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考试卷(全面)
(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
1、作为公民,我们要以实际行动维护和捍卫宪法的尊严,应努力做到( ) ①认真学习宪法,养成遵守宪法的自觉习惯
②要以各种形式宣传宪法,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宪法,维护宪法 ③对违反宪法的行为要坚决制裁,保护宪法的权威性
④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违反宪法的行为,可以向有关部门进行举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三尺讲台,老师的心血铸就学生的未来;无影灯下,医生救死扶伤使患者康复出院;烈日炎炎,交警为百姓出行撑起一把安全伞。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承担责任就必定牺牲个人幸福
B.角色不同,承担的责任不同,责任意味着担当 C.不同的角色承担着相同的责任 D.每个人一生中只扮演一种角色
3、小闽向环保部门反映学校周边的环境污染问题,他行使的权利是( ) A.自主选择权 B.知情权
C.监督权
D.受教育权
4、某市成立了12345民生服务受理中心微信平台,成为某市反映民情民意,关注社会的焦点平台,每天有上千名市民给这个平台发信息,或提供报道线索,或提出自己意见和建议,市民这样做( ) A.是依法行使自己的批评权和建议权
B.拥有绝对的议论自由,可以随心所欲的发表自己的意见
C.加重了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不利于政府部门正常开展工作 D.是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的具体表现
5、学习宪法知识时,小凯在小组讨论时提出,应该建议全国人大把当前备受社
1 / 10
会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写进宪法。对这一提法,你的态度是( ) A.赞成,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可以让全体公民都重视这一问题 B.不赞成,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 C.赞成,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可以严惩这一领域的违法犯罪 D.不赞成,宪法是母法,已经包含了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
6、我国正式实施的民法典,是一部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百科全书。由此可知,民法典体现的宪法原则是( )
①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权利义务相统一 ③尊重和保障人权 ④民主集中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你可以唱歌,但不能在午夜破坏我的美梦”。与这句话意思不相符的是( )
A.权利是为自己的,义务是为他人的 B.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C.作为公民要增强法律意识 D.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
8、近年来,因网络电信诈骗而导致家破人亡的案件时有发生。互联网诈骗是典型的可防范案件,事后打击不如事前防范。这启示我们要( ) A.加强宣传教育,远离网络
B.理性判断与选择,注意保护个人隐私 C.完善立法、加强执法,形成持续严打态势 D.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以德治国
9、2019年6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正式实施。该法第一条规定:为了规范公务员的管理……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说明( )
①宪法是他法律的立法基础②宪法是所有法律的总和 ③我国实行依法治国,科学立法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2 / 10
10、下面漫画告诉我们( )
①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根本行为准则 ②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③任何人都必须依照宪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决不允许特殊人物存在 ④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都必须在宪法范围内活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九年级某班的一次普法讨论会上,同学们各抒己见,争相陈述自己对宪法的认识。其中错误的观点是( )
A.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可见,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是由宪法规定
B.宪法是子法、普通法律是母法,宪法的制定源于普通法律
C.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也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D.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
12、2017年全国道德模范黄旭华被称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他敢做惊天动地事,甘做默默无闻人他离家正壮年,归来已花甲。我们应学习他( ) ①热爱祖国,立志报国 ②默默奉献,实现人生价值 ③立足科研,获取荣誉 ④锐意进取,勇于开拓创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在当代中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被赋予新的内涵,它要求我们青少年( )
①面临国家危难,要担负起救国重任
②要胸怀祖国、自觉承担起实现民族振兴的历史责任 ③选择 自己喜欢的职业,谋求更好地发展 ④担负起历史重任,让青春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3 / 10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4、“校长爸爸”莫振高连续30多年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近300名贫困生,让他们顺利进入大学。下列对他的善举以识正确的有 ( ) ①他的这种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 ②有意义的人生只能在艰苦环境中锻炼 ③他承担责任,不计较代价与回报 ④他关爱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成为今后严格约束权力的诫令。这要求我国各级政府( )
A.加强对人大的监督,防止权力滥用 B.减少权力行使,尊重人民的合法权益 C.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D.发挥政府的领导核心作用
16、下列属于行使财产收益权的是( )
A.去购买一台笔记本电脑 B.将钢笔赠送给他人 C.把钱存入银行获得利息 D.借叔叔的单车去玩 17、小江把自己的钢笔赠送给了好朋友,这是小江在行使对自己合法财产的( )
A.占有权 B.使用权 C.收益权 D.处分权
18、两会前夕,一些网站推出“我向总理说句话” “我给两会捎句话” “两会直通车”等活动。很多网友由“围观”到“参与”。这( ) ①说明了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增强 ②实现公民的绝对言论自由
③说明了公民享有监督权,可以随心所欲地行使自己的权利 ④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9、“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政府的权力运行过程公开透明就会大大地降低腐败发生的几率。”这是因为,权力运行过程公开透明能够( )
4 / 10
①消除政府与百姓之间的矛盾 ②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 ③切实维护群众的所有利益 ④有效防止政府权力的滥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0、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做到党( ) ①领导立法 ②保证执法 ③带头守法 ④公正司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宪法至上,法治才有权威和尊严。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这是因为( )
①宪法是国家所有法律的总和 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③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④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今天的教育,明天的科技,后天的经济”,这句话告诉我们( ) A.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B.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C.要先发展教育,再发展科技,后发展经济 D.要把科技发展作为当前工作的中心
23、“小时候,妈妈为我洗脚;长大后,我为妈妈洗脚。”从法律角度看,这句公益广告词体现了( ) A.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C.义务比权利更加重要
B.和睦相处的家庭关系 D.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24、有识之士认为:机动车“礼让斑马线”行动要从“礼让”向“理让”转变,不仅要规范机动车避让行人,更要倡导行人与机动车互相避让,违法行走的路人,不应在“礼让斑马线”的范围。这一观点强调了公民( ) ①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②行使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是相同的
③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④必须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政治权利
5 / 10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5、在生活中有许多规定,如“不准带手机进考场”、“严禁酒后驾车”、“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上车”等。每个公民都必须遵守这些规定,因为( )
A.人们的行为都是不自觉的
B.良好的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证 C.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D.我国的法制不够完备
二、材料分析及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感动中国”人物胡佩兰70岁从医院退休后,坚持每周出诊6天。她还拿出微薄的坐诊收入和退休金,捐建了50多个“希望书屋”。
材料二:某社区倡导人人都是志愿者,人人参与公益活动,用每一个人的热情去激活社会的正能量,实现“小志愿--小文明--大文明”的转变。 (1)材料一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2)材料二中人人参与公益活动是什么样的表现?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对我们个人的成长来说有什么重要意义?
