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工程 给水管道及配件安装交底 」、施工前准备
1.1施工图纸及其他技术文件应齐全,并已进行了技术交底。
1.2对安装所需要管材、配件和阀门等应核对产品合格证书、质量保证书、 规格型号、
品种和数量、并进行外观检查。
1.3施工现场“三通一平”应能满足施工要求。 1.4施工机具已到场,并安装固定或定位。 1.5施工人员应经过技术培训,持证上岗。
1.6对操作人员要有明确的分工,一般两人为一组进行组合。其中必须有一 名高级 工带一名普通工。
乙施工工艺
2.1本给水系统工程采用304饮用水不锈钢管及管件,接口形式为手工氩弧 焊接。 2.1.1室内给水管道工艺流程
引入管
底层横、立干管与支管安装 楼板洞口 ―► —► 给水横管、支管 安装 找正 管道支架安装
—► 给水系统水压 —► 冲水消毒达标 2.1.2管道切割应采用金属锯
2.1.3管道弯管应采用弯管机冷弯 2.2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2.2.1 管道安装宜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先大管径后小管径的顺序进行。
2.2.2 管道穿过楼板、屋面,应预留孔洞或预埋套管,预留孔洞尺寸 应为管道外
径加40mm。
2.2.3 给水引入管与排水管排出管的水平净距离不得小于 lm。室内给
水与排水管道 平行敷设时,两管间的最小水平净距不得小于 0.5m;交叉敷设 时,垂直净距不得小于0.15m。给水管应铺在排水管上面,若给水管必须铺在 排水管下面时,给水管应加套管,其长度不得小于排水管管径的 3倍。
审核人
交底人 接受父底人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部门与接受交底部门各存一份。 技术父底记录 编号 表 C2-1 工程名称 交底日期 分项工程名 施工单位 交底提要 给水工程 给水管道及配件安装交底 224 给水水平管道应有2%。〜5%。的坡度坡向泄水装置 2.2.5 水表安装在便于检修、不受曝晒、污染和冻结的地方。安装螺 翼式水表,表
前与阀门应有不小于8倍水表接口直径的直线管段。表外壳距墙 面净距为10〜30mm ;水表进水中心标高按设计要求,允许偏差土 10mm。 2.3给水管道及配件安装控制重点
2.3.1 室内给水管道的水压试验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未注明时, 各种管道系统试验压力均为工作压力的 1.5倍,但不小于0.6MPa。一般分两次 进行,管道系统安装
完毕后再进行水压试验。
2.3.2 水压试验时,给水系统应在试验压力下稳压 1h,压力降不得超 O.05MPa,然
后在工作压力的1.15倍状态下稳压2h,压力降不得超过O.03MPa, 同时检查各连接处不得渗漏。并做好试验记录。
2.3.3 给水系统交付使用前必须进行通水试验并做好记录。
2.3.4 生活给水系统管道在交付使用前必须冲洗和消毒,并经有关部 门取样检验,
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后方可使用。
2.3.5 5给水管道和阀门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1的要求。
表1管道和阀门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次 项目 每米 全长25m以上 1 水平管道纵 横方向弯曲 塑料管 复合管 铸铁管 每米 全长25m以上 每米 全长25m以上 钢管 塑料管 复合管 铸铁管 3 成排管道和成排阀门 允许偏差 (mm) l > 25 1.5 > 25 2 > 25 3 > 8 2 > 8 3 > 10 3 检验方法 钢管 用水平尺、 直尺、拉线 和尺量检查 每米 5m以上 每米 5m以上 每米 5m以上 2 立管垂直度 吊线和尺量 检查
在冋一平面上间距 尺量检查 审核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部门与接受交底部门各存一份。 技术父底记录 编号 表 C2-1 工程名称 交底日期 分项工程名 施工单位 交底提要 给水工程 给水管道及配件安装交底 2.4管道安装
