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UT斯达康沉浮记

来源:画鸵萌宠网
l- ll 人● ^■L一▲ j‘! U T斯达康沉浮记 UT斯达康借小灵通大热之后,却因为后继业务IPTV在中国一直遇 到政策阻力而归于沉寂,因此,公司战略要结合国情才有可能成功 ◎秦姗 UT斯达康创建于1995年, 里,UT斯达康风光无限。 总部在美国,1997年,将源自日 本的无线固话技术引入国内。其 政策钳制 时,国内电信市场的情况是:中 UT斯达康靠小灵通崛起有 国电信分拆之后,移动业务被剥 其偶然因素。从最初到谢幕,小 离,但固话业务已经没有利润增 灵通从来没有得到一个明确说 长空间,同时固网利用率极低, 法。中国电信刚刚开展小灵通业 大量的交换机被闲置。中国电信 务时,业内关于落后技术是否值 开始重点推广小灵通业务,由于 得推广的争论一直不曾停歇。刚 价格优势,用户很快超过百万。 刚登陆纳市3个月,UT斯达康 通信设备商UT斯达康则借此机 就尝到了政策钳制之苦。2000年 会,发展迅猛,2000年登陆纳斯 6月,当时主管单位信息产业部 达克。当时正值互联网泡沫危机, 突然宣布暂停发展小灵通,UT斯 经济低迷。UT斯达康却一枝独 达康当日股价暴跌46%。一个月 秀,接连被《福布斯》、《商业周刊》 之内,信息产业 ̄lkT.含混表示小 等权威杂志评选为最成功中小企 灵通是“固话的补充和延伸”,对 业、成长最快IT企业等等,上市 其有条件的解禁。UT斯达康股价 之后连续17个季度打破华尔街 又开始飙升。 财务预期。在新千年的最初几年 由于主营业务如此脆弱,虽 然股市炙手可热,业界仍对UT斯 达康后继发展存疑。公司内部, 开始思考业务多元化。当时,3G 成为公司寄予厚望的业务重点。 对于靠小灵通起家的UT斯达康来 说,争夺3G市场,意味着要面对 中兴、华为这样已有多年技术积 累并且市场经验丰富的强劲对手。 作为公司创始人的吴鹰,这 样向员工描述公司前景:一条高 速路分出两个岔道口,一条是无 线市话即小灵通,一条通往3G, UT斯达康只要将两条路联系起 来,就可以迎来光明。为了快速 发展,当时资金实力雄厚的UT 斯达康开始大规模地收购,同时 不惜重金从贝尔实验室以及其 他设备商搜罗人才,在北京以 及国外多地设立研发中心主攻 WCDMA(3G产业标;隹的一种), 企图尽快打造端到端的解决方 案,实现赶超。当时在UT斯达 康内部还专门成立了以陆弘亮、 吴鹰和前中国首席运营官周韶宁 以及首席技术官黄晓庆为首的3G 小组,每周都会讨论3G的市场 状况和进展。无论财力和精力, 在3G方面的投入已经远远超过 小灵通。“中国的3G很快就会发 牌,今年迹象已经明显。”当时在 市场已经充斥了这样的观点。在 大规模的布局之后,UT斯达康将 企业文化●譬■ 2005年的盈利预测提高了15美 电和电信不同部门管理。早先主 中国发放了3G牌照,IPTV业务 依然不见政策松动。UT斯达康就 在这样的无奈现实中又苟延残喘 分,达到每股2-38美元,收入预 测也从35亿美元提高到了43亿 管部门颁布了禁止两行业之间相 互渗透的75号文件。随着产业 美元。此时,UT斯达康已经被纳 斯达克提出“摘牌”警告。小灵 通发展已经衰落,3G几乎成了 不断发展,虽然渗透已经不可避 免,但为了保护自身利益不受侵 害,75号文件一直都被当做尚方 宝剑使用。直到2005年,迫于 各方压力,政策进行调整,国家 了近4年时间。 一定要有政府支持 业务发展屡屡碰壁,创始人 UT斯达康唯一的救命稻草。 和高管多数出走,曾经耀眼的UT 开发IPI'V新技术 但政策又开了一场玩笑。预 期的牌照迟迟没有发放,而在一 系列的收购中,UT斯达康已经 砸下十多亿。