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2.1 监测任务来源 .............................................................................
.................... 2 2.2验收范围 .............................................................................
............................. 3 2.3验收监测的主要内容 ...................................................................................... 3 表3. 项目区自然环境简况 ......................................................................................... 5 3.1地理位置 .............................................................................
............................. 5 3.2地形地貌 .............................................................................
............................. 5 3.3气象..............................................................................
..................................... 6 3.4水文..............................................................................
..................................... 6 3.5生态环境状况 .............................................................................
..................... 7 表4. 工程建设概况 .............................................................................
........................ 8 4.1建设项目工程概况 .......................................................................................... 8 4.2工程投资及建设内容 ...................................................................................... 8 4.3生产工艺概
况 .............................................................................
................... 10 表5. 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处理和排放流
程 ........................................................... 12 5.1废气..............................................................................
................................... 12 5.2污水..............................................................................
................................... 12 5.3固体废弃物 .............................................................................
....................... 12 5.4噪声..............................................................................
................................... 12 5.5污水处理工艺 .............................................................................
................... 13 5.6环保设施建设 .............................................................................
................... 14 5.7以新带老 .............................................................................
........................... 15 表6.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结论及批
复 ................................................................... 16 6.1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结论 ............................................................................ 16 6.2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批复 ............................................................................ 18 表7. 验收监测内容 .............................................................................
...................... 21 7.1验收监测执行标准 ........................................................................................ 21 7.2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 21 7.3生产工况监测 .............................................................................
................... 22 7.4污水监测内容 .............................................................................
................... 22 7.5锅炉废气监测内容 ........................................................................................ 23 7.6环评与验收敏感点对照 ................................................................................ 24 表8. 验收监测结果 .............................................................................
...................... 25 8.1监测期间工况及监测结果 ............................................................................ 25 8.2污水监测结果及评价 .................................................................................... 25 8.3锅炉废气监测结果及评价 ............................................................................ 26 8.4总量控制 .............................................................................
........................... 29 表9. 环境管理检查 .............................................................................
...................... 30 表10. 验收监测的结论及建议 ................................................................................. 35 10.1结论..............................................................................
