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 0 、卜 2013年(第34卷)第7期 河南寓牲兽鏖 河南省麦秸饲用化利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何文龙’,冯长松 。。李绍钰’,王二耀’,王成章。 (1.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河南郑州450003;2.河南省农科院畜牧所;3.河南农业大学) 中图分类号:¥8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5090(2013)07—0034—02 河南是全国小麦的第一大省,小麦总产量占全国 的1/4强。全省小麦秸秆量也相当可观。近几年虽通 1.2政府秸秆饲用化利用政策滞后、支持力度不够 河南省秸秆养畜示范项目从1992年推广以来,取 得了巨大成功,对发展畜牧业曾起到了积极作用。但 进入21世纪,市场情况发生了变化,一家一户的养牛 方式已经没有经济性可言,所以,个别县市示范项目实 过各级政府和畜牧部门的努力,秸秆饲料开发利用取 得了显著成效,但麦秸饲用化工作仍然存在政策滞后、 支持力度不够、利用总量低、处理设施不完备等问题。 当前我省土地资源紧缺、粮食增产压力增大、人畜争粮 矛盾突出,在丰富的麦秸资源有效利用问题备受全社 会关注的情况下,如何充分发挥麦秸的饲用功能和传 统优势,破解麦秸利用的技术难题,以保障粮食安全、 拉长农牧产业链条,对于促进我省现代畜牧业发展和 农牧循环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需求。 1 河南省麦秸饲用化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施结束以后,农作物秸秆的氨化、青贮和微贮数量直线 下降,甚至还恢复到项目实施前的水平。一边是氨化、 青贮窖池和铡草机械的闲置,一边是农作物秸秆随意 堆放。截至目前,我省除了一些畜牧项目对秸秆饲料 化处理机械设施有所扶持外,尚未从省级层面出台强 有力的秸秆饲料化利用扶持政策。各省辖市除郑州市 外,均未出台详细明确的秸秆饲料化开发利用扶持政 1.1 农民麦秸饲用资源化利用意识淡薄,焚烧麦秸依 然严重 策,政策的引领导向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我省秸秆饲 用化利用原有政策已经滞后,扶持力度也远远不够,农 民直接受益的政策不多。 1.3农户缺乏麦秸饲用技术,新技术推广缓慢 农民是小麦秸秆的原始所有者,他们对麦秸的饲 用资源化利用意识淡薄,焚烧麦秸问题在我省依然严 重。另一方面,他们对秸秆利用的新技术不熟悉,不愿 意去寻找可替代的新事物。这种做法不仅浪费了大量 的宝贵生物能源,还带来了污染环境、引发火灾、造成 交通事故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肉鸡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应在18%~21%,蛋雏鸡19%~20%, 青年鸡15%~16%,成鸡16%~17%。 受知识局限,农户还普遍缺乏麦秸的饲用化技术, 对传统的养殖模式也习以为常,难以改变,难以深刻认 识麦秸综合饲用的好处。麦秸的综合利用对机械装备 普遍要求较高,经济效益不显著,而这正与农户的“投 盐,应先用肾肿解毒药来缓解肾肿病变。并在饮水中加入 葡萄糖、多维、电解质等以维持肾小管上皮的完整性,保护 。肾脏的滤过作用,适当增加钾离子含量,以协调各种离子 的平衡,以使肾脏尿酸快速排出。 4.4调整好食盐和钙磷的含量 尤其是食盐的含量不能过高,食盐在饲料中的含量不 能超过0.5%。 4.5育雏期间应增加V 的含量 5.2有继发感染情况时,可采用中西药结合的原则 采用五苓散与四君子汤为基础方:猪苓30 g、泽泻 尤其应保证饲料存放时间不能过长,否则会造成维生 素的大量损失。 4.6做好免疫接种 45 g、白术30 桂枝25 党参60 g、茯苓6O g、甘草30 g、 陈皮45 g,以此为基础方进行加减,如果基本没有呼吸道 症状,改桂枝为肉桂,呼吸道严重时加半夏、升麻、射干;伴 发大肠杆菌时加大黄,湿热重时加茵陈;寒重时加附子、干 姜。在促进尿酸盐排出的同时,选用适当氨苄青霉素、羟 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 抗菌素,同时添加v 、鱼肝油等。可有效防止应激及继发 感染,加快机体康复速度。 (收稿日期:2013—06—08) 对新城疫、肾传支、球虫病进行计划免疫。 5治疗 5.1采取标本兼治的方法 由于病原复杂,治疗时只有采取标本兼治的方法才能 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首先找出尿酸盐沉积的原因,采取 不同的方法进行对因治疗,然后对症治疗,快速排出尿酸 南篱牲兽磊蠢 2013年(第34卷)第7期 改造;着力提高节粮型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努 力实现牛羊养殖牧场化、规模化、标准化,逐步提高节 资少、见效快”的观念形成矛盾,造成了农户对麦秸饲 用存在抵触心理。也有部分农户采取麦秸饲养,但对 其技术要点的了解甚少,忽视麦秸与饲料的综合处理、 组合利用、营养补充以及草食家畜之间的组合效应;在 粮型草食动物饲养比重,夯实麦秸饲料利用的载体。 