费不同 于标准的商业消费,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成本并不是 由一个体承担,而是由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协作集 团”通过租赁或交换的方式获得产品使用权。因而, 在本质上协作消费是一种共享形式,协作消费是共享 经济的消费侧解读。其次,协作消费不仅仅意味着 “共享消费”,在共享经济生产端仍然发挥指挥棒作 共享经济使得产销链接经济活动大规模呈现,这种共 享经济模式同时包含生产和消费环节。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应今天这种以个体为中心 的共享协作经济。为了参与个体协作,必须具备三个 条件。其一,参与者拥有其他人感兴趣的资源的所有 用。共享经济生产端的时间储存和分时生产,就是协 作消费的基本运行方式。在共享消费中,个体即是生 产者,也是消费者。共享经济参与个体以资源和时间 交换取得的低成本产品,是共享经济的本质。 共享经济通过技术创新整合供应商和消费者资 源,多方在一种信任互动、整体受益的环境中共享多 权,有闲余的时间和空间与其他用户共享。所有权是 参与新经济机制的必要条件,也是交易的基本要素。 但所有权只是前提,因此是必要而非充分条件。其 二,通过利用因特网共享其产品或服务的意愿的可能 性。第二个条件同样重要,因为如果没有信息可及 性,共享产品或服务的可用性是没有用的。因此,共 享愿意可传播是先决条件之一。因特网的大规模可 余或闲置的资源并创造价值。目前观察,共享经济主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8年第3期 圈 · 壅塑I 之间有效的信息交换是企业协作优势的主要来源,建 立在信任和承诺基础上,遵循公平风险和利益共享原 则的信息共享可以提升企业间伙伴关系。 表2企业间信息与知识共享 信息共享的领域 产品 过程 库存 容量 订单(需求) 规划 用性和访问成本非常低,对信息的传播作出了很大贡 献。其三,可供愿意共享(提供者)和有意使用共享产 品(用户)的人的审查机制的可用性。第三要素,即审 查机制,也是在共享经济中伙伴之间信任的必要条 件。审查机制受到某种滞后的影响,因为我们需要提 供者和使用者之间的若干交互及其各自的审查,以便 对两者的特『生和可靠性进行相对客观的评估。共享经 济的互动性和开放性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发挥了很大作 信息的种类 产品结构 制造提前期,交货提前期,过程成本, 质量,交货,配置成本 库存水平,库存持有成本,累积成本, 服务水平 资源容量变化 需求变异,批量,交货期,数量,需 求相关性 需求预测,生产调度,预测模型,规 划层 用。因此,技术发展趋势、产品和服务所有权的不平 等分配,以及社会变革,推动了共享经济的发展,而共 享经济商业模式又促进了个体协作。 企业协作有完全不同的管理学意义,从经济的角 度来看是已经具备生产的规模效率的实体组织的一 次生产再组织活动。除了技术创新和资源集约之外, 共享经济还能够建立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良性协作。 Lichtenthaler(2016)提出传统管理和共享管理之间的 六个方面差异(如图1),认为共享管理促进B2B协作 和交易流程改进,进而对可持续发展贡献价值。 除了信息,企业中间还存在知识共享。创新的知 识共享可以积极地提升公司业绩,最常见知识转移发 生在公司与投资者之间,当一个投资者愿意与企业建 立长期合作关系时,它会关心企业的决策与创新,会 利用自己的知识资源以提高协助能力。企业也倾向 于共享实物资源。为节约资源、分担日常开支、降低 专有资产的机会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共享他 表1 共享经济管理理念与传统管理理念的差异 维度 传统管理理念 共享经济管理理念 可持续 强调财务业绩,忽视社会责 将经济、社会和环境 性 任。 问题协同考虑,重视 创造企业的社会责 任。 们的设备和固定资产。共享经济是推动可持续发展 的生态,因而越来越多公司参与企业之间的共享经 济。 四、共享经济协作对可持续经济增长的贡献 整体性 重视业务能力和组织内部 重视企业间协作,承 的作用,忽视企业间协作。 认企业协作既有正面 意义,又有负面影响。 结构性 自上而下的领导,传统的客 参与式领导,使用大 户关系导向性管理。 数据和基于经验证据 的管理技术和方法。 关系性 仅关注本公司的战略和竞 紧密围绕资源共享、 争优势,以及与相关供应商 开放创新创建新型企 和客户的合作。 业联盟和网络。 创新性 主要关注已建立的流程和 专注于创新,建立跨 管理程序,强调效率。 