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北京中考)铬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铬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是24 B.属于非金属元素 C.一个铬原子核外有28个电子 D.相对原子质量为52.00g
2(·北京中考)“含氟牙膏”中的“氟”指的是( ) 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元素
11(·兰州中考)汞是一种有害元素,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外有80个电子 B.相对原子质量为200.6g C.汞有毒,是非金属元素 D.图中Y代表的是Ag
5(·庆阳中考)今年4月,科学家在深海海底发现了大量未来太阳能光伏发电必需的元素―碲。碲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碲是非金属元素 B.碲的元素符号为Te
C.碲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2 D.碲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7.6 g
8(·扬州中考)“高钙牛奶”中的“钙”应理解为( ) A.单质 B.原子 C.分子 D.元素
5(·湖州中考)6月,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宣布,合成化学元素113号(Nh鉨),115号(Mc 镆),117号(Ts
)和118号(Og
)为化学新元素.其中,“115号(Mc 镆)”中115表示原子的 原子
序 数,Mc表示的微观意义是 一个镆原子 .
1.(·杭州中考)5月,中科院、国家语委会和全国科技名词委正式定名118号元素为“息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
的说法正确的是( )
”其部分信
A.元素符号为Og B.相对原子质量为118
C.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9 D.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97
10(·东营中考)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IA 0 周期/族 1 1 H 1.008 2 3 Li 4 Be ① 6 C 7 N 8 O 9 F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2 He 4.003 10 Ne 6.941 9.012 3 ② 12 Mg 13 24.31 Al 12.01 14.01 16.00 19.00 20.81 14 Si 15 P 16 S ③ 32.06 18 Ar 39.95 26.98 28.09 30.97 (1)很多科学家对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和完善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请写出其中一位科学家的名字: 门捷列夫 .
(2)学习化学后,我们学会了从微观角度认识事物.根据如图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它们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AC (填序号,下同)
②图C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③ (选填①或②或③) (3)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失 (填“得”或“失”)电子,形成离子的符号是 Mg .该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 +2 价,该元素和原子序数为9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 MgF2 (填化学式).
(4)探究金属钠与水反应时,发现有气体生成,收集气体并点燃,有明显爆鸣声,向反应后溶液中滴加酚酞试剂,溶液呈红色,由此推断,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Na=2NaOH+H2↑ ;由以上信息,你对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有什么认识 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 .
1(·南京中考)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氧 B.硅 C.铝 D.钙
17(·绥化中考)含氟物质的合成,对推动科技进步发挥着巨大作用。
(1)图1是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若画出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由氟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氟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电子(选填“失去”成“得到”)。
2+
(2)氟原子的化学性质与图2中的 微粒的化学性质相似。 (选填字母序号) (3)氟是人体必须的 元素。(选填“常量”或“微量”‘)
17. (1)
得到 (2)D (3)微量
2(·上海中考)属于金属的是( ) A.Mg B.O2
C.S
D.P
10(·六盘水中考)(4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溴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一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l)溴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
(2)溴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图二哪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_______(填序号)。 (3)溴元素与图二中A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 (4)若图二中C表示离子,则离子符号是_______。 10.(1)79.90;(2)B;(3)KBr;(4)S;
5(·河北中考)如图所示的是氧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 B.硫、氧均属于非金属元素 C.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g
D.硫、氧两种元素形成的SO3中硫元素为+4价
23(·玉林中考)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分析图中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2-
