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也谈“差生”

来源:画鸵萌宠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也谈“差生”

作者:李桂芳

来源:《神州》2011年第34期

“差生”在每个教育群体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是每个教育者都熟知且头痛的话题,他们也是教育的弱势群体。尤其对于我们职业学校而言,更是“群英荟萃”。面对这些义务教育阶段的失败者,为人师的我们真的需要好好思索一下。多年来传统的评价方式是,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往往是以成绩作为衡量的准则。家长以孩子的成绩好为荣,老师以学生的成绩好为优。那么,对于这些差生,教师该怎么办呢?结合多年的观察分析,我认为要从研究差生的成因入手进行转化。 一、差生形成的原因

1.家长因素。首先,家长的态度是导致“差生”形成的关键所在。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与未来,家长对子女寄托了很高的希望。多数家长生活中对孩子是百依百顺,过分溺爱,使孩子养成许多不良习惯,致使孩子缺乏自理能力和自信心,生活在上过度依赖父母,学习上怕吃苦,怕面对困难,缺少上进心和拼搏精神;有的家长工作压力大或者教育方法简单粗暴,甚至以打代教,久而久之使孩子失去学习的动力,丧失学习目标,逐渐成为差生;有的家庭不和睦,孩子在家得不到温暖,性格和行为方面对立性较强,把不学习作为报复家长的手段,从而成为差生。其次,教育缺乏持续性。孩子的成长过程需要家长持续的教育和呵护,他们不但有物质需求,更重要是精神的引导与交流。我所教的学生中就有不少是留守孩子,他们多数一年与父母见一次面,成长中遇到的一些困惑、迷茫得不到正确的指点和帮助。他们缺乏家庭的关爱,形成我行我素,遇事偏激的性格,生活中不能和同学和谐相处,学习上缺乏上进心,久而久之也就成了所谓的“差生”。教育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是每一个家长的心愿。多数家长只重视给孩子提供优越的物质条件,而忽视了心理引导。中学阶段正处在青春期,躁动、好奇,极易受外界影响,或许一念之差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这一时期,孩子有了自己的思维方式,不愿意让家长过多地干涉,甚至于故意和家长对着来。作为家长应该转变教育方式,放下架子,尝试着做孩子的朋友。记得有人说过“家长的素质有多高,孩子就会飞多远”。千万不可以孩子不听话为由,听之任之。

2.社会因素。当今社会,信息的传播速度迅速、范围广。学生极易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迷恋网游、聊天从而失去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诚然,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暴发户,他们可能没有过高的学历,但他们有丰富的人生阅历,人们往往只看到他们的光环,却不知他们付出的艰辛。 二、转化差生的策略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如何有效地转化差生呢?我是这样认为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不随便以成绩去评价学生,给他们戴上“差生”的帽子。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培养的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任何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尽管他们在学习方面有时落伍,但不能完全否定他们的能力。如果这些学生在其它方面有较好的表现,那应当说明他们并不差,只是在学习方面没有培养起兴趣罢了。所以,我们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消除自卑心理,转变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成绩。

2.改变爱的方式。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让我们弯下腰来,听听孩子的想法,走进他们的内心,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关心他们的情感变化,努力去注意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以他们自身的优点,去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去接近他们,找他们谈心,鼓励他们树立与困难作斗争的信心、恒心。一旦发现他们的微小进步,就要及时表扬,鼓励他们奋发向上。我们拥有不一样的教育,就会使孩子拥有不一样的人生。

3.分层教学,让每个人都获得成就感。根据成绩的差异,采取“因材施教”的原则。把学生按学习成绩和智力的好坏分几个层次:学习成绩好,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为一个层次;学习成绩中等,学习较勤奋而理解能力较迟缓的学生为一个层次;学习成绩较差,学习基础差和反应迟钝的学生为一个层次。课堂教学中,给不同层次学生不同的学习任务,不同的学习目标,让每一个学生感受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喜悦,从而使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都能获得成就感,进而不断提高。

4.用心去发掘他们的闪光点。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长处和优点,作为教师要用放大镜去看学生的优点。在教学中精心设计一些差生能参与的学习活动,如组织演讲比赛、经典诵读比赛等,给差生创造大显身手的机会,让差生体会自身的价值;教学管理中有的同学虽然学习成绩差,但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在教学管理中,可以让他担任班级的生活委员、纪律委员等职务,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逐步培养学习文化知识的情趣。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不能片面地认为“差生”无可救药,而要把转化他们作为重要任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担当起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要相信我们的班级内将会人人都是优生,让“差生”这个词语,从我们的工作词典里消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