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期 环境研究与监测 2013年6月 污染防治(43~45) 室内空气污染危害及防治对策 张伟 (高邮市环境监测站江苏高邮2256o0) 摘要:本文主要从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人手,分析了各种室内空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并提出了必要的防治 对策。 关键词:室内空气污染;健康;防治 中图分类号:2(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G)叭一0079一(2O13)02—43—45一O3 在现代社会中,人的工作生活大部分是在室内 污染物。同时,在装修过程中使用的油漆、涂料及其 进行的,由于室内存在通风状况不良、不利于污染物 添加剂和稀释剂、胶黏剂、防水剂、溶剂等,都含有 稀释扩散自净等原因,导致室内空气中有害物质无 苯、甲苯、二甲苯等挥发性有机物。经监测在装修过 论是数量种类还是质量浓度都在不断地增加,并引起 程中及装修后1个月内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氨等 人的一系列不适症状的现象,因此,从环境污染对人 污染物均超过《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 18883— 体健康的影响来看,室内环境质量比室外环境质量 20o2)的现象。 显得更为重要。 1.3室内家具及办公用品 室内家具释放的游离甲醛,主要来源于人造板 1 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 的胶黏剂。在家具制造过程中使用的胶、漆、涂料含 有大量的苯、甲苯、二甲苯,会在室内缓慢释放。家具 1.1建筑材料 涂装时所用的添加剂和增白剂大部分都含有氨水, 建筑材料自身释放的有害物主要是氨和氡,氨 氨会释放到空气中。此外,计算机、复印机、打印机等 产生于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外加剂,主要是冬 现代化的办公设施也会释放污染物质。 季施工过程中在混凝土中加入的混凝土防冻剂,以 1.4其他 及为提高混凝土凝固速度而使用的高碱混凝土膨胀 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具有多样性,人类活动 剂和早强剂,其中所含的氨类物质会随着温度、湿度 也会造成一定的污染。例如,烹调过程、吸烟以及人 等环境因素的变化而还原成氨气,并从墙体中缓慢 体自身向外排出大量的污染物。床褥、地毯中孳生的 释放出来,造成内空气中氨的浓度超标。释放氡的建 尘螨,厨房的餐具以及卫生间的浴缸、面盆和便具等 筑材料主要包括建筑石材、砖、土壤、泥沙等。同时室 都是细菌和真菌的孳生地。 外空气、供水、天然气等也是室内氡的主要来源。 1.2室内装修材料 2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室内装修的主要材料是胶合板、刨花板等人造 板材,生产这些板材所用的胶黏剂中含有甲醛,部分 随着人们对建筑装修要求和室内密闭程度的提 残留的甲醛会逐渐释放出来,成为室内空气的主要 高,使得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浓度增加,相关调查数据 显示,室内甲醛、苯系物、氨气、氡等污染物的浓度远 收稿日期:2013-01-09 远高于室外,由此引起的各类疾病的患者越来越多, 环境研究与监测 第26卷 室内空气污染已成为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2.1可吸入颗粒物 主要来源。若氡衰变过程中释放的 粒子通过呼吸 进入人体,则会破坏细胞组织的DNA,从而诱发癌 颗粒物大部分被阻挡在上呼吸道,部分颗粒物 症。 能穿过咽喉部进入下呼吸道,沉积在肺泡内,影响人 体免疫力。 2.2 CO2 3室内空气污染的预防和治理措施圈 1污染源的控制 当室内CO:浓度达0.07%时,少数敏感的人就会 3.1.1避免或减少室内污染源 感觉到不良气味,并产生不适感。CO:浓度的高低可 3.以用来表示室内空气清洁程度,以及通风换气是否 良好,居室内CO:浓度应保持在0.07%以下,最高不 超过0.1%。 2.3 Co 室内CO主要来源于吸烟、含碳燃料的不完全燃 烧等。CO可对心脏、肺和神经系统产生有害影响,当 CO的浓度达到10%时,主要引起心血管疾病,导致 中枢神经紊乱;当浓度达到2.5%时,可加重胸痛病人 的症状。 2.4甲醛 室内甲醛主要来自装修材料及家具、吸烟、燃料 燃烧和烹饪。在室内装修和家具黏合过程中大量使 用以甲醛为主要材料的脲醛树脂(uF),甲醛在室内 大量挥发,甲醛含量高于不用脲醛树脂进行装修的 几倍到几十倍。长期低剂量接触甲醛,可降低机体免 疫水平,引起神经衰弱,出现嗜睡、记忆力减退等症 状,严重者可出现精神抑郁症。呼吸道长期受到刺激 后,可引起肺功能下降。 2.5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rots)是一大类重要的室内 空气污染物,这类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室内装修过程 中使用的产品包括装饰材料、胶黏剂、涂料、空气清 新剂等。有关研究结果表明,在已确认的900多种室 内化学物质和生物性物质中,VOCs至少有350种以 上,其中2o多种为致癌物或致突变物,如苯、甲苯能 损伤造血系统,引起白血病。 2.6氨 氨(NH )为无色气体,氨对健康影响主要表现为 上呼吸道刺激和腐蚀作用,严重中毒时可出现喉头 水肿、声门狭窄、窒息、肺水肿等。 2.7氡 氡主要来源于室内地基土壤中和建筑装修材 料,装修材料中析出的氡是对人体造成辐射危害的 用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材料取代高污染材料,避 免或减少室内空气污染物产生的设计和维护方案, 是最理想的室内空气污染控制方法。