................................. 35 10.2建议..............................................................................
................................. 36 附图一: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图二:项目外环境关系图 附图三:项目厂区平面布置图 附件一:中海沥青(四川)有限公司新建燃气锅炉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委托书(2013年8月13日) 附件二:泸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中海沥青(四川)有限公司新建燃气锅炉项目备案通知书(泸州市技改备案〔2012]17号)(2012年7月30日)
附件三:泸州市环保局关于中海沥青(四川)有限公司新建燃气锅炉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表的批复(泸市环建函[2012]143号) 附件四:泸州市环保局关于同意中海沥青(四川)有限公司新建燃气锅炉项目投入试生
产的复函(泸市环建函[2013]66号) 附件五:泸州市环保局关于中海沥青(四川)有限公司新建燃气锅炉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应执行环境保护标准的函(泸市环建函[2012]112号) 附件六:中海沥青(四川)有限公司排污许可证 表1. 建设项目基本概况 表2. 项目由来 在原燃煤锅炉房旁煤灰场、输煤廊道、烟道及烟囱等场地新建两台20t/h燃气锅炉(一用一备),并配套40m3/h软水处理设施(满足锅炉和生产需要)及其电气仪表配套设施。 项目于2012年7月30日经泸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批准备案(泸州市技改备案[2012]17号)。2012年11月由泸州市环境科学技术研究所完成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
同年11月23日,泸州市保护局审批通过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泸市环建函 [2012]143号)。项目于2013年2月开工建设,经市环保局同意(泸市环建函[2013]66号)于2013年8月建成投入试生产。现生产主体设备和环保设施均运行正常,具备了验收监测条件。
按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原国家环保总局第13号令《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的要求, 2013年8月13日,中海沥青(四川)有限公司委托泸州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开展中海沥青(四川)有限公司新建燃气锅炉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泸州市环境保护监测站于2013年9月11日起进行现场踏勘和收集基础资料,于12月12日~12月13日进行了现场监测工作,并编制《中海沥青(四川)有限公司新建燃气锅炉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表》。 2.2验收范围
验收范围具体包括:
①新建两台20t/h燃气锅炉及锅炉房; ②改造原有的水处理工房及新建软水处理设施; ③改造办公及生活设施; 2.3验收监测的主要内容 根据中海沥青(四川)有限公司新建燃气锅炉项目的环境影响特点,确定此次验收监测
的主要内容:篇二:锅炉燃气工程竣工验收单 锅炉燃气工程竣工验收单 编号: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四分公司篇三:燃气锅炉现场检测报告 燃气锅炉现场检测报告 一、检测背景、目的 为配合北京市燃气置换工程及环保工程,北京世环节天能源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世环节天)从2000年开始利用世行贷款大力推广燃气锅炉的改造和应用,已陆续安装运行了350台锅炉,通过一个甚至几个采暖季的运行,一些用户反映锅炉运行费用较高,个别锅炉出现结垢、漏水等现象。为此,世环节天委托北京市燃气及燃气用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对已安装运行的150台锅炉进行效率、烟气排放、噪声等项目检验,以便通过分析数据,
为用户提供维护、维修建议,改进燃气锅炉评估招标的采购程序。 二、检测活动总体情况 本次检测活动是由世环节天委托北京市燃气及燃气用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进行的,检验组由7人组成,其中包括1名高级检测工程师和4名检测工程师以及两名世环节天的工程
师,检验组分成两个小组,各由一名世环节天的工程师和两名检测工程师组成。世环节天的工程师负责安排检测计划,组织检测活动,检测工程师则负责燃气锅炉的检验和数据的采集。 检测活动从2004年2月16日开始,到2004年3月15日结束,共检测燃气锅炉150台,
所检锅炉的分布情况见下表: 表1
在这次检验活动中,我们选用了knae international limited生产的km9106型热效率
分析仪进行烟气成分的采集和锅炉热效率的测算,该仪 器可以检测出烟气中o2(0~25%)、no(0~1000ppm)、no2(0~1000ppm)、co(0~10000ppm)、co2(0~20%)、so2(0~5000ppm)、排烟温度(0~1100℃)、黑度等,并测算出锅炉的热效率,用nd10型噪声仪(46~130db)测试锅炉运行噪声,用mct-100b型数字温度计(0~1100℃)测试炉体表面温度。 由于检测活动应在供暖期结束前完成,因此选派了四名较有经验的检测工程师进行检验,数据的采集、换算严格按照标准要求,两个检验小组平均每天检测8台锅炉,由于每台炉子的地点不同,检验人员一般白天检验,晚上对数据进行处理换算,并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
调整第二天的检验方案。 本次检测活动中,各项检验均在管网运行压力下进行,运行噪声是在距燃烧机1m与燃烧机等高的位置进行测试,燃烧工况、表面温度是在锅炉运行30min后测试,烟气成分、排烟
温度、热效率则是在锅炉运行稳定后测试。 三、检测评价分析: 本次检测活动共检测燃气锅炉150台,为了能充分体现锅炉的运行状态,我们主要检测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是环保性能,包括烟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二氧化碳含量、一氧化氮含量、二氧化氮含量、氮氧化物含量、二氧化硫含量和黑度等;二是热工性能,包括燃气锅炉的热效率、排烟温度、噪声、燃烧工况等;第三就是安全性能,包括锅炉的各项安全保护功能,如:供气前吹扫时间、点火不成功自动断气功能、燃气检漏功能、超温、超压、风压、
缺水、缺燃料等保护功能以及设备过电流保护功能等。 锅炉检测指标见下表: 表2 目前我国现行的燃气锅炉标准有gb 13271-200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t 10820-2002《生活锅炉热效率及热工试验方法》及gb/t 10180-2003《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前两个标准规定了燃气锅炉热效率和烟气排放指标,其指标要求见下表: 表3 对比表2和表3可以看出,本次锅炉检测指标要高于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 在gb/t 10180-2003《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标准中,锅炉热效率的测定同时采用正平衡法和反平衡法,锅炉热效率取正平衡法与反平衡法测得的平均值。热效率分析仪是通过测定各种燃烧产物热损失和锅炉散热损失来确定效率,由于其计算程式与标准规定的反平衡热效率计算方法有差异,因此通过热效率分析仪测得的热效率与通过标准计算得到的热
效率有偏差,其偏差范围在2%以内,可以认为两者结果在合理的偏差范围之内。 通过对以上项目的检测,主要性能指标见下图: 对所检验燃气锅炉的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多数锅炉的热效率为%~%,烟气中氧含量为%~%,一氧化碳含量为:mg/m3~ mg/m3,二氧化碳含量为%~%,氮氧化物含量为:mg/m3~ mg/m3,硫化物含量为:mg/m3~ mg/m3,排烟温度为:℃~℃。此外,所检锅炉的表面温度在℃~℃之间,
噪声在db~db之间,烟气黑度均小于1。 在所检的150台燃气锅炉中,热效率指标都达不到90%,其中热效率 <80%的锅炉有35台,占总数的23.3%,烟气中co含量>100 mg/m3的锅炉有26台,占总数的17.3%,氮氧化物含量>100 mg/m3的锅炉有8台,占总数的9.5%,二氧化
硫含量>50 mg/m3的锅炉有9台,占总数的6%,噪声>70db的锅炉有117台,占总数的78%,表面温度>42℃的锅炉有45台,占总数的30%。造成以上不合格指标的原因,固然有燃烧机质量、锅炉炉体设计不合理、使用维护不当等原因,也有锅炉厂商技术人员调试不当的原因。由于燃气锅炉燃烧的复杂性,造成上述指标不合格的原因,有可能是一个,也
有可能是多个因素造成的,下面对造成各项不合格的原因作进一步分析。 1、热效率
表4 通过下式可计算出该台锅炉运行时的过剩空气系数 ??
