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微观经济学典型计算题

来源:画鸵萌宠网
微观经济学典型计算题

微观经济学典型计算题

1、某消费者每年用于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1=20元和P2=30元,收入I=1800,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3X1X22。求:(1)消费者每年购买这两种商品的数量各应是多少?(2)每年从中获得的总效用是多少?解:(1)由消费者均衡条件

MU1/P1=MU2/P2 P1X1+P2X2=I 3X22/20=6X1X2/30 20X1+30X2=1800 X1=30 X2=40 (2)每年获得的总效用 U=3X1X22=144000

2、已知某厂商只有一种可变生产要素L,产出一种产品Q,固定成本为既定,短期生产函数为Q=21L+9L2-L3,求:(1)总产量TP的最大值。(2)平均产量AP的最大值(3)边际产量MP的最大值。解:(1)MP=dQ/dP=21+18L-3L2

MP=0 ,21+18L-3L2=0,L=7 (2)AP=TP/L=21+9L-L2=MP L=4或者5,AP的最大值41 (3)MP=dQ/dP=21+18L-3L2 L=3,MP的最大值为48

3、设生产函数Q=LK-0.2L2-K2 ,K=10。求:(1)L的平均产量函数和边际产量函数(2)当L分别为何值时,AP L=0,MP L=0?

解:当K=10时,生产函数为Q=10L-0.2L2-100 (1)平均产量AP L=(10L-0.2L2-100)/L 边际产量MP L=10-0.4L

(2)APL=(10L-0.2L2-100)/L=0,L=36 MPL=10-0.4L,L=25 微观经济学重点概念 1. 1. 经济人

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

1. 2. 需求

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1. 3. 需求函数

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函数。

1. 4. 供给

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1. 5. 供给函数

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1. 6. 均衡价格

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1. 7. 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由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应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它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1. 8. 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由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应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供给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它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

1. 9. 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

内生变量指一个经济模型所要决定的变量。外生变量指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变量。

1. 10. 静态分析

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值来求得内生变量值的分析方法。

1. 11. 比较静态分析

研究外生变量变化对内生变量的影响方式,以及分析比较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下的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

1. 1 2. 动态分析

需要区分变量在时间上的先后差别,研究不同时间点上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1. 16. 需求的价格弹性

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1. 17. 供给的价格弹性

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量变化的百分比。

1. 18.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相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百分比。

1. 21. 需求的收入弹性

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消费者的收入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1. 2

2. 恩格尔定律

在一个家庭或在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用弹性的概念来表述它则可以是:对于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来说,富裕程度越高,则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就越小;反之,则越大。

1. 23. 效用

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意程度。

1. 27.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1. 28. 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均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效用。

1. 29. 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1. 30. 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或者说,他时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

1. 31.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的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

费数量,被称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1. 33. 替代效应

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的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替代效应。

1. 34. 收入效应

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收入效应。

1. 41. 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1. 43. 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

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也被称为里昂惕夫生产函数。他表示在每一产量水平上任何一对生产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都是固定的。

1. 49.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在生产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种可变生产要素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这就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1. 51.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在两种生产要素相互替代的过程中,普遍的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这一现象被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1. 55. 规模报酬

规模报酬分析涉及的是企业的生产规模变化与所引起的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详见书P147。

1. 56. 机会成本

一般地,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它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1. 59. 经济利润和正常利润

企业的所有的显成本和隐成本之和构成总成本。企业的经济利润是指企业的总收益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正常利润是指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

1. 6

2. 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

在企业生产扩张的开始阶段,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这叫规模经济。当生产扩张到一定的规模以后,厂商继续扩张生产规模,就会使经济效益下降,这叫规模不经济。或者说,厂商产量增加的倍数大于成本增加的倍数,为规模经济。相反,厂商

产量增加的倍数小于成本增加的倍数,为规模不经济。显然,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都是由于厂商变动自己的企业生产规模所引起的,所以,也被称作内在经济和内在不经济。

1. 63. 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济

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济是由企业以外的因素所引起的,它影响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位置。

1. 65. 完全竞争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第一,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第二,市场上每一个厂商提供的商品都是同质的。第三,所有的资源都具备完全的流动性。第四,信息是完全的。

1. 69. 边际收益

边际收益指厂商增加一单位产品销售所获得的总收入的增量。 1. 70. 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是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1. 71. 收支相抵点

厂商无经济利润但能实现正常利润的均衡点也被称为收支相抵点。 1. 73. 成本不变行业

成本不变行业是这样一种行业,该行业的产量变化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变化,不对生产要素的价格发生影响。

1. 74. 成本递增行业

成本递增行业是这样一种行业,该行业的产量变化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变化,会导致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

1. 75. 成本递减行业

成本递减行业是这样一种行业,该行业的产量变化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变化,反而使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了。

1. 76. 生产者剩余

生产者剩余指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

1. 78. 不完全竞争市场

在西方经济学中,不完全竞争市场是相对完全竞争市场而言的,

除了完全竞争市场以外的所有的或多或少的带有一定垄断因素的市场都被称为不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分为三种类型,它们是垄断市场、寡头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其中,垄断市场的垄断程度最高。寡头市场居中,垄断竞争市场最低。

1. 79. 垄断市场

垄断市场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唯一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具体地说,垄断市场的条件主要有这样三点:第一,市场上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生产和销售商品;第二,该厂商生产和销售的商品没有任何相近的替代品;第三,其他任何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

