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8・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m Medicine 2009 Feb.18(4) 脑干梗死可合并其他部位梗死,使临床症状更为复杂。 本组60例中合并其他部位梗死26例占43%,其中多数为小 脑、丘脑、基底节、枕叶、顶叶、放射冠。脑干位于后颅窝,受骨 伪影影响,CT检出率不高,MRI检查可弥补这一缺憾。 综上所述,脑干结构的复杂性决定了脑干梗死临床表现 的多样性,故对于怀疑脑干梗死的病例,不要单纯依据临床症 状诊断,要尽可能行脑MRI检查,以减少误诊和漏诊。 [ 参 考 文 献 ] [1]王维治.神经病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7 [2] 石静萍.脑干腔隙性梗塞的MRI、TCD与临床[J].临床神经病 学杂志,1998,11(1):51 [收稿日期]2008—09—05 痪29例占48%,交叉性感觉障碍8例占13%,提示脑干梗死 症状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典型者少见,其主要原因是脑干内 传导束相对弥散,在不同层面靠拢,又在不同层面分开,故脑 干梗死临床表现与部位、病灶大小、范围和是否合并其他部位 梗死均有关。脑干梗死好发部位与局部血管解剖结构及有无 良好的侧支循环有关,脑桥供应的桥支属终末动脉,且分支较 多,缺乏侧支循环,是脑干梗死最常见部位。本组60例中单 发脑桥梗死2O例,合并其他部位梗死的脑桥梗死23例,共 43例,占脑干梗死的72%,与文献[2]报道相近。脑干梗死大 多为腔隙性梗死,也可以无症状,本组中有5例无临床症状。 腔隙性梗死可仅损及网状结构而不累及脑神经核与其他传导 束,临床上单纯表现为头晕,本组单纯以头晕为表现者5例。 生脉注射液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重度 乙醇中毒疗效观察 刘金凤 (江苏省沭阳县人民医院,江苏沭阳223600) [关键词] 生脉注射液;醒脑静;急性重度乙醇中毒 [中图分类号】R59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8849(2009)04—0408—01 纯乙醇250~500 mL。正常情况下,乙醇摄入后,约80%由十 急性重度乙醇中毒可诱发呼吸、循环衰竭,如不及时处理 可危及生命。我院2005年1月一2008年8月采用生脉注射液 联合醒脑救治急性乙醇中毒患者56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二指肠及空肠吸收,其余部分在胃内吸收。空腹饮酒时,95% 以上的乙醇约在1.5 h内被吸收,2.5 h全部吸收。胃内有食 物时可延缓乙醇吸收_1]。醒脑静注射液是由麝香、郁金、冰片 1.1一般资料上述时期本院共收治急性重度乙醇中毒患 等中药精制而成,具有清热解毒、化湿、解痉开窍、行气醒脑之 功能,可以保护脑细胞超微结构,兴奋大脑皮质,增加脑细胞 者98例,男62例,女36例;年龄l4~55岁,平均34.5岁。 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昏迷及心律失常。就诊时间为饮酒后 30 min~3 h。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6例,对照组42 例,2组一般情况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开通静脉通道,保持呼吸道通畅,持续低流 营养,改善脑部代谢,提高脑细胞活力,促进意识恢复,缩短昏 迷时间。生脉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红参、麦冬、五味子等,有 益气养阴、复脉固脱作用,可增强机体耐缺氧能力,能扩张血 管与增加冠状动脉流量,增强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肌耗氧量, 改善微循环,改善呼吸功能 2],并能提高组织血液供应,增加 心、肝、肾、脑等重要脏器的血流量。生脉注射液有改善线粒 体呼吸链和细胞代谢功能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 量吸氧,监测生命体征,保护胃黏膜,保肝,促进乙醇排泄及维 持水电解质平衡,并注意保暖,防止患者误吸,一般不催吐洗 胃。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醒脑静20 mL+5%葡萄糖液 250mL静滴,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 100 mL+10%葡萄糖液250 mL静滴。 1.3统计学处理数据以 ±S表示,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 可促进人脑苏醒;并通过保护心肌细胞及其膜结构的完整性, 增强心肌收缩力,使心肌自律性降低,不应期延长,有抗心律 失常作用。本组结果显示,醒脑静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 乙醇中毒,可明显缩短心律失常持续时间和催醒时间,能加快 重度乙醇中毒患者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参考文献 ] 验,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结 果 治疗组心律失常持续时间和催醒时间分别为(59.6± 12.4)min、(168.3±25.9)min,对照组分别为(75.2±13.1)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上册)[M].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6:835—836 min、(220.7±31.5)min,2组心律失常持续时间及催醒时间 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 3讨 论 [2]梁爱武,黄国东.生脉注射液的临床应用与药理研究近况[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1(10):87—88 [收稿日期]2008—09—16 乙醇是酒中的有效成分。成人一次口服最低致死量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