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蜂饲养管理误区谈

来源:画鸵萌宠网
34 中华蜜蜂 中国蜂业 APICULTURE OF CHINA 2017年11月 第68卷 中蜂饲养管理误区谈 张大利 (辽宁省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局兴城办事处,兴城 125 100) 摘要:中蜂在我国饲养历史悠久,深受养蜂者喜爱,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蜂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强, 饲养量不断增加,中蜂产品也以其天然特性倍受人们的青睐。千百年来,我国劳动人民都是采用传统的土法饲养, 随着西方蜜蜂的引入,中蜂的饲养方式也随之改变,活框饲养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所应用。但在饲养管理过程中, 却有许多饲养者由于缺少对中蜂生活习性和饲养管理知识的了解,走入了误区而最终导致失败。笔者就多年从 事中蜂饲养技术推广过程发现的问题加以归纳总结,以供中蜂饲养者借鉴和参考。 有的养蜂者为了追求所产蜂蜜的纯度,也效仿 一中蜂饲养管理误区 传统养法,对蜂群全年不进行饲喂,这种情形在外 界蜜源条件较好的情况下尚可,一旦外界蜜粉源欠 1.过度检查 中蜂号称“懒汉蜂”,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反应 比较敏感,而有的养蜂者喜爱中蜂,饲养热情很高, 因为是花“重金”(辽宁地区一群中蜂价格1~2千元) 缺,就会导致蜜蜂因饥饿而飞逃,即使不逃亡,也 会出现幼蜂发育不良,群势下降等现象。而且还有 的不给蜂群喂水,认为不喂水也没有见到蜜蜂饥渴。 买回的,所以在管理上特别精心,生怕蜜蜂出现什么 问题,三天两头查看。而每一次检查对中蜂的正常生 活都是一次干扰。在气温较高,外界蜜粉充足时影响 较小。如果是在早春或晚秋,气温较低时,则对蜂群 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任何生物都无法生存,在附近 没有水源的情况下,蜜蜂就要到很远的地方去采水, 这样无形中增加了蜂群的负担,如果周边的水被污 染,还会引发各种疾病。 6.极端取蜜 的危害较大。每一次打开蜂箱,冷空气便进入蜂群, 使蜜蜂保持的正常巢温迅速降低,使蜂子产生较大的 应激反应。检查完毕后,蜜蜂还要重新积聚热量,以 (1)取光:有的养蜂者认为外面蜜源好,取蜜时 不知道给蜜蜂留存一些贮蜜,而是一次性摇净。中 蜂具有怕挨饿的特性,如果蜂群内的贮蜜被一扫而 光,就会引起群内秩序的混乱,蜂王产卵下降,工 保持正常的育虫温度。如此反复,影响了蜂巢内蜂子 的发育,也会消耗蜜蜂大量的体能,促使蜂群老化。 2.春季不注意保温 蜂群育子需34~35℃的巢温,而早春外界气温 在夜间常降到0oC以下,如果保温不良,蜜蜂便无法 维持正常的巢温,就会导致幼虫发育迟缓或死亡。 3.夏季忽视通风遮荫 蜂采集哺育的积极性降低。如果群内封盖子脾较少, 则有可能引起蜂群的飞逃。 (2)不取蜂蜜:有的养蜂者为保证蜂蜜的天然性, 在外界蜜源较好群内有较多贮蜜时也不取蜜,像传统 养法一样一年取一次,这样失去了活框饲养的意义, 白白浪费了蜜源。在蜜源较好和蜂箱空间有限的情 况下,不取蜜限制了蜂群的发展,不利于蜜蜂采集积 极I生的发挥,对蜂群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野生中蜂多生活在深山老林之中,巢穴也比较 隐蔽,有树木遮挡阳光,可见中蜂对光照和温度比较 敏感。而有的初学养蜂者却没有重视蜂场的通风和遮 荫,将蜂群置于阳光下,而当夏季高温到来时,常出 现中蜂断子或飞逃的现象。 4.贪脾 (3)取蜜过晚:还有的养蜂者,特别是传统养法 的饲养者,依然按照老的传统,只有到天气较冷的 时候才取蜜,认为这时取的蜜才好。而取蜜之后, 蜜蜂需要对受损的蜂巢进行清理和修复,需要蜜蜂 投入大量的劳动,促进了蜜蜂老化。同时,由于受 天气影响,有时没有修复完成,蜜蜂就要结团越冬, 这样的蜂群,因为蜂巢原有的结构被破坏,不利于 合理的蜂脾关系是养蜂的基础,许多中蜂饲养 者掌握不好蜂脾关系,盲目追求蜂数,一年四季普遍 存在脾多蜂少的现象。 