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福建省近代以来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参考-东南网_福建新闻_海西

来源:画鸵萌宠网
福建省近代以来重大历史事件参考

1、中法马江海战 1883年法国占领越南,并以越南为基地侵略中国,引发中法战争。1884年7月间,法国海军中将孤拔率领远东舰队以“游历”为名,陆续强行驶入马尾军港,引发马江海战。仅半个小时清军舰9艘运输船19艘均被击沉,全军覆没。马江海战惨败,激起国人极大愤慨,8月26日,清政府被迫下诏正式对法国宣战。

2、马尾船政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在左宗棠、沈葆桢等人主持下,清政府在福建马尾设厂造船、兴办学堂,组建水师,开创了近代中国第一座专业机器造船厂和传授科技知识的高等教育机构,形成了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深远影响的马尾船政。马尾船政开风气之先,培养了大批船政群英,是洋务运动的代表性成果之一。

3、福建的辛亥革命运动 1911年由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在这场伟大的革命运动中,八闽儿女奋起响应投身革命,谱写了可歌可泣的战斗篇章。广州起义,林觉民等23位闽籍志士慷慨赴难,英勇作战,血洒黄花岗。武昌首义,林森、林述庆、黄钟瑛等闽籍志士做出了重大贡献。武昌起义后,福州的革命党人积极响应,于11月9日在于山打响了推翻清王朝的隆隆炮声并很快光复福州。此后,厦门、兴化、漳州、汀州等地相继爆

发武装起义。是年11月建立福建革命军政府,使福建成为辛亥革命中全国最早光复的17个省份之一。

4、福建的五四运动 1919年5月发祥于北京的“五四运动”浪潮扩展到福建。5月7日,福州中等以上学校的师生率先在南校场举行大会和示威游行,拉开了福建五四运动的序幕。此后,福州学生组建学联会,并于5月24日举行追悼在北京死难的闽籍爱国学生郭钦光。从6月14日开始,在福州台江发生了为期半年的抵制日货、抗击日舰入侵、抓捕寻衅日本浪人、驱逐北洋督军李厚基的一系列事件。

5、闽西南武装暴动 根据中共“八七”会议精神,福建党组织于1928年3月至7月相继组织龙岩后田暴动、平和暴动、上杭蛟洋暴动、永定金砂暴动等武装暴动,建立了闽西南工农武装和红色区域,为迎接红四军入闽、建立闽西南苏维埃政权奠定了基础。

6、古田会议 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即著名的古田会议,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村召开。古田会议解决了如何把一支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军队建设成为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它所确定的着重从思想上建党和从政治上建军的原则,为后来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和思想的形成、发展和成功实践奠定了基础。古田会议因此成为我党我军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7、福建苏区的建立 从1928年开始,福建地方党组织在红四军的帮助和指导下,相继建立了闽西南苏区(中央苏区)和闽赣、闽北、闽东苏区,以及闽中游击区。福建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8、福建事变 1933年11月至1934年初,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等人以中国国民党第十九路军为主力,在福建发动的抗日反蒋事件。简称“闽变”。

9、中央红军长征 福建是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地之一。1934年10月中旬,2.8万福建儿女(约占中央红军的三分之一)跟随中央红军踏上了长征之路,为长征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留在福建苏区的红军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牵制了大批敌军,策应了中央红军的长征。

10、福建的三年游击战争 中央红军主力长征以后,福建苏区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坚持三年游击战争,并为组建新四军做出了重要贡献。此后长期坚持抗日反顽斗争、解放战争和迎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福建的斗争,十五年红旗不倒,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红色根据地。

11、新四军北上抗日 1938年初,在福建各苏区坚持三年游击战争的红军游击队近六千人(占新四军组建时近一半)相继整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第三支队等部队北上抗日。闽籍新四军各部队驰骋大江南北,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12、永安抗战进步文化 抗日战争时期,大批文化精英

集中我省永安,形成了以宣传抗日救亡为主要内涵的永安进步文化,并与延安文化、重庆文化、桂林文化并立,成为抗战时期祖国东南的进步文化中心。

13、大湖战役 1941年4月日军侵占福州后,沿闽江西进,试图占领闽北威逼浙赣。福建军民在闽侯大湖浴血奋战,歼敌数百,粉碎了日寇的战役企图。大湖战役是福建军民抗击日寇入侵并取得胜利的一次主要战役。

14、解放福建战役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进军福建,围歼东南沿海地区的国民党军队,相继取得了福州战役、漳厦战役的胜利,基本解放福建。

15、东南沿海地区的海防作战(东山战役、空军入闽作战、炮击金门和崇武海战等)。新中国成立后,盘踞在台湾和福建沿海岛屿的国民党军不断窜犯东南沿海地区。1953年7月,人民解放军歼灭窜犯东山岛的国民党军队;1958年6月空军入闽作战,控制了闽海前线的制空权;同年8月,人民解放军炮击金门,是在党中央直接指挥下,我国军事、外交相互结合的一个成功范例;六十年代初粉碎美蒋武装特务窜犯东南沿海;1965年8月,人民解放军海军以小胜大,在崇武海面击沉了国民党军“章江号”、“剑门号”。从此,国民党军队停止了直接进入福建沿海地区的骚扰行动。

