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必考题及答案
(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面是实验室常见的玻璃仪器,其中能够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的是( )
A. B. C. D.
2、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
A.2Na:“2”表示两个钠元素
B.NO2:“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
C.2OH﹣:“2”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
D.:“+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3、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1 / 14
A.聚沙成塔 B.死灰复燃 C.破釜沉舟 D.滴水成冰
4、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通过气味辨别氮气和氨气——分子是运动的,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B.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C.干冰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状态变化,分子大小随之变化
D.蔗糖在热水中溶解更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大
5、“加碘盐”中的“碘”是指( )
A.分子 B.原子 C.单质 D.元素
6、对立统一是物质运动的普遍规律,下列①一④描述的是两种物质的性质或变化,其中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或物理变化的是( )
①氧气的氧化性和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②水的汽化和氦气的液化
③氯化钠的溶解和硝酸钾结晶 ④盐酸的酸性和氢氧化钠的碱性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7、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
2 / 14
A.氮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 D.稀有气体
8、不同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 )
A.中子数不同 B.电子数不同
C.质子数不同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9、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溶剂的1/2
B.实验后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避免浪费
C.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明仪器已洗干净
D.不小心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时,应立即用水扑灭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C.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
3 / 14
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11、下列物质在氧气里燃烧,生成物为白色固体的是( )
A.硫 B.镁条 C.铁丝 D.木炭
12、要将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的O2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的是( )
A.木炭 B.硫磺 C.红磷 D.铁丝
13、下列化学符号中关于数字“2”的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CO-表示2个一氧化碳分子
B.NO2-表示二氧化氮中含有2个氧原子
C.Ca2+-表示1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D.HgO-表示氧化汞中汞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214、下列关于过滤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 B.液面不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C.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D.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
4 / 14
15、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冰水混合物 稀有气体 B.清新的空气 液态氧气
C.氮气 二氧化碳 D.澄清的石灰水 清澈的泉水
16、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B.空气中可分离出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D.空气中氮气的化学性质比氧气活泼
17、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用胶带粘合破损书画 B.用白醋泡制软皮鸡蛋
C.用钢丝球擦除灶具污渍 D.用汽油清洗衣服油污
18、豆腐是人们喜爱的食物,营养丰富,能为人体提供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C6H13NO2),关于亮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亮氨酸是氧化物
B.亮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7.3%
C.一个亮氨酸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
5 / 14
D.亮氨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3:1:2
19、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根据实验实施绘制如图所示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至b段有蓝色沉淀生成 B.d点溶质种类为三种
C.c至d段,溶液pH不断减少 D.c点所含的溶质种类最少
20、如图是用燃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中的红磷可以用铁丝来代替
B.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再观察现象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6 / 14
)
D.实验测定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总质量的1/5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生活中许多物质中均含有碳元素。
(1)透明的金刚石、深灰色的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_______ (填“单质”或“化合物”),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主要原因是_______,但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如都具有可燃性,试写出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形似足球的石墨烯(C60)可以用于超导、催化领域,它是由_______(填“原子”或“分子”)构成的。
(3)木炭、活性炭都具有_______的结构,因此都具有吸附能力,请写出活性炭的一种用途_____。
2、下列分别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______ ,化合物的是 _____ ,纯净物的是 ______ ,混合物的是 _______ ,氧化物的是 ______ (均填容器下的代号)。
3、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
7 / 14
(1)_____C3H6 + _____O2 _____CO2 +_____ H2O
(2)_____Fe2O3 + _____HCl === _____FeCl3 + _____H2O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完成对人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
实验结论:
(1)呼出的气体使石灰水出现的浑浊多,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
(2)呼出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____________,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能够____________,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_____________.
(3)对比呼气的玻璃片上的水雾比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的水雾多,证明呼出气体中水的含量比空气中水的含量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探究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
8 / 14
实验拓展:在本课题的实验探究中,我们使用了排水法收集气体,这说明气体具有_________性质.
(5)久置不用的深井、久未开启的菜窖底部都存在着二氧化碳,由于它不能供给呼吸,人如果长期呆在二氧化碳含量较高的环境中会窒息而死,因此,人们在进入这些地方之前会进行灯火实验,如果灯火熄灭或燃烧不旺,说明了_____________(任答一点符合题意)
2、如图1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接通电源观察两电极都有气泡产生。
(1)通电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a、b两玻璃管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________________。
(2)图2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
①水的分解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
9 / 14
②写出水通电分解的反应表达式_____________,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过氧乙酸是较为有效的一种消毒剂,其化学式为C2H4O3,请计算:
(1)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____;
(2)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________;
(3)38g过氧乙酸中含碳元素的质量是_________?(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2、尿素是一种常用氮肥,其化学式为CO(NH2)2.肖林家中有一块稻田,需施15kg尿素,他到农资公司去购买,由于尿素售完,他需购硝酸铵(NH4NO3)代替尿素,他应购的硝酸铵的质量为多少?
(1)尿素的化学式量为_____。
(2)肖林应购的硝酸铵的质量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10 / 14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A
2、A
3、B
4、C
5、D
6、A
7、A
8、C
9、C
10、C
/ 14
11
11、B
12、C
13、B
14、B
15、B
16、B
17、B
18、C
19、D
20、B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点燃1、单质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C+O2 2CO 防毒面具、冰箱除味剂、除装修甲醛(合理即可)
12 / 14
分子 疏松多孔
2、A D AD BCE D
3、2 9 6 6 1 6 2 3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二氧化碳高 熄灭 正常燃烧 高 高 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中多,氧气的含量少 不溶于水也不和水发生反应 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地窖中氧气少,地窖中二氧化碳多(答一条就对)
2、氢气 2:1 氢原子、氧原子 H2OH2O2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通电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1)76;(2)6:1:12;(3)12g
2、(1)60
(2)解:设应购的硝酸铵的质量为x 15kg
142100%12+16+142+14
13 / 14
=x 142100%142+14+163 x=20kg
答:应购的硝酸铵的质量为20kg。
14 / 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