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828・ 江西医药2007年第42卷第9期 处方存在有M 浓度偏高的问题。电解质的过量可 中性或弱碱性下的钙、镁、铁、锌等离子发生沉淀,故 阳离子应控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标准是,一价阳 离子浓度<150mmol/L(Na ̄<IOOmmoi/L,K*<5Ommol/ 降低营养液的粘稠度。对乳液稳定性有影响.又因电 解质自身有很强的水化作用(吸引水分子)。可使营 养液中胶粒表面的水化膜脱水.使脂肪颗粒相互靠 近,发生聚集和融合,导致水油分层。另外过高的电 解质浓度有可能对复合氨基酸产生盐析作用.使在 L),二价阳离子浓度Mg2 ̄<3.4mmol/L,Ca2+<1.7reoolt/ L。 (收稿日期2007—04-10 修回日期2007—09—17) 脑出血后并发多肢体深浅静脉血栓1例报告 肖永红朱晓梅(江西省新干县人民医院,新干,331300) 中图分类号:R743134 脑出血后并发深静脉血栓报告较多.但术后同 管内皮细胞受损而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引起血液 时并发深浅静脉血栓报告较少.现就我院l例报告 凝血机制异常。形成静脉血栓。(3)医源性因素的影 如下: 响:为预防或制止上消化道出血长期应用止血药物。 1病例报告 造成血液呈高凝状态。在术后治疗过程中.为降低颅 患者,女。73岁。因突发右侧肢体活动受限,伴 压大量使用脱水剂、利尿剂,或限制液体的入量而导 神智模糊lh于2005年3月1日人院。既往有高血 致机体的液体总量不足。使血液处于高粘滞状态.促 压病史4年,有长期饮烈性白酒史。查:T36.7℃,R21 发静脉血栓的形成。(4)静脉壁损伤时内膜下层胶原 次/rain。P82饮 n,BP180/95mmHg神智模糊颈有抵 裸露可激活血小板释放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 抗感。右侧肢体胍力II级。CT示:左颞叶脑出血,出 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同时静脉壁电荷改变导致血 血量70ml。入院后行血肿穿刺引流术。同时脱水降 小板聚集,粘附。最终形成血栓。(5)术后长期卧床, 颅压.预防感染治疗。使用止血剂。术后第2d出现右 患肢被动及主动活动过少。下肢的血液由于失去肌 下肢远端肿胀(静脉穿刺侧)遂改变静脉穿刺位置, 肉泵的挤压作用,造成血流缓慢。在下肢静脉窦内形 从左下肢输液.又发生左下肢远端肿胀,改为左上肢 成涡流。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并使血小板从在血流 亦如此。考虑同时并发深、浅静脉血栓。请上级医院 中轴流动移向边流,促使血栓形成。(6)对早期应用 专家会诊。送上级医院行彩超,发现右胭静脉血栓, 血管活性药物认识不足.未能及时应用血管活性药 不排除小静脉血栓,给予低分子肝素钠、低右、复方 物,早期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可起到活血化瘀。抑制血 丹参治疗l周。四肢肿胀消退,未发生出血,半月后 小板凝集。改微循环。对深静脉血栓的防治起到积极 痊愈出院。随访2年,生活能自理。 作用。 2讨论 本病采取的治疗措施有:(1)一般处理:卧床休 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和血高凝状态是造成静 息,抬高患肢,适当利用利尿剂,减轻肢体肿胀;(2) 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患者 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钠50o0单位腹壁脐旁皮下注 则主要由于血液的高凝状态和血流缓慢造成的。形 射,每日1次,超过正常值约2倍为标准,以维持凝 成的原因为:(1)术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致儿茶酚胺 血时间。(3)祛聚治疗:右旋糖酐、丹参、阿斯匹林等, 大量分泌导致全身血管收缩。是形成静脉血栓原因 可扩充血容量,稀释血液,降低粘稠度,又能防止血 之・:术后机体过多动员储备之脂肪,使血脂增高,形 小板凝聚。本例经验告诉我们。当患者血液处于高凝 成过多的乳糜微粒。导致血液粘稠度的增加,引起静 状态。静脉穿刺出现肢体肿胀时,应及时查AFIT、 脉血栓形成【l】。(2)受损的脑组织释放大量组织因子 PI1并及时使用低分子肝素钠等抗凝药物干预治疗. 进入血循环激活VⅡ因子触发外源性凝血途径,术 以免病情进一步加重。 后由于机体缺氧、细菌感染、酸中毒等因素,致使血 (收稿日期2007—06—14 修回日期2007—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