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国审玉米辽单127高产栽培技术

来源:画鸵萌宠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种子科技・ ・2006(5)- 中图分类号:S 513.048 文献标识码:B ・良种良法・ 文章编号:1005—2690(2006)05—0061—02 国审玉米辽单1 27高产栽培技术 姜明月’。周洪艳 。张海燕 (1.辽宁省农业科学研究院,辽宁沈阳 110161;2.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100080) 辽单127系辽宁省农科院于2001年选育的半紧 凑型玉米杂交种,经预试、区试、生产试验和品质分析 选用纯度高、质量好的一代杂交种,播种前晒种 1~2 d。种子最好用玉米专用种衣剂包衣,以防治地 结果,该品种抗逆性强,丰产、稳产、适应性广,是超高 产优势春播玉米新品种。2005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 编号:国审玉2005008。 1植物学特性 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花药黄色, 颖壳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80 cm,穗位高120 cm, 全株叶片数22片。果穗圆柱形,穗行数16—20行,穗 长25 cm,穗粗5.2 cm,穗轴粉红色。籽粒黄色,马齿 型,千粒重380 g,出籽率86.2%。 2生物学特性 辽单127属于中晚熟类型,在东北春播生育期平 均130 d,夏播生育期100 d,年需有效活动积温2 850 ℃左右。2004年吉林省农科院植保所接种鉴定,高抗 丝黑穗病(OHR) ;经四川I省农科院植保所两年 (2003—2004)人工接种鉴定,抗玉米螟,抗至中抗大斑 病、小斑病、丝黑穗病,中抗纹枯病、茎腐病,其抗性明 显优于对照品种。 3品质分析 该品种籽粒均匀饱满,色泽美观,商品性好。籽粒 属于角质型,品质优良。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 中心分析,籽粒含粗蛋白9 164%,粗脂肪4.94%,赖氨 酸0.31%,粗淀粉73.30%,容重752 g/L。 4产量表现 2002年参加国家主产区预备试验,在国家黄淮海组 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2.7%,居第一位;在国家西南组 比对照农大108增产9.6%,居第二位;在国家东华北组 较对照农大108增产8.9%;在国家西北组比对照掖单 地l3号增产17.9%,是123个参试组合中唯一一个同 时被全国四大区录取参加全国区域试验的组合。 2003年参加国家东华北区试(二组),在全国8个 省中平均产量居所有品种第一位,较对照农大108增 产8.01%。 2004年参加国家东华北区试,比对照农大108增 产14.8%,在全国8个参试省中居所有品种第二位, 表现出极好的丰产性。同年参加国家西南区试,在7 个省中产量居所有参试品种第二位。 5主要栽培技术 5.1播前种子处理 下虫害和鼠害,更能有效预防土壤中越冬菌源的侵 染。 5.2施足基肥 播种前亩施用腐熟有机肥1 500—2 000 kg,复合 肥30—40 kg,或施用长效玉米专用肥20 kg,于播种 前期施人垄体内。 5.3适时播种 春播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要求土层5—10 em 内地温稳定通过8—10℃,不宜过早,以免出现粉种 现象。播种田块以海拔600 m以下的高水肥田块为最 好。 5.4合理密植保全苗 该品种属于高产大穗型品种,株型半紧凑,穗上 部叶片较上冲,光合作用好。 北方清种亩保苗2 600—2 800株为佳,西南地 区适宜播种规格1.0 m×0.5 m,每穴2株,亩种植株 2 700株为宜。 为保全苗,地温低时要延期播种,如遇到干旱气 候要人工催芽坐水种植;使用包衣种子要浇足浇匀底 墒水;根据前茬作物防治地下害虫;播种深浅一致,防 止漏播或多播。 6田间管理要点 6.1前期管理 苗期管理的主攻目标是苗全、苗齐、苗壮,蹲苗壮 根,要做好以下3点: (1)在二三叶期内及早间苗,查苗补栽。一是补种 (浸种催芽播种),二是移苗补栽(移栽后浇足定根 水),以免影响根系发育,无论是补种或移苗都必须在 三叶前完成。 (2)进入四叶期要快速定苗。间苗原则应间密留 稀,间小留大,间弱留强,留苗要大小一致。一般在四 五叶期定苗。 (3)及时清除田间杂草,以保证幼苗正常生长。由 于苗期较弱,茎秆较细,在小喇叭El期应配合施肥进 行培土壅根。 