(1)硫元素的质子数是______,它属于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原子序数为l、7、8的三种元素形成的碱的化学式为______。 (3)在同一族中,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______ ( He除外)
5(·深圳中考)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有“智力元素”之称,如图为碘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碘是一种金属元素 B.碘原子的核外有7个电子层 C.碘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3 D.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g
11(·遂宁中考)遂宁市大英县境内郪江河畔的“中国死海”,是北纬30度上又一神奇的景观。
(1)“中国死海”中天然盐卤水的溶质以氯化钠为主,并富含钾、钙、碘、溴等40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起到非常重要的改善和调节作用。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 g B.人体缺碘易导致骨质疏松 C.碘在化学反应中形成的阴离子符号为I
—
D.一个碘原子核内有53个中子
(2)“中国死海”的现代水上运动、休闲、度假、娱乐、保健等水文化旅游元素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但也容易对郪江造成污染。请提出一条保护水资源的建议__________。
(3)小西同学从郪江中取少量水样,观察到水样浑浊,有固体小颗粒。为除去这些不溶性杂质,她应该采取实验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___。
【初高中衔接】(4)浩瀚的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是巨大的天然宝库。从海水中提取溴,其中一种方案涉及到的化学反应为:2NaBr+Cl2=2NaCl+Br2,已知非金属单质也有类似金属单质与盐溶液之间的反应规律,由此可判断Cl2、Br2的活动性顺序是:Cl2_______Br2(填“>”、“<”或“=”)。
(·成都中考)
13(·邵阳中考)5月9日,中国科学院发布了113号、115号、117号及118号四种元素的中文名称,其中一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元素说法错误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为288 B.核内有115个质子
C.是非金属元素 D.核内有173个中子
5(·襄阳中考)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锑、铕、锌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对图示中元素的信息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原子序数是“30” B.元素符号是“Zn” C.元素名称是“锌” D.电子数是“65.41”
3(·随州中考)稀土是储量较少的一类金属的统称,有“工业维生素”的美誉,是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铈是一种稀土元素,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铈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58
B.在化学反应中,铈原子一般失去电子 C.铈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g D.铈元素符号是Ce
9(·黄石中考)从如图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
A.硒属于金属元素 B.硒的原子序数是34
C.硒的相对原子质甘是78.96 D.硒原子中的质子数是34
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如图为硫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升高,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
B.50℃的Na2SO4饱和溶液降到40℃时有晶体析出 C.40℃时,75g饱和Na2SO4溶液中含有25gNa2SO4
D.40℃以下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含少量Na2SO4的NaCl 2.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是一种常用溶剂 B.洗涤剂可使植物油在水中乳化
C.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D.电解水实验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3.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根据你所学化学知识,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侯氏制碱法”中的“碱”是纯碱NaHCO3 B.”体温表中的水银不是银,是金属汞
C.“请往菜里加点盐” 中的“盐”特指食盐NaCl D.生活中常用的铁制品一般是铁的合金
4.我国科学家侯德榜先生以饱和食盐水、NH3和CO2为原料,发明了“联合制碱法”。该方法中涉及的反应有:①NaCl+CO2+NH3+H2O=NaHCO3↓+NH4Cl,②2NaHCO3A.氯化钠属于钠盐,也属于盐酸盐 B.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该生产工艺中二氧化碳可以循环利用
D.副产品氯化铵作氮肥时,应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5.某实验小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铜样品(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将 200g含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的稀硫酸加入到样品中,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得到不饱和溶液和31.4g滤渣,则该样品中氢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 ) A.98% B.31.4%
C.68.6%
D.49%
Na2CO3+CO2↑+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6.下列排序符合事实的是 A.空气中物质的含量:
B.化合价:
C.地壳中的元素含量: D.气体的密度
7.向一定质量的MgSO4溶液中先后滴加100克Ba(OH)2、H2SO4溶液,过程中加入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点对应的溶液pH<7 B.b点溶液中的溶质有2种 C.m=23.3
