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储粮宣传手册
农户科学储粮知识
宣
传
手
册
南充市高坪区粮食局编 印
前 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一个储粮大国,粮食年产量和常年储存量均居世界首位,而且各级粮食储备有较为完善的仓储设施和技术保障,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我国还有三分之二的粮食储存在农户手中,这些粮食的储藏安全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只有重视农户的粮食储藏,改善储藏条件,提高农户储粮技术水平,才能真正保证整个国家的粮食安全。我区农户数量多、规模小,自产自销比例高,大量的粮食分散储存在各地农村。农村储藏条件较差、技术水平落后、农户储粮方式简陋、农村储粮服务体系不健全、面向农户储粮知识的普及与宣传不够,使得储存在农村的这部分粮食易发霉、生虫和被鼠啮,损失约6%,个别地方仅害虫所造成的重量损失就达10%左右。这不仅影响农民的收入,而且直接威胁到我区粮食储备安全。因此,搞好农户粮食的安全储藏、减少储粮损失,就相当于开发了“无形粮田”,增加了粮食产量,提
高农民收入,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足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大事。
粮食储藏前的准备工作
(一)储粮装具(仓)的要求
1、对储粮装具的一般要求
对家庭储粮装具的基本要求是能够防潮、防虫、防鼠。同时还要考虑进出粮方便,容量一般在1500公斤左右较为适宜。另外,还要考虑装具的美观和移动收藏的方便性。采用气体熏蒸杀虫的装具,还要保证较高的气密性,以免熏蒸杀虫时毒气泄漏,造成人员伤亡事故。PVC涂塑革气密粮仓和钢板粮仓配以塑料薄膜内衬,都是储粮性能较好的粮仓,应该优先选用。无论采用哪种装具储粮,均应保证清洁、干燥、无虫。
2、装粮前装具的准备
装具使用前,应进行如下处理:清理一一对储粮装具先内后外进行清扫,扫净残存的粮食、杂质等。杀虫一一对发现感染害虫的装具,要进行杀虫处理后方可装粮。可用布条浸敌敌畏,挂在装具空间,密封一周以上;也可采用日光曝晒的杀虫方法。干燥——经清理和杀虫处理过的装具应充分晾干或晒干后方可装粮。
(二)粮食入仓前的要求
1、清除杂质
粮食在收获时夹带的秸杆、灰尘、碎粒等杂质,容易使粮堆生虫、吸潮发霉,影响储粮的稳定性。因此,粮食在入仓前应尽量:将杂质清除。可采用风扬和过筛去杂。风扬一一可除去与粮食轻重不同的害虫、残秸、瘪粒、杂草种子、砂石等杂质。风扬可用人力,也可用机械。过筛一一利用粮粒与杂质大小形状不同的特点,选用适当大小的筛孔可将粮粒与杂质分离。
2、充分晾晒
日光曝晒不仅可降低粮食的水分,还可以杀灭其中的害虫。晾晒粮食的晒场最好是水泥地面或房顶。沥青马路不宜晾晒粮食,一是影响交通,二是污染和损坏粮食,食用后对身体有害。粮食储藏前要经过充分的晾晒,尽量降低粮食的含水量。判断水分高低的方法为:可用门牙慢慢咬粮粒来估计粮食的含水量,若感到很硬脆、费劲、声音清脆响亮,说明水分合乎要求;若声音哑闷,或粮粒被咬成饼状,说明水分较高,还需继续晾晒。有条件的最好用便携式快速水分测定仪检测。整晒后的粮食要尽快入仓,避免粮食吸湿和害虫感染。
3、粮情一致
储藏在同一装具内的粮食要保证粮情一致。即不同品种的粮食分别储藏;高水分粮和低水分粮分开储藏;有虫粮和无虫粮分别储藏:新粮和陈粮分别储藏。
(三)对储藏环境的要求
储藏粮食的场所要注意环境卫生,特别是装具周围和顶部不能堆放杂物,地面不能有散落的粮食和其他食物,以防外部害虫的滋生感染和老鼠的侵害。对于采用化学药剂杀虫
的储粮装具,要在专门的房间放置,不能放在卧室和牲畜间,并保证空气流通。
农户储粮常见害虫防治
物理防治方法
一.什么是储粮害虫?