1. 81. 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由于垄断市场中只有一个厂商,所以,市场的需求曲线就是垄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垄断厂商的AR 曲线和需求曲线d重叠,都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1. 8 2. 价格歧视

以不同的价格销售同一种产品,被称为价格歧视。如果厂商对每一单位产品都按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这就是一级价格歧视。一级价格歧视也称为完全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要求对不同消费数量段规定不同的价格。垄断厂商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市场上(或对不同的消费群)收取不同的价格,这就是三级价格歧视。

1. 83. 垄断竞争市场

垄断竞争市场是这样一种市场组织,一个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市场上大量的生产非常接近的同种产品的厂商的总和称作市场集团。

1. 84. 非价格竞争

在垄断市场上,由于每一个厂商生产的产品都是有差别的,所以,垄断场上往往通过改进产品品质,精心设计包装,改善产品售后服务以及广告宣传等手段,来扩大自己产品的市场销售份额,这就是非价格竞争。

1. 86. 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垄断竞争厂商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是比较平坦的,相对地比较接近完全竞争厂商的水平形状的需求曲线。d需求曲线表示:在垄断竞争生产集团中的某个厂商改变产品价格而其它厂商的产品价格都保持不变时,该厂商的产品价格和销售量之间的关系。D需求曲线表示:在垄断竞争生产集团的某个厂商改变产品

价格,而生产集团内的其他所有厂商也使产品价格发生相同变化时,该厂商的产品价格和销售量之间的关系。

1. 88. 寡头市场

寡头市场又被称为寡头垄断市场。它是指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生产和销售的这样一种市场组织。

1. 90. 占优策略

无论其他参与者采取什么策略,某参与者的唯一最优策略就是他的占优策略。

1. 91. 占优策略均衡

由博弈中的所有参与者的占优策略组合所构成的均衡就是占优策略均衡。

1. 97. 边际产品价值

它表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增加使用一单位要素所增加的收益。VMP = P * MP

1. 98. 边际收益产品

它表示一般情况下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MRP = MR * MP 1. 99. 边际要素成本

边际要素成本是增加一单位要素使用所增加的成本。MFC=[L*W(L)]’=W(L)+L*[dW(L)/dL]

1. 100. 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局部均衡研究的是单个(产品或要素)市场。一般均衡即将所有相互联系的各个市场看成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局部均衡就是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的分析。一般均衡就是就一个经济社会中的所有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

1. 104. 福利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属于规范经济学范畴,它是在一定价值判断的前提下,提出经济行为的标准,并探讨怎样才能使经济活动符合这个标准。具体而言,它从生产资源有效配置和国民收入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这两个方面研究一个国家实现最大社会经济福利所须具备的条件和国家为增进社会福利应采取的政策措施。

1. 105. 帕累托最优状态

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的帕累托改进均不存在,即在该状态上,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

1. 106. 帕累托最优条件

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所必须满足的条件被称为帕累托最优条件。它包括交换的最优条件、生产的最优条件以及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条件。

1. 107. 契约曲线

契约曲线分为交换的契约曲线(或效率曲线)和生产的契约曲线(或效率曲线)。交换的契约曲线表示两种产品在两个消费者之间的所有最优分配的集合。生产的契约曲线表示两种要素在两个生产者之间的所有最优分配状态的集合。

1. 110. 社会无差异曲线

社会无差异曲线。每一条社会无差异曲线都代表一定的社会效用水平,其曲线上每一点的斜率都表明社会对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边际替代率。每条曲线上各点代表的是福利水平相等的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各种组合。位置越高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福利水平越高。(人大)。

1. 11

2. 市场社会主义

市场社会主义是一种试图将生产资料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以实现社会主义的理论。它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由旅美波兰经济学家奥斯卡?兰格首次系统阐述。在西方左翼学者提出的种种市场社会主义模式中,影响较大的是英国学者戴维?米勒的“合作制的市场社会

主义”、美国学者约翰?罗默的“证券的市场社会主义”和美国学者戴维?施威卡特的“经济民主的市场社会主义”。(人民网)

1. 113. 市场失灵

在现实资本主义经济中,看不见的手的原理一般来说并不成立,帕累托最优状态通常不能得到实现。换句话说,现实的资本主义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这种情况被称为所谓的市场失灵。

1. 118. 公共物品

既不具有排他性也不具有竞用性的物品叫做公共物品。只不具有排他性但却具有竞用性的物品叫做公共资源。

字母缩写

P:价格Q:数量D:需求S:供给E:均衡(或期望)e:弹性ed:需求的价格弹性es:供给的价格弹性exy: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U:效用TU:总效用MU:边际效用CS:消费者剩余MRS:商品的边际替代率L:劳动力K:资本TP:总产量AP:平均产量MP:边际产量MRTS:边际技术替代率C:成本STC:短期总成本TFC:总不变成本TVC:总可变成本TC:总成本AFC:平均不变成本A VC:平均可变成本AC:平均总成本MC:边际成本LTC:长期总成本LAC:长期平均成本SAC:短期平均成本LMC:长期边际成本SMC:短期边际成本TR:总收益AR:平均收益MR:边际收益PS:生产者剩余MP:边际产品VMP:边际产品价值W:劳动价格MRP:边际收益产品MFC:边际要素成本r:利率PEP:价格扩展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