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不还起诉程序,需携带证据和起诉书到法院立案,费用为欠款数额×4%。拒不执行法院判决可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恶意借贷逃走可能涉及诈骗罪,坐牢时间较长。一般民间借贷不坐牢,可向法院起诉要求返还。信用卡恶意透支超过1万元不满10万元可构成诈骗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借钱不还需谨慎,避免涉及刑事责任。
法律分析
一、借钱不还起诉程序怎么走
借钱不还,如起诉需要携带证据、准备复印的借条、起诉书,身份证到法院立案并交诉讼费,简易程序3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费用一般是欠款数额×4%缴纳诉讼费,以后谁输了,谁支付。
二、借钱不还会坐牢吗
只要你不是恶意诈骗,借钱不还最多每年被司法拘留十五天。当然如果你恶意借了很多钱逃走就可能被控诈骗罪之类,那就不是拘留十五天这么简单了,可能就要坐几年甚至十几年牢了。
三、相关知识拓展
一般民间借贷不会坐牢,借钱不还只要没有违反刑法,不会追究其刑事责任。但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其返还。特殊情况下,借钱不还就有可能会坐牢!
1.拒不执行要坐牢
刑法规定,拒不执行人民法院生效的法律文书,将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这个刑罚的前提是借钱不还,你首先要到法院去起诉,由人民法院判决后,如果当事人拒还钱,你可以到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但在执行期间,你需要提供被执行人有财产而不还钱的证据。欠钱人有钱最好及时还给债主,别把债主惹急了,想让你去坐牢,那就麻烦了。
2.“借钱不还”型诈骗
“借钱不还”型诈骗,即借贷式诈骗,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通过借贷的形式,骗取公私财物的诈骗方式。此类犯罪在日常生活中时有发生,由于犯罪人通常都是披着民间借贷的面纱实施,而且多发于亲戚、朋友、熟人之间,因此,与民事案件中的债权债务纠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在处理此类案件时必须进行严格审查,防止将债务纠纷作为犯罪处理,避免打击无辜。
例如:张某以投资项目为理由骗取李某50万元,实则张某用这笔钱包养小三和赌博。期间,张某隐藏自身本已欠债和无力还款状况。张某因此被法院定诈骗罪入狱。
3.信用卡逾期不还
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恶意透支”。恶意透支,数额在1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
《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结语
借钱不还的诉讼程序相对简便,需要准备好证据、借条和起诉书,前往法院立案并交纳诉讼费。简易程序一般在3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则为6个月。费用一般为欠款数额的4%作为诉讼费,败诉方需承担费用。只要没有恶意诈骗,借钱不还最多每年被司法拘留15天。但如果恶意借贷并逃避,可能会被控以诈骗罪,面临更严重的刑罚。一般民间借贷不会导致坐牢,但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返还债务。特殊情况下,借钱不还可能会导致坐牢,如拒不执行法院判决。此外,借贷式诈骗属于犯罪行为,需严格审查,避免将债务纠纷误判为犯罪行为。信用卡逾期不还超过规定限额或期限,并经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可被认定为恶意透支,可能面临刑事处罚。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十条借款人可以提前偿还借款,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借款人提前偿还借款并主张按照实际借款期限计算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四条原告以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为依据提起民间借贷诉讼,被告依据基础法律关系提出抗辩或者反诉,并提供证据证明债权纠纷非民间借贷行为引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据查明的案件事实,按照基础法律关系审理。
当事人通过调解、和解或者清算达成的债权债务协议,不适用前款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九条经查明属于虚假民间借贷诉讼,原告申请撤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许,并应当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之规定,判决驳回其请求。
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恶意制造、参与虚假诉讼,人民法院应当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第一百一十二条和第一百一十三条之规定,依法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单位恶意制造、参与虚假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对该单位进行罚款,并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