D.Ba(OH)2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等于34.2%
8.两种化合物AB和DB2,若A元素的化合价与H2O中O的化合价绝对值相等,则D的化合价为( ) A.+4 B.+2 C.﹣2 D.﹣3
9.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盛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
B.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
C.在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氯化钾溶液中加入氯化钾固体
D.向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钾溶液
10.把盛有甲、乙、丙三种气体的试管分别同时倒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对甲、乙、丙气体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不可以用排空气法收集甲气体 B.可以采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丙气体 C.乙气体比甲气体更易溶于水 D.甲、乙、丙气体都易溶于水
11.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的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 A.碱溶液pH>7,则pH>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自燃是由缓慢氧化引起的,则缓缓氧化一定引起自燃
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则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一定是原子 D.化合物中的元素以化合态存在,则元素以化合态存在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12.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分类 A.A
B.B
C.C
B、物质分类 D.D
C、底壳中元素含量型 D、金属的化学性质 13.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因为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都是碱溶液
B.因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破坏这三个条件 C.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D.因为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所以最外层少于4的原子一定是金属元素原子
14.密闭容器内有M、N、P、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反应后质量/g M 19.7 待测 N 8.7 17.4
P 31.6 19.7 Q 0.4 3.6 A.反应后密闭容器中M的质量为B.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C.物质P一定是化合物
D.反应生成的N与Q的质量之比为87:32
15.关于化学反应A+B=C+D,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生成物C和D分别是盐和水,则反应物一定是酸和碱
B.若C是单质、D为化合物,则A和B中一定有一种是单质,一种是化合物 C.若A是可溶性碱,B是可溶性盐,则C和D可能是两种沉淀
D.若A、B各取10g混合,使其充分反应,则C、D质量的总和一定等于20g 二、填空题
16.铅蓄电池在生产、生活中使用广泛,其构造如图所示。
(1)铅蓄电池充电时是将电能转化为_____(填序号) a.机械能 b.热能 c.化学能 (2)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可以表示为:2PbSO4+2H2O
Pb+PbO2+2H2SO4。据此可知,铅蓄电池在放电时,
溶液pH将不断填_____(“增大”“减小”或“不变”)。 (3)从材料分类角度看,塑料属于_____材料。
(4)废硫酸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用石灰浆处理废硫酸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17.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用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序号填空。 ① O ② Fe ③ Fe2+ ④ Fe3+ ⑤ NaCl ⑥ H2O (1)能表示水分子的是______. (2)能表示铁离子的是______. (3)能表示一种盐的是______. (4)表示一种单质的是______. 18.汽车是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
(1)下列汽车部件所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合金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橡胶轮胎 B钢板车门 C玻璃风挡
(2)对汽车的部分钢铁部件进行喷漆可以防止其生锈,原因是_____。 三、简答题
19.实验设计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请根据下列实验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一:探究影响硫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 图一实验说明硫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是_____。 实验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图二中观察到塑料瓶变瘪的程度为A>B>C,其中有一只瓶内液体变浑浊,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对比A瓶与_____(填“B”或“C”)瓶的实验现象,可证明CO2能与NaOH发生反应。
实验三: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图三中的甲实验是探究_____对硝酸钾溶解性的影响,乙实验是探究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该实验中需要控制的变量是温度和_____。
20.酸雨形成过程中通常发生如下反应2SO2+O2+2X2H2SO4,请问:
(1)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粉尘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前后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元素分别是_________。 四、实验题
