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词语搭配。
2、 将下面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分类。(填序号) ①( )( )展翅 ②九天( )月 ③( )以继( ) ④人声( )沸 ⑤( )耳欲聋 ⑥嫦娥( )月 ⑦坚持不( ) ⑧( )而不舍
(1)来自神话传说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形容人物品质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形容环境吵闹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根据课文内容排序。
( )万户的火箭飞行——大胆的尝试。
(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巨大的成功。 ( )古人的奇妙想象——美好的梦想。 ( )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艰苦的努力。 ( )人造卫星的发射——突破性进展。
4、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电子邮件
什么是电子邮件呢?它有哪些优点呢? 人们在电脑上写的信,由因特网上的一台主机传到另一台主机,最后送到收信人的计算机上,这样的发送和接收的信就叫“电子邮件”,英文简写为“E-mail”。 与传统的信件相比,电子邮件具有高效、准确、方便(biàn pián)、便(biàn pián)宜的特点。发送电子邮件时,不用把信写在纸上,也不需要信封和邮票。传统信件往往需要几天时间,而电子邮件传(chuán zhuàn)递速度极快,从上海传到北京只需几分钟,最快的只需几秒钟。现在,电子邮件不仅可以用来传递普通的信件,而且可以用来传递各种数据、文档、声音及图像,这些都是传统的信件、电话、传真等不能比拟(nǐ sì)的。电子邮件已经越来越受到用户的欢迎,人们把它亲切地称为“伊(yī)妹儿”。 (1)给文中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准确——( ) 方便——( ) 普通——( ) 传递——( )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①电子邮件的英文简写为“________”,人们亲切地称它为“________”。 ②电子邮件是通过_______上的计算机之间互相传递的。
(4)这篇科学小品介绍了现代通信知识。首先提出问题,接着解释________,然后介绍电
1
子邮件的________。
(5)现在人们常用的通信方式有哪些?请你写一写。
5、 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
(1)下面内容属于神话故事的是( ) A.鲲鹏展翅 B.嫦娥奔月 C.车走空中
(2)中国( )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 A.唐 B.明 C.清 D.宋
6、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在准备发射人造卫星的同时,1992中国科学家满怀希望地开始了载人航天技术的探索。年9月21日,党中央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经过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十余年的不懈努力,2003年10月15日早晨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火箭宛若一条蜿蜒的巨龙,划过一道绚丽的曲线,瞬间便消失在了苍穹之中。10月16日6时23分,飞船在环绕地球十四圈后成功返回着陆场。航天员杨利伟在即将登机返回北京的时候,用三句话概括了他二十一小时的太空旅行:“飞船飞行正常。我自我感觉良好。我为祖国骄傲。”
(1)本段话的第一句是一个________句,在全段中起着________的作用。
(2)选段最后,杨利伟说的三句话,虽然简短,但充分表达了中国人民________的心情,以及扬眉吐气的民族自豪感。
(3)说说你对“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十余年的不懈努力”两个数字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课内语段精读。
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1)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的最大意义和价值在于( )
A.中国的载人航天技术已步入世界前列。 B.实现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 C.科研人员的努力没有白费。
(2)请你用一句简练的句子赞美伟大的航天科技工作者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
1、 给划线的字注音。
2
2、 给划线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骄傲:A.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 B.自豪。
C.值得自豪的人或事物。
(1)杨利伟用三句话概括这次太空旅行:“飞机飞行正常,我自我感觉良好,我为祖国感到骄傲”。( )
(2)他获得的那枚奖章是他的骄傲。( )
(3)在成绩面前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切不可骄傲自满。( )
3、 下面词语书写有错误的一组是( )。 A.遨游 嫦娥奔月 九天览月 B.尝试 惨重代价 炎黄子孙 C.震撼 勇于实践 勃勃生机 D.崭新 震耳欲聋 穿越苍穹
4、 辨字组词。
焰( ) 溅( ) 党( ) 揽( ) 陷( ) 践( ) 堂( ) 缆( )
5、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雕塑一般的姿势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是司马迁的名言。自然,人在弥留之际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个姿势,越细品,越意味深长。 最让人感慨万千的,我认为是化学家卜拉克的姿势。
卜拉克是因心脏病猝发突然去世的,死时手中端着满满一杯牛奶。令人惊奇的是,那杯子端得极其平稳,里面的牛奶居然一滴也不曾泼洒出来——他就这么稳稳当当地坐着,从从容容,一如雕塑。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位化学家有个超越凡人的“绝对一丝不苟”的“好习惯”——做化学实验时,总是把盛放化学药剂的器皿端得平衡至极。于是,他的死有了一个堪称天下第一的姿势。
最让人惊心动魄的,则是母爱的姿势。
那是在大兴安岭火灾现场,当人们扑灭大火后,突然惊呆了,因为他们发现:一位母亲虽然已被大火活活烧死,但她却镇静地保持着一个极稳妥的姿势——紧紧地蜷曲着上肢!果然,她被烧死了,怀抱中的孩子依然活着。显然,正是因为她义无反顾地坚持着这个姿势,才硬是在熊熊烈火中护住了她的孩子!
