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知识练习
1.加点字注音全对的是( ) A. 轩榭(xiè) 山峦(luǎn) 驯化(xùn) 匀称(chèn) ....B. 丘壑(hǎ) 一幅画(fù) 镂空(lòu) 池沼(zhǎo) ....C. 弯曲(qū) 斟酌(zhuó) 干涸(hé) 葱茏(cōng) ....D. 谕告(yú) 肆虐(nvè) 轻盈(yíng) 日晕(yùn) ....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A.丘xū B.抵yù C.Huāng miù D.重峦叠zhàng 3.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姹紫嫣红 自出新裁 栩栩如生 B.卢沟晓月 名胜古迹 古朴美观 C.造型别致 别具匠心 改邪归正 D.不毛之地 十分和谐 巧妙绝伦 4.依次填入括号里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那时侯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在游记里,十分( )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 )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 )”。在国内,这座桥也是历来为人们所( )的。 A.崇敬 欣赏 景观 称赞 B.推崇 鉴赏 景观 赞扬 C.推崇 欣赏 奇观 称赞 D.崇敬 鉴赏 奇观 赞扬
5.下面画横线的词语中,最能体现说明文用语讲究分寸的两个词是 和 。 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6.解释词语有误的一项是( ) A.干涸(水干) 轩榭(建筑在台上的敞屋) .. B.嶙峋(突兀、重叠的样子) 惟妙惟肖(相似) . C.肆虐(残暴) 不毛之地(指树下) .. D.龟裂(裂开缝隙) 忧心忡忡(忧虑不安) ....
7.依照下面的格式写出三个关于书的比喻句 例:书是钥匙,能开启人的智慧之门。
①书是 ②书是 ③书是 8.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夏天的雨,一下就是三两天,把山上的树木都冲得栩栩如生。 ....B.他在学习上能够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
C.秦始皇陵兵马俑丛葬坑2号坑的兵马俑,千状万态,惟妙惟肖。 ....D.他学习电脑的方法,真是巧妙绝伦。 .... 9.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最近,我们学校开设了丰富多采的活动。
B.实施西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
C.大量植树种草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活环境能否得到改善。 D.他那认真刻苦学习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 10.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的词作,“水调歌头”是词牌名。 B.《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唐岑参所作的著名的边塞诗,生动描绘了边塞雪景。 C.《雁门太守行》和《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都是七律,作者李贺和李商隐分别为唐代和宋代著名诗人。
D.《陈涉世家》选自汉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 11.与原文完全一致的是( )
A。自云先世避秦世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遂与外人间隔,不复出焉。 B.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名。
C.而或长烟一空,浩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D.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12.选择恰当的句子填空
根据自己和前人观测的结果,认为如果以地动学说来说明天体现象 ,而托勒密的天动学说 ,因此,他在16世纪初年,就认为天动学说不能成立。
A.一切困难都能克服 则有不可克服的困难 B.一切困难都能迎刃而解 则有不可能克服 C.一切困难都能战胜 则有不能天壤之别
D.一切困难都能迎刃而解 则有不可克服的困难 二.古诗文默写 1.《桃花源记》一文中描写桃花源美景的句子是:“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 。 。” 2.《爱莲说》一文中描写莲花洁身自好的句子是“ , 。” 3.《陋室铭》中表现室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 , 。” 4.《黄鹤楼》中借古伤今的句子是“ , 。”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被后人赋予新意用来阐发“任何腐败势力都不可逆转历史潮流,新生力量必将茁壮成长”的道理的千古名句是“ , 。” 6.《泊秦淮》一诗中表现诗人忧患和愤慨的诗句是 , 。 7.老骥伏枥, ; ,壮心不已。
8. , ,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9. ,为有源头活水来。 10.醉里吴音相媚好。 ? 三.阅读理解
(一)阅读文言文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
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
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1.解释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间: . ⑵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徧: . ⑶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可以: ..
2.用文中的句子填空
⑴曹刿请见的主要原因是“ ”。 ⑵曹刿认为此次作战的先决条件是“ ”。 3. 翻译下列句子
⑴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⑵战则请从。 4.曹刿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点是什么?请结合上文略作分析。
(二)阅读记叙文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清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 .听人家背地里谈论,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逾穷,弄到将要讨饭了。幸而写得一笔好字,便替人家钞钞书,换一碗饭吃。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好喝懒做。坐不到几天,便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一齐失踪。如是几次,叫他钞书的人也没有了。孔乙己没有法,便免不了偶然做些偷窃的事。但他在我们店里,品行却比别人都好,就是从不拖欠;虽然间或没有现钱,暂时记在粉板上,但不出一月,定然还清,从粉板上拭去了孔乙己的名字。
„„
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有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吧。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辨,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了腿?”孔乙己低声说,“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
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了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了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1. 写孔乙己断腿前买酒掏钱时用的“排”字与断腿后买酒掏钱使用的“摸”字位置能 否交换?为什么?
答: 2.断腿后孔乙己的手在文中出现两次,朗读时若把重音放在“用这手走来”时强调了手.的什么特点?若把重音放在“用这手慢慢走去”又传达出了何种复杂感情? .
答: 3.下面两组句子中,哪句表达更好些?好在哪里?
⑴ ①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
②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 ⑵ ①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 ②孔乙己说道,“跌断,跌,跌„„”
在⑴中, 句更好些,因为 在⑵中, 句更好些,因为 4.小伙计为孔乙己温了酒并端出去时,不是直接送到手里,而是“放在门槛上”,这表现了小伙计对孔乙己怎样的心理?