凡是储藏期间为害粮食、油料、豆类、食品、饲料及加工成品和副产品的昆虫、螨类、老鼠均称为储粮害虫。
二.除虫害的防治方针和方法
储粮害虫防治的方针是“以防为主,综合防治”。对无虫粮应当注意采取防虫措施,防止害虫侵入粮食繁殖危害;对于发现有少量害虫的粮食,应根据情况,尽早采取措施、彻底除治害虫。在防治措施上应坚持“安全、经济、简便、有效”的原则,做到:一要保证农户人畜安全;二要做到花钱少;三要操作简便;四要效果显著 。
防治储粮害虫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物理防治法、机械防治法,习性防治法;化学防治法和生物防治法。防治储粮害虫应根据时间、条件,将各种适宜的方法恰当地综合起来使用,因地制宜,尽可能地采用最少的人力、物力即可达到有效的防治的目的。在选用防治方法时,应特别注意对人、畜的安全。
1. 高温杀虫 。
日光暴晒:日光暴晒是干燥粮食、防霉治虫经济有效的方法。一般情况下温度50℃左
右持续2~4小时,即可将害虫全部杀死(注意:对稻谷不能采用日光暴晒!)。
沸水浸烫杀虫:这种方法适合于消灭数量不大的豆类中的蚕豆象、豌豆象、绿豆象等豆类害虫。处理时,先烧一锅开水,将豆子放在适当大小的筐子内,然后把装有豆子的筐浸到沸水中。蚕豆浸30秒,豌豆浸25秒,烫豆子时必须保持水沸。每次豆子数量不能过多,以保证豆子受热均匀,然后取出放入冷水中冷却,凉后取出再摊开晾干,这种方法一般可以将虫全部杀死,并且不影响豆子的发芽率。
2.低温杀虫
仓外冷冻 趁冷入仓:选择干燥寒冷的天气,准备好干净场地,在下午气温最低时将虫粮薄摊在场地上,厚度为7-10厘米,进行冷冻(粮温最好要求降到-10℃以下),连续冷冻数日。在冷冻过程中,应勤加翻动,使温度均匀,以保证杀虫效果。如遇霜雪天气应堆起盖好,防止粮食水分增加。
仓内通风冷冻:在寒冷、干燥的冬天,把仓库门窗都打开,利用自然风力,通风换气,同时要经常翻动粮面,以便迅速降低粮温。如果有风扇、风机也可以联合使用,以加速通风降温效果。当粮温下降到或接近外界温度时,就可以停止通风、关闭门窗,使粮食继续保持低温,直至害虫死亡。
3.风车除虫
在粮粒与害虫通过风车的时候,由于比重和形状不同,在风力的作用下,比重轻的害虫、尘杂被风吹至较远的地方,比重大的粮粒落到较近的地方,使害虫与粮粒分离,利用风车除虫时,应控制风车的转速和粮食的流量,使其达到最好的分离效果。
具体做法:在风车的虫杂出口处套上一个透气的口袋,防止虫杂飞扬。把生虫的粮食放入风车。 摇动风车,把粮食内比较轻的虫子吹出来。 最后,将袋内收集的虫子及杂物烧掉,或挖坑深埋。
注意:风车除虫一定要在远离储粮的地方进行,以防止害虫传播。
4.筛子除虫
筛子除虫是利用粮粒和害虫的大小形状不同,用适当大小筛孔的筛子,通过过筛使它们分开。农村中常用的有手筛、吊筛和溜筛,对清除粮食中的害虫都可收到良好的效果。关键要注意选择筛孔的大小。过筛时要控制过筛粮食的数量,在筛中粮食厚度以2-3厘米为宜。
5.压盖粮面防虫
该法主要用来防治蛾类(主要是麦蛾)成虫,阻止这些仓虫在粮面产卵;并能使粮粒内羽化出来的成虫无法活动而死亡。同时,又是预防害虫感染的一种好方法。
