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44·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年第6期 1 52例脑血栓患者经中西医结合内科 J口 疗的效果分析 张军梁 (新昌县中医院,浙江新昌312500) [摘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对脑血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一到2016年12月 我院152例脑血栓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常规组(76例,常规西药治疗)和中西医组 (76例,常规西药联合中药补阳还五汤方荆)。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总有效率、血液流变学指标、1年 复发率)和用药安全性。结果:用药后两组均无严重药物副作用,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 0.05);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红细胞压积(%)、全血比粘度、纤维蛋白原、血沉均较治疗前改善,中西医结 合组改善更明显(P均<0.05);随访1年中西医结合组无复发病例,常规组2例(2.63%)复发,两组差异 显著(P<0.o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更好地改善脑血栓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其预后,且用药安 全性好。 [关键词]脑血栓;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 R743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002—1701.2018.06.076 [文章编号] 1002.1701(2018)06-0144—02 脑血栓是临床常见的内科疾病,其发病率高、致残率 查CT示缺血性病灶部分消退,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60. 高。临床对脑血栓的西医治疗主要是对症、溶栓及康复训 练等。近些年中医中药治疗脑血栓为临床所重视_1 J。本研 究拟考察中西医结合方案对脑血栓的疗效。 一89%,偏瘫失语等有效改善,生活部分可自理,为显效;复查 CT示缺血性病灶有一定程度消退,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 30.59%,偏瘫失语等一定改善,生活无法自理,为有效;复查 CT示缺血性病灶消退变化不明显,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 <30%,偏瘫失语等无改善或改善不明显,病情甚至恶化, 为无效。总有效率为基本痊愈+显效+有效的病例数之和 占总病例数的比例。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处理和分 析数据。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选取2015年1月一到2016年12月152例脑 血栓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脑血栓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 2003年第六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和全国中医脑病专业 委员会制定的标准I J。男性87例,女性65例。平均年龄 (58.5 4-6.6)岁。病程3-26d。完全性偏瘫4o例(26.32%),不 完全性偏瘫112例(73.68%)。伴失语34例(22.37%)。伴高 1.两组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性比较。用药后两组均无 严重药物副作用,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O.05 (见表1)。 血压24例(16.05%),冠心病1O例(6.79%),高血糖14例 (9.26%)。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常规组76例和中西 医组76例。两组一般资料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经 院内伦理委员会审核,签署知情同意书。 2.方法。常规组:维脑路通500mg静脉滴注;甘露醇 125 ml静脉滴注;有溶栓适应症者予蝮蛇抗栓酶0.5U静脉 滴注;营养神经的西药;给药均1次/天,3周为1个疗程,共 4个疗程。中西医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补阳还五汤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加味,每日1剂,水煎后早、晚顿服,2周为1个疗程,共2个 疗程。补阳还五汤加味处方:生黄芪50g、赤芍15g、川芎 2.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 指标均较其治疗前改善(P均<O.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均<0.5(见表2)。0 lOg、当归10g、地龙10g、桃仁10g、红花10g、丝瓜络15g、桑枝 30g。失语者加石菖蒲10g、远志10g;头痛者加天麻15g、白 3.两组复发率比较。随访1年复查中西医结合组无复 芷10g。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总有效率、血液流变学 指标、1年复发率)和用药安全性。疗效判断标准:复查CT 示缺血性病灶基本或大部分消退,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 >90%,偏瘫失语等改善明显,生活可自理,为基本痊愈;复 I发病例,常规组2例(2.63%,2/76)复发,两组差异显著,y =36.530,P:0.000。 三、讨论 中医认为脑血栓以气虚血瘀、痰瘀阻络等为病机[引。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年第6期 表2两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145· 注:*与对照组同期同指标比较,P均<O.05 治疗需以补气活血、化痰通络为原则。本研究结果显示,中 综上,对脑血栓治疗采用中西医结合药物疗法有积极 的临床推广价值。 西药联用安全性好,且临床疗效优于单用西药。比较发现, 治疗后两组的红细胞压积、全血比粘度、血小板聚积率等血 液流变学指标均较其治疗前明显改善,其中中西医结合组 改善更明显,表明中西结合并非仅有对症处理的临床效果, 还改善了相关血液流变学生理指标水平。而1年随访结果 显示中西医结合组中无脑血栓复发病例,而常规组有2例 患者复发,P<0.05,表明中西药结合药物方案能改善患 者的预后,显然这一结果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笔者分析,本研究中的中药补阳还五汤方中,生黄芪重 [参考文献] [1]顾玉宝,刘敬霞,王枫,等.中医药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进展 [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11(2):303—306. [2]王薇薇,王新德.第六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纪要[J].中华神 经科杂志,20O4,37(4):346—348. [3]夏忠诚,李敬会,何慧.“治未病”思想指导中风防治探析[J].河 北中医,2015,37(7):1073—1075. 用取其大补脾胃之元气,使气旺以促血行,祛瘀而不伤正; 当归、川芎、赤芍养血活血,使祛瘀而不伤血;桃仁、红花能 活血化瘀;地龙、丝瓜络、桑枝可化痰通络。诸药合用达补 气活血、化痰通络的作用。 [收稿日期]2017.12 [作者简介]张军梁,男,大专,主要从事脾胃病中西医结合治 疗的临床研究工作。 <<<<<<<<<<<<<<<<<<<<<<<<<<<<<<<<<<<(<<<<<<<<<<<<<<<<<<<<<<<<<<<<<<<<<<<<<<<<<<<<<<<<<<<<<<<<<< (上接第143页) 3.三组患者SOFA评分比较。具体如下(见表3)。 表3三组患者SOFA评分比较(分, ± ) *:与对照组比较,P<O.05;△:与对照组比较,P<O.O1;#:与CWHDF组比较,P<O.O1 三、讨论 CVVHDF组。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是在血液透析基础上, 使用高通透性的滤过膜,提高超滤率,从血中滤出大量含毒 素的体液,可改善患者预后,但对于内毒素等大分子物质清 除效果却不佳,而血液灌流可以显著降低血浆内毒素水 平『2]。 本研究证实,CVVI-IDF+RP和CWHDF均可以有效改 善感染性患者的脏器功能,缩短ICU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 28天生存率,且以CWHDF+HP治疗效果更佳,CWHDF+ HP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本研究显示,CWHDF组和CWHDF+HP组28天生存 [参考文献] [1]黄志英.感染性休克研究进展[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9(3): 7O9.7l1. 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WHDF+HP组在改善SOFA评分、 缩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效果优于CWHDF组。CWH. DF组和CWHDF+HP组在缩短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 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CVVHDF+HP在清除大分子物质方 面效果优于CVVHDF,随着炎症因子、内毒素等有害物质的 清除,患者血管张力得到改善,血流动力学进一步稳定,原 先处于抑制状态的免疫功能也逐渐恢复;同时,随着治疗进 [2]李宁,李烨,张媛嫒.聚偏氟乙烯一丝氨酸血液灌流对感染性 休克的氧化应激和器官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J].职业与健康, 2012,28(23):2867—2870. [收稿日期]2018 02 [作者简介]石林惠,男,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危重症疾 病的抢救治疗。 [基金项目]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2012A61231、0 NO.2015A610203)。 展,患者肺泡渗液及肺间质水肿明显改善,气体交换和组织 供氧能力增加,呼吸功能明显恢复,故CVVHDF+HP组在 改善SoFA评分、缩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方面效果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