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管理
6、手术部位冲洗,应使用37℃左右的无菌生理盐水等液体。(1分)7、医疗设备、手术室器械及物品的清洁、消毒、灭菌及存放符合规范要求:(4分)(1)手术器械、器具及辅料必须达到灭菌要求;(0.5分)(2)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0.5分)资料现场查看随机抽考(3)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应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油类物品如凡士林纱布、液体石蜡等不采用压力蒸汽灭菌;(0.5分)(4)外来手术器械必须重新清洗、包装、灭菌;植入物应进行生物监测;(0.5分)(5)所有缝线不应重复灭菌使用;(0.5分)(6)打开的无菌包、无菌干燥持物钳及容器使用有效时间均为4小时;(0.5分)(7)手术室用物、氧气湿化瓶、吸引器瓶、止血带、垫枕等一用一清洁并消毒;(0.5分)(8)接送患者的平车应每日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并更换被服;感染患者应使用专车,用后及时用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0.5分)8、使用后手术器械密闭运送消毒供应室统一处理;若在手术医院室处置,则手术室的器械消毒、清洗、包装及消毒灭菌质量感染必须符合消毒供应室审核验收标准。(2分)管理9、感染及传染患者手术管理规范:(4分)(1)手术通知单应注明感染/传染性疾病名称,手术间外有隔离标识,不得参观;(1分)(2)术后对隔离手术间进行终末消毒;(1分)(3)医护人员执行标准预防措施,防护用品齐全。(1分)(4)特殊感染(朊毒体、气性坏疽、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病原体等)手术,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术后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规定的方法进行终末消毒。用过的器械和物品,应先灭菌或消毒,再清洗,再灭菌。(1分)10、使用中的各种消毒、灭菌剂应定期监测;使用中的化学消毒剂每季度、灭菌剂每月生物检测一次;戊二醛每周、含氯消毒剂每日浓度监测一次,检测结果均应符合标准。(2分)11、每月进行物表、手、空气、灭菌物品等监测,监测结果均应符合标准。(2分)12、使用的各种消毒灭菌设备必须有省级食品、药品监督局颁发的产品注册证及附件、卫生部颁发的卫生许可批件及附件;紫外线灯每半年进行辐照强度检测,有记录。(2分)13、灭菌设备使用时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生物、化学检测,有记录;小型快速灭菌器每锅物理检测、化学检测、每周生物监测。 (3分)1、规章制度、岗位职责、操作规程及各类预案健全,并落实到位:(12分)(1)严格落实手术室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安全管理制度、手术室应急预案、预防差错事故管理制度、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职业安全防护制度、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制度、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报告制度;(2工作分)质量管理
查阅资料现场查看25分随机抽考现场查看查阅资料随机抽考
工作查看质量(2)严格落实手术室工作及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手术室工作45分查阅管理制度、手术室更衣室管理制度、手术室参观制度、手术患者资料访视制度、接送患者制度、手术物品清点制度、药品管理制随机度、仪器管理制度、手术室清洁卫生制度、交制度、查抽考对制度、手术室标本管理制度、围手术期管理制度、急诊手术管理制度、手术部位标识制度、耗材管理制度等;(2分)(3)严格落实手术室感染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感染手术管理制度;(2分)(4)制定手术室教育与培训工作规范及护理人员岗前培训、新护士培训、在职护士继续教育、工勤人员等培训计划,有组织,有落实,有记录;(2分)(5)各级护理人员职责明确,落实到位;(2分)(6)各岗位:洗手护士、巡回护士、质控员等职责明确,落实到位。