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学数学到底有什么用?买菜用得着函数么?”生活中,常听到学生这样抱怨。每次听到这样的话,心中总会有那么一丝丝的感慨:我们进行数学教育的目的何在?学数学有用么?下面是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数学教育;中学数学;教育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0-242-01
为什么有的同学会说学数学很无趣,那是因为他只看到冰冷的公式、定理、法则和结论等等,而没有体会到学数学实际上是在学习一种思维方式,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看待生活,理解生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有一句教育名言说得好:“什么是教育,那就是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我想,我们每一位教师在上完一堂课后,该问问自己:当学生把这堂课所学的知识点忘记以后,还剩下些什么?十年,几十年以后,当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全忘掉以后,我们给他们留下些什么?我们的教育,能否给学生留下正确的思维方式,留下解决问题的能力,留下他们真正需要的种种?
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富有教养、具有独立性、自信心、创造力、积极主动和讲究效率的人,而数学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不可代替的作用。作为数学老师,我们应该向学生提供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使学生会数
学地思维,数学地表达,培养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精神。 数学教育应该达到这样一个功能:给学生一个好奇的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给学生一双数学的眼睛,丰富他们观察世界的方式;给他们一个睿智的头脑,让他们学会理性的思维;给他们一套研究的模式,让他们获得探索世界奥秘的显微镜和望远镜;给他们一双数学的眼睛,一对数学的翅膀,让他们看的更远,飞得更高。 有些学生只喜欢记公式和结论,然后去做题,而很少想它们的来龙去脉,这样的学习是枯燥的、冰冷的;还有的学生觉得数学太高深了,很难懂。那是因为教科书里陈述的数学,往往是冰冷的数学。因此,数学教师的责任在与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化教育形态,使学生既能高效率地进行火热的思考,又能比较容易接受,理解隐藏在“冰冷美丽“背后的数学本质,展示数学知识背后所蕴藏的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深层次的数学思考,进过思维训练,获得数学美学的享受。
如何将数学教育进行的有声有色,让学生喜欢上我们的数学课?还需要我们教师下很大的功夫,关键是我们要提供一个合适的环境,让他们去体验学习数学所带来的成功和喜悦,而不再觉得学数学很枯燥。以下就我的工作经验谈一些自己的做法:
从老师的角度谈:指导学生上好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要让学生明确上课不纯粹是听课。要提高学生的智力,学习数学的能力,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就要引导学生在课堂里调动各种感官,充分发挥左脑与右脑的功能(特别右脑的功能),
才能产生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才能真正发挥到我们数学教育的作用。我觉得教师在上课时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做到“六动”: 1、动眼看。在我们现在的“导学疑展练”的教学模式下,上课可以多采用“看一看,议一议,练一练”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多动眼看。通过让学生多看书,多看老师和学生的展示和板书,学会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观察(如分步观察、对比观察、归纳观察等),做到多样性;学会对观察对象(题目、图形、教具)全面分析,做到全面性;学会对观察对象的条件逐个分析研究,做到准确性和深刻性。(数学问题中不少隐蔽条件,要仔细观察才可以揭示出来。 2、动耳听。要指导学生要学好数学,必须养成认真听讲的良好习惯,不仅要听老师讲解,也要听同学发言,要学会边听、边想、边记,真正做到各种感官同时使用。这样才能使思维更加敏捷,记忆更加牢固。
3、动口议(读)。上课动口议就是积极发言,这是师生双向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知识反馈的重要途径。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疑引读,叩开思维之门;也可以质疑导议,激励发散思维;或通过释疑排难,指导集中思维。在学生动口议的过程中,进行信息交流,知识反馈,思维碰撞,突发奇思,可以收到互相启发,开拓思路,全面提高的效果。
4、动手做。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才能提高动手能力。教师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安排学生拼一拼,做一做,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等,通过这些具体的、直观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从中发
现问题,探求新知,悟出规律,培养创新能力。这种方法特别是在学几何时候,特别重要,因为几何问题中辅助线的做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5、动笔写。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讲精练,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动笔练。要练好,就要求教师备课时精心策划,设置一些探索性练习及针对性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动笔写,还要教会学生记好课堂笔记。“记”是为思和听服务的,要引导学生学会边听边记,边想边记。学会记要点、记疑点、记难点、记方法和记思路;要学会对课堂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把书本的东西变为自己的东西。
6、动脑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设疑,让学生动脑筋思考。以疑激思,强化训练,长期培养,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特别是培养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我相信如果我们能够这样引导学生,学生也真正可以做到以上六点的话,学生不仅可以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同时必然可以提高自己的智力水平,可以使自己变得更加聪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