2.4.1 干管安装
安装前清扫管膛,安装后找直找正,复核甩口的位置、方向及变径无误。 安装完的
干管,不得有踏腰、拱起的波浪现象以及左右扭曲的蛇弯现象。
242 立管安装
立管明装:每层从上至下统一吊线安装卡件,将预制好的立管按编 号分层排开,
顺序安装,对好调直时的印记,校核预留甩口的高度、方向是否 正确。支管甩口处均应临时圭寸堵。立管截门安装朝向应便于操作和维修。安装 后用线坠吊直找正,配合土建堵好楼板洞。
立管暗装:竖井内立管安装的卡件宜在管井口设置型钢, 上下统一 吊线安装卡
件。安在墙内的立管应在结构施工中预留管槽, 立管安装后吊直找 正,用卡件固定。支管的甩口应露明并加临封堵。 给水管与横干管连接处应 设置支墩或吊架,防止立管下沉和安装尺寸不准。
243 支管安装
支管明装:将预制好的支管从立管甩口依次逐段进行安装,根据管 道长度适当
加好临时固定卡,核定不预留口高度、位置是否正确、找平找正后 栽支管卡件,去掉临时固定卡,上临时封堵。
支管暗装:确定支管高度后画线定位,剔除管槽,将预制好的支管 敷在槽内,
找平找正定位后用勾钉固定。
244 管道的焊接
审核人 交底人 接受父底人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部门与接受交底部门各存一份。 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 表 C2-1 工程名称 交底日期 分项工程名 施工单位 给水工程 对口间隙和坡口钝边参照下表
钢管壁厚(mm) 间隙C(mm) 钝边P (mm) 3〜9 交底提要
2 〜2.5 给水管道及配件安装交底
0〜2 点固焊必须根部焊透不得有焊接缺陷。管径w 150 mm为4点 长度 为5 mm,管径> 150 mm为6点,长度为5 mm。
第一层焊完后,应趁焊缝高温时用不锈钢钢丝刷将焊缝表面刷干净。 并即用湿
布速冷后检查焊接质量。
层间温度应小于60C。方能焊接第二层。焊接完毕后,同样趁高温 时用不锈钢
钢丝刷将焊缝表面刷干净,立即用湿布速冷。
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气孔、夹渣、未焊透。咬边深度w
且w 0.5 mm连续长度w 100mm,且两侧咬边总长w 10%焊缝全长。
焊缝内表面应全焊透,外表面焊缝应饱满,不得有咬肉、夹渣、气 孔等缺陷。
0.5 §
2.4.5 安装注意事项
1. 室内明敷管道,宜在墙面粉刷层(饰面层)完毕后进行安装。
2. 室内暗敷的管道,应在内墙面、楼(地)面施工前进行安装,安装暂 停时,敞
开的管口应临时封堵。
3. 管道安装时,纵、横轴线不得扭曲,穿墙或穿楼板时,不宜强制校 正管道。 4. 管道与其他金属管道平行敷设时,管道之间应有不小于 100mm的 净保护距离,
且聚丙烯管道宜在金属管内侧;管道不得敷设在热水管或蒸汽管 的上方,且平面位置应错开;与其他管道交叉时,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5. 管道暗敷在地坪面层下时,应按设计图纸的要求准确定位,施工时 如需设计变
更,应做好设计变更和隐蔽工程记录。
6. 管道嵌墙暗敷设时,应配合土建预留管槽,当设计无要求时,管槽
的深度应比管道外径大20mm,宽度应比管道外径大40〜60mm,管槽内、外必 须平整、顺直,管道试压合格后,应做好水压试验和隐蔽工程记录,管槽应用 M7.5级水泥砂浆填实。
7. 热水管道穿墙壁时,应预埋钢套管,冷水管道穿墙壁时,应预留孔 洞,洞口尺
寸应比管道外径大 40mm。
8. 管道穿楼板时,应设置pvc套管,套管应高出楼(地)面50mm;管道 穿楼板、
屋面,应采取严格的防水措施,且在管道安装前用线坠找出固定支架 位置,将固定支架安装牢固。
审核人 交底人 接受父底人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部门与接受交底部门各存一份。 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 表 C2-1 工程名称 交底日期
