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大学物理教学改革——以中国矿业大

来源:画鸵萌宠网
2019年5月DOI:10.16681/j.cnki.wcqe.201910095“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大学物理教学改革—以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为例——

马正瑞,周春玲(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宁夏银川,750011)摘要:文章以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为例,首先分析了应用型高校大学物理教学的现状,然后阐述了“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大学物理教学的改革措施,包括借助网络平台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驾驭信息的能力;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关键词:互联网+;应用型高校;大学物理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6401(2019)10-0163-01因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技术和方式,对学校师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为教育开创了新的途径。“互联网+教育”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教育深度融合,引起了新的发展态势[1]。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在教学转型中,就大学物理教学进行了研究改革,并针对各专业特点进行了分专业、侧重点教学的改革,但其依然有不足之处。笔者现就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应用型高校大学物理教学改革进行浅析。一、应用型高校大学物理教学的现状(一)教学方式传统、单一大学物理教学主要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多媒体课件为辅的教学方式,该教学方式会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导致学生学习效果甚微。(二)学生学习水平参差不齐新高考制度实施后,学生在高中阶段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学生在进入高校后,由教师统一讲解内容,导致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依旧有所差异,该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三)教学缺乏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大学物理是专业课的先修课程,在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和理论基础的形成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其缺乏理论知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讲解,不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四)课程考核方式单一、内容陈旧课程考核重结果轻过程,长期以闭卷考试成绩为主,过程考核为辅的形式,很少考察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学生知识的吸收与内化。课程内容过于强调经典性、系统性,难以反映时代发展的诉求,也难以展示学科发展的前沿知识,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二“、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措施(一)借助网络平台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平台和手段,通过多渠道、多角度获取教学内容,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更具体、形象地呈现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2]。基于“互联网+”背景,借助网络平台或移动App(如MOOC、SPOC、蓝墨云班课等)改变作者简介:马正瑞(1980—),男,回族,宁夏同心人,讲师,硕士。注:本文系2017年宁夏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慕课教学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物理》课程中的应用与研究”(编号:NXJG2017085)。

教学方法和手段,将教学活动课前、课中和课后有机结合[3]。课前,教师以教学任务为导向,创设情境,使学生通过自主选择信息技术手段和网络平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中,教师以课堂教学为主,在“互联网+”背景下,通过多媒体技术组织开展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协作能力。课后,教师以考虑学生对学习成果的巩固为主,让学生就学习收获和反思在互动平台上进行交流与讨论。(二)提高学生驾驭信息的能力网络上的信息使人目不暇接,教师要教会学生筛选信息,同时快速高效地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源,学生通过网络资源实时了解物理学的前沿发展,如最新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介绍、引力波的发现和中国发射量子通信卫星等,学生也能更加直观地了解物理知识与实际生产、生活的联系,如电磁炉、电动机、空调等[4]。(三)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在信息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师应敢于面对挑战,主动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积极进行科学研究,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增加知识储备[5],以便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改革,为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三、结语在“互联网+”背景下,应用技术型高校大学物理应顺势对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和教育资源平台使学生学会主动探究、协作学习及培养学生在信息社会中的生存能力。参考文献:[1]苏小红,赵玲玲,叶麟,等.基于MOOC+SPOC的混合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5(7):60-65.中国林业教育,2017(6):46-48.

[2]李凌超,程宝栋,万璐.基于慕课的大学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思考[J].[3]周春玲,马正瑞.大数据时代下独立学院《大学物理》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J].卷宗,2018(6):139.

[4]王子煜,刘爽,等.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背景下独立学院大学物理改

革探索[J].科技风,2018(10):41-42.术,2018(3):53-54.

[5]许蔚,方娇莉,等“.互联网+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研究[J].现代教育技其他作者简介:周春玲(1983—),女,汉族,宁夏平罗人,讲师,硕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