具体做法: 压盖时间,选择在新粮收获入仓(囤)后及时进行。 将仓(囤)顶的粮面耙平。 盖上无孔洞的塑料薄膜,粮面和薄膜之间要紧紧贴实。 把无虫的异种粮(如以豆类压盖小麦)装入洁净的麻袋,装5~6成满,缝好袋口。然后,严密地压在已摊平的粮面上。压盖要平紧密实,袋与袋之间没有空隙。
注意:被压盖的粮食,水分不应超过13%的安全储藏标准,粮温应保持正常,没有感染玉米象、谷蠹及其它甲虫。
化学防治方法
农户储粮常用的化学药剂及使用方法和安全措施介绍如下:
1.防虫磷(谷物防护剂)
防虫磷是用于农村防治储粮害虫的主要药剂。防虫磷是拌和粮食用的高纯度的马拉硫磷(目前在生产资料门市部供应的是纯度为70%的马拉硫磷乳油),它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杀虫剂。防虫磷药效长,对防治玉米象、锯谷盗、长角扁谷盗、麦蛾等储粮害虫都很有效。注意拌合要均匀,最好在晒场上粮食进仓前拌药。
具体做法:
(1) 喷雾法 :防虫磷(70%优质马拉硫磷乳油)防治储粮害虫的常用剂量为20ppm(ppm--浓度单位,百万分之一)。
① 为了方便,把市斤换算成克,即2市斤=1公斤,1公斤=1000克。
② 在1公斤(1000克)1%马拉硫磷水溶液中含纯(100%)马拉硫磷的重量为1000克×1%=10克。
③ 10克纯马拉硫磷相当于70%马拉硫磷的重量为10/(70%)=14.3克。
④ 配制1000克马拉硫磷水溶液所需水的量为1000克-14.3克=985.7克,即在985.7克水中加入14.3克70%马拉硫磷,就成1%马拉硫磷水溶液。
⑤ 把上述1000克1%马拉硫磷水溶液均匀地喷到1000公斤原粮(稻谷、小麦、玉米)中。此时,小麦中马拉硫磷的浓度为10ppm。
⑥ 若要使小麦中马拉硫磷的浓度为20ppm,只要配制2%的马拉硫磷水溶液就行了。
(2) 载体法
先配制浓度为1%的马拉硫磷粉剂。
① 把14.3克70%马拉硫磷乳油加到985.7克的细陶土(200目过筛)中,充分拌匀后备用。
② 1公斤1%马拉硫磷粉剂可以拌合原粮(小麦、稻谷、玉米)1000公斤,此时的剂量为10ppm。
③ 若要使原粮中的马拉硫磷浓度为20ppm,配剂2%马拉硫磷粉剂就行了。
④ 若没有合适的陶土,可用滑石粉、高岭土、硅藻土、沸石粉、砻糠和砻糠灰等取代,其中以硅藻土最好。
安全保护措施: 配药人员必须穿长袖工作衣裤,并佩戴胶皮手套, 防止药液沾染皮肤或进入呼吸道。喷雾或撒粉剂时,要佩戴纱布手套和口罩。 在仓内施药时,要敞开仓房的门窗。 施药前后不要饮酒。施药过程中禁止饮食和抽烟。 每人连续施药不宜超过两小时。不要用手擦脸和眼睛。 配药或施药完毕后,要用肥皂将手、脸洗净。
禁止将防虫磷的残液或载体等倒入河流和池塘。 若人员中毒,要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注意事项:应尽可能地使施药均匀,保证获得良好药效。 水剂和粉剂不宜久藏,储藏时应放置在阴凉干燥处。 禁止防虫磷和敌敌畏混用,否则会产生增毒作用。 防虫磷主要用于稻谷、麦类、玉米、高粱等原粮及种子粮的害虫防治,不能用于成品粮,如大米、面粉等。
