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例] (2016·江苏高考)向滤液中加入稍过量KCl固体可将Ca(ClO3)2转化为KClO3。若溶液中
-
KClO3的含量为100 g·L1,从该溶液中尽可能多地析出KClO3固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题)
[答案]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方法技巧] 利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进行除杂的方法
(第2题)
(1)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物质采取蒸发结晶、趁热过滤的方法,如NaCl溶液中含有KNO3。(2)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或带有结晶水)采取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的方法,如KNO3溶液中含有NaCl。
1.如图可以看出,从MnSO4和MgSO4混合溶液中结晶MnSO4·H2O晶体,需控制的结晶温度范围为( )
A.20 ℃以下 B.20 ℃~40 ℃ C.40 ℃~60 ℃ D.60 ℃以上 2.已知四种盐的溶解度(S)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NaCl溶液蒸干可得NaCl固体 B.将MgCl2溶液蒸干可得MgCl2固体 C.Mg(ClO3)2中混有少量NaCl杂质,可用重结晶法提纯 D.可用MgCl2和NaClO3制备Mg(ClO3)2
3.如图是NaCl、MgSO4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在t1 ℃时,NaCl和MgSO4的溶解度才相等 B.t1~t2 ℃,MgSO4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在t2 ℃时,Mg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D.把MgSO4饱和溶液的温度从t3 ℃降至t2 ℃时,有晶体析出 4.(2018·银川重点中学模拟)根据常见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如图甲所示),实验室提纯硝酸钾(含少量NaCl)的过程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提纯操作中用到蒸发皿 B.操作Ⅱ是加热浓缩,趁热过滤,除去杂质氯化钠 C.操作Ⅲ是过滤、洗涤,将硝酸钾晶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D.如果提纯含有少量KNO3的NaCl,操作Ⅲ中也是结晶析出KNO3 5.(2018·黄冈模拟)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t1 ℃时,在100 g水中放入60 g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 % B.t1 ℃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C.t2 ℃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D.t2 ℃时,分别在100 g水中各溶解20 g甲、乙,同时降低温度,甲先达到饱和 6.(2016·北京高考节选)以废旧铅酸电池中的含铅废料(Pb、PbO、 PbO2、PbSO4及炭黑等)和H2SO4为原料,制备高纯PbO,实现 铅的再生利用。其工作流程如下:
PbO溶解在NaOH溶液中,存在平衡:PbO(s)+NaOH(aq)NaHPbO2(aq),其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过程Ⅱ的目的是脱硫。滤液1经处理后可在过程Ⅱ中重复使用,其目的是________(选填序号)。A.减小PbO的损失,提高产品的产率
B.重复利用NaOH,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C.增加Na2SO4浓度,提高脱硫效率
(2)过程Ⅲ的目的是提纯。结合上述溶解度曲线,简述过程Ⅲ的操作: ________。
+
7.工业上用重铬酸钠(Na2Cr2O7)结晶后的母液(含少量杂质Fe3)生产重铬酸钾(K2Cr2O7)。工艺流程及相关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
(1)由Na2Cr2O7生产K2Cr2O7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冷却结晶析出大量K2Cr2O7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Na2Cr2O7母液中加碱液调pH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固体A主要为________(填化学式)。固体B主要为________(填化学式)。 (4)用热水洗涤固体A,回收的洗涤液转移到母液________(填“Ⅰ”“Ⅱ”或“Ⅲ”)中,既能提高产率又可使能耗最低。
8.以氯化钠和硫酸铵为原料制备氯化铵及副产品硫酸钠,工艺流程如下:
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欲制备10.7 g NH4Cl,理论上需NaCl________g。
(2)实验室进行蒸发浓缩用到的主要仪器有____________、烧杯、玻璃棒、酒精灯等。 (3)“冷却结晶”过程中,析出NH4Cl晶体的合适温度为________。
(4)不用其他试剂,检查NH4Cl产品是否纯净的方法及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NH4Cl产品中含有硫酸钠杂质,进一步提纯产品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9.在自然界中,原生铜的硫化物经氧化、淋滤后变成CuSO4溶液,向地下深层渗透,遇到深层闪锌
--24
矿(ZnS)和方铅矿(PbS),慢慢转化为铜蓝(CuS)。已知:Ksp(PbS)=1.3×10,Ksp(CuS)=4×1036,Ksp(ZnS)
---2251
=1.0×10,溶液中离子浓度≤10 mol·L时,表明已除尽。
(1)①PbS、ZnS均可以转化为铜蓝的原因是__________。写出PbS转化为CuS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有关ZnS和PbS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向同浓度的ZnCl2和PbCl2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2S溶液,PbS先析出
+---
B.将废水中Pb2除去,则加入Na2S溶液后应保证c(S2)不低于1.3×1019 mol·L1
++-
C.ZnS和PbS共存的悬浊液中,c(Pb2)/c(Zn2)=1.3×102 D.PbS悬浊液中加入ZnCl2浓溶液,PbS不可能转化为ZnS
(2)铜蓝中除含有大量CuS外,还含有少量铁的化合物,工业上以铜蓝为原料生产CuCl2·2H2O的工艺流程如下:
铜蓝粉碎NaCl焙烧空气废气酸浸盐酸调节pH
2H2O 为3~4试剂F过滤滤渣滤液B…CuCl2·
已知:Fe(OH)2、Fe(OH)3、Cu(OH)2完全沉淀时的pH分别为9.0、3.2、6.7。CuCl2与Na2SO4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配平焙烧过程中发生反应的主要方程式:___CuS+__NaCl+__ =====___CuCl2+__Na2SO4。 ②试剂F可选用NaClO,其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则加入试剂F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了获得CuCl2·2H2O晶体,对滤液B进行蒸发浓缩、趁热过滤。则“趁热过滤”得到的固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0.(2018·绵阳一诊)电石广泛应用于生产PVC、维尼纶等,电石与水反应所得残渣——电石渣,主要含Ca(OH)2、CaCO3及少量其他杂质。某工业电石渣的几种回收利用流程如下:
焙烧
几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常温氯化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提高Cl2转化为Ca(ClO)2的转化率,可行的措施有________(填字母)。 A.加热升高温度B.适当减缓通入Cl2的速率 C.充分搅拌浆料D.加水使Ca(OH)2完全溶解
---
③电石渣中的有害杂质CN与ClO反应转化为两种无害的气体,每转化1 mol CN至少需要消耗氧
-
化剂ClO________mol。
(2)75 ℃氯化
①生成氯酸钙中氯的化合价为________,氯化完成后过滤,滤渣的主要成分为_____(填化学式)。 ②氯酸钙能与KCl反应转化为氯酸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有机反应
首先生成氯代乙醇,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氯代乙醇再与Ca(OH)2反应生产环氧乙烷。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