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岗位任务
用稀氨水和母液吸收来自合成工段的气氨,制得合格的浓氨水,供碳化岗位使用。
2 反应原理化学反应方程式
NH3 + H2O == NH4OH + Q
NH4OH +NH4HCO3 ==(NH4)2CO3 + H2O + Q 3 工艺流程
来自碳化岗位的稀氨水和分离岗位的母液分别进入母液槽,再由吸氨泵打入高位吸氨器,吸收来自合成工段送来的气氨,再经吸氨冷排冷却后,进入循环槽循环合格后,进入浓氨水槽,然后经浓氨泵去碳化岗位,根据生产负荷大小和吸收效果等情况,浓氨水的制备可一次吸收或多次循环吸收完成。 4 设备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5 名称 母液稀水槽 浓氨循环槽 皂化槽 计量槽 氨回收器 规格 φ4200*10*1050 φ4200*10*1050 φ1600*8*6000 φ4100*10*6000 φ1000/1000*11500 数量 1 1 3 1 1 1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冷排 高位吸氨器 皂化泵 吸氨泵 浓氨泵 浓氨泵 循环泵 浓氨泵 皂 化 泵 89*7组 50FB-40A IH100-65-200 65FB-100 MCZ40-315 IH65-40-200 IH80-50-200 5 0 F B—2 5 1 2 3 3 4 1 1 3 1
5 工艺指标
一类指标
浓氨水210-215tt 浓氨水活化物三类指标 液位:浓氨水槽≥60m³
温度:冷排出口氨水温度≤45℃ 电机温度≤45℃ 压力:气氨压力≤ 冷却水压力≥
碳化泵出口压力≥ 浓氨泵出口压力≥ 6 正常生产操作要点 保证氨水质量
2
⑴ 经常与合成工段联系,要求送气氨量均匀,压力稳定,同时应根据系统负荷大小及气氨压力变化,及时调节吸收液流量,保证浓氨水浓度及供应量。
⑵ 控制好稀氨水和母液的配比,保证浓氨水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应符合工艺指标。
⑶ 浓氨水中的硫化氢含量过高或污物太多时,应适量更换母液。 ⑷ 根据生产负荷变化,及时在吸氨泵进口处补加添加剂,保证浓氨水中的添加剂含量符合工艺指标。 提高氨利用率
⑴ 经常检查吸氨冷排管进出口浓氨水温度,控制好冷却水量,以保证吸氨效果。
⑵ 及时检查并消除系统设备管道的物料跑、冒、滴、漏,防止氨水和母液的损失。 防止倒液
1、正常生产严禁开错阀门,防止氨水倒入气氨管道,造成液态事故发生。 2、保证吸氨泵打液量,严禁送氨量大或吸氨泵打液量小,造成气氨倒入冷排中炸坏冷排。 巡回检查
⑴ 根据操作记录表,按时检查及记录。
3
⑵ 每十五分钟检查一次系统各点压力和温度。 ⑶ 每半小时检查一次各贮槽存液量。 ⑷ 每小时检查一次吸氨泵运转情况。 ⑸ 每班检查一次设备、管道等泄漏情况。 ⑹ 每班检查一次吸氨冷却排管冷却水淋洒情况。 ⑺ 每周(白班)对吸氨冷却排管清洗一次。 7 开停车安全操作 正常开车
A.开车前的准备
⑴ 检查各设备、管道、阀门、分析取样点及电器仪表等,必须正常完好。 ⑵ 检查系统所有阀门的开、关位置,应符合开车要求。 ⑶ 与供水、供电、供汽部门及合成工段联系,做好开车的准备。 B. 开车前的置换
⑴ 系统未经检修的开车不须置换。 ⑵ 系统检修后的开车
a. 气氨管线检修后的开车,须先吹净后,再气密试验和真空试验,其方法参照原始开车。
b. 氨水系统检修后的开车,须先清洗后,再试漏。其方法参照原始开车。
4
C.开车
⑴系统未经检修的开车
a.开启稀氨水或母液槽出口阀以及吸氨泵进口阀,启动吸氨泵然后开启吸氨冷排进出口阀、循环槽进口阀,使液体循环吸收。
b.与合成工段联系送气氨,逐渐开启高位吸氨器进口阀控制吸氨冷排出口氨水浓度不超过工艺指标。
c.开启吸氨冷排冷却水阀,并调节好冷却水量,控制吸氨冷却排管出口氨水浓度不超过工艺指标。
d.根据吸氨冷排出口浓氨水浓度和气氨压力,适当调节吸氨液体流量,待浓氨水浓度合格后送浓氨水槽,供碳化使用。
⑵ 系统检修后开车
气氨管线吹净,气密试验和真空试验合格后,氨水系统清洗试漏合格后,按原始开车的步骤进行。 停车 短期停车
⑴ 系统不需要检修的停车。
a. 与合成工段联系停止送气氨,关闭高位吸氨器气氨进口阀。 b. 关闭吸氨泵出口阀,停吸氨泵。
c. 停车时间较长时,则关闭母液槽出口阀及吸氨泵进口阀,将各槽液体