21.某校化学实验室有足量氯酸钾、过氧化氢溶液和很少量高锰酸钾。现需要用这些药品制取多瓶氧气。 (1)小明设计的方案是:
步骤l:用高锰酸钾制取二氧化锰,实验流程如图18所示:
操作X是_________________,制取二氧化锰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2:在步骤l的基础上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所需氧气。在图19所示装置中,可选用的一组装置是_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用这种方法收集氧气,判断氧气已经集满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红将高锰酸钾固体直接与适量氯酸钾固体混合加热,也制得了所需氧气。写出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流程题
22.以硫酸镁与氯化钾为原料制备K2SO4的流程如下。
已知:20℃各物质的溶解度如表。 物质 溶解度/g MgSO4 33.7 MgCl2 54.6 K2SO4 11.1 KCl 34.2 (1)沉淀池中相关物质的溶解度如表所示,写出沉淀池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反应能在常温下发生的原因是_____。
(2)沉淀池中加入甲醇的目的是_____。
(3)操作b的名称是_____。进行操作b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_____、 (4)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完全的试剂是_____。(填序号) a氢氧化钠溶液 b氯化钠溶液 c稀硫酸 六、计算题
23.葡萄糖(化学式C6H12O6)是自然界分布最广且最为重要的一种糖类,纯净的葡萄糖为无色晶体。有甜味但一般人无法尝到甜味,易溶于水;葡萄糖很容易被吸收进入血液中,因此医院人员、运动爱好者以及平常人们常常使用它当作强而有力的快速能量补充,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葡萄糖分子中共有_________个原子。 (2)葡萄糖中_________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24.NaCl和Na2CO3的固体混合物与一定质量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4.4gCO2和100g21.1%的NaCl溶液,求:
(1)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原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七、探究题
25.纯碱(Na2CO3)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侯氏制碱法制出的纯碱常含少量NaCl杂质,化学兴趣小组对工业纯碱样品进行实验探究。 Ⅰ研究Na2CO3的性质
(1)Na2CO3溶液显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2)检验样品中碳酸根的方法是______。
Ⅱ设计以下实验方案,测定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方案一]取一定质量样品,置于小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向小烧杯中加入足量Ba(OH)2溶液,过滤,洗涤、干燥沉淀,称量固体质量,计算。
(3)过滤操作中,除了烧杯、漏斗外,还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为______。 (4)实验中判断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______。
[方案二]采用如图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称取样品m1g于锥形瓶中,称装置D质量为m2 g;关闭止水夹c,打开止水夹a、b,缓慢鼓入空气数分钟,关闭止水夹a、b,打开止水夹c,缓慢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打开止水夹a,缓慢鼓入空气数分钟,再称量装置D质量为m3g。
(查阅资料)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碱石灰的成分为CaO和NaOH固体 (5)装置B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6)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是______。 (7)反应后鼓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
(8)该测定结果比实际值偏高,从装置上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改进措施为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D A D C C A A C B C A C B C 二、填空题
16.c 增大 合成(合理即可) Ca(OH)2+H2SO4═CaSO4+2H2O 17.⑥ ④ ⑤ ② 18.B 漆可以隔绝氧气和水 三、简答题
19.氧气浓度 Ca(OH)2+CO2=CaCO3↓+H2O C 温度 溶剂质量 20. H2O 催化作用 S、O(或硫、氧) 四、实验题
21.过滤 得到催化剂 AC(或AD) 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或带火星木条放在瓶口复燃)
五、流程题 22.
20℃时(或常温下),K2SO4的溶解度小 甲醇降低了K2SO4
的溶解度 过滤 玻璃棒 漏斗 a 六、计算题 23.氧
24.3g 47% 七、探究题
25.碱性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产生气泡,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根 玻璃棒 继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不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沉淀完全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使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碱石灰吸收
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能被D装置吸收 在装置D后面再连接一个D装置
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与铷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其中第4层和第5层电子数都不足 B.铷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5.47 C.氧化铷的化学式为RbO
