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麻醉与镇痛治疗管理及质量控制标准

来源:画鸵萌宠网
麻醉与镇痛治疗管理及质量控制标准

工作人员:

1、学历:麻醉医生需医学院(校)专科或以上,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麻醉护士需护理中专或以上,获上岗证.

2、科主任:由高年主治医师或以上麻醉医生担任.

3、编制:手术科室床位数与手术台数比例为25:1,手术台数与麻醉医生比例为1:1。5,开展疼痛门诊,编制不少于3人,手术台数与麻醉护士比例为3:1。与麻醉技术人员数之比为10:1。 科室用房:

1、医生办公室(配办公桌,大小根据人员数定); 2、医生男女值班室、更衣室; 3、麻醉准备室(面积15m2以上);

4、麻醉物品间(面积20m2以上,存放麻醉常用药品及器具); 5、储藏室(面积15m2以上,存放麻醉备用物品或放置麻醉科档案); 6、疼痛门诊及诊疗室(面积20m2以上); 7、图书资料档案室(面积15m2以上)。 基本设备:

1、多功能麻醉机:其数量与手术台之比至少为0。8:1; 2、监护仪:

①多功能监护仪(含有ECG、无创Bp、P、SpO2、T等功能):其数量与手术台之比为1:1;

②至少有一台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

③至少有一台带有PETCO2功能的多功能监测仪或单独的PETCO2功能监测仪; ④至少有一台肌松监测仪; ⑤至少有一台麻醉深度监测仪; 3、至少有一台心电除颤仪;

4、急救物品(包括气管内插管全套物品);

5、微量注射泵及微量输液泵:其数量与手术台之比至少为1:2; 6、疼痛门诊配有:办公台一个,诊疗台一个,X片阅片机一台,袖带式血压计、听诊器急救物品(包括气管内插管全套物品、吸氧装置、吸引器等)等诊疗设备一套;

7、药品橱、物品橱、档案橱(若干); 8、办公桌、更衣橱(每人一个); 9、配置微机1台.

开展项目

①腰麻、骶麻、硬膜外及神经阻滞麻醉; ②静脉复合麻醉; ③心、肺、脑复苏; ④一般胸科手术麻醉;

⑤常见小儿手术麻醉;硬膜外手术后镇痛.

2、二级医院重点专科:

①困难的气管内插管技术、复合麻醉、腰麻、骶麻、硬膜外及神经阻滞麻醉;

②心、肺、脑复苏;

③为外科各专业所进行的手术提供合适的麻醉; ④急重症病人的麻醉;

⑤各种术后镇痛及病人自控镇痛。 麻醉科管理制度: 1、岗位责任制; 2、三级医师负责制; 3、麻醉前访视、讨论制度; 4、医疗事故防范制度; 5、毒麻药品管理制度; 6、麻醉后随访、总结制度; 7、危重、疑难、死亡病例讨论制; 8、仪器设备保管、保养制度; 9、麻醉用具消毒制度; 10、会诊制度;

11、进修、实习医生、硕士生、博士生等授课制度; 12、医生交接班制度. 麻醉医疗质量基本标准:

1、各种神经阻滞成功率≥90%; 2、硬膜外阻滞成功率≥95%;

3、与麻醉相关的Ⅰ、Ⅱ级医疗事故发身率≤0。08%; 4、非危重病人麻醉死亡率≤0.02%; 5、术前访视、术后随访率100%; 6、腰麻后头痛发生率〈10%; 7、“三基"考核合格率100%; 8、麻醉记录单书写合格率〉98%;

9、麻醉技术操作(实施麻醉操作和术中监护)合格率100%; 10、硬膜穿破发生率<0.6%; 11、抢救设备完好率100%; 12、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13、万元以上麻醉设备、仪器完好率>80%; 14、医院感染率≤8%; 15、成分输血率≥70%;

16、甲级病案率≥90%(无丙级病案). 档案管理: 1、专人负责;

2、建立万元以上医疗设备仪器的使用、保养、维修档案; 3、及时将麻醉前访视记录单、麻醉记录单、麻醉后随访记录单汇总、装订、归档;

4、建立会诊登记本、交接班登记本、危重疑难麻醉术前讨论登记本、死亡病例讨论登记本等,并及时归档;

5、建立毒麻药品管理登记本,并及时整理归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