施药后应有四个月的安全间隔期,然后才能加工食用。 粮食要干燥,粮食水分应在安全水分标准以内(即粮食含水量在13%以下)。
2. 保粮磷(谷物防护剂)
保粮磷是国家粮食局成都粮食储藏科学研究所研制开发的谷物防护剂,对储粮害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尤其适合于农村储粮使用。
性状:保粮磷是黄白色粉状物,经高分子微胶囊化技术,将杀虫剂有效成分内包成几十微米的微胶囊体。它杀虫谱广,且对谷蠹有特效。由于经过微胶囊化,使杀虫剂缓慢释放,因此克服了有机磷农药易分解的缺点。
剂型:粉剂的规格有大袋(每袋10千克)用于大粮仓,小袋(每袋100克),用于农户家庭使用。
保粮磷用药量与原粮的比例为1:2500。即每袋100克的袋装保粮磷可拌和原粮250公斤。
安全防护措施: 施药前后5小时内不要饮酒。 施药应敞开仓房门窗,施药后及时更换衣服,用肥皂洗净手脸。 如发现人员中毒,应及时送医院治疗。
注意事项: 保粮磷主要用于原粮和种子粮的防虫,不可用于成品粮。 使用保粮磷时,粮食一定要干燥(符合安全水分标准)。并且粮食无虫或基本无虫。 装具无需密闭,但需防鼠防潮。 保粮磷应存放于阴凉干燥处。
具体做法: (1) 使用时采用全粮拌合,不需用薄膜密封。将保粮磷按1:2500的比例均匀拌和于粮食中即可,即100克保粮磷拌和原粮250公斤。 (2) 粮食收获晒干入仓时,边入仓边拌和药粉,粮面及四角可适量多拌一点药粉。经过上述处理的粮食,保护期可达10个月以上. (3) 尽量在粮食未生虫前及时施药,防虫效果更好。
3. 虫螨磷(谷物防护剂)
虫螨磷是国际首选的一种谷物保护剂,其化学名称为甲基嘧啶(硫)磷,防治储粮害虫的常用剂量一般为5ppm。
虫螨磷是一种高效低毒的谷物保护剂,杀虫效果好,并能有效地防治储粮螨类;它对人和其它哺乳动物的毒性很低,例如对大白鼠的毒性口服LD50为2050mg/Kg。原粮中允许残留为10ppm,因此原粮拌药后不会影响到加工。目前我国已有厂家生产。
虫螨磷的施药方法、注意事项、安全防护措施与防虫磷相同。
4.谷虫净(谷物防护剂)
谷虫净是以4~6种中草药为主要原料,并加入少量的化学药剂混合的复合型植物性杀虫剂。对害虫有很强的驱避、忌避、触杀作用。它具有中草药的芳香气味。根据多年来农户使用结果,杀虫效果显著。由广西钦州谷虫净总厂研制而成。
谷虫净可用于原粮(稻谷、小麦、玉米)中防虫,是一种优良的谷物防护剂。谷虫净用药量与原粮的比例为1:2500,即每袋200克的袋装粉剂可拌和原粮400-500公斤。
5.磷化铝(熏蒸剂)
磷化铝是一种剧毒熏蒸剂,在农户安全储粮中不推荐使用。若无其它药剂,必须使用磷化铝熏蒸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磷化铝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湿气)后产生有毒的磷化氢(PH3)气体。每片磷化铝片约3克(磷化铝的含量为56%),吸湿完全反应后,可产生1克磷化氢气体(注意:磷化氢是剧毒性气体!渗透力特别强!例如:一般农村的砖墙和水泥墙都能透过去)。
