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硬盘跳线

来源:画鸵萌宠网
许多曾经用过IDE接口硬盘的朋友们一定都知道,并口硬盘后面有几排跳线设置,我们接多块硬盘的时候可以在此设置跳线而分配硬盘的主从关系。其实,与并口一样,SATA接口的硬盘后面也有跳线,可这跳线却不是设置主从关系等的,而是定义接口数据传输速度的。

希捷并口硬盘的跳线定义

希捷串口硬盘后的跳线定义

Normal operation:硬盘正常运作在SATA II模式下,外部传输率达到3Gbps (300MB/sec)

Limit data transfer rate to1.5 Gbits per second:硬盘运行在SATA模式下,外部传输率为1.5Gbps(150MB/sec)

以希捷硬盘为例,为了能向下兼容不支持SATAII接口的主板,希捷硬盘定义了如上图的跳线,在出厂时硬盘跳线均是默认在Limit data transfer rate to1.5 Gbits per second 状态下的,这样便可使得SATAII硬盘通过跳线方式向下兼容正常工作在老主板上。可如此一来,用户若对此并不了解,在安装时也没有重新定义硬盘跳线,那在同时拥有支持SATAII接口的主板和硬盘的情况下,硬盘外部传输率也只能达到150MB/sec了。

与SATA接口相比较,其主要特征是外部传输率从SATA的

1.5Gbps(150MB/sec)进一步提高到了3Gbps(300MB/sec),此外还包括NCQ(Native Command Queuing,原生命令队列)、端口多路器(Port Multiplier)、交错启动(Staggered Spin-up)等一系列的技术特征。当然,SATAII模式的运作不仅需要硬盘的支持,同样需要主板的支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