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棉湖中学2015-2016学年上学期七年级(上)第三次段考地理试卷(解析版).doc

来源:画鸵萌宠网


2015-2016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棉湖中学七年级(上)第三

次段考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上课铃响了,几个同学满头大汗跑进教室,老师说:通常这个时候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要注意防暑.这节课上课的时间最有可能是( ) A.10点 B.12点 C.14点 D.16点

2.中纬度与低纬度,中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纬线是( )

A.0°和30°纬线 B.30°和60°纬线 C.0°和60°纬线 D.60°和30°纬线 3.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 )

A.巴拿马运河 B.苏伊士运河 C.白令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 4.甲地比海平面高出1700米,乙地比海平面高出800米,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A.1700米 B.800米 C.900米 D.2500米 5.图中表示山脊的是( )

A. B. C. D.6.下列词语中,用于描述气候的是( )

A.风和日丽 B.终年炎热 C.阴转多云 D.电闪雷鸣 7.在五带中,既无太阳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的是( ) A.热带 B.北温带 C.北寒带 D.南寒带

8.“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因素 B.地形 C.海陆因素 D.洋流因素

9.某山山脚下温度为22℃,山顶温度为10℃,这座山相对高度为( ) A.600米 B.3666米 C.200米 D.2000米 10.六大板块之中,范围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 )

A.太平洋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大西洋板块 D.北冰洋板块 11.世界上火山、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 ) A.海洋的边缘 B.高山、高原上

C.大洋的中央地带 D.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 12.降水的主要形式是( ) A.降雨 B.降雪 C.降雹 D.露

二、综合分析题(每空1分,共16分) 13.读城市天气预报图回答: (1)晴转多云的城市是 . (2)晴转阵雨的城市是 . (3)多云转晴的城市是 . (4)有雷雨的城市是 .

(5)香港的天气是 . (6)台北的天气是 .

(7)A海区风力为 级,风向为 .B海区风力为 ,风向为 .

14.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与两极相比,赤道附近降水 (多或少),达到 .

(2)B地降水量 ,A、B两地,年降水较多的是 (填字母),显示出回归线附近的大陆 (东或西)岸降水多.

(3)C、D两地都位于 (填高、中、低纬度)地区,其中年降水较少的是 地. (4)降水量最少的大洲是 .

(5)世界的雨极是 ,世界的干极是 .

2015-2016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棉湖中学七年级

(上)第三次段考地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上课铃响了,几个同学满头大汗跑进教室,老师说:通常这个时候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要注意防暑.这节课上课的时间最有可能是( ) A.10点 B.12点 C.14点 D.16点 【考点】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

【分析】气温指空气的温度,测量气温的仪器为温度计,对气温的观测一天要进行3~4次,再计算平均值.

【解答】解: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气温的日变化.该知识点是重点内容,请识记.

2.中纬度与低纬度,中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纬线是( )

A.0°和30°纬线 B.30°和60°纬线 C.0°和60°纬线 D.60°和30°纬线 【考点】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分析】在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纬线,为了区分各条纬线,人们给它们标了度数,叫纬度.低纬度的范围为0°﹣30°,中纬度的范围为30°﹣60°,高纬度的发范围为60°﹣90°. 【解答】解:低纬度的范围为0°﹣30°,中纬度的范围为30°﹣60°,高纬度的发范围为60°﹣90°;故选项A、C、D不符合题意;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勾画高低中纬的范围,观察其分界线.

3.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 )

A.巴拿马运河 B.苏伊士运河 C.白令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 【考点】洲界线.

【分析】全球陆地共有七大洲,即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他们之间有的相连,有的被海峡分割.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解答】解: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的是洲与洲之间的分界线,属于基础题目.学生最好是把名称落实到图上记忆.

4.甲地比海平面高出1700米,乙地比海平面高出800米, 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A.1700米 B.800米 C.900米 D.2500米 【考点】海拔和相对高度及其估算.

【分析】海拔和相对高度是地面高度的计算常用方法.

【解答】解: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是相对高度.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是1700米﹣800米=900米.

故选:C.

【点评】根据相对高度的含义计算即可.

5.图中表示山脊的是( )

A. B. C. D.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出凸为山谷.

【解答】解:A、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故不符合题意;B、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故不符合题意;C、等高线向海拔高出凸为山谷,故不符合题意;D、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考查了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要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海拔变化规律与地形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

6.下列词语中,用于描述气候的是( )

A.风和日丽 B.终年炎热 C.阴转多云 D.电闪雷鸣 【考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分析】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况,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解答】解:风和日丽、阴转多云、电闪雷鸣都是某个地方短时间内的阴晴、雨雪等状况,

属于天气;终年炎热表示的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属于气候.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天气与气候的区别,解答的关键是要找出二者的区别.

7.在五带中,既无太阳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的是( ) A.热带 B.北温带 C.北寒带 D.南寒带 【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

【分析】习惯上,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以及是否有太阳光线的垂直照射、是否有极昼极夜现象,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

【解答】解:A.热带有太阳直射现象.故不符合题意.