(1)安全措施
操作人员必须戴手套。若药剂不慎进入眼内,要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若药片与皮肤接触,应及时用清水、肥皂洗去。最好在有经验的人的指导下操作。
操作过程中如有头晕、刺眼、流泪、胸闷、恶心和其它不适的感觉时应立即停止工作,退出现场并换下被药剂沾染的衣服,到空气新鲜处。严重者要及时就诊。 施药操作人员严禁吸烟、饮水和吃食物。
发生人员中毒时应立即送医院诊治。
(2)注意事项 :被熏蒸的粮食不能存放于卧室内,一定要远离人的住所和活动场所。 严防药剂直接与水接触,以免分解过快,以致燃烧、爆炸。 熏蒸后散气和取出残渣时,一定要憋住气抓紧操作,以防止吸入毒气,换气时到空气新鲜处。被熏蒸的粮食要按规定时间
充分散气后,才能取用。 熏蒸散气后,收集的残渣应做到远离水源,挖坑深埋。
根据粮食数量计算需用的磷化铝片数,在当地农资公司或植保站购买,最好用几片买几片,不要多买。对于罐装的磷化铝片剂,若一次熏蒸时未用完,要将药罐密封好,并在药罐的显著位置标明“剧毒”字样,放置在阴凉、干燥、通风、无人居住且儿童拿不到的地方。
(3)使用要点
不论采用哪种方式(木柜、水泥柜、缸、坛或是袋装堆放)储粮,必须能将粮食密封(可用塑料薄膜)才能进行熏蒸。
用药量:每片磷化铝片剂(3克左右)可处理粮食200公斤左右。
加强熏蒸期间的检查。不管粮食数量多少,在储粮熏蒸杀虫期间内必须对熏蒸的储粮勤加检查,主要是检查密封的情况。查看密封的塑料布有无裂缝和有无鼠咬的孔洞。在熏蒸过程中,由于几个小鼠洞就可能导致这次熏蒸失败。如果及时发现并采取修补措施有时尚可挽回。 发现虫害发生时要及早进行施药处理。
(4)使用方法
农户储粮常用的是磷化铝片剂,每片3克左右。用药量一般按每立方米1-2片(3-6克)计算。一般每吨(1000公斤)粮食用5片。施药时将药片先装入小布袋(每袋一片),布袋用绳子扎紧(可将绳子的另一端露出粮面,以便熏蒸完成以后容易找到布袋),均匀埋入粮堆中,让磷化氢缓慢释放,施药后立即密封(特别注意底部四周的密封)粮食,以保证效果。
熏蒸5-6天后应通风换气3-5天,并取出布袋,选择远离水源处,挖坑深埋土中。
家庭少量储粮需要熏蒸时,可用不漏气的塑料袋,将粮食直接放入塑料袋中,或将装粮食的袋子(袋口打开)放入塑料袋中。施药时将药片先装入小布袋(用药量按50公斤用1 / 4片磷化铝片剂),布袋用绳子扎紧,可将绳子的另一端露出粮面。投药后立即将塑料袋口扎紧,不让其漏气。熏蒸5-6天后应通风换气3-5天,并取出布袋,深埋土中。
(5)磷化铝用药量计算举例
熏蒸剂的用药量是怎么计算呢?熏蒸剂的用药量也叫单位用药量,一般都以每立方米使用多少克(克/立方米)熏蒸剂来表示。计算一次熏蒸所需要的药量,首先要知道熏蒸设备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然后,根据采用的用药量和体积,计算出一次熏蒸所需要的药量。
例如:用磷化铝熏蒸小麦。小麦囤直径2米(即半径为1米),高1米,用塑料帐幕密封。用药量采用6克/立方米。计算一次熏蒸所需要的药量?