o21?79?o)100?(ro22………………………………(1)篇四:常压燃气锅炉竣工资料 工程开工申报表 锅炉安装开工报告 施 工 交 底 记 录 工程名称: 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燃气锅炉安装工程 锅炉技术资料审查记录 我校锅炉房对锅炉进行了更换,为了更好的学习,我们对更换完成后的锅炉房进行了参观学习。 一进入安放锅炉的大机房,映入眼帘的是两台一样的锅炉。 此次学校更换的锅炉为广州
迪森蒸汽锅炉,型号为
wns2-1.25-yq 详细参数如图:迪森蒸汽锅炉为机电一体化设备,它由锅炉本体、燃烧器、电控柜及管路阀门仪表及给水泵等组成。锅炉配套了德国威索原装进口燃油燃烧器,本体采用了卧式内燃三回程湿背式的成熟结构形式,燃料(重油/天然气)从燃烧器经压力雾化高速喷出,在炉胆内呈微正压燃烧,燃烧后的高温烟气在炉内辐射换热后转向进入第二回程烟管到前烟箱,
再折转180o度进入第三回程烟管,经后烟箱再排入烟囱进入大气。 锅炉本体的技术优势有
1. 采用大炉胆,波纹炉胆有效增加机组辐射受热面积,降低 nox排放量。 2.烟系统采用全湿背式三回程结构第一回程:大炉胆,波纹炉胆。第二、第三回程:横纹烟管、加装扰流子,最大限度增加锅炉的热效率。采用横纹烟管,工艺简单,最大限度地增加了传热面积,减小了锅炉体积;在烟管里加入了可拆装的扰流子,进一步强化了传热,
使锅炉效率达到90%以上,大大提高锅炉效率。 3.前后烟箱精心设计,采用双密封结构确保了烟气的密封性;采用双开门结构,方便二、
三回程烟系统的检修。 锅炉整机特点介绍 1高安全可靠性 锅炉燃烧室采用波纹炉胆,具有良好的热膨胀性能,燃烧室装有防爆门,炉体上装设有高灵敏度的温度、压力、水位传感、变送元器件,接入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工业计算机,组成了高可靠性多重安全保护控制系统,确保锅炉的安全运行;锅炉水容积大,运行平稳可靠,供热质量高。 2高效节能 锅炉采用大炉膛、波纹炉胆结构,增加了辐射传热面积,便于燃料充分燃烧,烟管加装扰流子,强化传热效果好。应用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模糊控制技术和世界名牌燃烧器,实现根据温度压力和时间对燃烧进行全自动调节,以使锅炉能在不同的条件下高效率经
济运行,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燃料的消耗。 3利于环保 采用低nox燃烧技术进行优化锅炉结构设计,通过烟气检测自动调整锅炉燃烧工况,从
而保证了锅炉烟气排放符合我国乃至世界环境保护的要求,运行噪声低。 4安装维修方便 锅炉前后烟箱采用活动式双密封结构,便于对锅炉内部进行检查、维修和清理,锅炉整体快装,运行无振动,安装方便快捷,锅炉电脑控制器能自动记录故障发生
的时间和原因,方便维修人员进行维护。 5丰富的智能控制与网络扩展功能 先进的人工智能控制系统工程能进行多台锅炉运行负荷的智能控制。系统接口还能与智能建筑、工业自动化网络互联,实行远程临监控功能,
控制器全中文、人机对话,多级中文菜单和故障维修指南,操作简易。 然后我在师傅的带领下看到了一个操作平台 这是手动控制系统只需动动手指用按键即
可实现全部操作的智能化 既然是蒸汽锅炉,那么一定有水箱,下图即为补水箱,右下角为补水泵,补水箱顾名思
义就是为锅炉补水的,补水泵便是提供动力将水补入锅炉的装置。 再过去就是软水器,它是用来除去水中的钙、镁离子等将硬水进行软化的装置(右图),在这个房间中还有地下室的入口,地下室分布的一些管道和分、集水的装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