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六(上)教案

来源:画鸵萌宠网


第二单元 分数乘法

单元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3、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1、 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单元重点:

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单元难点:

1、 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去解答这类应用题。 2、 分数乘法计算法则的推导。

1、分数乘法 (1)分数乘整数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 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

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复习题。

(1)列式并说出算式中的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

5个12是多少? 9个11是多少? 8个6是多少? (2)计算:

312333++= ++= 6661010102.引出课题。

333++这题我们还可以怎么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乘法。 101010二、新授 1、 利用

333++教学分数乘法。 1010103) 103×3) 10(1) 这道加法算式中,加数各是多少?(都是

(2) 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怎么列式?(乘法,

(3) 33333333++=9,那么++=×3,所以×3=____________=9。10101010101010103×3=9计算过程是怎样的?谁能把它补充完整。 10同学们想想看,

2、 出示例1,画出线段图,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222 1111112”,就是把袋鼠跳一下11(1) 引导学生看图,理解“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

的距离即这一整条线段看作单位“1”。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11份,其中的2份就表示

人跑一步的距离。

(2) 引导学生根据线段图理解,人跑一步是袋鼠跳一下的

2,那么“人跑3步的距离相当11622于袋鼠跳一下的几分之几?”就是求3个是多少?(列式:×3 =)

1111113、 结合以上两题,归纳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的分子和整数相

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4、 练习:练习完成“做一做”第2题。 5、 教学例2 (1)出示

3×6,学生独立计算。 8(2)根据计算结果,学生观察讨论:乘得的积是不是最简分数?应该怎么办? (3)学生通过自己的想法的来约分:A、先约分再计算;B、先计算得出乘积后约分。 (4)对比,让学生体会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比较简便,同时向学生说明先约分的书写格式。

三、练习

1、 完成“做一做”的第一题。(提醒学生,计算前先观察分数的分母与整数是否可以约分,

养成先约分在计算的习惯)

2、 “做一做”第3题。(先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讨论先算什么可以使计算简便。如果用

连乘算式,要提醒学生先约分再计算。) 三、作业

练习二第1、2、4题。

(2)一个数乘分数

教学目标:

1、创设自主探索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合作交流、尝试练习、归纳领悟等过程中,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 2、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3、通过一个数乘以分数应用的广泛性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推导算理,总结法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计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

351×5 ×1 ×2

81072、上面各题都是分数乘以整数,说一说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3、引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二、新课 1、教学例3

(1)出示条件和问题:每小时粉刷这面墙的

11,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根据公式5411“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学生列式:×

54111111,第二步再涂出小时粉刷这面墙的面积,即的,由此得出×这54545411个乘法算式表示“的是多少?”

54面墙的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把一张纸张看作一面墙,第一步先涂出1小时粉刷的面积,即这

(3)根据直观的操作结果,得出

法:

111×=,根据刚才操作的过程和结果推导出计算方542011111×==。 5454203(4)提出问题: 小时粉刷多少呢?让学生用前面的方法涂色、推导、计算,自主解决

4问题。

2、相关练习:练习二第5题。

3、小结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意义:一个数乘分数,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计算法则:分数乘分数,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4、教学例4

(1)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32 ×。 103(2)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交流计算的方法,明确分数乘分数也可以先约分再乘。通过展

1 1

示学生的计算过程,进一步明确约分的书写格式: × = = (km)

5

1

310233210315(3)学生独立解答“5分钟飞行多少千米?”,讲评中介绍分数乘整数的另一种格式。 5、巩固练习:P11“做一做”(注意提醒学生要先观察能否约分,再着手计算)。 三、练习 1、练习三第6题

33是多少?算式:×2 44123132(2)求枝或枝长多少分米,就是求的是多少,或的是多少。

234243(1)求2枝长多少分米,就是求2个

2、练习三第9题。(学生讨论交流,说说错在哪里,结合学生易犯的错误讲解) 四、作业

练习二第3、7、8、10题。

教学追记:

分数乘整数、分数乘整数这两堂课,我都注重从生活引入,并通过直观的线段图、折纸等方式让学生理解算理。课中,我能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改变以记忆法则、机械训练为主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参与到算理的探讨、运算规律的归纳中来。

(3)分数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自主探究,尝试迁移、合作交流的探究情境,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在观察、迁移、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3、创设开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培养他们勇于实践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运算定律,灵活、准确、合理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么样?(先算二级运算,后算一级运算)

2、哪些运算属于二级运算,哪些运算属于一级运算?(乘、除法属于二级运算,加、减法属于一级运算)遇到有括号的题目该怎么来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3、观察下面各题,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1)36×2+15 (2)5×6+7×3 (3)15×(34-27) 二、新授

1、向学生说明: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按照此规则,学生仔细确定运算顺序后计算下面各题。 (1)

937341212514+× (2)×- (3)(-)× (4)×+

223559582155932、复习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

(1)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2)这些运算定律有什么用处?你能举例说明吗? (3)用简便方法计算:25×7×4 0.36×101 3、推导运算定律是否适用于分数。

(1)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并勇于发表自己的个人意见。

(2)验证:有些同学认为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能适用于分数乘法,而有些同学认为不能,

你们能找到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吗?(利用例5的三组算式,小组讨论、计算,得出两边式子的关系)

(3)各四人小组汇报讨论和计算结果。 4、教学例6 (1)出示:

31××5,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全班交流,说一说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56(应用乘法交换律) (2)出示:(11+)×4,学生先观察题目,然后指名说说这道题适用哪个运算定律,为10411×4和×4都能先约分,这样能使数据变小,方104什么?(适用乘法分配率,因为便计算)

(3)小结: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在计算时,要认真

观察已知数有什么特点,想想应用什么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三、练习

P14“做一做”:先让学生观察题目中的已知数的特点,说说怎样做简便?应用了什么运算

定律。然后再独立完成练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