一次熏蒸所需的药量=用药量(克/m³)×粮食体积(m³)
=6克/m³×(1米×3.14×1米)
=18.84(克)
由于每片磷化铝约3克,所以需要磷化铝6-7片。
施药方法可采用旧报纸,每张纸(约15×15厘米)包药1-2片,共3-4包,分别埋入粮中,并立即将塑料帐幕密封。6-7天后,将药包取出,在远离水源处挖坑深埋。
农户常用防治储粮害虫的方法
1. 花椒防虫 用干净纱布包50克花椒放在贮存小麦或大米的缸中间(每50克花椒可储存小麦或大米200公斤),可防虫。
2. 草木灰压盖 在缸底部铺上3厘米厚的碎草秸(以麦秸为佳),上面盖一层报纸,装入晒干后的小麦,待装至离缸口5厘米左右时,面层覆盖1-2层旧报纸,再放入草木灰压盖,缸口用塑料薄膜扎住封实。
3. 白灰压盖 在缸底部铺2厘米厚的干白灰,再装入晒干后的粮食,在粮面上盖2厘米厚的细白灰,可保持粮食长期无虫。
4. 白酒储粮 把装有100克白酒的酒瓶,用纱布扎好瓶口,放入距缸底部30厘米深处,装满粮食即可。
5. 陶缸或水泥缸储粮 在干净的缸底铺上5-6厘米厚的麦糠(用水泥缸时最好先在缸底刷一层沥清),上面再用塑料薄膜或油布粘贴。将晒干的小麦或稻谷入缸,在粮面放上铺1-2层旧报纸。再用2-3厘米厚的麦糠或草木灰,或晒干的槐树叶等压盖,然后用土坯或水泥预制盖压严封实。
6. 椿树叶储粮 在粮囤底部铺上一层臭椿树头、叶子、每隔33厘米铺设一层臭椿树头、叶子、装满粮食后在粮面上铺盖一层臭椿树叶。
7. 细沙压顶储粮 将晒干的小麦趁热入缸,装至粮面距缸口10厘米时,在粮面上铺一层塑料布或两层旧报纸,用干净、干燥的细砂将粮面压实、压严。
8. 柚子皮储粮 用小刀将柚子黄绿色表皮削下来,及时晒干后备用。在各种豆类中按每50公斤放入干柚子皮1000克,充分拌匀,加盖密闭熏杀害虫。每隔3个月检查翻动一次,可一年内不生虫,食用安全,不影响发芽率。
9. 蟹壳或甲鱼壳储粮 洗净晒干的螃蟹壳或甲鱼壳,放几片在豆类或其它粮食的缸里;在米缸(桶)里放置3-5片干蟹壳或干甲鱼壳,防虫效果更好。
10. 烟骨压顶储粮 将瓦缸洗净并消毒后,把晒干的稻谷放入缸内,放至一定高度后平整粮面,在粮面上压盖10厘米厚的烟骨 (即烟草的茎、叶柄和叶脉等不可制造卷烟的剩余物),加盖密封缸口。可保储粮6个月无虫。
11. 山苍子(或油)防虫 将粮食放在便于密闭的缸、坛或罐中,将山苍子碾成细粉,用山苍子油更好(中药铺有售),用小碟装好,放入容器粮面上,然后将容器密封数天,再开盖放气。取出山苍子以后密闭贮存,粮食一般不会生虫。每20公斤粮食只需10多粒山苍子或2粒山苍子胶囊。这种方法还可以去除粮食中的黄曲霉毒素。
12. 苦楝叶加野菊花防虫 取苦楝叶洗净晒干,粉碎后按95%比例掺入5%的野菊花备用。500公斤粮食用药200克,分层撒在粮食堆中,最后在面层适当多撒一些,即可保持粮食不受虫害。
13. 海带防虫 将晒干的海带混放于粮食中,一周后海带可吸收粮食中的部分水分,并可杀灭粉螨及蛾类害虫。海带取出晒干后还可重复使用,且不影响其食用价值。
14. 菖蒲和艾草防虫 取新鲜菖蒲和艾草,洗净晒干,每500公斤粮食中分别按上、中、下铺放三层,即可达到驱虫、杀虫的效果。
15. “三粉”合剂防虫 取陈皮粉、八角粉、红辣椒粉各等量混合后,用纱布包好,每包重100克,按每500公斤粮食均匀投放5包,密封贮存,驱、杀害虫效果显著。
