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海彬
渊河北省沧州水文水资源勘测局袁河北沧州061000冤
摘要分析了河北省地下水超采现状和河北省地下水管理存在的问题袁提出了加强地下水监测能力尧地下水监测日常监督管理和超采区治理的工程措施尧非工程措施袁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遥
关键词地下水超采区曰治理措施曰河北省中图分类号TV21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渊2019冤10-0173-02
严格的2011水资源年中管央理制度一号文袁件到明2020确提年出基袁在本全遏国制地范围下水内超实采行局最面遥河北省属资源型缺水省份袁是全国地下水开采利用量最大的省份之一遥河北省每年用水量在200亿m3左右袁但地下水开采量约占用水总量的80%袁每年超采地下水40亿~
50亿m3袁成为全国地下水利用程度最高的省份之一遥地下水的过度开采袁对河北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遥制定一套地下水超采区治理措施袁对地下水进行合理有序的开发与节约保护袁进一步提升整个河北省水资源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1-2]遥1加强地下水监测能力1.1实施地下水监测问题分析实施地下水监测过程周期比较长袁因而要经过长期的动态监测袁从而系统准确地获取系列监测资料袁正确地分析计算袁对地下水的变化规律进行深入分析袁在管理地下水过程中袁要对地下水监测井网实施规范和完善袁掌握地下水动态变化遥目前袁河北省现有地下水监测站909处袁从监测的水层来划分袁主要包括以下2类监测站院第1种监测站是针对深层水的监测袁有192处监测站曰第2种监测站是针对浅层地下水的监测袁有717个监测站遥在设置监测站时袁主要将其布置在河北的平原地区袁比如中东部地区的沧州尧邢台等区域袁这些地区主要设置深层地下水监测站袁而针对一些地下水应用程度高的地方使用浅层监测站遥地下水监测站网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遥1.1.1
井网布局不合理遥监测站主要分布于平原区袁山间盆地尧坝上基本未布设监测井网袁特别是坝上地区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袁地下水开发力度加快袁监测井网急需增补曰此外袁岩溶水地区袁监测井网密度低遥
监测项目不全袁开采量站少袁水温尧水质监测井密度低袁控制范围小遥水质监测袁仅限于简单分析袁不能满足生活饮用和灌溉用水等要求袁亟待加强曰水温测量工具不先进袁数据不准确袁影响水温监测的开展遥1.1.2
监测井质量低袁测量工具落后遥河北省地下水监测井中袁专用监测井少袁监测井大多为生活用水井和灌溉井袁大部分井不符合叶地下水监测规范曳的要求袁主要表现在生活井井壁裸露易坍塌袁无完好的井台和保护设施袁干旱时易造成资料中断曰灌溉井井内有泵管影响观测袁用水季节抽水强作者简介
卞海彬渊1980-冤袁男袁河北沧州人袁工程师袁从事水资源管理
及水文测验工作遥
收稿日期2019-01-28度大袁动水位多袁影响监测资料的质量和一致性遥目前袁绝大多数监测井还在使用测绳尧测钟或者毫安表测量袁不能保证监测资料的精度遥此外袁河北省监测井换井率较高袁影响了资料的完整性和使用价值遥1.1.3
高程引测尧校测工作急需加快开展遥2013年袁河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部署了地下水监测井高程引测工作袁由于经费限制袁部分监测井高程引测尧校测工作至今进度缓慢袁影响了资料的使用价值和精度遥
1.2加强监测能力的具体措施1.2.1优化监测井网密度遥地下水监测井的密度直接影响监测数值的准确性遥布设密度较小袁则实测资料不能准确反映监测区域内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曰地下水监测井点布设过于密集袁也会造成监测项目的重复性遥为更准确地监测地下水的动态变化特征袁必须对地下水监测井的分布进行优化调整遥布设密度较小地区袁适当增设监测井曰井点布设过于密集的地区袁在不影响监测地下水动态变化的前提下袁可适当削减部分监测井遥同时袁要加快山间盆地尧坝上地区尧岩溶水开采区的监测站网建设[3]遥1.2.2
