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年10月第l3卷第20期 Chinese Journa1 of Practical Nerv0us Diseases 0ct 2010,Vo1.13 No.20 的时间,对其丈夫进行指导,尽可能的关心爱护妻子,做好电 话随访,随时提供咨询,促使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走出疾 制定护理目标,采取相应措施,然后应用护理程序进行评价, 最大程度保存患者能量,促进康复。 参考文献 [1]段磊.护理学基础[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45—46. 病阴影。(5)遵医嘱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做好尿管护理 及盆腔引流管护理,保持其密闭状态,重视无菌操作和操作 前后卫生洗手,充分补充晶体液和水分,体温超过39℃时给 予药物或物理降温,测量体温4~6次/d。 6护理结果 [2]蒋晓莲.护理理论[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7):579—580. [3]刘红丽。叶志华,豆艳,等.肿瘤科护士在癌症疼痛控制中的作 应用纽曼系统模式对宫颈癌患者实施护理,着重于反应 程度高的压力源,分清轻重缓急,有针对性的提出护理问题, 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93. (收稿2010~03—21) 心理护理干预对留置尿管舒适度的影响 王学玲 河南汝南县人民医院 汝南463300 【关键词】护理干预;留置尿管;舒适度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673-5110(2010)20-0084-02 笔者对42例留置尿管的病人实施心理干预,可提高病 人留置尿管后的舒适度,减轻病人的紧张和恐惧。 1资料和方法 激样疼痛但能忍受为2级,严重不适有尿急尿痛几乎不能忍 受伴烦躁为3级。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 料采用 检验以P<o.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6结果2组留置尿管的病人舒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 1.1资料选择2009-01~2009—10入住本科的需留置尿管 的病人84例按时间顺序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 42例,病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意义(P<O.05)实验组病人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 1。 1.2方法 2组病人在留置导尿前均给予常规护理并讲解 留置尿管的方法意义和目的。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 表1 2组留置尿管病人舒适度进行比较 干预。然后对2组留置尿管病人24 h内舒适度进行比较分 析。 1.3护理干预方法 (1)下尿管前对患者进行宣教,让患者 注: =8.64,P<O.05 2讨论 了解留置尿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向患者和家属耐心介绍留 置尿管的方法和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以取得患者的有效配 合。(2)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交谈解答患者所提出的问题, 消除患者的恐惧,稳定患者的情绪,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 关系,同时取得患者和家属的理解和支持。教会患者在治疗 过程中进行自我调节,并给予心理支持和有效的心理沟通。 留置尿管作为一种侵入性操作,虽然是临床最基本的诊 疗技术,但患者仍有较大的心理负担,存在紧张、恐惧、甚至 拒绝接受留置导尿。目前医务人员较为注重导尿时的舒适 度而忽落了留置尿管后尿道的刺激症状。这就给护理工作 让患者产生安全感。(3)选择合适的导尿管按无菌操作原则 进行留置导尿术。(4)留置尿管后采用解释、安慰、暗示等心 理治疗手段使患者放松,指导患者卧床休息根据病情安排活 如何提高病人的舒适度提出了新课题。 尿道有丰富的神经支配,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纤维分布整 个尿道,感觉交感神经纤维传递疼痛、触觉和温觉L2]。在下 尿管前对实验组的患者告知留置尿管的不适使之对留置尿 管有一定的认识。可以主动参于心理应激调节。尽量减轻 不适症状。而对照组接受一般的心理护理在缓解焦虑方面 动和饮食,同时让患者禁烟禁酒。观察留置尿管的情况及时 与病人交流。(5)告知患者保持尿道口清洁,在与病人交流 时调节好周围环境让病人消除紧张情绪,给病人讲解情绪与 疾病及其所产生症状的关系,使病人消除负性情绪,以正性 情绪积极面对治疗 虽然有一定的作用,但其内容距患者的心理要求有差距,因 而作用比较有限。本组病例表明,实验组的病人对留置尿管 产生的尿道刺激等不适症状明显低于对照组。 尿道刺激症状是留置尿管病人不适的主要原因,而且尿 道疼痛和不适易引起病人烦躁不安,易导致留置尿管出血对 1.4舒适度进行评定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1],根据病人 主观感受记录舒适程度。