企业的创业团队 动态性 获得并保持长期的竞争优 关注时间性竞争优 势,长期战略和规划 势、战略革新与组织 变革 共享经济可能对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有重大贡献, 首先是因为它允许使用现有资源提高生活水平和生 活质量,其次是因为它比消费社会更能促进能源密集 型的价值观。首先,产品和空间的可用性只发挥了部 分作用。技术进步使产品得以大规模生产,同时也降 低了成本。这种技术进步加巨了消费主义的盛行,与 之相随的是以物质为前提的“消费社会”模式,促使人 们越来越多地购买产品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这些产 品中大量未使用的,部分使用或利用的部分可以买 卖,交换或共享。其次,低成本地将短期需求与冗余 资源对接。互联网社区带来了信息的快速传递和信 任的快速审核。基于互联网的同行审查机制,将为经 济双方提供信任基础。由于互联网的普及,连接的可 能性达到了个体的水平,可以达到世界经济中前所未 有的人数,使得共享供应与共享需求的匹配也成为可 企业共享协作过程中最典型的问题是信息和技 术。共享整合模式包括信息共享和信息技术共享。 般来说,在经济发展中,可以共享管理企业的产品、 过程、库存、资源、订单(需求)或计划等方面的工作。 如表2所示,企业间可以共享不同类型的信息。企业 豳JOURNAL OF THE CHENGDU MUNICIPAL PARTY COLLEGE OF C.P.C 能。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共享经济活动标志着随机 个人和规模企业(B2C)之间的关系可转变为个人终 端与随机个人供应商(020)之间的关系。从这个角 度看,共享经济基本上是由个人之间的经济关系以及 偶尔的性格所决定的。 此外,依据经济学扩散效应,由于共享未使用或 未利用资产的信息,其利用率提升,从而导致大量新的 消费),并提供了以更低的成本获得不以增加消费为 目的的美好生活。从这个角度来看,允许更多的人通 过共享现有的商品和服务而不增加能源消耗和原材 料推动生产生活,因而共享经济对可持续经济增长作 出重要贡献。在这一背景下,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Spence(2015)谈到了共享经济的长期影响,即产生效 率和生产率提高,同时也提供新的工作岗位。 五、结论 经济活动。共享服务服务会进一步增加资产的流动 性,因为资产到达更多的市场,接触到更多的潜在使用 基于技术进步,共享经济达成了全球范围内更高 层次的协作,而共享协作进一步促成了可持续发展。 首先,共享经济是基于共享合作意愿,是协作生产存 在的天然基础。其次,共享经济主要的生产资料来自 者,进而进一步增加消费,因此可拥有更多的购买机 会。迄今为止的经验表明,共享经济传播迅速的一重 要原因就是乘法效应。此外,依据经济学乘法效用,共 享未使用或未利用的资产和服务也意味着消费量的增 加,而不是对资源需求的比例增加,换句话说,这是一 个更可持续增长的定义。反之,更多的个体互动导致 其他创新性经济活动的增加,此类经济活动规模虽小, 但数量众多,将带来创新性、灵活陛和持续发展动力。 共享经济与传统经济具有互补性,将有助于在经 于冗余资源,在不增加能源消耗和资源损耗的前提下 实现了生产和服务。基于共享经济的生产协作不是 只为自己的业务需要而拥有和利用这些资产,而是与 其他实体共享资产,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同 增效作用,确保了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毫无疑问,共 享经济将成为未来经济活动及其商业模式的重要组 成部分,实现基于共享协同的可持续发展发展的重要 因素包括:一是有效的共享目标;二是协作关系管理, 包括与外部合作伙伴的合作;三是整合企业的经济、 社会和环境目标,以实现长期可持续的业绩;四是共 享不同资产并整合其利用率;五是充分利用的先进数 字创新技术。 责任编辑李尚 济关系过程中更好地利用资源和更多的个体互动。 在过去的十年中,共享经济将全球化、技术创新和生 产协作的高度融合推动到更高的微观个体水平。在 可预见的未来,虽然区域和企业仍将继续存在,但共 享协作将呈现为全球个体广泛链接的新局面。共享 经济标志着个人可以选择他人共享的商品和服务而 非购买的重大行为转变,这种方式几乎涵盖了当今所 有类型的经济活动(设计和研究、生产、信息和广告、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J8年第3期 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