面对着这个最能象征母爱的雕塑般的姿势,消防队员潸然泪下。
再试想,人在弥留之际的姿势尚且如此引人关注,何况日常生活中活生生的人!
是的,人总是有姿势。正所谓“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所有的姿势都昭示着人的状态和人的境界。
那么你呢?你的姿势是挺拔如松,还是颓然如泥? 这,你想过吗? (1)在文中找反义词
挺拔如松( ) 重于泰山( ) 站有站相( )
(2)“最让人惊心动魄的,则是母爱的姿势”,为什么不用“母亲的姿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说:“所有的姿势都昭示着人的状态和人的境界”。这句话怎么样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照上面的理解,我们说化学家雕塑般的姿势昭示着对化学实验的________,母亲的“姿
3
势”则是________。
(5)下面词语运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惊心动魄”是形容母爱的姿势使人感受至深,震动大。 B.“义无反顾”表现出母亲不因大火烧身二退缩由于的精神。 C.“潸然泪下”反映消防官兵为母爱的姿势而悲痛的心情。
6、 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瑰丽——( ) 惨重——( ) 反义词:超凡——( ) 崭新——( )
7、 “两弹”元勋邓稼先(节选)
“在研制氢弹和新的战略核武器的过程中,作为一位组织者和参加者,邓稼先立下了汗马功劳!”邓稼先的同伴们这样说。每一次新的战略核武器的重大突破,每一次里程碑式的试验的成功,都是和邓稼先的名字连在一起的。在特种材料加工的车间里,在爆轰物理实验场和风雪弥漫的荒原上,一年到头,他风尘仆仆,四处奔波,哪里有困难就到哪里去,哪个岗位最危险就出现在哪里。
那是一次地下核试验,马上就要开始了,试验场上的千军万马在等待着庄严的“零”时的到来。核装置徐徐下井了,各种测试仪器一起开动了。核装置下到深处的时候,突然有个信号测不到了。
怎么办呢?科技人员回到帐篷里反复商量,有人主张把装置从井里提上来拉回厂房查清原因;有人主张就地解决问题后再下井。大家从夜里一直讨论到天亮,最后邓稼先决定——在现场采取妥善办法处理。他跟科技人员来到井口附近,一起探索解决办法。戈壁滩上风沙
“邓院长,” 呼啸,寒风刺骨,气温是零下30多摄氏度!见他太疲倦了,有人劝他:你回去吧!
邓稼先严肃地拒绝:“不,这里就是战场,我不能走!”故障排除后,他才和大家一起离开现场。试验成功后,他兴奋极了。由于过度劳累,几天吃不好饭,他只喝了一小杯酒,竟当场晕倒了。在场的人赶紧扶他躺下,一量血压竟是零。
医生整整抢救了一夜,邓稼先才睁开了眼睛。苏醒后,他问的第一件事是:核爆的测试结果如何?各种数据拿到了没有?他仍然不肯休息,随后又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中。
(选自《通讯名作100篇》新华出版社)
(1)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
汗马功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风尘仆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画线句子是________描写,表现了________,衬托出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解读邓稼先说的“不,这里就是战场,我不能走”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仔细阅读画波浪线的句子,这两句话中的两个“竟”字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全文后,你想怎样评价邓稼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