D.铷原子的质量主要由构成其原子核的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决定
2.某同学模拟今年春晚“魔壶”节日进行实验。演示时,将“魔壶”中的溶液依次倒入分别盛有蒸馏水(滴有酚酞试液)澄清石灰水、稀盐酸的三个烧杯中,依次得到红色的鸡尾酒白色的牛奶和有气泡的雪碧”。由此可推知,魔壶中的溶液可能是
A.碳酸钠溶液 B.氯化钠溶液 C.稀硫酸 D.氢氧化钠溶液
3.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之责。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 ①用甲醛溶液浸泡海鲜防止变质 ②制糖工业上,利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 ③用碳酸钡代替硫酸钡做“钡餐” ④霉变的花生洗净后食用 ⑤食品腌制时大量使用亚硝酸钠
A.②③④ B.② C.②③ D.①③④⑤ 4.践行绿色生活,下列做法与此不相符的是 A.节能减排,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 B.绿色出行,提倡步行或骑自行车 C.治理扬尘,禁止焚烧农作物秸秆 D.变废为宝,有毒有害垃圾应深埋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糖水,汽水都是溶液 B.用洗洁精清洗油污是乳化现象 C.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溶质的溶液
D.用水可以区分氯化钠、氢氧化钠、硝酸铵三种白色固体
6.规范的实验操作是获得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取用块状固体
C.加热液体 D.稀释浓硫酸
7.如图是“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C6H6)、六氯苯(化学式C6Cl6)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六氯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5 B.苯和六氯苯的碳元素质量分数相等 C.六氯苯中碳氯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 D.六氯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氯原子构成
8.目前,哈尔滨公交车都已换成电、气两用车辆,大大改善了人们出行的环境,据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气公交车就是电能转化成化学能的汽车 B.制造公交车使用了大量的有机合成材料 C.改换后的公交车减少了PM2.5的排放 D.汽车尾气能影响地球的“温室效应” 9.下列关于物质分类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和食盐属于晶体 B.铝和陶瓷属于导体 C.铜和生铁属于合成材料
D.硝酸银、氯化铁、高锰酸钾属于盐 10.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A 物质 CaCl2 溶液 杂质 稀盐酸 除杂方法 加入过量 CaCO3,过滤 B C D A.A
盐酸 NaNO3 CaO B.B
C.C
D.D
硫酸钠 NaCl Ca(OH)2 加入适量 BaCl2 溶液,过滤 加入过量 AgNO3 溶液,过滤 加过量水,过滤 11.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均正确的一组是( ) 实验操作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某无色气体的集气瓶中 将纯净的一氧化碳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铁粉末 在固体粉末中加入稀盐酸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该无色气体中一定不含氧气 在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能还原氧化铁 该固体粉末中含有CO3 醋酸与氢氧化钠不发生反应 2﹣A 木条不复燃 B 粉末由红色变成黑色 C 有无色气体生成 D A.A
向醋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B.B
C.C
D.D
无明显现象 12.向一定质量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反应过程中,混合物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锌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有关该反应过程中混合物中的溶液和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时,溶液中只含有两种溶质
B.c点时,向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C.d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为ZnCl2 D.e点时,固体中只含有2种物质 13.关于碳酸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易溶于水 B.可用于洗涤油污 C.受热易分解 D.可用于制造普通玻璃 14.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物质的量表示一定数量微粒的集合体,常用 n 表示 B.1mol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1mol碳原子和2mol氧原子 C.摩尔质量就是 1 摩尔物质的质量,常用M 表示
D.摩尔是国际约定量制中7个基本量中的1个,常用mol 表示 15.下列图标与燃烧和爆炸无关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6.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⑴铁制品锈蚀的过程,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___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自行车的支架采取的防锈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用稀硫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制品的目的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产物A的水溶液通常被称为____________;产物B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B的溶液见光分解得到A的溶液和一种常见气体,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中国使用铜的历史年代久远,“中国铜都”江西德兴金矿、铜矿资源丰富。 (1)请用恰当的化学用语表示下列带点部分: ①黄金中含有金元素。_____。 ...