到2005年,裁员、 亏损等负面消息开始不断困扰UT 斯达康。在迟迟难以盼到3G市 场爆发的情况下,为了先求生存 再求发展,斯达康又开始转变战 略,希望找到更快实现盈利的业 务,这一次UT斯达康的赌注是 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 我们现在可以看到政策再一 次对UT斯达康的嘲弄,在2005 年,lPTV即将蓬勃发展已然是各 方共识。当时,中国电信在5省 17市进行lPTV试点,另一固话 运营商中国网通则同时在20多个 城市试点,UT斯达康同时获得哈 尔滨和上海两个大单。在IPTV领 域有着明显技术优势的UT斯达 康以为自此终于可以走出窘境。 吴鹰当时认为,IPTV作为 项新技术,“国家不会为了保障 三轮车夫的利益,而不去发展汽 车产业”,业务面临的壁垒远远小 于当年的小灵通。IPTV业务将是 UT斯达康2006年发展的重中之 重,UT斯达康一定可以在IPTV 业务中复制当年小灵通的成功。 没有人知道吴鹰当时的信心 何以如此坚定。lPTV业务隶属广 圄 -_化 广电总局颁发了两张IPTV全国 性牌照给文广传媒和央视国际, 电信运营商通过与其合作可以发 展IPTV业务。中国电信和中国 网通就是借此合作模式开展试点 业务。当时哈尔滨成功发展了6 万多IPTV用户。 UT斯达康以为业务发展终于 将进入快车道,但它没有意识到 广电系统内部的特殊性。与电信 网“国家投资、全程全网”的模 式不同,广电网络都是地方投资, 形成“一省一网,不联不通”的 局面,并不存在实质意义的全国 运营主体。所以lPTV业务已有模 式的发展,对于其它地方广电而 言,参与不到利益链条中来,也 意味着无法得到地方广电的支持。 泉州事件是一次典型案例,泉州 电信一直希望在当地推广IPTV业 务,但泉州广电迟迟不让IPTV动 工,一旦电信IPTV发展提速,就 以违规经营的理由加以禁止。后 来泉州广电直接发布通告称,上 海文广的百视通旗下单位“未取 得《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证》”,“其权益不受法律保护”, 泉州广电才是当地唯一传播广播 电视节目职能的合法机构。 此类事件在各地不断重复上 演,IPTV业务在地方广电的阻挠 中,一直无法发展。2009年初, 斯达康几乎已经淡出人们视线, 当年那些抱着理想到来的年轻人 也已经四散而去。到了2010年 初,国务院会议推动三网融合的 进程,lPTV似乎又重新看到了曙 光。不久前,UT斯达康公布了最 新调整计划,拥有政府背景的北 京亦庄国际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和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前副总工 程师杜百川分别作为新股东和新 董事进驻。 UT斯达康已经没有余力再 对付闪失。即便如此,现实依然 不容乐观。大多业内人士对此次 三网融合进程并不抱乐观态度, 认为这只是一场“理应革命、却 只有改良”的运动。现实的发展 印证了这种悲观态度,在国务院 三网融合会议召开之后不久,广 西等地又接连传出IPTV业务遭 当地广电部门封杀的消息。 “在中国做生意,一定要有 政府支持。”在UT斯达康内部有 专门负责政府公关的部门,创始 人吴鹰也从来不否认留学生身份 对其政府公关的帮助。事实上, UT斯达康也和政府部门保持着良 好关系,UT斯达康在杭州的总部 大楼用地就是浙江省政府所给政 策支持之一。只是今日,这座坐 落于杭州六和塔对面的高楼早已 易手,物是人非。Q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