(2分)2、手术室应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10分)(1)严格落实手术患者交接制度,有记录;(2分)(2)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有医师、麻醉师、护理人员对手术患者、部位、术式和用物等相关信息核查及落实情况,有记录;(2分)(3)手术患者标本保存、登记、送检等流程管理规范,有记录;(1分)(4)遵医嘱正确用药;(1分)(5)手术物品清点符合要求,有记录;(2分)(6)定期进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演练,有记录。(2分)3、 洗手、巡回护士应掌握手术室基础知识、专科技能、各种手术的配合技能:(10分)(1)严格落实无菌技术操作规范;(2分)(2)认真、及时、准确填写手术护理记录单,粘贴植入物标识等;(1分)(3)体位摆放正确,固定安全舒适;保护受压部位,注意保现场工作暖;保护患者隐私;(1分)查看质量(4)手术区域照明良好。正确选择高频电刀负极板类型及放45分查阅管理置部位;(1分)资料(5)手术物品准备完善,供应及时主动;(1分)随机(6)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和手术风险评估制度;(1分)抽考(7)洗手护士应了解手术程序,明了术者意图。配合熟练,妥善保管标本;(1分)(8)术后根据患者麻醉情况由麻醉医师、手术医师或护理人员送至苏醒室、病房或重症监护室;(1分)(9)室内用物,敷料、药品及时补充,定位放置,排列整齐,无过期。(1分)4、护理人员能够熟练使用各种抢救设备,掌握复苏抢救技能。 (3分)5、各种手术器械专人管理,分类存放,账目明细,交接有登记;(3分)(1)手术器械分类登记管理:根据不同手术器械的性能要求,正确放置,锐利器械有防护措施;(1分)(2)备有足够的各类手术器械及物品,有手术器械准备指南和标识,包括名称、包装及灭菌方法;(0.5分)(3)掌握各类手术器械的用途、清洗灭菌方法、保养方法等;(0.5分)(4)腔镜类手术器械管理:硬镜与软镜的清洗、存放符合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0.5分)(5)精密手术器材专人保管、定期检查及保养。(0.5分)6、外来手术器械必须重新清洗、包装、灭菌。(2分)7、无菌物品储存间有专人管理,符合规范。(3分)(1)设专人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技术;(0.5分)(2)各种容器及包布清洁干燥、平整、无破损;(0.5分)(3)各种无菌物品包装标识清晰、项目齐全,包括器械包名称、灭菌指示胶带、灭菌时间、灭菌锅次、失效时间、包括者姓名或代码。打开的无菌物品应注明开启时间;(0.5分)现场查看(4)无菌物品专柜储存,离地≥20cm,离墙≥5cm,离天花板查阅工作≥50cm。有取放标志,保持清洁;(0.5分)质量45分资料(5)无菌物品存放期限:(0.5分)随机管理抽考①棉布和硬质容器:一般环境(温度﹤25℃、湿度﹤60%):10-14天;其他环境7天;②医用无纺布及纸质容器:1月;③纸塑包装袋:6月。(6)一次性物品拆除外包装,与其他无菌物品分柜放置;包装合格,标志醒目,无过期。(0.5分)8、高值耗材管理规范,有出入库及使用登记。(2分)1、保洁人员分工明确,不同区域的清洁工具不能混用,有明显标识。(0.5分)2、手术室工作区域应每24小时清洁消毒一次。(0.5分)3、连台手术之间,应及时对手术间进行清洁、消毒处理;未经清洁、消毒的手术间不得连续使用。(0.5分)4、每日手术结束后对手术间物表、地面进行彻底清洁消毒。(0.5分)5、清洁的方法遵循从相对清洁到污染的原则,无明显污染情保洁况下,物体表面用清水擦拭,当地面受到明显污染时,先用管理吸湿材料去除可见染污,再清洁和消毒。(0.5分)6、内外走廓、辅助间地面每日湿式清洁2次;定期彻底清洁内外环境,包括天花板、窗户、墙壁、紫外线灯管、空调及空气消毒机滤网等。(0.5分)8分管理
7、污物存放间整洁,各类医疗废弃物分别放置,正确包装,传染性污染敷料双层包装,标识醒目,密闭转运,日产日清,交接有记录。(2分)8、有专用拖把及冲洗、浸泡消毒的容器等,各区拖把标识清楚,分池洗涤,悬挂晾干。(3分)标准分:100分得分: 修订于2014年3月扣分列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8.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23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