②辉铜矿的主要成分是硫化亚铜(Cu2S),硫化亚铜中的阴离子是_____。 .........(2)从黄铜矿中提取铜的反应为8CuFeS2+21O2三、简答题
19.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为确定某硫酸钠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中硫酸钠的含量,他们取10g该固体混合物与98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求: (1)原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0.某中学配合环保小组的检查,回答以下问题:
(1)小黄同学取了少量水样品,观察到水并非无色透明,他可以加入适量____________,用来除去水样中的异味和色素。
(2)下列方法能从海水中获取淡水资源的是(______) A 过滤 B 蒸馏 C 沉降
(3)生活中,可以用________方法降低硬水的硬度,加入_____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
(4)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0.9%的生理盐水实验时,称量氯化钠固体时发现天平指针向左偏,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 ,使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则所配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 ___________。(填:偏小或偏大或不变) 四、实验题
21.(1)实验室给你提供了下列仪器,请选用合适的仪器完成指定的实验。
8Cu+4FeO+2Fe2O3+16X。则X的化学式为__。
①要制取较多的O2用来探究其性质(要求制取过程中可以添加反应物),组装气体发生装置需要的仪器是________(填序号),收集氧气应采取_______法。
②提纯粗盐时,过滤需要选用上述仪器中的________ (填序号), 除此之外还缺少的仪器是滤纸、____ 、_______ (填名称)。
(2)美羊羊同学在购买回的袋装薯片中发现还有一个小袋,上面标有“成分:CaO、Fe;作用:防潮、防氧化;警告:禁止食用”等字样,撕开小袋,发现里面的固体粉末有少许是棕红色的,大多数是灰白色的。经过分析,她认为棕红色粉末是Fe2O3;灰白色粉末应该含有CaCO3和Fe;为验证自己的判断,美羊羊同学打算进行实验探究,请你一同参与。
(实验目的)证实灰白色粉末中含有CaCO3和Fe。 (实验设计)装置如下图所示:
(实验预测与分析)
①若要证实样品中含有CaCO3,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②若要证实样品中含有Fe, E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此时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
③看了美羊羊同学的分析结论,有同学认为小袋内灰白色粉末中还应该有别的物质,请你写出其中一种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 五、流程题
22.能源“非石油化”是战略目标,发展以CH4、CO2等原料的“C1化学”成为当今化工生产的必然趋势。通常天然气中含有H2S等有毒气体,下图为天然气合成氨(NH3)的工艺流程
(1)合成氨的原料之一为氮气,该流程中为合成氨提供氮气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处加入Fe2O3·H2O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③处一般加入K2CO3溶液以吸收CO2,说明K2CO3溶液是具有_______________性的溶液。 (4)该流程中参与循环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计算题
23.施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CO(NH2)2、(NH4)2HPO4是常用的化学肥料。回答下列问题: (1)(NH4)2HPO4中N和H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
(2)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其中含N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经农科所技术人员检测,某农户的农作物缺磷和氮。若需补充磷3.1kg和氮7.0kg,则至少需要施用__________ kg(NH4)2HPO4和____________kg CO(NH2)2。
24.某学生在实验室取10g锌粒和93.7g稀硫酸放在气体发生装置中制取氢气,实验过程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求反应后所得硫酸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_。
七、探究题
25.为探究Fe、Cu、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1)实验前需将金属丝打磨,目的是_____________.
(2)甲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乙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 (3)通过甲、乙实验探究,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 (4)若采用丙实验方案也可得出相同结论,则金属C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A B D C B A A D A B C C D D 二、填空题
16.(1)①氧气、水 ②喷漆等 ③Fe203+3H2SO4 = Fe2(SO4)3+3H2O
(2)①Fe2O3+3CO高温2Fe+3CO2②节约金属资源(或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17.盐酸 +1 2HClO18.Au S2— SO2 三、简答题
19.(1)20% (2)15%
20.活性炭 B 煮沸 肥皂水 用药匙取下少量氯化钠直至天平平衡 偏小 四、实验题
21.adf 向上排气或排水法 eh 漏斗 玻璃棒 样品表面有气泡产生 Ca(OH)2+CO2=CaCO3↓+H2O 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 干燥气体 Ca(OH)2 五、流程题
22.空气 除去硫化氢 碱 Fe2O3•H2O 六、计算题
23. 2:9 60 46.7% 13.2 9 24.1% 七、探究题
25.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膜 Cu+2AgNO3═2Ag+ Cu(NO3)2 铁丝的表面有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Fe>Cu>Ag Cu
2HCl +O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