16、设立厦门经济特区 1980年10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厦门经济特区;1984年3月,中央决定厦门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厦门全岛。福建的改革开放由此掀开新的篇章。

2010年经国务院批准,厦门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

17、全面推进改革开放 1984年3月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联名倡议,要求对国有企业“松绑放权”,以推进和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此举在全国引发关于给国企领导“松绑放权”的大讨论大行动,对深化我国的改革开放产生了重大影响。省委省政府根据福建的实际情况,“念好山海经”,发展生产力,在全国率先引进境外资金嫁接国有企业,乡镇企业全面兴起并形成“晋江模式”。组织石狮综合改革,探索小政府大社会的途径。大力推进林权改革。1979年春,仙游农民李金耀承包马山林场;2003年开始在全国率先开展林权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成果。2008年8月,中央推广福建林权改革的经验,继土地联产承包之后,在农业战线揭开了新一轮改革的序幕。三明市以“五讲四美三热爱”为核心内容,首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新风。在漳州市首创“110”服务的基础上,全省创建便民服务联动体系。

18、两岸交流实现三通 从1979年开始,福建率先对台湾产品开放市场(通商);1984年台湾民众乘渔船进入湄洲岛祭拜妈祖,开创了两岸民间交流的先河;1993年开放邮件往来(通邮);1997年开通福州、厦门海上航线高雄(通航);2003年春节实现空中直航,2008年12月,闽台三通取得实质性突破。由此,闽台之间的各方面交流全面展开。

19、福建文化遗产保护取得突破性进展 武夷山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入选世界文化遗产,中国

丹霞(泰宁)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南音、妈祖信俗、中国剪纸、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技艺等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木拱桥营造技艺入选人类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福州三坊七巷、泉州中山路、漳州香港街等相继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20、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设立 2004年1月福建省第十届人大二次会议在多年构思的基础上,正式提出海峡西岸的区域经济构想。2009年5月,国务院正式出台《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以福建为主体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正式形成。

近代以来福建著名历史人物参考

一、近代

鸦片战争:林则徐(虎门销烟) 陈化成(吴淞抗英) 洋务运动:沈葆桢(马尾船政)

陈宝琛(末代帝师、新式教育)

马江海战英烈群体 马江海战中牺牲烈士近千名(列入名册者736人)。涌现了陈英、吕翰、许寿山、叶琛、林森林、梁梓芳等英烈。

甲午海战英烈群体:刘步蟾等海军将领 戊戌六君子:林 旭 刘光第

广州起义(黄花岗)闽籍烈士群体:

方声洞 冯超骧 罗乃琳 卓秋元 黄忠炳 王灿登 胡应升 林觉民 林西惠 林尹民 林 文 林时爽 刘六符 刘元栋 魏金龙 陈可钧 陈更新 陈与燊 陈清畴 陈发炎等23人 武昌首义闽籍群体

思想启蒙:严 复(思想家、翻译家、教育家) 林 纾(思想家、翻译家、教育家) 辜鸿铭(中西文化交流) 陈季同(中西文化交流) 其 他:萨镇冰(中国近代海军将领)

林 森(民主革命先驱) 陈绍宽(中国现代海军将领) 黄乃裳(民主革命先驱)

二、现代

革命人物:林祥谦(二〃七大罢工领导人之一) 王荷波(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著名

的工人运动领导人)

张鼎丞(闽西苏区主要创始人之一) 邓子恢(闽西苏区主要创始人之一) 叶 飞(开国上将) 杨成武(开国上将)

刘亚楼(开国上将)

张廷发(开国少将、中央政治局委员、空

军司令员)

名人名家:闽籍两院院士群体

高 鲁(著名天文学家) 张钰哲(著名天文学家)

侯德榜(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 陈岱荪(著名经济学家) 王亚南(著名经济学家) 高士其(中国科普先驱) 卢嘉锡(著名化学家) 林兰英(著名物理学家) 陈景润(著名数学家) 林巧稚(著名妇产科专家) 沈 元(著名空气动力学家) 林同骥(著名空气动力学家) 吴孟超(著名肝胆医学专家) 梁守槃(著名航天工程技术专家) 谢希德(著名物理学家)

郑振铎(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 邓 拓(著名文学家) 谢冰心(著名文学家) 林语堂(著名文学家) 庐 隐(著名文学家)

林徽因(著名文学家)

华侨领袖:陈嘉庚

胡文虎

英雄模范:谷文昌

杜凤瑞 安业民

英雄小八路群体 海上女民兵群体

张高谦(著名少年烈士) 李子芳(著名新四军抗日烈士) 廖海涛(著名新四军抗日烈士) 陈明、辛锐(夫妇、著名八路军抗日烈士) 李 林(著名八路军抗日烈士) 何凌登(抗美援朝第一位烈士) 陈客嬷(著名红军女烈士) 吴富莲(著名红军女烈士)

陈康容(抗日战争著名战争女烈士) 刘惜芬(解放战争时期著名女烈士) 萨师俊(中山舰舰长,抗日烈士) 陈盛馨(民国空军著名的抗日烈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