专用监测井建设遥按照叶地下水监测规范曳要求袁生产井不宜作为水位基本监测站的监测井遥要合理调整专用监测井和生产井的比例袁保证监测资料的准确性遥河北省在用于生态和特殊目的时袁通过监测井实施监测不够全面袁难以对地下水的变化实施准确监控袁导致地下水资源相关资料信息的获取比较困难遥同时袁应注意监测井的更新和替换袁以野同含水层组就近替换冶原则调整和补充袁使停测或更新监测井的资料得以延续袁使地下水监测网更加科学合理遥1.2.3
自动监测能力建设遥叶地下水监测规范曳要求国家级水位基本监测站尧重点水位基本监测站实现自动监测遥自动监测网可以大大提高监测资料的时效性和准确性遥因此袁必须逐步建立全省范围内自动监测网袁对地下水进行连续不间断的自动监测袁提高监测精度袁从而有效提升对地下室水资源的保护力度和利用程度[4]遥
1.2.4健全地下水监测数据信息运行机制遥地下水监测信息系统的建立袁是地下水监测的必然发展方向遥这就要求按照河北省水资源管理野四网一平台冶的建设要求袁加快地下水自动监测系统的建设和完善袁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尧传输尧处理和预报遥2日常监督管理2.1
严格监测频率一是在非汛期通常每5d监测1次地下水袁并从每个月173
资源与环境科学的1日开始袁每隔5d监测1次袁每次的监测时间都为8院00曰如果处于汛期袁监测频率高于非汛期袁通常控制在1d监测1次遥二是针对地下水位的监测袁要利用水位通测站来实施袁其监测频率为1年监测3次袁通常将监测的时间点放在汛期前尧汛期后以及每年的年末袁具体的监测日要在地下水每5d监测1次的日期中选取1d袁每次监测的具体时间为8院00遥
2.2日常资料整理与统计通过监测资料对地下水位动态规律进行分析袁从而实施有效的管理与控制遥实施地下水位监测资料整编涉及以下几点院一是洗井尧淤积尧监测井深尧编号位置等曰二是监测的周边环境变化影响曰三是针对监测次数以及更换尧调整监测井的情况曰四是高程记录的整编袁包括校测尧复测以及引测曰五是监测所应用的设备检定遥
3实现地下水超采区科学管理的工程措施3.1加快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建设进度河北省地下水禁采尧限采的替代水源袁主要为引江水尧引黄水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已于2016年建成通水袁加快河北省境内赞善干渠尧石津干渠尧沙河干渠尧邢沧干渠等干渠袁以及大浪淀水库尧衡水湖大型调蓄工程等配套工程建设袁是实现地下水禁采尧限采的前提遥在引江水源和当地水源没有完全对接尧汉江流域丰水年袁应尽最大能力多调水袁利用配套工程和现有河道袁最大限度补充河道环境用水袁接补给地下水袁增加区域水资源量袁为农业灌溉增加水资源储备袁最大可能保证补充衡水湖尧白洋淀等湿地生态补水袁改善地下水环境遥只有充分发挥南水北调工程效益袁才能彻底解决地下水超采问题遥3.2非常规水利用工程建设沧州市尧衡水市等地具有大量微咸水资源袁其他市再生水尧雨洪资源潜力较大袁要积极开发利用微咸水尧再生水尧海水淡化尧雨洪资源等非常规水袁并纳入水资源统一管理遥中东部平原地区推广地下水咸淡混合灌溉曰加大再生水利用袁其中城市生态用水要优先使用雨水和再生水袁到2020年设城市再生水回用率达到60%曰新建建筑面积达到一定规模的宾馆尧公共设施尧小区等建设工程配套建设中水设施曰大力发展以城区尧山丘区为主的集雨工程建设曰扩大沿海地区海渊上接第168页冤
产效益的显著提升遥因此袁采取科学尧有效的防雷技术袁不仅可以确保自动气象站的安全尧正常运转袁还有助于推动我国农业实现快速尧健康发展遥
[1]艾合买提江窑买吐送袁图尔荪古丽窑阿卜杜热西提.分析自动气象站
现代农业科技圆园19年第10期水淡化规模和海水直接利用遥对利用非常规水资源的不计入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遥4.1
4地下水超采区科学管理的非工程措施划定地下水超采区袁严格野三条红线冶管理省政府以文件形式核定地下水超采区袁明确划定禁采和限采区域遥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地下水超采区域内袁严格控制新增取用地下水袁除生活用水外袁一律不再审批新的机井遥实行区域地下水水位和地下水开采总量双控制遥在城乡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袁严禁新增自备水源袁现有水源逐渐关停遥制定并实施南水北调受水区地下水压采实施方案袁南水北调工程建成后袁受水区自备井原则上全部关闭袁削减南水北调受水区地下水超采量遥4.2