2、刘某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毕业后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参了军,复员后,自筹资金,办起了养殖业。由于认真守法,积极纳税,他还被选举为区人大代表。
结合上述材料,请运用道德与法治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刘某享受了宪法赋予的哪些基本权利? (2)请说说公民应如何正确行使权利?
(3)当公民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哪些途径维权?
6 / 10
3、走进社会,我思我行
材料一 漫画《想走就走》
材料二 中学生小飞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捡到一个黑色的皮包,打开一看,里面有三沓崭新的百元大钞和几张银行卡!他抬起头来看了看周围,此时,街上空无一人,非常寂静,他……
(1)请运用规则与自由的有关知识对漫画中跨栏行为进行评析。 (2)材料二中小飞会怎么做,说说他这样做的原因。
4、材料一:在备战奥运会的过程中,中国乒乓球队的男女非赛选手都可能担任陪练。中国乒乓球队能在比赛中囊括金牌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了这些甘当“人梯”的陪练们。陪练们奉献自己,为了国家、集体的需要,陪练们放弃了自己的利益,甚至大好前途,一名陪练 曾经说:“能当世界冠军的只有几个,能为有希望当世界冠军的人做一点奉献也是难得的机会,我们很珍惜。”这句朴实的话语正是他们各尽其能、奉献集体的最好体现。
材料二:七年级(1)班同学在一次拔河比赛中,本班的其他未上场的同学未组织好拉拉队喊口号、加油,结果参与比赛的同学不能步调一致的使劲,动力不足,最终输掉了比赛。
(1)结合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两段材料的认识。 (2)在担当中成长,你准备怎样在集体共建中尽责?
7 / 10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
1、C 2、B 3、C 4、A 5、B 6、B 7、A 8、B 9、A 10、C 11、B 12、B 13、C 14、C 15、C 16、C 17、D 18、D 19、C 20、A 21、D 22、B 23、D 24、A 25、C
8 / 10
二、材料分析及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1、(1)①要关爱他人,友善待人,与人为善; ②要热心公益,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③承担社会责任,帮助他人,能使自身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④关爱他人,传递美好情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2)第一问:积极承担责任(或亲近、服务和奉献社会。或奉献爱心); 第二问:①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只有积极为社会作贡献,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②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在此过程中,我们的视野不断拓展,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升,道德境界不断提高。
2、(1)受教育权、劳动权、被选举权。
(2)①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②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3)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
3、(1)①这种行为是错误的,是不遵守社会规则的行为。②自由与规则不可分,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③这些人的行为违反了社会规则,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给他人和自己带来伤害,应立刻停止该行为。
(2)①他可能将钱和银行卡装进自己的腰包,快速离开。原因:他是一个缺乏自律精神,没有拾金不昧的高尚品德,需要他律的人。②他站在原地守候,等待着失主前来认领。原因:他懂得物归原主的道理,是一个自觉遵守规则,有自律精神的人。③他将钱和银行卡送到当地的派出所,让警察来处理。原因:他有遵守规则的意识,有自律精神,心中有规则,心中有法律,能做到“慎独”。
4、(1)①集体荣誉是集体成员共同奋斗的结果,是我们共同的荣誉;②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一心;③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④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坚持集体主义。
(2)①集体的建设需要每个人的智慧和力量。我们要树立主人翁意识,从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才智,让自己真正成为集体的主人。②集体荣誉是我们共同的利益和荣誉,需要我们悉心呵护。③在集体生活中学会承担
9 / 10
责任,勇于担责,体现在实际行动中,落实于具体的事情里。④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为班级建设积极出谋划策。⑤在集体生活中,学会接纳他人,理解和包容他人;学会关爱他人,互相帮助;学会参与,学会担当等等。
如答以下内容给:(①集体建设有赖于每个成员的自觉愿望和自主行动,需要我们自主建设、自我管理。②在集体中,我们共同确定愿景和目标,让它凝聚每个人的才华和智慧,并坚信集体的愿景和目标经过努力一定能够实现。③共同商定集体的规则与制度内容,让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其中,在尊重不同意见的基础上努力达成共识。④共同创造良好的集体氛围。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舆论氛围、积极的精神气息,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
10 /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