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对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是指根据查实的证据证明,负有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义务的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或者具有履行特定行为义务的能力。根据该规定,被执行人是否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主要是看被执行人在现有资金的情况下,是否积极履行法院的判决文书。
本案中,法院判决万某归还你32.24万元工程款,万某没有积极履行还款义务,却有钱购买皮卡车和小轿车,如查证属实,你可以申请法院进行强制执行,对万某的财产进行查封、扣押、冻结等,督促有履行能力的万某自动履行法院生效的法律文书义务。如果万某依然拒不履行义务,法院依法可以扣押其皮卡车和小轿车,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司法拍卖,用于尝还其欠款及利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本案中,万某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法院判决确定的还款义务,致使生效判决无法执行,情节严重的,有可能涉嫌拒不执行判决罪,被追究刑事责任。
(作者单位:广西钟山县人民法院莫秋灵)
一、强制执行没有钱转刑事案件吗
强制执行没有钱一般情况下不会转刑事案件,欠钱没钱还的,法院仍然会按生效法律文书进行强制执行。
如果确实是属于无能力偿还债务的,一般不会被判刑。但是,如果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情节严重的,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要被判刑的。
《刑法》
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量,根据发生法律效力文书明确具体的执行内容,强制民事义务人完成其所承担的义务,以保证权利人的权利得以实现。发生法律效力的文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民事判决书、实现担保物权裁定、确认调解协议裁定、支付令等。它们一经生效,义务人即应自动履行。如拒不履行,权利人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提出申请的权利人称申请人,被指名履行义务的人称被执行人。
执行主体
有强制执行权的国家机关: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海关、税务机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