B.北温带既无太阳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故符合题意. C.北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故不符合题意. D.南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球上五带的划分.温带地区无太阳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分明.

8.“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因素 B.地形 C.海陆因素 D.洋流因素 【考点】天气、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人类活动等.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降低,降水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

【解答】解:“人间四月芳菲尽”指的是山脚下或平原地区,由于温度较高,花开较早,而“山寺”之中由于海拔较高,温度较低,花开较晚.因此形成“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地形因素. 故选:B.

【点评】该题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

9.某山山脚下温度为22℃,山顶温度为10℃,这座山相对高度为( ) A.600米 B.3666米 C.200米 D.2000米

【考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海拔和相对高度及其估算. 【分析】依据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来解答此题.

【解答】解:依据同一地形区,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上升一百米,气温下降0.6℃的规律,我们先计算出两地的气温差22℃﹣10℃=12℃,用气温差除以0.6℃再乘以100就可以计算出两地的海拔高度差,12℃÷0.6℃×100=2000米,由此得出山脚和山顶的相对高度是2000米. 故选:D.

【点评】考查了如何根据气温差来计算出两地的相对高度,考试常见题目,难度适中.

10.六大板块之中,范围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 )

A.太平洋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大西洋板块 D.北冰洋板块 【考点】六大板块及其示意图.

【分析】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 【解答】解:六大板块之中,范围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太平洋板块.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六大板块的分布,属于基础题目.

11.世界上火山、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 ) A.海洋的边缘 B.高山、高原上

C.大洋的中央地带 D.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 【考点】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分析】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又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

【解答】解: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 故选:D.

【点评】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地震和火山活动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改变地表的形态.

12.降水的主要形式是( ) A.降雨 B.降雪 C.降雹 D.露 【考点】降水的类型及其区别.

【分析】从云雾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水或固态水统称为降水,它包括雨、雪、冰雹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解答】解:降水的主要形式,包括雨、雪、冰雹等,其中最主要的形式是降雨,能占到降水的80%以上.故选项B、C、D都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考查降水的形式,要理解记忆.

二、综合分析题(每空1分,共16分) 13.读城市天气预报图回答:

(1)晴转多云的城市是 合肥 . (2)晴转阵雨的城市是 海口 . (3)多云转晴的城市是 厦门 . (4)有雷雨的城市是 福州 .

(5)香港的天气是 多云转小雨 . (6)台北的天气是 多云 .

(7)A海区风力为 六 级,风向为 东南 .B海区风力为 八 ,风向为 南 .

【考点】常用天气符号与天气图.

【分析】根据熟知常见的天气符号回答.

【解答】解:读图,合肥天气为晴转多云,海口为晴转阵雨,厦门为多云转晴,香港为多云转小雨,台北为多云;读图,可知A海区为东南风六级,B海区南风八级. 故答案为: (1)合肥;(2)海口;(3)厦门;(4)福州;(5)多云转小雨;( 6)多云;( 7)六;东南;八;南.

【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简单,多结合教材熟练记忆常见的天气符号含义.

14.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与两极相比,赤道附近降水 多 (多或少),达到 2000毫米以上 . (2)B地降水量 200毫米以下 ,A、B两地,年降水较多的是 A (填字母),显示出回归线附近的大陆 东 (东或西)岸降水多.

C、D两地都位于 中纬度 (填高、 (3)中、低纬度)地区,其中年降水较少的是 D 地.(4)降水量最少的大洲是 南极洲 .

(5)世界的雨极是 乞拉朋齐 ,世界的干极是 阿塔卡马沙漠 . 【考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概况.

【分析】世界各地的降水分布很不均衡.多雨的地方,年平均降水量可超过10000毫米.少雨的区域,有时多年滴雨不下.在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上,可了解到世界降水的地理分布.

【解答】解:(1)受纬度因素影响,赤道附近降水多,年降水量在2000mm以上;两极地区降水少,年降水量不足200mm.

(2)回归线穿过的大陆内部和西部降水少,东岸降水多.如图B地的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而A的降水量在500﹣1000毫米之间.

C、D两地位于中纬度地区,D大陆内部降水少,C沿海地区降水多. (3)受海陆因素影响,

(4)南极洲的年平均降水量仅为55毫米,是地球上降水最少的大陆,而且降水几乎全部是雪.

(5)印度的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南坡,多降地形雨,且降雨量极大,多年平均年降雨量11684毫米,被称为“世界雨极”.位于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被称为世界的“干极”,该地区气候极其干燥,经常连续几年不降雨水,是世界上最为干燥少雨的地方. 故答案为:(1)多;2000毫米以上;(2)200毫米以下;A;东;(3)中纬度;D;(4)南极洲;(5)乞拉朋齐;阿塔卡马沙漠.

【点评】考查世界的降水规律,要理解记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