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照相术于19世纪30年代末诞生,40年代以后传入中国。19世纪晚期,开始走进宫廷生活。
2 电影于1896年出现在中国。照相术于19世纪40年代传入中国。 练习:
1 在1898年的上海,一位清朝官员不可能做到的是( ) A 阅读《申报》 B参观轮船招商局
C 买一本商务印书馆的书籍 D观看无声电影《定军山》 2 今年是辛亥革命102周年。下面带有反清革命色彩的有( ) 1 中山装 2 握手礼 3 剪辫子 4废止缠足 A 1234 B 13 C 124 D 234 中国拍摄的第一部电影: 辛亥革命为:
洋务运动口号:“ ” “ ” 新文化运动口号:“ ” “ ”
第二单元总结
1《申报》——“近代史的百科全书”商务印书局——近代中国最大的出版机构。 2废科举 兴学堂
(1):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止科举制度
(2)兴学堂:1904年,清政府颁发《奏定学堂章程》 3 京师大学堂的开办:1898年设立。 4 魏源 严复
魏源:“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严复:啥啥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代表作为《天演论》,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步观点。 维新变法又称啥啥变法(不会打,不会读) 那啥,看完之后做《易百分》的36~39.
八上历史第11课到24课
1.洋务运动兴起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在镇压农民起义和与西方列强打交道的过程中,清政府中一些握有实权的官僚,耳闻目睹西洋坚船利炮的威力,深受刺激。
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兴办近代工业。目的:为了维持清朝的统治。
主要内容:外交——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军工——曾国藩创建安庆内军械所(第一个兵工厂) 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最大军工企业) 民企——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最早民用企业) 作用:刺激中国资本主义产生,抵制外国资本主义扩张.
2. 1895年5月,康有为、梁启超与参加会试的13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要求变法,史称:“公车上书”。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史称“戊戌变法”。 主要内容有:政治上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改订律法,澄清吏治;经济上奖励实业,改革财政;军事上编练新军,改习洋操;文化方面,设立学堂和译书局,准许创办报馆、学会等。 作用: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知识的传播,有利于资本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事,有利于革除社会弊端。
戊戌变法历时103天,历史上又称“百日维新”。
3 1894年秋,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是当时中国最完整、最进步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也是孙中山领导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
4. 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武昌发动起义,次日攻克总督衙门,占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国号为中华民国,接着控制武汉三镇,起义取得胜利,史称“辛亥革命”。
5.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正式成立,孙中山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3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在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6.新文化运动兴起背景:封建复古思潮泛滥。
标志: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来改名为《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主要代表人物:陈独秀——《新青年》(《青年杂志》)、《文学革命论》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鲁迅——《狂人日记》 李大钊——《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主要内容:提倡民主科学,掀起文学革命,传播马克思主义。
地位作用: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推动民族民主革命的进程。 7.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巴黎和会拒绝中国人民收回山东的正义要求,这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后来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向上海,主力由学生发展为工人。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在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奠定基础。 8.1924年5月,孙中山在共产国际和共产党的帮助下,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孙中山任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廖仲恺任党代表,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黄埔军校是一所国共合作的军事学校,为国民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骨干。
9.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军阀。1926年正式出师,兵分三路,主战场是湖南、湖北,叶挺独立团英勇善战,赢得“铁军”的美誉。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威震全国,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10.共产党认识到独立领导武装力量的重要性,决定以武装起义反对共产党反动派的统治,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南昌起义的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两到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所以定8月1日为建军节。
11.1927年秋,毛泽东在湖南领导秋收起义。10月,毛泽东领导
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
12.1934年10月,红军被迫撤出中央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标志着红军完成战略转移的任务,长征胜利结束。
13.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扣押蒋介石,要求他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立即召开救国会议等八项主张。这就是西安事变。1937年7月7日,日军炮击北平西南的宛平城卢沟桥,中国守军忍无可忍,奋起抵抗。史称“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由此开始。
14.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日军进入南京城进行大屠杀,屠杀军民30万人,惨绝人寰,激起中国和世界人民的极大愤概。史称“南京大屠杀”。
15.1940年8月,为粉碎日军的“囚笼政策”,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出动100多个团,取得“百团大战”的胜利。牵制了日军对西北、西南的进攻;遏止了国民党内的投降妥协倾向,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高了中共和八路军的威望,展现了敌后抗日根据地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16.1938年春,日军向徐州进攻,国民党将领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艰苦战斗,取得了抗战以来最大一次战役性胜利。——台儿庄战役
17.重庆谈判:1945年8月,国共双方代表正式签署《会议纪要》,又称《双十协议》。但国民党始终不承认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
18. 1947年3月,蒋介石调集大量军队进攻陕甘宁边区。敌我力量悬殊,毛泽东等中央领导机关解放军主动撤除延安,转战陕北。粉碎了敌人对陕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
19.千里跃进大别山:1947年6月底,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标志着人民解放军转入全国规模的战略反攻。
20.1948年秋,解放军先后开展辽沈、淮海、平津、渡江四大战役,进行战略大决战。
名称时间领导军队结果、意义
辽沈战役1948.9---11东北野战军解放了东北全镜 淮海战役1948.11----1949.1中原、华东野战军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广大地区基本解放。国民党统治濒临崩溃
平津战役1948.12----1949.1东北、华北野战军华北全境至此基本解放
渡江战役 1949.4.21----4.23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了延续了22年的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