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课题《走进戏曲》

来源:画鸵萌宠网
课题:《走进戏曲》 课时:一课时 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戏曲名段

(1)京剧《赤壁》、《穆桂英挂帅》、豫剧《花木兰》、越剧《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黄梅戏《打猪草》、昆剧《西厢记》 (2)《说唱脸谱》视频 3、扇子、方巾等。

教学目标:1、对戏曲艺术感兴趣,并乐于主动地探索与戏曲有关的基础知识。

2、能基本区分和辨别戏曲四大行当的特征。

3、能学唱简单戏曲唱腔和做基本的戏曲表演动作,并能比较自信地参与戏曲创作与表演。

教学重点、难点:在实践参与中体验戏曲行当特征并了解掌握戏曲的表演方法。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选自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综合实践活动。教材对中国戏曲已经作了概括的介绍,对戏曲的流派及特点均有所涉及,但比较简单。要上好这堂课,教师必须作好充分准备,既要收集相关影碟、录音,又要查找相关网址,并对收集到资料进行分

类整理,制成多媒体课件。

学生分析:大部分学生对中国戏曲缺乏基本的了解,根本不感兴趣,因此连最基本的常识都知之甚少。因此,课前布置学生上百度网收集相关戏曲知识,欣赏一些名家名段。试着对收集到资料进行分类整理。

设计理念: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结合学校教学设施设备,充分利用现有图文影像资料,给学生以形象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在愉悦的活动中了解中国戏曲的有关常识,同时对学生进行戏曲艺术的熏陶,增长学生的见识,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通过实践活动,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播放课前音乐《唱脸谱》,并配脸谱图片。 WWW.6.cn/watch/12095441.html 2、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听了刚才的音乐,看了屏幕上的图片,知道老师今天要和大家讨论的是什么话题吗? 学生:戏曲。

教师:对了,“戏曲”就是我们今天的话题(课件展示)——《走进戏曲》;下面我们来了解戏曲的第一个知识点。

3、初识戏曲

(1)先观看一组图片,让学生了解戏曲中有服装、化妆、道具、舞台美术.

www.hljsjjy.com/admin/webedit/UploadFile/2009729175433921.jpg

播放戏曲片段,让学生知道戏曲中还有“唱、念和音乐伴奏”。 www.letv.com/ptv/vplay/24853

小结: 戏曲是一种集诗、乐、舞、舞台美术、化妆、服装等为一体的综合舞台艺术。(诗指文学;乐指音乐伴奏;舞指表演) 二、课前预习交流

讨论:你知道哪些戏曲剧种?

回答:京剧、黄梅戏、豫剧、昆剧、越剧等 播放戏曲片段,根据唱腔辨别不同剧种 欣赏:《穆桂英挂帅》、

www.video.sina.com.cn/v/b/46118016-1169919207.html 欣赏:《花木兰》

WWW.space.tv.cctv.com/video/VIDE1250842524985517 欣赏:《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WWW.v.blog.sohu.com/u/vw/2247309 欣赏:《打猪草》

www.tudou.com/programs/view/EhssYWUYxNQ 欣赏:《西厢记》

http://video.sina.com.cn/v/b/15041686-1239645682.html 学生在欣赏后完成表格 剧种 京剧 昆曲 越剧 黄梅戏 豫剧 小结:

辨别不同剧种,主要是根据不同唱腔来辨别的,每个剧种的唱腔都是不尽相同的。 三、表演 (1)行当

生:男性。以面部化妆为俊扮为特点。根据性格、年龄等分为老生、小生、武生等不同种类。(配图片讲解特征)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BE%A9%BE%E7%C0%CF%C9%FA&in=25161&cl=2&lm=-1&pn=0&rn=1&di=37853772315&ln=2000&fr=&fmq=&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2

旦:女性。可分为青衣、花旦、刀马旦、老旦、彩旦等类别。青衣也叫正旦,是指在戏曲人物中,端庄、严肃、正派的大家闺秀,

唱腔 雍容华贵 典雅精致 委婉悠扬 淳朴流畅 高亢激越 曲目 你听过的曲目 代表人物 表演以唱功为主的,走起路来迈着莲花步,很稳重的;花旦是指年轻、活泼、灵巧的女性,性格开朗、走路带小跑的,以念白为主的,像《拷红》当中的小红娘,《拾玉镯》中的孙玉姣等。花衫是集青衣的稳重、花旦的活泼、武旦的武功于一身,唱念做打并重的角色。武旦,又称刀马旦,是精通武艺的女性角色,像孙二娘、扈三娘、梁红玉等角色。老旦:戏曲中年龄较大的女人。彩旦,俗称丑婆子,以滑稽、诙谐地表演为主。 (配图片讲解特征)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B5%A9%BD%C7%C1%B3%C6%D7&in=26100&cl=2&lm=-1&pn=2&rn=1&di=15103315620&ln=1651&fr=&fmq=&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2 学生与教师共同完成表格 旦角分类 性格特点 青衣 花旦 武旦 老旦 彩旦

净:男性。面部勾画脸谱,有正净、副净、武净和毛净之分。(配图片讲解特征)

表演手段 步履 戏曲中的代表人物 http://image.baidu.com/i?ct=201326592&cl=2&lm=-1&tn=baiduimage&fr=&pv=&word=%BE%A9%BE%E7%BE%BB%BD%C7&istype=2&z=0&fm=rs2#