答: 5. 断腿后的孔乙己与断腿前的孔乙己相比,外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引用原文回答) 这说明了什么?
断腿后的外貌: 断腿前的外貌: 外貌变化说明:
6. 孔乙己在断腿、欠账、遭嘲笑的窘境中还要用手走来喝一碗酒,这揭示了孔乙己性格中的哪一个侧面?
答: 7.十九个钱还不足五碗酒的价钱,可在掌柜的眼中,它比孔乙己的命还重要,这表明了孔乙己生活在怎样的社会环境中?
答: 8.结尾两段,说到孔乙己的结局,只是猜测,没有确切消息。你认为,孔乙己当时会不会还活着?为什么?
答: (三)阅读说明文
①原始生命的诞生,像一声春雷,打破了地球的死寂,开辟了地球历史的新纪元。这些原始生命在和大自然的搏斗中生存,发展,经过亿万年的进化,逐步形成了原生动物、海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以致出现了像鱼类这样比较高等的海洋脊椎动物。原始生命向另一个方向发展,又形成了许多海洋藻类。
②生命在海洋里诞生决不是偶然的,海洋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使它成为孕育原始生命的摇篮。
③我们知道,水是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动物组织的含水量在80%以上,而水母....
一类海洋动物的含水量高达95%。水是新陈代谢的重要媒介,没有水,体内的一系列生理和生物化学反应就无法进行,生命也就停止。因此,在短时期内,动物缺水比缺食物更加危险。水对于今天的生命是这样重要,它对脆弱的原始生命,更是举足轻重了。生命在海洋里诞生,就不会有缺水之忧。
④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海水中含有许多生命所必须的无机盐,如氯化钠、氯化钾、碳酸盐、硝酸盐、磷酸盐,还有溶解氧。原始生命可以毫不费力地从水中吸取它所必须的元素。
⑤水具有很高的热容量,加之水体浩大,任凭夏季烈日暴晒,冬季狂风扫荡,海水的温度变化却比较小。因此,巨大的海洋就像天然的温箱,是孕育原始生命的温床。
⑥阳光虽然为生命所必须需,但是阳光中的紫外线却有扼杀生命的危险。水能有效吸收紫外线,因而又为原始生命提供了天然屏障。
⑦这一切都是原始生命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1.对第段中加点的“动物组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动物之间的群体部落 B. 动物群体中的体系 C. 动物自身的器官构成 D. 动物保护或研究的团体
2.本文说明的中心是 3.第段中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A.分类别 B.举例子 C.列数字 D.作比较
4.不属于“海洋原始生命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的一项是( )
A. 生命在海洋里诞生不会有缺水之忧。 B. 海水中有生命所必需的许多无机盐。 C. 海水的温度变化比较小。 D. 海水中有着丰富的紫外线。
5.不符和文中原意的一项是( )
A. 原始海洋动物包括原生动物、海面动物、环节动物、海洋脊椎动物、海藻类等。 B. 海洋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使海洋成为孕育原始生命的摇篮。 C. 生物体内一系列生理和生物化学反映是靠水进行的。 D. 海洋水体浩大,是海水温度变化比较小的原因。
7. 根据本文的说明中心为本文拟一个小标题,应是 (四)阅读议论文
①日常生活中不难看到这样的情景:有的人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便恶语相向,甚至动起手来;有的人缺乏同情心,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无动于衷;还有的人能关爱家人和朋友,但对其他人却漠不关心„„这些现象都是缺乏友善之心的表现,既有悖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不符和现代文明的发展方向。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在生活和工作中对人友善,是公民应具备的基本道德修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也把“友善”作为20字基本道德规范之一,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全社会倡导友善。
②友善,意味着宽以待人,不苛求于人,不强加与人。友善待人,表明人胸怀宽广,精神境界纯洁高尚。友善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古代贤哲对这个问题有过许多精辟的论述。孔子明确提倡“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荀子则更强调了友善的重要,他说:“与人善言暖若棉帛,与人恶言深于矛戟。”一个人友善待人,人必友善待他,这样,才有助于成就大事业,整个社会氛围才会和谐,社会总体效率才会提高。可以说,一个充满友善的世界才是美好的世界。
③友善,还意味着乐于助人,互爱互助。对处于困境中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发扬友爱互
助精神,人间就会充满美好的真情。近年来,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开展了各种互帮互助活动,如“希望工程”、“送温暖”活动等等,使传统美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发扬光大,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④对亲人,、好友、同事友善,也许不难,但能以友善之心对待陌生人,却并非易事。我们倡导的友善,其理想境界是广具爱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四海之内皆兄弟”,只有推己及人,普施善心,广推善举,我们的社会才会充满温馨。
⑤友善是和平的使者。在经济全球化、人际交往日趋频繁的今天,让我们共同努力,以取得谐调的发展。 1. 从本文看,“友善”指的是什么? 2. 本文的观点是什么?这种观点是怎样提出来的?
观点: 提出方式: 3. 为什么③④两段的顺序不能颠倒?
答: 4. 填空
文中②③两段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分别是 论证和 论证。 5. 根据文章,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友善是和平的使者”的认识。
四.作文
面对先天条件的优势或缺憾(身材的高矮、体质的强弱、智力的高下等),面对环境的优越或困顿(家庭的贫富、学校的好差等),面对褒扬或贬抑,面对成功或失败,面对„„ 人们的理解不同,所持的态度也不同。你或你了解得人是怎么看、怎么做的?请以“面对”为话题,自拟题目作文。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要求:请于5月18日前完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