5.不饲喂 2017年11月 第68卷 中国蜂业 APICULTURE OF CHINA 中华蜜蜂 35 蜂群保温,蜜蜂越冬的效果自然不会很好。 7.滥用蜂箱 真的学习和了解,也不可因养过西蜂而全盘照搬, 因中蜂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性,要根据中蜂的生活 习性进行管理,这样才会避免出现频繁检查、饥饿 而不饲喂,以及因取蜜影响蜂群发展的现象发生。 2.为蜂群创造良好的环境 由于中蜂在我国饲养历史悠久,所用的蜂箱也 是五花八门,许多初养者在没有认真学习和研究的 情况下,就异想天开的制作蜂箱,笔者在调查中发现, 还有自己用水泥制作蜂箱的,因水泥的导热性能强, 保温隔热性差,不利于蜜蜂保温,结果一个冬季, 所饲养的十余群蜜蜂全部被冻死。 8.滥用药 由于中蜂疾病发生较少,同时,中蜂养殖者对 蜜蜂疾病了解不多,所以,在蜂病的预防和治疗上 处于一种盲目状态,一旦发现有蜜蜂往外“叼幼虫” 良好的放蜂场地是养好中蜂的前提和基础。由 于大部分中蜂以定地饲养为主,所以,在放蜂之前 一定要选好场地。蜂场最好建在地势高燥的树荫下。 3.保证饲料和水的供应 如果没有树荫则要人为的为蜂群设置遮荫物遮阳。 除在场地选择上要有足够的蜜粉源外,如果蜜 粉供应不上就要及时的补喂蜜糖和花粉,使群内始终 保持充足的蜜粉饲料。同时还要保证附近有充足清洁 饮水,最好使用巢门饲喂器或在蜂场内设置饮水槽, 的现象就认为是囊状幼虫病,盲目用药,却不知运输、 摇蜜等机械操作,以及欧洲幼虫腐臭病、冻伤、热伤 害都会引发幼虫病。盲目的滥用药不但造成了人力、 资金的浪费,还会导致产品的污染。 9.越冬饲喂过晚 给蜂群喂水,让蜜蜂就近饮水。 4.掌握好蜂脾关系 调整和运用好蜂脾关系,是蜂群管理中的一项 重要技术,一年中不同的季节应保持不同的蜂脾关 系。一般来说,早春繁殖时应保持蜂多于脾,随着 群势的增长和外界气温的升高,逐渐转为蜂脾相称; 许多中蜂饲养者受多年传统取蜜的影响,往往 取蜜较晚,导致饲喂也比较晚,特别是饲喂白糖时, 蜜蜂需要经过充分的酿造成熟后才能贮存起来,而饲 喂过晚,还没等蜜蜂酿造成熟,天气就已经降到了零 下,蜜蜂只能放弃酿蜜而结团越冬,随着温度的降低, 结果造成糖结晶,蜜蜂无法取食,最后因饥饿而死。 10.不防疫消毒 在大流蜜期一般要多加用于贮蜜的空脾,保持蜂少 于脾;当外界蜜源结束,盗蜂增多时再撤出多余的 空脾保持蜂脾相称,以增强蜜蜂的护脾能力;当晚 秋繁殖越冬蜂时,则又要适当保持蜂多于脾。 5.加强防疫消毒 随着养蜂数量的不断增加和气候环境的不断变 化,蜂病的发生机率也越来越高,而且越来越难以 治愈。原来那种分散养殖,不消毒不防疫的做法已 经不适应现代养蜂生产的要求。而中蜂养殖者大多 从原始的桶养转变过来,防疫意识差,平时不注重 消毒,只有等蜜蜂患病之后才开始着急治疗,而此时, 蜂病的防治原则是“防重于治”。消毒的目的 就是消灭外界环境、蜂体表面、蜂巢内及生产用具等 上面的病原体。结合饲养管理,对蜂场、用具、水源 等进行定期的预防性消毒,可有效防止蜂病的发生; 在传染病发生期间为切断传染源,对病蜂所在的蜂 场、隔离场、污染的物品等要按消毒程序多次消毒; 在全部病蜂痊愈或死亡后,对蜂场及其周围可能残 留的病原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终末消毒,可有效地 切断传染源,保证蜂群的健康发展。 即使能够治愈,蜜蜂的损失也很大。 二、中蜂饲养管理要点 1.掌握中蜂的生活习性 在饲养中蜂前一定要对中蜂的生活习性进行认 俄罗斯联邦动植物卫生监督局禁止18余吨 毒蜂蜜进入中国 [中国养蜂学会讯]据俄罗斯联邦动植物卫生 监督局滨海边疆区和萨哈林州分局新闻处消息,18 余吨来自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的蜂蜜因有害物质含量 超标被禁止准进人中国。 据悉,俄方检查人员在两大批蜂蜜中发现了有 害物质一硝基呋喃代谢物。该批次蜂蜜中有害物质 超标达4~7倍。消息称: “有害物超标事实违反了 欧亚经济联盟和中国规定的要求。货品已被召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