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组织变革与企业文化
⒈组织协调的类型和内容是什么?
答:组织协调包括组织内部各种资源、要素、职能之间的关系协调和组织内部与组织外部环境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协调两部分。组织内部各种资源、要素、职能之间的关系协调又可以概括为纵向协调和横向协调两个方面。
⑴纵向协调:是指组织内部不同管理层次之间在职权、职能等领域所进行的协调。
⑵横向协调:是指组织中相同管理层次、不同业务部门之间在职权、职能等领域的协调。
⑶外部关系协调:任何企业都处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之中,要想保证组织的健康发展,在保证内部协调统一的基础上,还必须处理好与外部相关单位、部门之间的关系,建立良好的运行环境。
⒉哪些因素会影响组织的变革?
答:组织变革的原因可以分为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环境因素两个部分。
⑴外部环境因素包括:整个宏观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科技进步的影响;资源变化的影响;竞争观念的改变。
⑵内部环境因素包括:组织经营战略的调整;员工思想和行为的变化;组织的劳动力队伍的变化;组织新设备的引进。
1
⒊当组织出现哪些现象时需要考虑组织的变革?变革的步骤是什么?
答:通常,如果组织发生了如下几种情况,就必须认真思考组织的变革问题。
⑴频繁的决策失误。⑵组织成员间沟通不灵。⑶管理绩效长期不理想。⑷缺乏创新。
组织变革的步骤:⑴通过组织诊断,发现变革征兆;⑵确定问题;⑶提出改革方案;⑷确定实施计划;⑸评价效果,及时进行信息反馈。
⒋组织变革的类型有哪些?
答: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组织变革可以有不同的类型。按照变革进行的步调,可以分为渐进式变革和激进式变革;按照下级参与变革的程度分为命令式、参与式和分权式变革;按照领导者控制的程度,可以分为主动性变革和被动性变革;按照工作的重点,可以分为结构变革、技术变革和人员变革等。
⒌什么是生命周期理论?对现实的企业有何指导意义?
答:组织像任何有机体一样有其生命周期,在组织演化成长的各个阶段,组织的结构、内部控制系统以及管理目标都是不同的。美国学者格林纳(Glenna)认为一个组织的成长大致可分为创业、聚合、规范化、成熟、成熟后五个阶段。组织发展的前四个阶段都是在整合组织资源、适应环境中不断前进的,但当组织发展到成熟阶段时,就处在一个十字路口,组织的发展前景既可能是通过变革与创新获得进一步发展,更趋向成熟稳定,也可能会由于不适应环境的变化而走向衰退。
格林纳的组织生命周期理论说明了组织在不同时期面临不同的问题,需要采取不同的
2
管理方式,只有进行变革和创新,组织才能获得进一步的成长。一个健康的有活力的组织需要及时总结、评估自己的组织效能,掌握组织自身的发展规律,敏锐地洞察外界环境的变化,扬长避短,不断进行自我完善,有计划、主动地寻求各种变革,寻求进一步成长的空间。
⒍什么是企业文化?它对企业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狭义的企业文化仅指意识范畴,包括企业思想、意识、习惯和感情领域,是指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经营准则的总和。
广义的企业文化是在企业的长期经营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能够长期推动企业发展壮大的群体意识、行为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规章制度与组织机构的总和。具体包括企业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企业产品、企业形象以及企业内外部环境特征等等。
企业文化对企业的作用:
⑴导向作用。就是企业文化对企业整体和企业每个成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起到导向的作用。
⑵约束作用。主要是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和道德规范来实现。即成文的或约定俗成的厂规、厂风对每个员工的思想、行为都起着很大的约束作用。约束功能主要是组织的有效规章制度和道德规范所产生的。
3
⑶凝聚作用。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感情,要在企业中形成一种团结友爱、相互信任的和睦气氛,强化团体意识,使企业职工之间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⑷激励作用。共同的价值观念使每个职工都感到自己存在和行为的价值,而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人的最高精神需求的一种满足,这种满足必将形成强大的激励。
⑸调适作用。调适就是调整和适应。企业各部门之间、职工之间,由于各种原因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企业哲学和企业道德规范使经营者和普通员工能科学地处理这些矛盾,自觉地约束自己。
⑹辐射作用。企业文化不但对本企业,还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并对社会产生一种感应功能,影响社会,服务社会,成为社会改良的一种重要途径。
⒎企业文化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各个层次之间是什么关系?
答:企业文化有三个层次结构,即潜层次、表层和显现层三层。⑴潜层次的精神文化。这一层次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主体,是广大员工共同拥有的潜在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它包括企业价值观、企业经营哲学、企业精神、企业道德等。⑵表层的制度文化。指体现某个具体企业的文化特色的各种规章制度、道德规范和员工行为准则的总和,也包括长期形成的企业风俗,是一种强制性文化。它是企业文化核心层与显现层的中间层,是意识形态向实体文化转化的中介。⑶显现层的物质文化。即企业员工创造的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等构成的器物文化。主要包括企业产品结构和外表、款式、企业劳动环境和员工休息娱乐环境、员工的文化设施以及厂容厂貌等。
精神文化是基础,是核心,是企业文化的内容实质,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是在精神文
4
化的基础上表现出来或形成的形式和结果。精神文化常常要通过企业制度和物质形态表现出来,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企业管理制度,表现出不同的物质形态,相应地也创造出不同的物质财富。
⒏如何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
答:企业文化的塑造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从某种程度上说,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的标志,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的塑造并不是简单的标志与名称的改变,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绝非短期能够奏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⑴提炼核心价值观;⑵核心价值观扩展为理念体系;⑶把理念体系转化为制度;⑷领导者要以身作则;⑸培训员工;⑹与时俱进。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