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接触器教案
课题: § 1—5 接触器 授课班级:技工80班
授课时间:2011年4月14日星期四第一、二节课 课时安排:2课时 授课类型:新授课
选用教材:《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
第四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熟知接触器的分类、功能、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型号含义; 2、熟记接触器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
3、掌握接触器的选用、安装和拆装检修、校验的方法。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熟练应用万用表的能力;
2、通过设计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合作能力; 4、养成安全文明生产的良好习惯。
(3)情感目标
通过交流接触器的观察、测量,培养学生注意观察,勤于动脑、动手、善于反思,分析与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同时,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团结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学生测量(老师启发、指导学生如何使用万用表的欧姆挡,如何判断触点的状态) ,然后学生回答。
学生总结得出对触点系统的认识:
常开触点(板书):即动合触点 ,线圈不通电时,动触点和静触点处于断开状态,线圈通电后,动触点和静触点处于闭合状态。
常闭触点(板书):即动断触点,线圈不通电时,动触点和静触点处于闭合状态 ,线圈通电后,动触点和静触点处于断开状态。
上面是按触点静态时的分合状态来分的。还可以按触点通断电流的能力来分,可分为:主触点和辅助触点。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熟练应用万用表的能力。
(2)松开底盖螺钉,打开底盖。(注意:用手按住底盖并慢慢的取下底盖)拆卸后盖后,你看到了什么?
(3)取下静铁心的缓冲绝缘纸和静铁心 (4)拿出线圈 环节二:
提出问题:电磁机构有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由什么材料制成?有什么特点? 解决方法: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 老师进一步强调并进行总结。 组成:铁心 、 线圈 、 衔铁。
铁心和衔铁都是用许多薄的硅钢片叠压而成。可以减少交变磁场在铁心中的涡和磁滞损耗。线圈是由绝缘性能良好的电磁线绕制而成。匝数多,导线细。 设计意图:通过本还击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团结合作的意识;也培养了学生勤于动脑、动手、善于反思,分析与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 (5)灭弧装置
电弧是触头间气体在强电场作用下产生的一种放电现象。它的危害有两方面,一方面会灼伤触头,减少触头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会使电路切断时间延长,甚至造成弧光短路或引起火灾事故。在开始时我们先取下的灭弧罩的作用就是熄灭触头分断时产生的电弧,以减轻对触头的灼伤,保证可靠地分断电路。
对于我们这个容量较小的接触器,一般采用双端口结构的电动力灭弧,另外还有纵缝灭弧装置,栅片灭弧装置。 (6)拿出反作用弹簧 环节三:
思考探究:反作用弹簧的作用?
探究方法:老师给予提示,小组内部讨论,然后小组之间交流意见。 探究结果:其作用是线圈断电后,推动衔铁释放,带动触头复位。 设计意图:让学生敢于大胆猜想,并通过实践论证其猜想的结果。 (7)观察内部动铁心与触头的关系 4.2 工作原理的介绍(15分钟)
当接触器的线圈通电后,线圈中流过的电流产生磁场,使铁心产生足够大
1
的吸力,克服反作用弹簧的反作用力,将衔铁吸合,通过传动机构带动触头系统动作。当线圈断电或电压较低时,衔铁释放,触头复位。 4.3、总结结构和工作原理(5分钟) 通过接触器的分解认识总结一下知识:
结构:触头系统、电磁系统、灭弧装置、辅助部件
工作原理:线圈通电,产生强磁场,使铁心产生强大电磁吸力克服反作用弹簧让动铁心吸合。同时带动三对主触头和辅助常开触头闭合,辅助常闭触头断开。(是先断后合) 六、课堂总结(5分钟)
本节课可以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来概括。即,中心是交流接触器是一种自动的电磁式开关;两个基本点是交流接触器的结构和它的工作原理。
请同学总结其结构和工作原理。 七、课堂作业(10分钟)
请同学们认识自己手边的接触器,并完成下表。 接触器的识别 序号 系列名称 型号 文字符号 图形符号 主要结构 工作原理
2
八、知识拓展(2分钟)
到网上搜索一下,或走访低压电器生产厂家、专卖店和使用单位,你会认识更多的接触器,以及这些接触器的作用。比一比,看看谁搜集的更多一些,分组讨论整理后,作为资料备用。 九、结束语(1分钟)
同学们在这次课上学会的不仅仅是知识,还应该学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
十、本课小结与改进措施 小结:
1、由于本教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演示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导入新课,注重了讲练结合,使本来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简单和形象,对这部分知识难点的突破起到了很好的帮助作用。
2、课前准备充分,讲课过程中思路清晰,将实践引入理论中,使理论内容更直观可见,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在生产实践中的动手能力。
3、教学过程中提问、引导、讲解及小结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和老师的主导作用,同时也巩固和强化教学的重点、难点,有利于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接触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说明学生能够理解本次课程的知识要点,达到了本次授课的目的。
改进措施:1、应准确把握学生讨论环节的时间。 2、及时纠正个别学生正确使用工具的方法。
3
板书设计
接触器
一、基本概念
1、接触器是一种自动的电磁式开关 2、特点及作用 二、型号及符号 1、型号和含义 2、文字、图形符号
三、结构和工作原理 1、结构
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点2、工作原理 四、总结
4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