施工单位
分项工程名
给水工程
交底提要 给水管道及配件安装交底
9. 在室内地下的管道敷设时应在土建回填土夯实后, 再开挖安装管道。 埋地管
道回填时,应用砂土或颗粒径不大于 5mm的土壤回填至管顶300mm 处进行夯实。室内埋地管道的覆土厚度应不小于 300mm严禁将管道安装在松 土上。
10. 管道出地坪处应设置保护管,其高度应高出地坪 100mm。
11. 室外埋地引入管应敷设在冰冻线以下,一般覆土厚度不应小于 700mm,并应采
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2.5支、吊架安装
2.5.1 采用金属管卡或支、吊架时,与管道接触部分应加塑料或橡胶 软垫。管卡
应设在金属配件一侧,并应采取防止接口松动的技术措施。
2.5.2 敷设的管道设有伸缩节时,应按固定点要求安装固定支架。
2.6管道试压
2.6.1 管道系统的水压应符合以下规定:
A. 试验压力应为管道系统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6MPa;
B. 水压试验前,应全面检查管材、阀件、支架是否符合设计以及规范 要求;对
试压管道要采取有效的固定和保护措施,接头部位必须明露。
2.6.2 水压试验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C. 降试压管道末端圭寸赌,缓慢注水,同时降管道内气体排尽; D. 充满水后,进行水密性检查;
E. 加压宜采用手动泵缓慢升压,从管道最低处缓慢向管道内充水,应
在管道最高处和管道末端排出管道内的空气,升压时间不的小于 10mi n;
F. 升至规定试验压力后,停止加压,稳压 1h,观察接头部位是否有漏 水现象; G. 稳压1h后,补压至规定试验压力值,10min内的压力下降不超过 0.05MP为
合格。
2.7管道冲洗
2.7.1 管道投入使用之前,必须冲洗。冲洗前应将管道上安装的流量 板空、虑网、
温度计、调节阀拆除,待冲洗合格后再装上。
2.7.2 管道系统冲洗,要求不小于1.5米/秒的流速进行,直到出水口 水色和透
明度与入口目测一致为合格。生活给水、中水管交付使用前还应消毒, 并经有关部门取样检验,合格方可用。
2.7.3 冲洗时应将冲洗水排入排水管或集水坑,防止对建筑物造成危
害
审核人 交底人 接受父底人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父底部门与接受父底部门各存一份。 技术交底记录 表 C2-1 编号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交底提要
分项工程名
给水工程
给水管道及配件安装交底
交底日期
2.8管道通水
交工前按要求做中水系统通水试验,同时开启最大数量的配水点,能否达 到额定流量,分系统分区段进行。检验时按立管分别进行,每层配水支管开启 1/3的配水点同时开放,观察出水流量是否很急,以手感觉到有劲为宜。
2.9给水设备安装施工工艺
给水设备在安装前,应按设计图纸对设备基础的混凝土强度、 坐标、标
高、几何尺寸和螺栓孔位置要求进行施工,宜采用预留螺栓孔洞的方 法,进行二次灌浆。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再进行给水设备的安装。
2.9.2 给水设备安装完毕后,应按照设备说明书的规定,进行电气测 试。设备
试运转试验,其轴承温升必须符合设备说明书的规定。给水设备无负 荷试验正常后,方可进行带负荷运行。并做好试运行记录,经监理工程师签字 为合格。
2.9.3 敞口水箱的满水试验和密闭水箱(罐)的水压试验必须符合设计 要求和
本施工工艺的有关规定。
2.9.4 敞口水箱的满水试验要静置 24h观察,不渗不漏为合格。密闭 水箱(罐)
的水压试验要在试验压力下lOmin压力不降,不渗不漏为合格。
2.9.5 水箱支架或底座安装,其尺寸及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埋2.9.6
直接连接。 设应 平整牢固,美观大方,防腐良好。
水箱溢流管和泄水管应设置在排水地点附近但不得与排水管 2.9.7
2.9.1
2.9.
