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户的读音是:lǎn hù。
揽户的拼音是:lǎn hù。 结构是:揽(左右结构)户(独体结构)。 注音是:ㄌㄢˇㄏㄨˋ。 繁体是:攬戶。
关于揽户的成语
招是揽非 揽辔中原 招灾揽祸 收揽人心 攀藤揽葛 攀今揽古 家家户户 揽名责实 包揽词讼 揽辔登车
揽户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1.宋代以后专以承揽他人税赋输纳从中取利者。2.宋代解州解县﹑安邑两盐池为朝廷制盐的民户称'揽户'。又称畦户。朝廷每年向每户供给一定数量的粮和钱﹐而每户则向国家交一定数量的盐。见《宋史.食货志下三》。基础解释:宋代以后专以承揽他人税赋输纳从中取利者。宋代解州解县﹑安邑两盐池为朝廷制盐的民户称/'揽户/'。又称畦户。
二、引证解释
⒈宋代以后专以承揽他人税赋输纳从中取利者。引宋俞文豹《吹剑录外集》:“至有经营差委者,百端巧取,先献出剩,然后累其赢餘,印打虚钞,与胥吏及揽户通同分受。”明何景明《赠胡君宗器序》:“听役之者:有仓吏,有塲吏,有吏胥,有兵隶,有车人,有揽户。”⒉宋代解州解县、安邑两盐池为朝廷制盐的民户称“揽户”。又称畦户。朝廷每年向每户供给一定数量的粮和钱,而每户则向国家交一定数量的盐。见《宋史·食货志下三》。引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二:“解州盐池……中随两邑之境分之,曰解池、安邑,其雇於官而种盐者曰揽户。”
三、网络解释
揽户揽户,读作lǎnhù,汉语词语,指宋代以后专以承揽他人税赋输纳从中取利者,或指宋代解州的解县、安邑两盐池为朝廷制盐的民户。综合释义:宋代以后专以承揽他人税赋输纳从中取利者。宋俞文豹《吹剑录外集》:“至有经营差委者,百端巧取,先献出剩,然后累其赢餘,印打虚钞,与胥吏及揽户通同分受。”明何景明《赠胡君宗器序》:“听役之者:有仓吏,有塲吏,有吏胥,有兵隶,有车人,有揽户。”宋代解州解县、安邑两盐池为朝廷制盐的民户称“揽户”。又称畦户。朝廷每年向每户供给一定数量的粮和钱,而每户则向国家交一定数量的盐。见《宋史·食货志下三》。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二:“解州盐池……中随两邑之境分之,曰解池、安邑,其雇於官而种盐者曰揽户。”网友释义:李渊博,1980年生于河南洛阳,毕业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2008年“曾竹韶”奖学金入围展。“当代艺术院校学生优秀作品年度提名展”获三等奖;“全国美术院校雕塑毕业展”获二等奖名人奖;“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展”获三等奖;当代“80后”艺术家联展幻艺术空间。汉语大词典:(1).宋代以后专以承揽他人税赋输纳从中取利者。宋俞文豹《吹剑录外集》:“至有经营差委者,百端巧取,先献出剩,然后累其赢馀,印打虚钞,与胥吏及揽户通同分受。”明何景明《赠胡君宗器序》:“听役之者:有仓吏,有场吏,有吏胥,有兵隶,有车人,有揽户。”(2).宋代解州解县、安邑两盐池为朝廷制盐的民户称“揽户”。又称畦户。朝廷每年向每户供给一定数量的粮和钱,而每户则向国家交一定数量的盐。见《宋史·食货志下三》。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二:“解州盐池……中随两邑之境分之,曰解池、安邑,其雇于官而种盐者曰揽户。”
关于揽户的词语
揽掇 官户士户 兜揽 揽凳 揽跋 霸揽 户户 揽詧 揽户 掉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