留置尿管期间病人无感觉不适为0 级,轻微不适感轻度疼痛有尿意为1级,中度不适有尿急、刺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年10月第13卷第20期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Nervous Diseases Oc 0 : . ・85・ 病程恢复极为不利,如何将尿管留置引起的不适降至最小, 总之,对留置尿管的病人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和舒适护 是临床护理的重点。医务人员在进行操作时动作要轻柔不 理能提高留置尿管病人的舒适度,能提高病人对治疗和护理 能粗暴,对病人要实施舒适护理。如保持病室环境清洁、加 工作的配合。 强生活护理、协助患者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维持舒适的卧 参考文献 位。护理人员还要有良好的服务态度不断的听取患者对治 疗和护理的意见,让患者主动参与护理活动,使他们无论是 [1]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 在心理还是在生理方面都能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 版社,2006:52—53. 不愉快的程度。同时要注意尿管插入的深度,一般男性(25 [2]杨翠芳,赵哲玲,肖华.全麻手术病人导尿时机的选择[J].中 士2)cm,女性(13士2)cm。注意放置尿管的方法位置和拉 华护理杂志,2002,37(2):89-90. 力的影响,避免损伤尿道和膀胱而出现黏膜损伤,水肿和出 (收稿2010—06—14) 血。从而出现更严重的不适。 青光眼患者的心态分析及护理措施 王 峥 河南许昌市中心医院许昌461000 【关键词】青光眼;心理问题;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5110(2010)20—0085—02 随着护理科学的发展,对护理对象的心理进行研究并与 者的角度去审视自己的工作表现及态度行为等对患者造成 护理学相结合,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对患者进行全 的影响,从而对患者倾注更多的爱心、关心和耐心,提高护理 面的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使紧张的心理状态得 质量,改进工作方法及态度。在治疗护理病人时,护士应尽 到松弛,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量体会病人的感受,了解病人的经历,增加护患之间的了解, 促进护患关系的良好发展。护士在与患者沟通时,应全神贯 I临床资料 注地倾听患者所说,同时表示接受、理解,并帮助患者找到原 本组109例,男43例,女66例,年龄43 ̄80岁,其中43 因。交流过程中护士要做到举止文雅,态度和蔼,尊重病人, ~55岁35例,56~75岁59例,76 ̄80岁15例。98例痊愈, 认真倾听病人的意见和要求,善于解答患者的提问,并有高 11例病情好转出院。 度的责任心,使病人有安全感、信任感及亲切感。 2心理异常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3.2注意仪表亲切得体研究表明,在个性特征中,外貌魅 2.1恐惧和焦虑心理 由于各种原因,病人长期处于恐惧 力会引发明显的“辐射效应(radiating effect)”。使人们对高 和焦虑心理状态。起病急,症状重,对疼痛难以忍受,入院时 魅力者的判断具有明显的倾向性。患者对护士的第一印象 对医院环境感到陌生,从而产生恐惧心理;又因视力急剧下 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他以后与护理人员的关系,即所谓的 降,病人对病情不了解,害怕视力不能恢复甚至失明,影响以 “首因效应”。因此,护理人员要注重仪表美,适当的淡妆,庄 后生活,给家人增添麻烦和负担,而出现焦虑心理。 重的仪表,亲切的微笑都能稳定患者的情绪,帮助护士获得 2.2急躁和孤寂心理 青光眼病人一般性情急躁易怒,对 患者的信任,而这些往往是良好沟通的开始。 环境变化敏感,稍有不满容易与人发生争执。情绪激动后引 3.3 运用非语言暗示消除顾虑 临床观察发现许多患者经 起青光眼急性发作。发病后更加急躁,情绪难于控制。而大 常琢磨医师的面部表情,如果医师面部表情轻松或微微点 部分患者发病后会产生孤独寂寞心理,特别是与家人不和或 头,患者就会认为自己的病情有好转,如果医师面部有不易 身边缺乏亲人照顾的病人表现更为明显。 察觉的不肯定的表情,患者就会很敏感地认为自己的病情无 2.3抑郁心理有些患者由于治疗效果欠佳、症状控制不 好的进展。对于这种心理,我们给予积极的心理暗示,给患 理想,家庭经济困难,以及一些已经失明病人,思想包袱沉 者适当的支持。比如医护人员的眼神、动作、面部表情都对 重、精神压力大、情绪低落,产生悲观抑郁心理,对治疗失去 患者产生影响,所以要千方百计地使患者感到他的健康是有 信心而抗拒治 希望的,医师是值得信赖的。 3.4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 使病人能保持情绪稳定, 3护理措施 以一种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护理人员可以采取倾听、言语 3.1 以真诚的态度对待患者,建立互相信任的护患关系 疏导的方式让病人倾诉出内心的痛苦和烦恼或用文学、音乐 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护理成功的前提。护理过程中应站在患 等方式让病人放松精神,加强对不良情绪的自我控制。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