5
出口阀至吸氨泵进口阀之间管道内的存液放净,并用蒸汽吹洗干净,以防止结晶堵塞管道,关闭吸氨冷排管冷却水阀(冬天注意防冻)。
⑵ 系统需要检修的停车,按长期停车步骤进行。 紧急停车
如遇全厂性停电或发生重大设备事故等紧急情况时,须紧急停车,步骤如下:
立即与合成工段联系停止送气氨,迅速关闭高位吸氨器气氨进口阀和吸氨泵出口阀,停吸氨泵,然后按短期停车方法处理。 长期停车
⑴ 按短期停车步骤,关闭高位吸氨进口阀,停吸氨泵。
⑵ 关闭浓氨水槽、母液槽进出口阀,在各槽进、出口处装好盲板。 ⑶ 气氨管线的抽真空和空气置换可与合成工段互相配合,同时进行,直到合格,要求与合成工段相同。
⑷氨水系统(包括吸氨冷排管)排净存液,然后用清水清洗置换二至三次,取样分析氧气含量大于20%,气体中无氨味为合格。 原始开车 开车前的准备
对照设计流程图和设备图,检查和验收系统内所有设备、管道、阀门、分析取样点及电器、仪表等,必须正常完好。
6
单体试车
吸氨泵单体试车合格。 系统吹净和清洗
⑴吹净前的准备
A.按气、液流程,依次拆开各设备和主要阀门的有关法兰并插入档板。 B.拆除分析取样阀及压力表阀。 ⑵ 吹净操作
A. 气氨管线和氨水系统吹净
与合成工段联系,由合成工段从气氨管送空气-;从气氨管开始至浓氨水槽进口止,按流程逐台设备、逐段管道设备吹净,(不得跨越设备、管道、阀门及工段岗位之间的连接管道)分析取样及仪表管线同时进行吹净,直至吹出气体清净为合格,吹净过程中,每吹完一部分后,随即抽掉有关档板,装好有关阀门及法兰。
B. 各槽进口管线吹净
与碳化岗位联系送空气,母液槽进口管线的吹净与碳化岗位互相配合,同时进行,直到合格。
⑶系统清洗 A.贮槽
人工清理循环槽浓氨水槽、母液槽后,各槽加满清水,再排放,直至各
7
槽出口阀的法兰拆开处流出清净为合格,然后装好法兰。
B.氨水系统
有关贮槽加入清水拆开吸氨泵进口阀前法兰,对有关各槽出口至吸氨泵进口总管、支管用水清洗干净,直至泵进口阀前法兰拆开处流出水清净为合格,然后装好法兰,再启动(吸氨泵对泵出口氨水系统用清水顺流程进行清洗)直至浓氨水槽进口阀前法兰拆开处流出水清净为合格。然后装好法兰。
C.贮槽进口管线
与碳化岗位联系送清水,对稀氨水槽、母液槽的稀氨水、母液进口管线进行清洗,直至合格。
系统气密试验、试漏及真空试验:
⑴ 气氨管线气密试验:
关闭高位吸氨器气氨进口阀,并在阀后装好盲板,与冷冻工段和合成工段联系,由冷冻工段送空气升压至, 然后对管道、法兰和仪表等接口处及所有焊缝涂肥皂水进行查漏,发现泄漏,做好标记,卸压处理,直至无泄漏,保压三十分钟,压力不降为合格,试验合格后卸压。
⑵ 贮槽试漏
母液槽、浓氨水槽、循环槽、计量槽加满水,检查各泄漏点无泄漏为合格,然后将各贮槽内水排净。
⑶氨水系统试漏
启动吸氨泵,从吸氨泵出口开始至浓氨水贮槽进口止,按流程加满水,
8
关闭浓氨水贮槽进口阀,让系统充压,压力控制在,检查泄漏点,发现泄漏,卸压处理,直至无泄漏为合格,然后将系统内水排净。
⑷ 贮槽进口管线试漏
母液槽的稀氨水管道、母液槽进口管线的试漏与碳化岗位互相配合,同时进行,直至合格,要求与碳化岗位相同。
⑸ 气氨管线的真空试验
气氨管线气密试验合格后,与冷冻工段互相配合,同时进行真空试验,直至合格,要求与冷冻工段相同,然后拆除高位吸氨器气氨进口阀后盲板,装好法兰。
⑹ 系统气密试验、试漏及真空实验合格后,导入气氨,可转入正常开车。
8 不正常现象及处理 序号 发生现常见原因 象 吸氨泵⑴进口管有结晶或杂物堵1 打不上塞 液体 9
处理方法 ⑴倒泵,用蒸汽吹洗或疏通进口管 ⑵加液,提高液位或倒换贮槽 ⑵稀氨水贮槽、母液贮槽液 位低 ⑶泵内有气 ⑷电机反转或故障 ⑸叶轮脱落或损坏 吸氨冷却排管⑴吸收液液量小 出口浓⑵气氨中夹带液氨或气氨2 氨水中量过大 带气,排管震⑶气氨中带入不凝性气体 动 ⑴开车时未开启或停车时先关闭吸氨冷却排管进出口阀或浓氨水贮槽进口阀 液体倒⑵吸氨冷却排管或泵出口⑶关闭泵出口阀排气 ⑷倒泵,与电工联系处理 ⑸倒泵检修叶轮 ⑴加大吸收液流量 ⑵与合成工段联系避免气氨中夹带液氨,适当减少气氨量或加大吸收液流量 ⑶与合成工段联系,避免气氨带不凝性气体 ⑴按开、停车操作顺序开启或关闭有关阀门 3 入气氨管道阻力大,管内有结晶、⑵倒换排管或停车用蒸汽吹洗,管 要物堵塞 ⑶吸氨冷却排管进出口阀或浓氨水贮槽进口阀阀芯(或隔膜)脱落 10
疏通排管及有关管道 ⑶倒换排管或停车检修有关阀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