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 中尺度天气学研究的两类中尺度天气现象各是什么?
2. 中尺度天气现象的特征?
3. 简述Orlanski分类法对中尺度的分类?
4. 简述中尺度天气系统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
1. 浮力、地转偏向力在大、中、小尺度运动的作用?
2. 何谓“对流近似”?
3. 滞弹性近似、包辛内斯克近似及适用条件?
4. 对于中尺度运动,主要是何种波动起作用?
5. 惯性重力波形成的机制?
6. 有基本气流切变时,重力波的不稳定条件?并解其物理意义?
7. 重力波的动力学性质有哪几点?
1
8. 什么是“对称不稳定”?判据?
9. 非静力平衡条件下干对称不稳定的判据?
10. 对流发生的触发机制?并举例说明?
第三章
1. 简述强风暴发生的天气学必要条件?
2. 什么是条件不稳定、对流不稳定?其适用条件各是什么?
3. 什么是位势不稳定?
4. 逆温层和干暖盖的作用是什么?
5. 普通积云的云外下沉气流与强风暴中尺度环流的下沉运动对对流运动各起什么作用?
6. 挟卷效应及对对流运动的影响?
7. 垂直风切变对对流运动的作用?
8. 何为高空急流、低空急流?
9. 高低空急流的耦合作用对对流天气和强风暴发展有什么作用?
2
10. 低空急流的三个作用?高空急流的两个作用?
11. 第二类条件不稳定?
12. 简述积云对流潜热对高低空风场的反馈作用?
第五章
1. 根据雷达回波形态,对流风暴可分为哪几类?
2. 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的定义?
3. 局地对流系统的三种基本类型?
4. 局地强风暴发生时环境场的重要特征?
5. 解释:普通单体雷暴、多单体雷暴和 超级单体雷暴
6. 超级单体风暴发生的一般天气尺度环境?
7. 超级单体风暴的上升气流、下沉气流的位置及其作用?
8. 飑线的定义及天气现象?
9. 飑线形成的大尺度环境条件?
3
10. 中纬度飑线结构的主要特点?
11. 从形成、气象要素变化以及尺度方面简述飑线与锋面区别?
12. 龙卷的基本特征?
13. 龙卷形成的主要机制?
14. 何谓下击暴流?
15. 产生下击暴流雷达回波类型?下击暴流一般发生在回波的部位?
16. 分析比较:普通单体雷暴、多单体风暴、超级单体风暴、飑线、中尺度对流复合体、龙卷的水平尺度和时间尺度?
第九章
1. 什么叫中尺度分析?
2. 中尺度分析中常用哪些资料?在分析时要注意哪些方面?
3. 对中尺度系统的分离主要有哪两种方法?各有什么特点?
4. 在中尺度天气图上常绘制等θe线或等Eδ线。飑线或暴雨多发生在中尺度____附近,并偏于____一侧。当____呈Ω形成“锢囚”形时,最易出现____或____。
4
5. 简述高分辨不稳定能量分析方法?
6. 画出中尺度重力波发生的天气学概念模式并简述其特征?
补充:
1、中尺度天气分析技术规范中高空天气图风场分析包括哪些项目?
2、中尺度天气分析技术规范中地面天气图分析包括哪些项目?
第十章
1. 什么是临近预报、甚短期预报?
2. 中尺度天气监测网的设置要求(地面、高空站水平间距、时间间隔)?
3. 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原理和三个基本资料是什么?
4. 大气廓线仪系统的组成?获取的资料有哪些?
5. 各类预报方法对不同预报时限的预报水平如何?
6. 中尺度预报的三种基本方法及特点?
7. 什么是概念模式、物理模式?
5
8. 结构化预报方法?列表法、判断树?
9. 相似模拟法、相似判别法?
10. 中尺度预报系统的特点及要求?
11. 中尺度预报系统一般有哪几部分组成?
第十一章
1. 对流风暴的发展条件及其作用?
2. 对流风暴出现时的500hPa三种环流形势?
3. 对流风暴出现的中尺度环流?
4. 对流风暴出现前的探空层结的四种型式?
5. 强对流天气和暴雨发展的机理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各有什么不同?(稳定度、湿度、上升运动、风垂直切变、高低空温湿差异等)
6. 为什么对流云合并能使云体猛烈发展?
7. 冰雹发展的必要条件?(冰雹预报的关注点?)
8. 低空急流对暴雨形成的作用?
6
补充:
1、何谓强对流天气?
2、雷暴产生的三个必要条件?
3、强冰雹的雷达回波有哪些特征?
4、发布强冰雹预警的条件?
5、有利于F2级以上强龙卷生成的两个有利条件是什么?
6、发布龙卷临近预报和警报的标准什么
7、谈一谈你学习本课程后,有哪些收获、体会?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