16. 食用油防治绿豆象 绿豆象是储藏豆类的主要害虫。可使用食用油拌和防治。在几种食用油中,效果最好的是未经精炼的菜籽油和棕榈油,其次是花生油。处理时按每公斤豆子拌和食用油4毫升的比例将油倒在豆子(如绿豆、赤豆、菜豆等)中,并充分拌和均匀,务必使每颗豆子外面都沾有油膜。当绿豆象活动,接触油之后即会死亡。有效期约2个月。处理的豆子在虫子杀死后,密封储藏,可以长期无虫。
17. 柳树叶、椿树叶、鱼腥草、艾蒿草等 将柳树叶、椿树叶、鱼腥草、艾蒿草等晒干后混合碾成药粉,分层拌和于粮食中。一般每100公斤粮食,拌和2~3公斤混合药粉,面层多洒一些。家庭少量储粮,在面层适量洒施一层混合药粉,即可保持粮食不生虫,且对外界害虫有极强的驱避作用。
小麦储藏特性及方法
1.小麦的储藏特点
吸湿性强:小麦种皮较薄,组织结构疏松,吸湿能力较强。
后熟期长:小麦后熟期较长。品种不同,后熟期长短也不同。大多数品种后熟期从两周至两个月不等。含水量适宜的小麦,完成后熟作用之后,品质有所改善,储藏稳定性还有所提高。
较耐高温:小麦具有较强的耐热性。据试验,水分17%时的小麦,在温度不超过46℃
时进行干燥;或水分在13%以下时,曝晒温度不超过54℃,酶活性不会降低,发芽力仍然得到保持。磨成的小麦粉工艺品质不但不降低,反而有所改善,做成馒头松软膨大。这就为小麦采用高温干燥或高温杀虫提供了依据。
具有耐储性:小麦最大的有点是具有较好的耐储性。完成后熟的小麦,呼吸作用微弱,比其它谷类粮食都低。正常的小麦,水分在标准以内(12.5%),在常温下一般储存3-5年或低温(15℃)储藏5-8年,其食用品质无明显变化。
易受虫害:小麦是抗虫性差、染虫率较高的粮种。除少数豆类专食性虫种外,小麦几乎能被所有的储粮害虫侵染,其中以玉米象、麦蛾等危害最严重。小麦成熟、收获、入库正是夏季,正值害虫繁育、发生阶段,入库后气温高,若遇阴雨,就造成发生害虫适宜的条件。
严格控制水分:由于小麦吸湿性能力强,小麦储藏应注意降水、防潮。应充分利用小麦收获后的夏季高温条件进行暴晒,使小麦水分控制在12.5%以下,再行入库。小麦入库后则应做好防潮措施,并注意后熟期间可能引起的水分分层和上层“结顶”现象。
热入仓密闭储藏:小麦趁热入仓密闭储藏,是我国传统的储麦方法。通过日晒,可降低小麦含水量,同时在暴晒和入仓密闭过程中可以收到高温杀虫制菌的效果。对于新收获的小麦能促进后熟作用的完成。由于害虫的灭绝,小麦含水量和带菌量的降低,呼吸强度大大减弱,可使小麦长期安全储藏。
小麦趁热入仓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在三伏盛夏,选择晴朗、气温高的天气,将麦温晒到50℃左右,保持2小时高温,水分降到12.5%以下,于下午3点前后聚堆,趁热入仓,整仓密闭,使粮温在46℃左右持续10天左右,可杀死全部害虫。此后,粮温逐渐下降与
仓温平衡,转入正常密闭储藏。
另外,热入仓密闭储藏所使用的装具、器材、用具等均需事先杀虫。
低温密闭储藏:小麦虽能耐高温,但在高温下储藏长时间也会降低小麦品质。因此,可将小麦在秋凉以后进行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充分散热,并在春暖前进行压盖密闭以保持低温状态。低温储藏是小麦长期安全储藏的基本方法。小麦保持一定的低温,对于延长种子寿命,保持品质有一定的好处。
小麦还可以处于冷冻的条件下,保持良好的品质,如干燥的小麦在-5℃的低温条件下储藏,有利于生命力的增强。因此,利用冬季严寒低温,进行翻仓、除杂、冷冻,将麦温降到0℃左右,而后趁冷密闭,对于消灭麦堆中的越冬害虫,有较好的效果。低温密闭可以长期储藏,但要严防与湿热气流接触,以免造成麦堆表层结露。
稻谷的储藏特性及方法