2-2政府应加强对农户麦秸饲用的技术指导,强化政 策资金扶持 使用麦秸喂畜时,没有充分认识秸秆饲料的补饲原理、 补饲方法以及麦秸日粮的制备方法,导致饲料适口性 差,造成牲畜对麦秸饲用利用率不高,从而降低了农户 农户对麦秸饲用技术的缺乏是制约麦秸综合利用 的一个重要约束。麦秸饲料是一类高纤维、低蛋白、少 能量、缺乏矿物质的粗饲料,如果用麦秸直接喂养家 畜,则有适口性差、家畜对其采食量少,消化率低等弊 端,不能满足家畜的营养需要,大量农户亟需麦秸饲用 饲养效率,降低畜牧产量,一些新的优良综合利用技术 推广缓慢。 1.4麦秸饲料化处理设施设备及服务体系不完善 现代化的技术需要现代化的机械设备来配套。目 前我省秸秆饲料处理机械数量严重不足,绝大部分养 殖户仅有1~2台小型秸秆粉碎机,麦秸氨化需要的专 门设施如氨化炉、氨化枪几乎没有。秸秆氨化应用技 术也是采用简单的堆垛法和塑料薄膜法,氨源主要是 化技术指导。相关政府部门应组织技术人员对农户进 行麦秸饲用的技术指导。政策资金是秸秆饲料化工作 的方向和动力,关系到秸秆饲料化的支撑力量、能否持 续开展和其最终成效,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政策资 金的导向引领作用。建议提高秸秆处理机械补贴和实 施秸秆饲料产业化补贴,同时简化补贴程序,扩大补贴 尿素和碳酸氢铵。一方面大型一体化小麦秸秆的捡拾 打捆机械严重匮乏,秸秆收集储存设施不全,现有养殖 规模与氨化、青贮设施和机械不配套;另一方面全省秸 秆饲料技术推广服务机构不完善,省市县三级专门饲 范围,将规模养殖场同样纳入补贴范围,提高秸秆饲料 生产加工机械化水平。建议对秸秆饲料化企业按照秸 秆收购加工量对企业或销售秸秆的农民适当补贴;对 草饲料技术推广服务部门约30个,占全省畜牧部门的 16.71%左右,专门从事饲草饲料技术推广人才不足300 人,饲草饲料人才队伍严重匮乏,与丰富的秸秆饲料资 源和草食动物养殖量不适应。简陋的机械设施和业务 部门技术服务体系不完善极大地制约了秸秆饲料的科 学处理利用和秸秆饲料的品质提升。 2河南省麦秸饲用化利用的对策 2.1政府加强宣传,积极搞好麦秸饲用示范推广工作 草食动物养殖相对集中但户均规模不大的专业村和集 聚区,建议政府出资在每个村建设标准化麦草氨化池 和秸秆储存场地,配备秸秆加工机械,实现统一管理、 分户使用;鼓励金融机构对秸秆处理设施、大型机械设 备给予贷款支持。 2.3政府应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进一步提升麦秸 饲用的技术水平 由政府科技部门牵头加强与科研院校的交流与合 作,针对河南省麦秸饲用技术进行统筹规划,选取当前 麦秸饲用应用中的关键技术难点进行重点攻关,归纳 政府应加强对麦秸利用的宣传、管理、综合利用指 导,坚决纠正麦秸简单焚烧充当肥料的错误观念。直 接焚烧麦秸既烧掉了宝贵的可再生资源,又破坏了土 凝练适合我省各区域的麦秸饲用的综合利用技术,搞 好麦秸饲用技术的开发与研究。同时帮助农户解决麦 秸饲用过程中的一些具体技术问题,引导农民主动参 与麦秸饲用的技术推广,使麦秸饲用技术走上良性循 环、滚动发展的道路,使麦秸饲用技术推广逐步由政府 行为变为农户的自觉行动。 总之,秸秆饲料化利用“家畜过腹还田,可以建立 壤团粒结构,而且污染空气、危害人们的健康,燃烧释 放的有害气体还易造成周边高速公路可见度降低,威 胁高速公路交通的正常运行,造成车祸。 政府应积极优化畜牧产业结构、搞好麦秸饲用示 范推广,倡导农户利用麦秸多养牛羊。优化畜牧产业 结构的核心是建设节粮型畜牧业,大力发展草食动 物。每增加1头母牛,1年则多利用秸秆3 000 kg;而增 加1头母猪,则年多消耗粮食1 000 kg。草食动物规模 ・起一个多元化、种养结合的整体,有助于实现农业生产 系统内不增加甚至减轻资源压力的前提下增加农产品 养殖是有效促进秸秆综合利用,减少饲料粮消耗的根 本动力和最有效的载体,也是走符合省情的现代畜牧 业发展路子的必然要求。建议各级政府和畜牧部门按 照稳定猪禽,突出发展节粮型草食动物的工作思路,进 一产出,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对不同种类食物的需求,从 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其生态服务、增收致富功能 无可替代。秸秆养畜过腹还田是秸秆综合利用的最佳 起点和最好方式。河南作为小麦的第一生产大省,麦 秸资源丰富,搞好麦秸饲用化利用能够有效节约大量 的饲料,这不仅缓解了“人畜争粮”的矛盾,还能减少 因焚烧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建议政府加大对我省麦 秸饲用的技术指导和政策资金扶持,用科学合理的麦 秸饲用技术指导作为支撑,以使我省畜牧养殖更好更 快发展。 (收稿日期:2013—05—05) 步优化畜牧产业结构。大力实施草食动物规模养殖 和中小型养殖场户转型升级工程,要根据省畜牧业“十 二五”规划要求,结合千万吨奶业跨越工程,肉牛、奶 牛大县,农业综合开发,世行贷款生态畜牧等项目,每 县至少培育1个草食动物规模养殖企业典型,通过典 型示范引导当地场户扩大规模,提高标准。大力实施 小区变牧场工程,积极引导小型养殖场户加快标准化 : __ : 35・ 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