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书活动”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捐书活动”的情境,经历从表格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连加法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准确计算三位数的连加法。
2.能使用连加等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解决问题的水平。
3.能结合具体情况实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和方法,初步发展估算意识,逐步养成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准确实行计算。
教学难点:
使用连加等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疑 导入新课
1.创设“捐书活动”的情境,启发学生根据图表中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
2、以图表形式表现两所小学捐书的情况(黑板板书图表)
三年级捐书情况:
班级 数量/本
三年级(1) 103
三年级(2) 109
三年级(3) 98
四年级捐书情况:
班级 数量/本
四年级(1) 118
四年级(2) 104
四年级(3) 95
二、自主合作 探究发现
1、根据以上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哪个年级捐的书多一些?请大家试着估一估,哪个年级捐的多?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四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哪个学校捐的书多一些?
三年级:120+100+100=320(本)
四年级:100+110+100=310(本)
三、拓展延伸 巩固应用
1.独立完成学习。
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
2.运用前面学习过的知识,思考连加法该如何计算?
3.小组交流并汇报
4.学生认真阅读学习指南后独立完成检测卡,有困难的同学向老师询问。
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算法。
学生汇报:
118 +104 +95=317(本)
100
222
+ 95
————————
317
118 + 104 + 95
= 222 + 95
=317(本)
四、总结评价 激励进取
板书: 三年级:120+100+100=320(本)
四年级:100+110+100=310(本)
118 +104 +95=317(本)
100
222
+ 95
————————
317
118 + 104 + 95
= 222 + 95
=317(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