立式水泵的减振装置不得采用弹簧减振器。 室内给水设备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2的规定
表2 室内给水设备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次 1 项 目 坐标 静止设 备 标冋 垂直度(每米) 立式泵体垂直度(每米) 卧式泵体水平度(每米) 2 离心式 水泵 联轴器 轴向倾斜 (每米) 同心度 径同位移 允许偏差(mm) 15 士 5 5 0.1 0.1 0.8 检验方法 经纬仪或拉线、尺量检查 用水准仪、拉线和尺量检查 吊线和尺量检查 水平尺和塞尺检查 水平尺和塞尺检查 在联轴器互相垂直的 置上用水 4个位 0.1 准仪、百分表或测微螺钉和 塞尺检查 |接受父底人 审核人 交底人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部门与接受交底部门各存一份。
技术父底记录 编号 表 C2-1 工程名称 交底日期 分项工程名 施工单位 交底提要
给水工程 给水管道及配件安装交底 2.9.9 管道及设备保温层的厚度和平整度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表3 项次 管道及设备保温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目 允许偏差(mm) 厚度 卷材 3的规
检验方法 用钢针刺入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 查 1 2 表面平整度 +0.1 s -0.05 S 5 涂抹 10 注:s为保温层厚度
三、质量标准
3.1隐蔽管道和给水、消防系统的水压试验结果,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本施 工工艺的规
定。
3.2管道及管道支座(墩),严禁敷设在冻土和未经处理的松土上。
3.3冬季水压试验必须在零上5C进行,水压试验完毕后必须用空压机将管 道系统吹洗干净。
3.4给水管道系统竣工后或交付使用前,必须冲洗,冲洗时,打开每个配水 点的水嘴,不得留死角;系统最底点应设泄水口,要控制泄水口的水质与系统 进水水质相当为止,冲洗时水流速度不宜小于 2.0m/s。
3.5管道系统冲洗完毕后,应用含20〜30mg/L游离氯的清水灌满管道进行 消毒,含氯水在管道中应静置24h以上。管道消毒后,再灌清水冲洗干净,经 有关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3.6管道坡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不得出现倒坡。
3.7管道支(吊、托)架及管座(墩)的安装;构造正确,埋设平整牢固,排列整 齐,支架与管子接触应紧密。
3.8阀门安装;其型号、规格、水压试验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本施工工艺的规 定;安装的位置、进出口方向正确,连接牢固、紧密,启闭灵活,朝向合理, 表面洁净。
3.9防腐和保温的管道;其采用的保温材料及结构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本施工 工艺的规定,卷材与管道以及各层卷材间粘贴牢固, 表面平整,无皱折、空鼓、 滑移和封口不严等缺陷。 3.10 管道、箱类和金属支架涂漆;油漆的种类和涂刷遍数应符合设计要 求;附着良好,无脱皮、起皮和漏刷,油漆厚度均匀,色泽一致,无流淌及污 染现象。
审核人
交底人 接受父底人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部门与接受交底部门各存一份。 技术父底记录 编号 表 C2-1 工程名称 交底日期 分项工程名 施工单位 交底提要 给水工程 给水管道及配件安装交底
四、 安全生产、现场文明施工 4.1施工单位、项目部,应按照国标 GB/T 20326--200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规范》第9章,实施安全控制。工程项目必须贯彻国家的安全生产法 律、法规,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4.2未经安全教育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必 须经安全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4.3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咼处作业必须佩戴安全带。在井 道内作业,洞口处必须悬挂醒目的警示牌。 4.4使用电、气焊作业时,应先检查周围是否有易燃物,并在作业现场配备 灭火设备,电焊机应有可靠的漏电保护装置,氧气瓶和乙炔气瓶的放置应稳固, 两瓶之间的距离符合要求,中断施工时应断电和关闭气瓶阀门。 4.5施工现场不得有明火,严禁对给水聚丙烯等管道用明火煨弯。 4.6施工中产生的垃圾,应及时清扫,运输时要遮盖,防止扬尘。 五、 成品保护 5.1给水管道刷油漆后;各类塑料管道安装完毕后,应在管道外壁进行保护, 宜采用塑料布绑缚进行保护,防止污染管道。 5.2给水管道的甩口处应进行圭寸堵。 5.3隐蔽管道隐蔽后。应在墙面或地面作出隐蔽位置标志。 审核人 交底人 接受父底人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部门与接受交底部门各存一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8.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23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