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牙周探诊检查记录表

来源:画鸵萌宠网


牙周专科检查表

牙周专科表包含的内容:FI(根分叉) M(松动度) BI(出血点) PD(牙周袋的深度) GI(牙龈指数)

根分叉病变

简称FI,是指牙周炎发生到较重程度后的,病变累及多根牙的根分叉区。他可以发生在任何的牙周炎。多发生与下颌第一磨牙,上颌双尖牙少见。预后较差

原因:菌斑微生物 牙合创伤

临床表现

Glickman法

I度 病变早期 分叉区骨质轻微吸收,牙周探针可探到根分叉的外形,但尚不能水平探入分叉内,牙周袋属于骨上袋。X线下通常看不到改变。

II度 牙周探针可从水平方向部分探入根分叉内,未能与另侧相通,探入深度超过牙齿宽度的1/3

III度 牙槽骨完全吸收,形成贯通性病变。 牙周探针能水平进入分叉区与另一侧相通

IV度 根间骨隔完全破坏 ,且牙龈退缩而使病变的根分叉区完全暴露于口腔内

Hamp 提出的分法:

I 度 牙周探针可水平方向探入跟分叉区,探入深度未超过牙齿宽度的1/3.

II度 根分叉区骨质的水平性破坏已超过牙齿宽度1/3.但尚未与对侧贯通

III度 根分叉区骨质已有贯通性破坏,牙周探针可畅通

治疗目标:清除根分叉病变区内牙根面的牙石菌斑,通过手术等方法,形成一个有利于自我控制菌斑并长期保持疗效的局部解剖外形对早期病变,争取有一定程度的牙周组织新附着,但有一定的难度。

BI出血指数 0=牙龈健康,无炎症和出血

1=牙龈颜色有炎症改变,探诊后不出血

2=探诊后有点状出血

3=探诊后出血沿牙龈缘呈线状

4=出血溢满并溢出龈沟

5=自动出血

GI牙龈指数 0=牙龈正常

1=轻度炎症,轻度颜色改变及水肿

2=中度炎症,色红,水肿,探诊出血

3=重度炎症,红肿明显或有溃疡,有自发出血倾向

临床意义

PD牙周探诊深度

正常牙龈的龈沟深度不超够2-3mm。正规的牙周探诊应对每个牙记录6个部位:颊侧近中、中央、远中及舌侧近中、中央、远中部位。牙龈的炎症,探诊的力量,探针本身的粗细以及尖端的形状都会影响探针进入的深度。

M牙齿的松动度

I度 颊舌向动

II度 颊舌向及近远中向均有

III度 垂直松动

也可按颊舌向水平移位程度分度记录:

1mm为I度松动。

1-2;mm为II度松动

2mm已上为III度松动。

应注意这两种方法均受牙根数目、牙根长度、坏根数目及有无临牙等因素的影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