6.2 中期管理 中期管理的主攻目标是壮秆、大穗、增粒。从拔节 到抽雄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的时期,加强肥水 ・6l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种子科技・ ・2006(5)・ 中图分类号:S 565.148 文献标识码:B ・良种良法・ 文章编号:1005—2690(2006)05—0062—02 超高产大豆中黄1 3号配套栽培技术 陈桂平 (长治市农业种子站,山西长治046000) 中黄13号是我国著名大豆育种家、中国农科院 王连铮研究员选育的大豆新品种,2001年通过国家审 定(审定编号:国审豆20o1008)。2004年大豆项目组 在山西省襄垣县原种场进行高产种植示范,同年10 月组织全国大豆专家对中黄l3号示范田进行测产, 亩产312.4 kg,达到大豆品种超高产产量指标。目前, 该品种在全国已推广500万亩以上。 1 特征特性 2.2.2精细整地。秋季深翻土地25~30 cm,秋耕后及 时耙耱、耙碎坷垃,平整土地。播前浅耕踏墒,达到地 块上虚下实,无坷垃。 2.2.3适时播种。春播4月25日以后(即气温稳定在 lO℃时)开始播种,最适宜播种时期是5月5—10日。 夏播在7月1日前下种完毕。 2.2.4合理密植。根据中黄13号秆矮适于密植的特 点,亩播量掌握在4~5 kg,亩留苗在1.7万~2.0万 株。 该品种夏播生育期105~108 d,春播130~135 d。株高50~70 cm,系半短秆品种,适于密植,抗倒伏 性强,主茎节数14~16节,结荚高度10~13 cm,有 效分枝3~5个;籽粒圆型,种皮黄色,百粒重24~26 g,脐褐色。商品品质和营养品质好,蛋白质含量达 42.84%。中抗孢囊线虫病和根腐病,花叶病毒病发病 率低,适于大豆高产区高产栽培。 2栽培技术要点 2-3科学管理 2.3.1查苗补种。大豆出苗后(即种后15 d左右),为 保证全苗,应及时检查出苗情况。在缺苗处开沟,按原 有的株距点籽,覆土踩实,以利出苗。 2.3.2及时定苗。当大豆子叶达2~4片时,按株距8 10 cm留苗,肥水较好的应稀些,肥力条件差的应密 ~根据该品种特征特性和襄垣县原种场超高产栽 培经验,种植中黄13号应掌握以下技术要点: 2.1地块选择 些。去掉病、弱、小苗,留健壮苗。 2.3.3 中耕除草。尽量做到细锄不伤苗,锄净苗眼草。 锄地和中耕紧紧结合,防止锄犁脱节。生育后期仍有 大草时应及时拔除。中耕除草次数视土壤干湿、杂草 发生和豆苗生长情况而定,一般应在两次以上。 选择日照充足、土层深厚、肥沃、有灌溉条件的非 豆科前茬地块。 2.2精细种植 2.2.1 精选日子。选用无病虫、无瘪籽、无破损籽、籽 粒均匀、饱满的种子,要求种子净度不低于98%,纯度 不低于96%,含水量不高于13%,发芽率达85%以 上,并在播前晒种一次,以提高发芽势。 管理有利于穗大粒多。 (1)重施攻穗肥。在大喇叭口期结合中耕培土,亩 2.3-4病虫防治。出苗后喷施1 500倍溴氯菊酯,防治 黑绒金龟子、二条叶甲、圆跳虫等虫害;7月中旬(开花 结荚期)喷施1 500倍80%敌敌畏乳油和700倍 50%多菌灵,防治蚜虫、红蜘蛛、黄蓟马等虫害和大豆 灰斑病,褐纹病等病害;8月上旬,喷施1 000倍2.5% 敌杀死乳油和600倍50%甲基托布津,防治大豆食心 后期管理的主攻目标是养根保叶,防止早衰和贪 施尿素25 kg,施肥于两株之间,然后培土壅根,达到 苗强苗壮,确保后期营养供给。 (2)科学灌溉。以前拉后促为主,即在苗期结合中 耕进行蹲苗,在大喇叭口期、抽雄、孕穗期等需水高峰 期,结合天气情况适当排灌,使土壤田间持水量保持 70%一80%。 青,防止籽粒败育,提高结实率和增加穗粒重。 (1)巧施粒肥。根据玉米生长情况,粒肥施用的原 则是“宜早勿迟”,一般亩施尿素5 kg或碳铵10~15 kg,打穴深施;也可以用1%一2%尿素与0-4%的磷 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亩用溶液7O一100 kg。 (2)隔行去雄。隔行去除雄穗,在不影响正常授粉 的情况下,全田雄穗可去掉1/2,有利于通风透光,节 省养分,提高产量5%~8%。去雄时地边几行不要 去,切忌损伤顶端叶片,否则会造成减产。 (3)人工辅助授粉。散粉盛期于无风晴天9:O0— (3)防治病虫害。在田间管理过程中,应随时注意 玉米螟的防治,喷洒800~1 000倍液的氧化乐果溶 液防治蚜虫,穗粒期可用3%辛硫磷颗粒剂防治玉米 螟。 6.3后期管理 ・11:00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散粉结束后把雄穗剪去。 收稿日期:2006-07-25 6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