使用原木木材、 软木胶合板和装饰板,而不用刨花板、硬木胶合板、 中强度纤维板等,可减少室内甲醛散发量。采取集中 供热,电取暖和做饭,配备性能可靠的通风系统,可 避免燃烧烟气进入室内空气环境。尽量不要在室内 吸烟,减少被动吸烟。正确选址或使用透气性差的建 筑材料,可减少或避免氡进入室内。正确选择涂料及 家具,例如,用水基漆替代油基漆,可以避免或减少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进入室内。 3.1.2合理布局室内外的污染源 为了减少室外大气污染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 响,对人口聚居区内各污染源进行合理布局是十分 必要的。居民生活区等人口密集的地方应安置在远 离污染源的地区,同时应将污染源布置在远离居民 区的下风方向,避免出现居民区与工业区混杂的问 题。在项目实施前,应充分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卫生 和环保部门应加强对居民生活区和人口密集的地方 进行跟踪监测和评价,积极落实“三同时”等环保要 求,严格禁止高污染项目的审批,最大限度的降低对 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 3.1.3推广绿色建材,逐步实现绿色建筑 推广使用对人体和周边环境无害的健康型、环 保型、安全型绿色建筑材料。逐步实现既能提供舒适 而且安全的室内环境,同时具有与自然环境相和谐 的良好的建筑外部环境,达到建筑与环境的自然融 和。 3.2污染治理技术 随着人们对室内污染的逐步重视,使室内污染 治理技术应用得到逐步推广,室内污染治理产品也 越来越多,目前主要有以下3种方法:①物理净化: 坚持打开门窗换气,使挥发出的有害气体不滞留在 第2期 张伟:室内空气污染危害及防治对策 室内,新装修的房间每天通气换气至少3~5h,如此保 室内污染物存在的长期性,尤其是甲醛根据使用材 持通风3个月后再入住;还可选用空气净化装置。② 料的优劣挥发期长达3~15a,因此,选择的治理产品 化学净化:采用离子交换和光触媒技术让有害气体 还应有长期稳定的治理效果。 分解;使用活性炭吸附空气中的异味,并且通过化学 室内空气污染物同时来自于室外和室内,污染 反应将甲醛、苯等有害物质氧化分解,以达到净化空 物主要包括可吸人颗粒物、各种有害气体及细菌和 气的目的。③生物净化:在室内摆放有吸附作用的植 病毒。人体通过呼吸作用将污染物吸人体内,结果引 物,如芦荟、吊兰、常青藤等;使用特种酶让有害气体 发呼吸道疾病、癌症等。为保护人类的健康,我们必 进行生物净化 ・ 须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室内污染源的发生,同时配 由于目前人们尚未对室内环境污染问题引起足 合物理、化学、生物等防治措施,才能保证室内空气 够的重视且室内环境污染存在影响时间相对长久等 的质量。 问题,因此,用户在选择室内污染治理技术及产品时 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应根据室内污染实际情况选择 参考文献 有针对性的治理方法及产品;②选择的治理产品应 [1】王军玲.国内外室内空气污染研究进展[C].2001室内空气质量国际 有产品质检报告,证明治理产品有明显治理效果,而 研讨会论文集,2001,90-'97. 且无其他毒副作用,不会产生二次污染;③选择的治 [2】朱天乐.室内空气污染控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理产品应有多家实际应用合格的检测报告;④针对 (上接第2O页) 3.3其他风险防范措施 查的作用和地位,应将环境风险验收作为环保验收 化工项目的总图布置很关键,除了关注拟建厂 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特别是石化、化工等高环境风 址地形地貌、气象条件分析、工艺路线、物流顺畅,节 险行业可以考虑单猫编制环境风险验收报告,并尽 能降耗、安全、分区合理性等进行分析外,必须增设 快出台相应的评价标准和技术规范,切实有效地执 项目周边敏感示意图,重点分析项目是否能通过合 行环境风险验收。 理布局有效地保护周边的敏感目标。尤其是化工行 业,其选址也是项目是否可在此建设的最重要的制 参考文献 约因素嘲。 [1】魏科技.南京化学工业园区重大环境风险源识别研究 .北京林业 针对石化项目环境保护验收中存在的问题,还 大学:2009.5. 要做好4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高度重视环境安全保 [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监督管理司.化工、石化、医药行业建设项目环境 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项目负责人培训系列教材)pd】.北京:中国环 障工作;-是督促环境安全隐患整改到位;三是建立 境科学出版社。2003. 环境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四是提高环境应急综合能 [3】黄跃.化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分析的思考Ⅱ1.化学工程与装备: 力【7】。 2007(2):1o5 109. [4】霍桃.化工即是不环保吗 .中国环境报,2012—11 ̄09. 4 结语 [5】环境保护部直属机关团委.企业应急预案应环环相扣IN].中国环境 报,2012-09"-25. 中国已进入突发环境污染事件高发期,在石化 [6]邵丽华.进一步提高风险防范意识【N】.中国环境报,2012—10--09. 陈杰俊.彻底消除环境风险隐患 川.中国环境报,2012—10"-09.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过程中必须加强环境风险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