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传统武术与现代散打的思辨

来源:画鸵萌宠网


传统武术与现代散打的思辨

[摘 要]本文以文献资料为线索,对传统武术与现代散打进行思辨,并得出结论:传统武术与现代散打是中华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既互相联系,而又有区别,只有相互互补,才会有更大的发展。传统武术作为散打之本源,应在不断挖掘技击要素的基础上,有效与现代散打结合,而现代散打也应积极吸收传统武术的精华,真正体现中华武术的特色。

[关键词]传统武术 现代散打 技击 训练

中国武术正在全面走向世界。以高、新、难、美为代表的武术套路已经进入奥运会殿堂;以踢、打、摔、拿著称的武术散打倍受世人的关注;以朴实无华、讲究实战的传统武术正在被开掘。随着武术的国际化发展,传统武术与现代散打的结合成为一种必然。从散打王“品牌的推出,到散打与拳击的碰撞,引出了一些深层次的话题。有人问:“现在擂台上的‘散打’究竟有多少传统武术的技击含量?”“什么是传统武术?”“传统武术到底应该怎样打?”现代散打是“拳击+摔跤+腿法?”需要吸收传统武术的技击特点?

带着这一系列问题引起了这次思辨,本文仅从三个方面做论述,

1、从武术的起源与发展看技击的运用

武术起源于远古祖先的生产劳动。武术一开始就与技击相连,只是经过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漫长过程。原始社会生产力极为低下,人类为了生存,就必须依靠群体的力量与自然界搏斗,在狩猎、捕鱼、护体的过程中,人们不仅赤手空拳地与野兽搏斗,还要拿起石头、木棒等简陋的工具与猛兽恶禽抗争,逐渐地形成了徒手的、持械的格斗技能。这些原始形态的攻防技能虽然是低级的,还没有脱离生产技能的范畴,但却是武术技术的萌芽。到了氏族公社时代,部落之间为扩张土地和争夺财富,经常发生战争,人们把在实践中比较成功的一拳一腿、一击一刺加以总结,反复模仿、练习,并传授给年轻的一代,武术的一些技术、方法开始作为军事训练的重要内容。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武术与军事斗争紧密相连,战争促进了格斗技能的形成和发展。

明清是武术大发展时期,各种流派林立、拳种纷呈,除众多的徒手拳法外,还有丰富多彩的器械套路。武术作为军事技术、健身手段及表演技艺的多种价值为人们所认识和利用。明代又是武术家著书立说的鼎盛时期,当时已有完整的记载套路图谱的书籍,并开始在技法、战术和教学训练方面总结出较为系统的基本

理论。

武术的产生与发展,经过了人们生产劳动及战争的应用;套路是武术发展的高级阶段,技击是武术传承的精髓。

2、从武术的本质看传统武术与现代散打的关系

武术的本质就是技击,脱离了技击就不是武术。近代在南京举办的两次“国术国考”,充分展示了传统武术与技击的关系。随着武术功能的多元化,套路与散打的分离成为80年代的一种必然。到目前为止,散打的技术体系仍在不断完善之中,所以各种评论也是正常的。其中最多的说法是“拳击+腿击+摔法”,较少体现传统武术的技击风格。

那么,何谓传统武术呢?武术的技击风格又是什么呢?“手眼身步法,精神气力功”,即在赛场上行武者带有门派特征的身价气势:身随步转,步随身动;一动而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牵一发而动全身,一触即发,一发即止,迅如闪电。此即传统武术的技击风格,它是以传统武术的“技击”作为底蕴的。散打运动发展到今天,已经到了比专业技术、体能、心理素质、临场反应等综合能力的阶段,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但是有一种倾向应引起我们的注意,即对民间传统武术中技击缺乏足够的认识。民间传统武术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自然有它的魄力。我们以往概念中的传统武术的“打”与现代散打所处的时代不同,现在若要走上竞技赛场,必然存在着继承发展,解决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问题。传统武术的“打”与现代散打之间有其共性,两者都讲究应敌心理素质,技术能力及感觉反应能力,战术经验培养等,这些技术能力的构成与发展,都是围绕着“技术”这个主题变化的,同时二者之间确有一定的差异。

由此可见,现代散打在训练方法上较为直接,训练者以自身体能为基础,或拳或腿,或踢或摔,见效较快,技击中讲究局部狠打重击,抢占有利时机,摔打并进。而传统武术在训练方法上较为隐涩,重视基础训练以培养根本所谓“根深则叶茂”,训练过程在时间上有着承前启后的先后秩序,功夫分阶段蜕变进化,训练效果与师傅引导,个人的修养感悟有着直接的关系。在技击中以扎实的功夫为基础,在自身体架均衡状态下,有效的感应,破坏对手身体平衡,随机应变,运用本能发力,借力打力,攻守合一。

3、传统武术面对社会变革将走科学化之路

现阶段散打中很难看到全面的传统技击,传统武术的技击精华多被圈在线外,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①受到规则的限制和运动员训练时间短暂;②一些教练员在对传统武术的认识和掌握上传统武术有很大的局限性;③拳击注重专业的拳法和步法训练,从而增加了单个技术的精纯度;④拳击比赛机制和商业运作十分成功,而中国武术反而因其“博大”而影响了个人训练的“精深”。

散打是武术的一部分,它是把武术中最直接、最简单的招法提炼出来,快速击中、击倒或摔倒对手的竞技体育项目。散打仅开展20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也存在着致命的弊端,那就是对传统武术实战技法的研究和继承不够。散打一直没有脱离拳击、泰拳、跆拳道等比赛模式。具有5000年光辉历史的中国武术,其传统的攻防实战技法是及其丰富。历史上以中国传统武术技法战胜外国搏击术的实例很多。如40年代小将蔡云龙以华拳和少林拳招试先后击败西洋拳击名手俄籍马索洛夫和美籍重量级黑人鲁塞尔便是体现传统武术技击精华的例证。现代散打与传统武术的技击虽然同为格斗项目,但是在训练和攻防运用上却有着很多的本质的区别。传统武术的修炼与运用,在理论上是“外尊天道自然的法规和规律;内顺自身内外各部位器官的情形”,内外统一兼修,内外统一运用,表现为最节能、全方位的攻防技击的技法。其机动灵活的攻防变化,时时处处体现出内在的法则法规,所谓“万变不离其宗”。针对现代散打的特点,选拔传统拳种专业突出人才,进行针对散打竞技技术的专业训练,把传统武术中最直接、最有效的,最有实效的,而且在及其短暂的时间内,一触即发的招试,容人到散打中去,结合散打的规则,两者合而为一,这样即发展了传统武术,又加大了现代散打的快速发展。将传统武术技法中的理、法、术、功的内容以及传统拳术修炼和运用的方法准则、攻防招法、变化运用的法则融会贯通于散打之中,以期迅速提高散打竞技比赛的质量和水平。

综上所述,传统武术与现代散打是中华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既互相联系,而又有区别,只有相互互朴,才会有更大的发展。传统武术作为散打之本源,应在不断挖掘技击要素的基础上,有效与现代散打结合,而现代散打也应积极吸收传统武术的精华,真正体现中华武术的特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