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ChitieseJournalofInformatiOilorlTCMMay.2010V01.17No.5自编功能锻炼操在强直性脊柱炎康复中的作用观察仇海华,单绍艳(常州市中医医院,江苏常州213003)关键词,功能锻炼操;强直性脊柱炎;非药物疗法;康复训练中图分类号:R259.93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5304(2010)05.0064-01强直性脊柱炎病程长,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早期有效康复训练可以延缓病情发展及关节强直、畸形。近年来,笔者根据该病的特点,编制“功能锻炼操”用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康复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008年9月--2009年9月在本院风湿科住院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共54例,均符合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制定的诊断标准…,并排除明显脏器功能损害及脊柱关节活动功能严重丧失者。随机将其分为2组:治疗组27例,男23例,女4例,年龄16~65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25年;对照组27例,男22例,女5例,年龄17~67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27年。54例患者中腰骶髋部痛为主37例,膝关节疼痛15例,颈部疼痛2例。2组年龄、性别、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尸>0.05)。2治疗方法2.1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如予消炎镇痛药(美洛昔康)、柳氮磺吡啶、正清风痛宁等,并加强护理健康指导。2.2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健康指导基础上,另行自编“功能锻炼操”训练。方法:根据患者疼痛部位,编制适宜功能训练动作,分8节(脊柱后伸运动、举臂挺腰、屈腿挺腰、仰头挺胸、俯卧后伸、半身俯卧撑、“船形”运动和伏地挺胸撑起运动),并专门配乐播放。胸廓扩张锻炼,如双臂外展扩胸或双臂上举扩胸时吸气,还原时呼气,以保持较大的肺活量;四肢关节的活动,主要以髋关节、肩关节、膝关节活动为主,髋关节活动以屈曲为主,肩关节活动以肩上耸和肩胛内收为主,膝关节活动可以通过下蹲运动与髋关节共同完成。颈部、胸部、腰背部、四肢关节活动可有选择性地加减。功能锻炼时机选择缓解期进行(平均为有效治疗7d后),安排专人负责,督促训练同时并给予指导。常规每日2次,每次15min,完成定量达标。治疗组在出院时赠送刻录的视频光盘给患者出院后继续参照锻炼,以保证后期家庭康复护理的顺利进行。2.3疗程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观察3个疗程。3疗效标准疗效标准评定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心1拟定。显效:疼痛消失,活动功能改善或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体力劳动,X线示骨质病变有改善或无发展:有效:疼痛减轻,活动范围增大,体力劳动轻度受限: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改善。万方数据4结果4.12组疗效比较(见表1)表12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注:与对照组比较,料尸<O.014.22组起效时间比较按照数字评分法,将疼痛不适、活动功能受限分为O~10分,分值越大表现为越不能耐受。将入院时和治疗1、2、3个疗程评分进行比较,评分相差3分及以上者为起效。见表2。结果显示对照组多数在3周以上起效,而治疗组多数在3周以内起效,说明治疗组能缩短该病起效时间。表22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起效时间比较[例(%)]注:与对照组比较,}尸<O.05,料尸<O.014.32组出院后进行康复功能锻炼情况比较出院后,治疗组27例患者中坚持进行锻炼的20例(74.07%),对照组27例患者中坚持进行锻炼的5例(18.5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治疗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说明有了住院期间功能锻炼的基础,加之体操视频增强了患者进行康复功能锻炼的兴趣及可操作性。5讨论康复训练治疗对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及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通过颈、肩、髋关节等全身关节的活动,增加肌肉的收缩与舒张。改善血液循环,进而缓解肌肉痉挛或紧张引起的疼痛,有助于患者日常功能的恢复。通过功能锻炼操进行强直性脊柱炎的康复训练,可以减轻关节挛缩,维持和增加活动范围及功能,促进康复。笔者体会,康复锻炼过程中选择难度和强度适宜的锻炼方法,便于患者学习掌握并长期I坚持。自制功能锻炼操,选择性强,既可以根据疾病特点,又可根据康复需要及患者实际情况自主锻炼。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将功能锻炼方法带进家庭,为康复治疗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提高了患者坚持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参考文献:[1]蒋明,朱立平,林孝义.风湿病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952.[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9.(收稿日期:2010-01-21,编辑:蔡德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