稻谷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在我国自北宋以来其产量一直处于五谷之首。亚洲生产稻谷约占世界稻谷总产量的95%,我国占35%,稻谷产量居世界第一。
1.稻谷的贮藏特性
(1)稻谷籽粒具有完整的稻壳保护,对虫、霉的危害及对湿、热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因此,稻谷比一般成品粮的贮藏稳定性要好。
(2)稻谷的后熟期短,容易生芽。一般税稻无明显的后熟期,粳稻的后熟期仅有4周左右。稻谷发芽所需要的水分,与其他粮食相比是最少的,当稻谷含水量达到25%以上,只要温度适当,便能发芽。因此,稻谷无论是在田头、晒场或入库后贮藏,只要受雨淋、粮面结露、受潮,其含水量达到25%以上时,即能发芽。凡生过芽的稻谷,即使晒干,其耐贮性及营养品质和食用品质也都会下降。
(3)稻谷容易陈化。稻谷经过夏季高温,往往陈化明显,脂肪酸值升高,发芽率下降,其中籼稻比粳稻稳定些,糯稻最差。收获一年以内的新稻,呼吸作用较强,后来由于酶活性减弱,以及稻米胶体脱水浓缩,使其吸水性降低,硬度增加,所以贮藏稳定性增强,对长期保管有利。但在长期保管中,每经过一个高温季节,其种用品质和食用品质即逐年下降。因此,稻谷贮藏要注意推陈贮新。
(4)对高温抵抗性较弱。稻谷胶体结构疏松,每经高温或发热,就会引起品质劣变。当稻谷收割后没有及时脱粒干燥就进行堆垛,垛温上升到60℃,谷粒开始变黄。米粒呈黄色,亦称黄粒米、沤黄谷。如果垛温上升到70℃,谷粒全部变黄。稻谷在贮藏过程中,发热次数越多,黄变率增加越快。随着贮藏期的延长,虽未发热霉变,也会加重变黄。贮藏2年,黄变率5%以下,贮藏3~7年,黄变率占5%一10%。
(5)危害稻谷的害虫主要有玉米象、米象、谷蠹、麦蛾、赤拟谷盗和锯谷盗等。每年春暖以后,约在4—5月害虫便开始繁殖危害,虫峰期发生在每年高温季节。
(6)寄附在稻谷上的微生物绝大多数是中温、中生、好氧性微生物。高水分的稻谷发热霉变是由放线菌、细菌、酵母菌以及霉菌中的根霉、毛霉所引起,低水分的稻谷发热霉变则是由于生性的霉菌如灰绿曲霉群活动引起的。
2.稻谷的贮藏方法
(1)严格控制稻谷入库质量 新入库的稻谷,杂质不超过0.5%,水分不超过13.5%。粳稻入库安全水分可比籼稻适当放宽0.5%~1%。将粮食的含水量控制在安全水分以内,是确保贮粮安全的首要措施,所以无论是对粮库还是对农户而言,严把入库粮质关是十分重要的。
(2)加强通风降温 稻谷对高温的抗性差,粮温高,品质劣变速度快,特别是夏粮入库,正值高温季节,要利用机械通风,及时散发谷堆内湿、热。秋稻入库后,要抓紧时机,充分利用冬季寒冷天气,降低粮温,在降温的同时,要防止粮面结露。
(3)适时密闭贮藏 对于一般低水分的稻谷,要在春暖以前做好密闭防潮工作,密闭贮藏可延缓粮温回升,有利于安全度复。
(4)夏粮入库后,可采用“自然缺氧贮藏”、“双低贮藏”或“缓释熏蒸”技术,即在密封粮堆内,按每立方米用磷化铝2~3克的剂量,采用0.07毫米聚乙烯薄膜制成小袋将药剂包好,然后埋藏在粮堆上层,待磷化氢缓慢释出,防止虫害和抑制微生物的发生。
(5)稻谷入库时要做好仓库和器材的清洁消毒工作 入库期间和入库后要注意防止害虫感染,一旦发现有虫,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除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