严格实施取水许可制度把水资源论证作为建设项目审批尧核准和开工建设条件袁把好新项目准入关遥接受公众监督袁完善公众参与遥对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进行后评估袁建立审查专家及审批机关尧业主单位尧论证单位责任追究制度遥制定国民经济规划要充分考虑当地水资源条件袁城市总体规划尧工业园区规划和工业聚集区以及重大建设项目布局袁必须开展水资源论证袁促进产业结构尧生产力布局和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遥对严重超采区范围内袁未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袁不得随意取水或改变用水计划遥4.3
逐步提高地下水水资源税河北省作为水资源税费正式调整的试验区域袁大力提升引用地表资源袁通过控制水资源税标准来促使地下水使用量降低袁从而提升企业自备井的使用成本袁使其能将自备井关闭袁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袁制定优先利用外来水的水价政策遥在调整供水价格的同时袁应进一步加大自备井水资源税标准的调整力度袁从而提升常规水源的价格袁促使人们提升再生水的使用量袁提升污水资源化的力度遥
[1]段永侯袁肖国强.河北平原地下水资源与可持续利用[J].水文地质工
程地质袁2003袁30渊1冤院2-8.
[2]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地下水监测工程技术规范院GB/T51040-2014[S].北京院中国计划出版社袁2015.
[3]张策.地下水超采问题现状及治理措施[J].地球袁2016渊12冤院107.
[4]张卓袁郑德凤.山西省水资源短缺现状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袁2016袁44渊12冤院279-280.防雷技术分析对农业的影响[J].中国林业产业袁2016渊3冤院26.
[2]周延洲袁吕昆坤袁黄茜袁等.自动气象站防雷技术对农业的影响分析[J].中国农业信息袁2015渊14冤院73.
[3]白帆袁李作平袁梁帅袁等.气象自动站防雷技术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袁2016渊19冤院217.
[4]张虎袁刘礼峰袁吉振习.农村雷电灾害成因分析及防雷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袁2010袁16渊14冤院227-228.
[5]杨英.自动气象站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J].南方农业袁2018渊12冤院155.例[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袁2015渊1冤院5-8.
[2]邢孟国.浅谈基层农业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袁2018渊13冤院240.
[3]刘咏梅袁赵忠福.对阿拉善盟气象为农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袁2013渊2冤院248-249.
[4]贺俊杰袁冀刚袁郭立志袁等.内蒙古地区级生态与农业气象监测评估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农业气象袁2009袁30渊2冤院235-238.[5]王涵.网络化农业气象信息服务技术[J].农技服务袁2017渊20冤院139.
5参考文献5参考文献渊上接第169页冤
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袁不断提升基层气象为农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工作能力袁促进正镶白旗农业气象服务工作提质增效遥
[1]王冰袁林修栋袁刘君秀.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探析院以山东烟台为
3参考文献17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