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密度纤维板废水处理的工程实例
中密度纤维板废水处理的工程实例
[摘 要]通过工程实例论述“沉淀+气浮+UASB-好氧+吸附”工艺在中密度纤维板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是可行的,其COD去除率在99.8%以上,操作费用2.80元/m3(废水)。处理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8978—1996)二级标准,可进行回用,实现零排放。
[关键词]中密度纤维板废水 沉淀 气浮 UASB 内循环 达标排放 回用
纤维板行业属于高污染行业,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废水,属于难处理的废水之一。以往国内此类废水大多只做了简单的沉淀等预处理设施,没有真正实现达标排放。随着国家环境政策的加强及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许多中密度纤维板公司开始新建或完善自己的废水处理设施。
1废水的来源、水质及排放标准
中密度纤维板废水中污染物的主要成分有可溶性物质及木屑纤维等悬浮物。木材本身含有的可溶性糖类约占其重量的1%-3%,在生产过程中,这些物质便溶入水中。木片在加热软化后,半纤维素水解成糖类、木质素和有机酸,故废水一般偏酸性。废水中的悬浮物有两种,其一是板坯成型时有部分小纤维及少量的薄壁细胞碎片、树皮碎屑随水流失,悬浮于水中;其二是木片在热磨时产生的胶体物质,可长期悬浮于水中,沉淀极慢。还有作为防水剂的石蜡及作为增强剂的酚醛树脂也会少量随水流失,粘附在纤维上。纤维板废水的COD、SS及色度都很高。
江两某人造板有限公司原有废水处理采用自然沉淀,有10mx16mx2.5(H)m的沉淀池6格,沉淀后出水外排。2004年扩建后年生产中密度纤维板16万m3,废水排放约20m3,原水水质指标及排放标准见表1。
2.1处理工艺的分析
2.1.1 SS的去除:因废水中的纤维和木屑等悬浮物浓度较高,如果不及时去除,不仅会堵塞管道,并且会影响后续处理。有效去除SS是纤维板废水处理的先决条件。纤维板废水中的SS比较复杂,有可浮在水面的、可悬在水中的、可沉在水底的、还有半溶解在水里的。去除SS最经济的方法是自然沉淀,但该类废水的PH偏酸性,自然沉淀的效果不佳。混凝沉淀需将废水的PH调至9.5以上,再加新型复合净水剂,才效果显著,分层时间短。为了进一步降低SS含量,再加一级气浮处理,即利用微气泡的粘附顶托将废水中不易沉淀的悬浮物进一步去除。去除ss的同时,COD及色度也得到了部分降解。
2.1.2 COD的去除:COD去除一般采用的是生物化学方法。根据其对氧需求的不同,可分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好氧处理需要对废水进行冲氧,存在动
力能耗。好氧微生物对废水水质的变化适应性较强,操作简单。从废水处理机理上分析,厌氧处理过程要比好氧处理复杂一些,可分为水解一酸化一酸性衰退一甲烷化四个阶段。厌氧处理在无氧的情况下进行,可大大降低运行电耗,生成的沼气能够回收利用,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厌氧过程比较复杂。对水质的变化极为敏感,操作不易控制。
由于混合进水的CODer浓度高达10000mg/1以上,采用一级好氧或厌氧不能达到要求,采用厌氧+好氧相联合的方式。厌氧段采用UASB工艺,其低营养源需求,是耗氧系统的1/5~1/10;污泥产量低,是好氧系统的1/3~1/5;容积负荷高,构筑物体积小。好氧利用原有沉淀池,采用接触氧化工艺。
2.1.3色度的去除:色度在沉淀、气浮、厌氧、好氧等工序都有一定的去除率,考虑到原水色度较高,为增加工艺路线的可靠性,在好氧处理后,增加生化吸附工序,由压力滤器和生物碳罐联合组成。生化碳罐下部通人空气,颗粒活性碳上生长有微生物,在有吸附功能的同时还有一定的生化处理功能。
2.2废水处理工艺
根据上述分析,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如下,各处理单元的主要污染物去除率见表2。
3主要处理设备和构筑物
3.1固液分离机。选用HF-800型,2台,装在车间出口处,主要是回收废水中大颗粒木屑及沙石等。
3.2调节沉淀池。1座,尺寸为9 mx16 mx2.5(H)m(利用原有池子改造),停留时间12h。内设行车式吸泥机1台.N=1.1kw.将木屑等沉淀物吸至污泥池,尺寸为1 mxl6 mx2.5(H)m(利用原有池子改造),再由80WG污泥泵送至污泥浓缩池。
3.3混凝反应池。3格,单格尺寸为1.2mxl.2mx1.6(H)m,水力停留时间0.25h。加碱及净水剂混凝,PH控制在10左右。
3.4予沉池。1座,尺寸为5m×5 m×4.2(H)m,表面负荷0.8m3/m2·h,内设中心进水筒及出水堰,配80WG污泥泵1台,污泥送至浓缩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