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巍 侯东东
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7年第10期
1 现代园林施工的技术难点在园林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严格筛选植被,保证当地的生态环境不被引入的植被破坏。同时,要对运输过程加强管理与控制,防止其他不明植物掺杂到引入的植物中。因为不明植物极有可能破坏园林建造地的生态。建造假山时,应严格控制其质量,保障工艺过程的规范性给予,保证其有较强的稳定性。土壤是园林设计另外一个难点,栽种植物存活的必要条件就是土壤,检验土壤非常有必要。在现代园林施工的过程中,若是能有效解决这些难点,那么就会大幅提升园林施工质量。2 现代园林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2.1 落后的施工管理理念目前,亟待摒弃落后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理念。在园林设计中,充分考虑植被的生活特点,专业的植物修剪操作缺乏规范性。没有充分考虑植被的生长规律和特点,只重视考虑植被的覆盖率。因为与植被的生命特色相违背,而使植被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对其正常生长带来损害,甚至造成整个园林工程项目的流产。同时,在修剪植被的过程中,由于修剪得不合时宜,还会进一步影响到植被的存活率。而不专业的修剪,会对绿化景观的整体效果产生影响。2.2 施工人员缺乏专业技能相关调查显示,在我国目前的园林施工队伍中,具有单一人员组成,人员整体水平不高,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同时,施工单位对施工人员监督不力。疏于去现场进行督促和指导工作,导致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过于随意和懒散。为了节约成本,在园林工程的施工中,人员由于缺乏景观设计背景和专业的园林植被知识,不能完全了解园林设计的意图,造成实际施工不符合设计标准和要求。
2.3 缺失详细的施工方案没有详细的施工方案,是造成园林工程施工问题的根本原因。因为工程的甲方和工程监理人员,缺乏明确的工程监督方法,使施工过程缺乏一定的秩序。导致既不能高效完成施工进度,也造成了园林工程的随意性。在园林工程施工中,只有各方共同配合协调协作,才能顺利完成园林工程的绿化工作。施工前,监理单位应做好图纸的设计交底和会审工作。3 现代园林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3.1 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园林公司健康发展的前提,是培养专业的技术人员。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对施工质量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为了顺利开展园林工程建设,施工人员必须要具备相应资质水平。定期检查施工人员的技能情况,并加强必要的培训工作,使之能真正掌握施工技巧,对园林施工的培育方法更深入的了解。
3.2 重视工程前期准备,实行监理制模式管理者要与工程实际情况相结合,科学布置施工工序科学,选择与设计要求相符的植物,明确苗木栽植的位置,规避二次种植对植物成活率产生影响,做好植物的日常维护和修剪,密切关注植物的生长状况,保障固定植物的整体美观。管理园林质量,实行监理制模式,有效提升园林施工质量。3.3 明确工程质量目标,制定施工工艺标准首先,要明确质量目标和质量标准。通常情况下,合同中应明确体现工程需要达到的质量目标。制定施工工艺标准,立足于施工工艺的视角,管理者应制定一个共同的标准,对于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和微小的细节准确把握,保障施工过程科学化、规范化。同时,面临技术难点时,可将标准的施工工艺向工作人员演示,进一步提高他们技术的规范程度。3.4 采用因地制宜的施工方法,严控设备材料和施工人员园林施工和管理者,应立足于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园林修建地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施工方法,确保顺利开展园林修建工程。遵守由高到低、先明后暗,自下而上的准则,为了顺利开展园林工程施工,选择科学的施工方法。严格管理和控制施工用到的设备和材料。
3.5 加强园林完工后的后续质量管理工程完成后,管理者要指定一部分专业人员留在工程现场,做好对存活植物的保护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补救园林中死亡的植被。对园林进行勘察,及时解决发现的遗留问题,实现合同上的质量目标。
4 结论随着园林事业迅猛发展,园林绿化工程企业也在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增加。由此,园林工程企业项目管理中,也开始暴露出越来越多问题,对工程质量和项目的整体效果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亟待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以保证园林工程质量的提升,对园林市场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