丑:有男女性别。指那些滑稽幽默或相貌丑陋的人物。男性鼻眼间勾画块状脸谱,故称“小花脸”。有文丑、武丑、女丑之分。(配图片讲解特征)

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fr=&fmq=&pv=&ic=0&z=0&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BE%A9%BE%E7%B3%F3%BD%C7&s=0# (2)表演特征 a 四式:

唱:是人物进行内心情感抒发或叙事的主要方式。唱腔决定一个剧种的特点,是我们区别不同剧种的根本性标志。它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分曲牌体。如昆曲、高腔等;板腔体,如京剧、评剧等。(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念:戏曲中人物间的对白或独白的总称。是一种诗歌化、音乐化的戏剧语言。(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做:是对戏曲演员的身段、表情、气派、风度等表演的总称。大都写意。(教师示范“穿针引线”、“开门关门”、“走官步”等让学生理解戏曲的“虚拟性”并模仿教师示范)

打:也叫“开打”。有时表现两人的对打,有时则是集体的战争场面,具有极强的舞蹈性和表现性,也多写意。(图片展示“打”的场面)

b、五法:

手:兰花指(用于女性);男性是四指并拢虎口打开,为掌,或拳。(生在座位上做“手”的动作)

眼:主要指“亮相”,表示人的精神面貌。(抽几位学生上台做) 身:身体表演。(师示范“哭泣”)

法:表演方法(根据人物的性别、性格、身份、地位的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表演)。(两位同学分别表演张飞、诸葛亮俩人不同的扇子扇法)

步:例如跑圆场,表示地方的转换。(师示范) c、表演功法(配图片讲解) 毯子功、腰腿功、甩发功、水袖功等

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fr=&fmq=&lm=-1&pv=&ic=0&z=0&se=1&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BE%A9%BE%E7%CB%A6%B0l%B9%A6%BB%F9%B1%BE%B9%A6&submit2=%B0%D9%B6%C8%D2%BB%CF%C2&s=0# d、特技表演(配图片讲解) 如:变脸、喷火、耍大旗、走矮子等

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fr=&fmq=&lm=-1&pv=&ic=0&z=0&se=1&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BE%A9%BE%E7%D7%83%C4%98%87%8A%BB%F0&submit2=%B0%D9%B6%C8%D2%BB%CF%C2&s=0#

四、创造与实践

a、要求:1、根据所给材料装扮相应行当角色。 2、为所扮行当角色设计相应的动作造型。 b、材料;

老旦:黑布条。(女生,短发)

旦: 梳子、手绢、圆扇、胶圈、发夹。(女生,长发) 老生:铁丝、白纸、双面胶、剪刀。(男生) 小生:方巾、胶圈、梳子。(女生,长发) c、评价:以给学生自信为宜。 五、小结

戏曲表演是戏曲中的基本功,它是每一个戏曲演员都必须掌握的。在这个章节中,让学生在实践和参与中理解概念,掌握知识是有必要的。 六、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学生不仅了解到了中国戏曲的相关知识,而且培养了一定的戏曲兴趣,陶冶了学生情操,增长了见识,提高了艺术修养,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戏曲艺术的情感。同时,学生也在实践活动中锻炼了戏曲表演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在戏曲教学中,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戏曲进课堂的准确定位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先生说:“中小学推行京剧课,应当按一门学问课的形式上,而不要上成表演课。课堂上,老师应该播放名家名段,讲解京剧的历史,重要的是一

种耳濡目染,这种耳濡目染的方式能让孩子们得到传统文化最好的滋养。”梅葆玖先生的一席话可以说是对戏曲进课堂的准确定位——以欣赏戏曲为主的综合课。

二、选择适合儿童的优秀剧目 著名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之子梅葆玖先生说,“京剧的精华还在于那些传统剧目。”选择适合儿童欣赏的优秀剧目可以让更多的孩子走近戏曲,了解戏曲。

三、寻求适合儿童的教学方法 戏曲是一种古老的艺术,是一种用来慢慢欣赏的艺术,慢慢地唱,慢慢地舞。而现代的孩子天性活泼好动,如果用传统的“口传心授”的方法,学生对戏曲的热情可能会很快消逝。在教学中寻求适合儿童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儿童离戏曲更近些。

1、对比体验。音乐是一门时间的艺术,具有不确性。在听音乐的时候,产生的“感觉”稍纵即逝,如果不能抓住音乐要素让学生获得较强烈的感受,就会削弱孩子对音乐的感悟和理解。对比欣赏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比一比,看一看、听一听,想一想获得很好的音乐感悟。

2、参与表演。对于艺术来讲,参与就意味着成功的一半。在教学中,我让孩子模仿着剧中人物的动作,学着他们的对白,格外生动与主动。

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需要耳朵和眼睛配合起来“看演听唱”,才能获得艺术的享受。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选用音质好、画面

优的经典唱段,结合教学内容制成教学课件,视听结合,内容充实,较好地吸引孩子的眼球,让他们静下心来慢慢欣赏。

著名学者徐城北撰写的《中国京剧》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走进京剧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看不懂听不懂,但是只要你肯于了解京剧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你就会发现一切是那么有意思。说不定在某个早晨,耳边传来了咿呀弹唱,你忽然发现自己已经爱上了京剧。”让我们一起努力,尝试着走近戏曲,也尝试引领孩子走近戏曲,也许有那么一天,你也会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地爱上了戏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